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卖出石炭挣钱,故意给皇子支招扶贫,然后接着扶贫把蜂窝炭这种有碳毒的东西买给人家意图收回些许买石炭山的本钱!
这利用的皇子的仁爱,利用了大唐文武百官的仁德,利用了所有募捐之人的爱心,然后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最关键的是,石炭有毒啊!
为了达到目的,不顾百姓生死,不顾碳毒!
这怕不只是心都烂了,而是头顶生疮脚下长脓,全身都烂了!
唐老四这种做法,不怕生儿子没**?
什么,他对大唐有贡献?
什么,他建了学校,让寒门、平民有书读?
这些和人命算起来算个球啊!
那是碳毒,以现在蜂窝炭的传播速度,会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两名官员觉得自己心中的正义感突然爆棚了!
对视一眼,眼神交流到:
“不行,本官不能放任如此!我要救那些无知百姓!”
“可是,咱们说好收口如瓶的!”
“锤子守口如瓶,这种事情能收口如瓶?咱们是官,不应该麻木!”
“对!你说得对,为官要正,不能麻木!我会和我的御史朋友聊聊这事情,王玄都这家伙,毫无正义感,以后不和他玩了!”
“就是,不和他玩了!我和魏征有些渊源,稍晚我拜会拜会他!”
“那就搞了!”
“搞了!”
王玄都把两位同僚的眼神都看在了心里,心中冷笑,脸上却一本正经道:“二位,咱们今天聊的事情事关尚书大人,事关唐四郎,还请一定守口如瓶!”
“一定!一定!”
“放心!放心!”
两位民部的官员纷纷点头,王玄都也结束话题,喝一回儿茶汤之后起身离去。
民部的两个官员没有挽留,他们自己都想找些回家去。
心中那件事情,不能说,可以写嘛!
当日下午,两封匿名的书信分别送到了王珪和魏征的府邸。
王珪看完书信,怒不可竭!
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居然有勋贵子弟如此行事!不可饶恕!
魏征眉头皱得老高,自己儿子魏叔玉也参与了本次扶贫活动,看儿子今日的情形,扶贫工作做得很好。平心而论,他不信唐河上会做出这样没良心的事情来!
但是,书信里的内容言之凿凿,逻辑清晰明了,容不得魏征不信啊!
怎么办?
是一如既往仗义直行,还是因为唐河上是儿子的老师,是自己看好的后辈而闭口不言?
一边是公道,一边是私心,这样的问题,困惑着魏玄成直至睡着。
......
冬日的卯时自然不可能像夏日那样天空大明,反之是漆黑的天空。
至少,往长安的东边看,看不到一丝鱼肚白。
灯笼,照亮了白雪皑皑的坊道,却未能照亮魏征那阴沉黑暗的脸色。
依旧是老太监一句“有事启奏”拉开早朝的序幕。
魏玄成举起朝勿出列道:“启禀陛下,臣非御史,却有一事不得不奏!”
皇帝嘴角抽搐,右手平伸,一脸不愉道:“讲来!”
“诺!”
魏征再次行礼,冷言道:“陛下,臣闻武安县伯唐河上将石炭卖给扶贫小组,作为扶贫物资发往了全国各地!石炭有毒,人皆知晓,是矣,臣请陛下测查此事,若事实如此,请陛下依律惩处!”
嗯?
皇帝眉毛一挑,魏黑脸这是弹劾唐老四了?
吓朕一跳,还以为魏征要谏言自己来着......!
不过,魏征谏言的内容......!
皇帝还在思索,甚为御史大夫的王珪从队列里走了出来,扣响朝勿道:“陛下,臣亦有所耳闻!然,臣以为,唐河上此等做法,乃枉顾皇子仁爱,枉顾群臣仁心,枉顾百姓善意!此等举措实乃诛心,臣请陛下先将唐河上押入天牢,然后查明真相!”
“哼!”
唐俭看着王珪、魏征弹劾自己儿子,冷哼一声出言道:“耳闻?两位都是朝廷重臣,办事情不需要些证据?我儿唐河上,至仁至孝,为大唐立下多少功勋,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别的不说,就说岭南平乱,就说长安学院,这些创举你们谁做得到?
