可厂卫与皇权息息相关,很大程度上,厂卫是替皇帝解决麻烦,比如看不惯的臣子,又或者权利过大的权臣......
当然,厂卫自身权势过大并没有好处,只会令皇权的影响在朝堂以及国家有所衰弱。所谓帝王心术,实际上就是权利的制约与平衡,哪一方权势过大,皇帝便会因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不是减弱这方势力,便是增强另一方进行抗衡。一个精明的皇帝,会对此进行主动引导。
不过大宁的官员又有所不同,他们自诩孔孟之道的传承,整日之乎者也、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儿,可这些话他们仅是留于表面,决然放不到心里去。这些官员只是想利用孔孟一说来为他们谋取利益,尤其是从皇帝这里。
利益如同一张大饼,你多分一块,我便少得一块。这样一来皇帝哪里依呢,无论哪朝哪代的皇帝,除非情形恶劣到一定地步,否则绝对不会把自己手中的权利分享给他人......
所以,厂卫应运而生。又鉴于大宁官员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欠抽劣根性,棒子是绝不能少的。可由于陈达斌对外的柔和政策,接这根棒子的人在康宁时期便成了西厂。钱山是太监,隶属内宫,从小净身入了皇宫,少年时期饱受折磨与摧残让他的性格逐渐扭曲变态。后宫是一个小型社会,甚至比社会更为残酷现实,也正是因见识过人性的各种丑恶,这才滋生出对权利的渴望。
而当他得到权利时,他必然会因年少的苦楚而放大对权利的滥用......
这样一来便导致一种结果,西厂由上至下散发着暴戾的气味。稍有看不惯眼的人,轻则暴揍一顿,重则抓入大狱,尝遍各种刑具。
钱山本身便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登上西厂厂公的宝座,再有皇帝旨意使然,外加锦衣卫手段逐渐轻柔,种种因素的综合......如今对百官施以杖刑或审讯等等事宜皆由西厂接。而且下手非常狠毒,百官敢怒不敢言......
有了这段恩怨因果,昨夜钟逸对西厂杀人放火的恶劣事迹仅仅令百官态度各异,而非想象中的站在道德和正义的立场上对钟逸口诛笔伐,其原因自然可以理解了。
这就好比自己的两个仇人打斗,无论哪一方受伤自己都很高兴,而不是主动调和他们的矛盾,或者打个报警电话之类。
当然了,钟逸在百官心里的风评也好不到哪里,虽然他并没有过多拷打当今大臣,甚至著有诗书,但文武对立在根本上何时都不会改变,只要双方的政治立场不同,没有人会对钟逸产生好感,文官集合里个个都是恨不得钟逸出了事儿踩几脚的人。
除了这个主要原因之外,还有一点......钟逸实在太过引人注目,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小辈成为大宁文坛第一才子,又以坐火箭的速度升官至锦衣卫指挥使。他的人生也太过精彩,因此遭至许多人的不满与嫉妒。
这与官场内大多以熬资质、积攒功勋的晋升之途不同,钟逸成为他们眼中的异类,对他的印象与评价不佳,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实说白了,昨晚大杀西厂一事对百官来其实就是纯粹的狗咬狗,哪条狗输哪条狗赢,在看戏的人眼里都是一场乐子,看完乐子就散,但凡精神正常一点的人大抵是不会为两条狗收拾善后的。
大臣们三五一堆,对昨夜的事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情一个比一个欢快,好似明天就要过年般喜庆。厂卫的大刀伸不向自己,甚至互相捅了起来,这可好解他们的心头之恨。这些年来厂卫带给他们的阴影实在太多了,虽然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一样透彻,厂卫的根源在皇帝那里,但面对天下最为尊贵的那人,他们自然是惹不起的,所以只能迁怒于摆在明面儿上厂卫。
“哎,昨夜说解气也解气,但仍是可恨!”
“恨?为何会恨?”
“你说他们怎么就不打死一个呢?”这位官员正叹着气,忽然听到周围嗡嗡的议论声停下来,四周一片寂静。
他心里奇怪,这也不到入殿的时辰,为何一个个都静默无声呢?看着众人望向一处的眼神,他愕然扭头一看,却见昨夜当事人之一的钟逸穿着暗黄蟒袍,腰系玉带,头戴笼纱,负独自缓缓走向承天门,脸上带着温和如往昔的笑容,见到承天门广场前呆滞不动的群臣,钟逸甚至一路走一路拱,朝每个如石塑木雕般不言不动连表情都凝固的大臣们热情洋溢地打着招呼。
一直走到勋贵国公国侯那一群人里面,钟逸的热情才得到了回应,甚至好几位国公国侯上前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
勋贵对朝堂来,总是最超然物外又地位尊贵的一类特殊群体,这类群体的地位是由他们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权势熏天如钱山者也不敢贸然招惹。他们行事主要看自己的喜好,朝堂上站不站队对他们毫无影响,所以他们连一丝假装的无奈与怜悯的没有,反而大肆夸赞钟逸此举。
暂且不提西厂做出多少天怒人怨的勾当,就是西厂执掌者钱山身为太监的身份,都足以让他们支持正常男人的钟逸。更不必说钟逸这几日一直与这帮人打牌娱乐,终日腻在一起了。虽然他们输多赢少,甚至根本不赢,但钟逸好歹称得上自己的牌友,钱山呢?不过死太监罢了,又岂能让他们心生同情?
无论何时,人们总是会寻求与自己相似性较多的阵容融入在一起,而与这个阵营格格不入的人便要被排斥在外,甚至遭受各种打击......
要说为什么,谁也找不到缘由,从始至终便是如此。但问此举正确吗?还真不一定,向来如此,也不一定是对的......