如今耳闻,就将事情扣在了唐河上的头上,不怕寒了功臣的心?”
王珪一时语噎,和纵横家比口舌功夫?胜算不大啊!
魏征对唐俭拱手一礼道:“唐尚书且勿急切,真因为唐河上有功于大唐,所以魏某才说先调查,然后再依照证据办事!”
王珪回过神来,总算发现自己和魏征话语之间的差别,暗自责怪自己今日好像心急了些。转而道:“魏秘书说得有理,确实应该先调查,然后以证据说话!”
此言一出,唐俭再也没有可以反对的理由,冷冷瞪了一眼王珪和魏征,吐出一句话:“忘恩负义的蠢东西!”
忘了什么恩?
自然是师恩!
魏家魏叔玉,王家王敬直那可都是长安学院勋贵班级的学生,唐河上是这两个娃娃的山长!
再说了,此时娃娃们正在落实扶贫送温暖的事情,王珪和魏征此时出来质疑唐河上,这不是要停止扶贫工作?
这不是蠢货是什么?
“你!”
王珪闻言怒目直视唐俭,说事儿就说事儿,骂人做什么?
唐俭冷冷一哼:“我什么我?我说的哪句错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然后房乔出言解围道:“二位先不要吵!陛下,臣以为倒是不必大费周章调查,只需要将唐河上叫来对峙便是了。以臣了解的唐四郎是不屑说谎的。”
杜如晦也出言道:“陛下,房相言之有理。而今扶贫工作正在进行,此时实在不适合大费周章。若是证实唐河上用石炭给百姓取暖,然后立即追查便是!”
长孙无忌没说话,他和唐老四此时虽然谈不上穿一条裤子,可到底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要是出言给唐河上辩论,怕是适得其反。
王玄都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的民部右侍郎,仿佛在说:说好的不要传出去呢?
心里却已经冷笑连连!
照眼前的情形,唐河上被查只怕是百分之百了!
唐河上本来就是用的石炭,经得起查?
这利用的皇子的仁爱,利用了大唐文武百官的仁德,利用了所有募捐之人的爱心,然后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最关键的是,石炭有毒啊!
为了达到目的,不顾百姓生死,不顾碳毒!
这怕不只是心都烂了,而是头顶生疮脚下长脓,全身都烂了!
唐老四这种做法,不怕生儿子没**?
什么,他对大唐有贡献?
什么,他建了学校,让寒门、平民有书读?
这些和人命算起来算个球啊!
那是碳毒,以现在蜂窝炭的传播速度,会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两名官员觉得自己心中的正义感突然爆棚了!
对视一眼,眼神交流到:
“不行,本官不能放任如此!我要救那些无知百姓!”
“可是,咱们说好收口如瓶的!”
“锤子守口如瓶,这种事情能收口如瓶?咱们是官,不应该麻木!”
“对!你说得对,为官要正,不能麻木!我会和我的御史朋友聊聊这事情,王玄都这家伙,毫无正义感,以后不和他玩了!”
“就是,不和他玩了!我和魏征有些渊源,稍晚我拜会拜会他!”
“那就搞了!”
“搞了!”
王玄都把两位同僚的眼神都看在了心里,心中冷笑,脸上却一本正经道:“二位,咱们今天聊的事情事关尚书大人,事关唐四郎,还请一定守口如瓶!”
“一定!一定!”
“放心!放心!”
两位民部的官员纷纷点头,王玄都也结束话题,喝一回儿茶汤之后起身离去。
民部的两个官员没有挽留,他们自己都想找些回家去。
心中那件事情,不能说,可以写嘛!
当日下午,两封匿名的书信分别送到了王珪和魏征的府邸。
王珪看完书信,怒不可竭!
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居然有勋贵子弟如此行事!不可饶恕!
魏征眉头皱得老高,自己儿子魏叔玉也参与了本次扶贫活动,看儿子今日的情形,扶贫工作做得很好。平心而论,他不信唐河上会做出这样没良心的事情来!
但是,书信里的内容言之凿凿,逻辑清晰明了,容不得魏征不信啊!
怎么办?
是一如既往仗义直行,还是因为唐河上是儿子的老师,是自己看好的后辈而闭口不言?
一边是公道,一边是私心,这样的问题,困惑着魏玄成直至睡着。
......
冬日的卯时自然不可能像夏日那样天空大明,反之是漆黑的天空。
至少,往长安的东边看,看不到一丝鱼肚白。
灯笼,照亮了白雪皑皑的坊道,却未能照亮魏征那阴沉黑暗的脸色。
依旧是老太监一句“有事启奏”拉开早朝的序幕。
魏玄成举起朝勿出列道:“启禀陛下,臣非御史,却有一事不得不奏!”
皇帝嘴角抽搐,右手平伸,一脸不愉道:“讲来!”
“诺!”
魏征再次行礼,冷言道:“陛下,臣闻武安县伯唐河上将石炭卖给扶贫小组,作为扶贫物资发往了全国各地!石炭有毒,人皆知晓,是矣,臣请陛下测查此事,若事实如此,请陛下依律惩处!”
嗯?
皇帝眉毛一挑,魏黑脸这是弹劾唐老四了?
吓朕一跳,还以为魏征要谏言自己来着......!
不过,魏征谏言的内容......!
皇帝还在思索,甚为御史大夫的王珪从队列里走了出来,扣响朝勿道:“陛下,臣亦有所耳闻!然,臣以为,唐河上此等做法,乃枉顾皇子仁爱,枉顾群臣仁心,枉顾百姓善意!此等举措实乃诛心,臣请陛下先将唐河上押入天牢,然后查明真相!”
“哼!”
唐俭看着王珪、魏征弹劾自己儿子,冷哼一声出言道:“耳闻?两位都是朝廷重臣,办事情不需要些证据?我儿唐河上,至仁至孝,为大唐立下多少功勋,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别的不说,就说岭南平乱,就说长安学院,这些创举你们谁做得到?
如今耳闻,就将事情扣在了唐河上的头上,不怕寒了功臣的心?”
王珪一时语噎,和纵横家比口舌功夫?胜算不大啊!
魏征对唐俭拱手一礼道:“唐尚书且勿急切,真因为唐河上有功于大唐,所以魏某才说先调查,然后再依照证据办事!”
王珪回过神来,总算发现自己和魏征话语之间的差别,暗自责怪自己今日好像心急了些。转而道:“魏秘书说得有理,确实应该先调查,然后以证据说话!”
此言一出,唐俭再也没有可以反对的理由,冷冷瞪了一眼王珪和魏征,吐出一句话:“忘恩负义的蠢东西!”
忘了什么恩?
自然是师恩!
魏家魏叔玉,王家王敬直那可都是长安学院勋贵班级的学生,唐河上是这两个娃娃的山长!
再说了,此时娃娃们正在落实扶贫送温暖的事情,王珪和魏征此时出来质疑唐河上,这不是要停止扶贫工作?
这不是蠢货是什么?
“你!”
王珪闻言怒目直视唐俭,说事儿就说事儿,骂人做什么?
唐俭冷冷一哼:“我什么我?我说的哪句错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然后房乔出言解围道:“二位先不要吵!陛下,臣以为倒是不必大费周章调查,只需要将唐河上叫来对峙便是了。以臣了解的唐四郎是不屑说谎的。”
杜如晦也出言道:“陛下,房相言之有理。而今扶贫工作正在进行,此时实在不适合大费周章。若是证实唐河上用石炭给百姓取暖,然后立即追查便是!”
长孙无忌没说话,他和唐老四此时虽然谈不上穿一条裤子,可到底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要是出言给唐河上辩论,怕是适得其反。
王玄都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的民部右侍郎,仿佛在说:说好的不要传出去呢?
心里却已经冷笑连连!
照眼前的情形,唐河上被查只怕是百分之百了!
唐河上本来就是用的石炭,经得起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