钱山的身份,注定被世俗的眼光不容,他们这群人才是全天底下的异类。
......
当然,厂卫自身权势过大并没有好处,只会令皇权的影响在朝堂以及国家有所衰弱。所谓帝王心术,实际上就是权利的制约与平衡,哪一方权势过大,皇帝便会因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不是减弱这方势力,便是增强另一方进行抗衡。一个精明的皇帝,会对此进行主动引导。
不过大宁的官员又有所不同,他们自诩孔孟之道的传承,整日之乎者也、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儿,可这些话他们仅是留于表面,决然放不到心里去。这些官员只是想利用孔孟一说来为他们谋取利益,尤其是从皇帝这里。
利益如同一张大饼,你多分一块,我便少得一块。这样一来皇帝哪里依呢,无论哪朝哪代的皇帝,除非情形恶劣到一定地步,否则绝对不会把自己手中的权利分享给他人......
所以,厂卫应运而生。又鉴于大宁官员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欠抽劣根性,棒子是绝不能少的。可由于陈达斌对外的柔和政策,接这根棒子的人在康宁时期便成了西厂。钱山是太监,隶属内宫,从小净身入了皇宫,少年时期饱受折磨与摧残让他的性格逐渐扭曲变态。后宫是一个小型社会,甚至比社会更为残酷现实,也正是因见识过人性的各种丑恶,这才滋生出对权利的渴望。
而当他得到权利时,他必然会因年少的苦楚而放大对权利的滥用......
这样一来便导致一种结果,西厂由上至下散发着暴戾的气味。稍有看不惯眼的人,轻则暴揍一顿,重则抓入大狱,尝遍各种刑具。
钱山本身便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登上西厂厂公的宝座,再有皇帝旨意使然,外加锦衣卫手段逐渐轻柔,种种因素的综合......如今对百官施以杖刑或审讯等等事宜皆由西厂接。而且下手非常狠毒,百官敢怒不敢言......
有了这段恩怨因果,昨夜钟逸对西厂杀人放火的恶劣事迹仅仅令百官态度各异,而非想象中的站在道德和正义的立场上对钟逸口诛笔伐,其原因自然可以理解了。
这就好比自己的两个仇人打斗,无论哪一方受伤自己都很高兴,而不是主动调和他们的矛盾,或者打个报警电话之类。
当然了,钟逸在百官心里的风评也好不到哪里,虽然他并没有过多拷打当今大臣,甚至著有诗书,但文武对立在根本上何时都不会改变,只要双方的政治立场不同,没有人会对钟逸产生好感,文官集合里个个都是恨不得钟逸出了事儿踩几脚的人。
除了这个主要原因之外,还有一点......钟逸实在太过引人注目,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小辈成为大宁文坛第一才子,又以坐火箭的速度升官至锦衣卫指挥使。他的人生也太过精彩,因此遭至许多人的不满与嫉妒。
这与官场内大多以熬资质、积攒功勋的晋升之途不同,钟逸成为他们眼中的异类,对他的印象与评价不佳,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实说白了,昨晚大杀西厂一事对百官来其实就是纯粹的狗咬狗,哪条狗输哪条狗赢,在看戏的人眼里都是一场乐子,看完乐子就散,但凡精神正常一点的人大抵是不会为两条狗收拾善后的。
大臣们三五一堆,对昨夜的事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情一个比一个欢快,好似明天就要过年般喜庆。厂卫的大刀伸不向自己,甚至互相捅了起来,这可好解他们的心头之恨。这些年来厂卫带给他们的阴影实在太多了,虽然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一样透彻,厂卫的根源在皇帝那里,但面对天下最为尊贵的那人,他们自然是惹不起的,所以只能迁怒于摆在明面儿上厂卫。
“哎,昨夜说解气也解气,但仍是可恨!”
“恨?为何会恨?”
“你说他们怎么就不打死一个呢?”这位官员正叹着气,忽然听到周围嗡嗡的议论声停下来,四周一片寂静。
他心里奇怪,这也不到入殿的时辰,为何一个个都静默无声呢?看着众人望向一处的眼神,他愕然扭头一看,却见昨夜当事人之一的钟逸穿着暗黄蟒袍,腰系玉带,头戴笼纱,负独自缓缓走向承天门,脸上带着温和如往昔的笑容,见到承天门广场前呆滞不动的群臣,钟逸甚至一路走一路拱,朝每个如石塑木雕般不言不动连表情都凝固的大臣们热情洋溢地打着招呼。
一直走到勋贵国公国侯那一群人里面,钟逸的热情才得到了回应,甚至好几位国公国侯上前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
勋贵对朝堂来,总是最超然物外又地位尊贵的一类特殊群体,这类群体的地位是由他们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权势熏天如钱山者也不敢贸然招惹。他们行事主要看自己的喜好,朝堂上站不站队对他们毫无影响,所以他们连一丝假装的无奈与怜悯的没有,反而大肆夸赞钟逸此举。
暂且不提西厂做出多少天怒人怨的勾当,就是西厂执掌者钱山身为太监的身份,都足以让他们支持正常男人的钟逸。更不必说钟逸这几日一直与这帮人打牌娱乐,终日腻在一起了。虽然他们输多赢少,甚至根本不赢,但钟逸好歹称得上自己的牌友,钱山呢?不过死太监罢了,又岂能让他们心生同情?
无论何时,人们总是会寻求与自己相似性较多的阵容融入在一起,而与这个阵营格格不入的人便要被排斥在外,甚至遭受各种打击......
要说为什么,谁也找不到缘由,从始至终便是如此。但问此举正确吗?还真不一定,向来如此,也不一定是对的......
钱山的身份,注定被世俗的眼光不容,他们这群人才是全天底下的异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