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扫视一眼,道:“都来了,都来了朕就宣布一个好消息。”
不少大臣心中已经知道皇帝要说什么了,因为昨天晚上的时候,新军大捷的消息已经传开。
皇帝道:“朕今日要表彰枢密院,表彰神武卫和揽月军!”
“前方传来捷报,孙传庭和洪承畴合兵围杀多尔衮四千建奴精锐!”
皇帝的声音清晰地在大殿内回响,沉着而有力。
众大臣连忙跪拜高呼:“吾皇万岁。”
殿内回响着群臣对皇帝的歌颂。
突然,有一个人道:“陛下,臣有一个疑惑,不知当说不当说?”
崇祯目光扫去,是兵部侍郎魏中云。
“魏爱卿有何疑惑?”
“臣斗胆直言了。”魏中云道,“自先帝时期,边军便有虚报战功之恶习,臣并非说此次新军虚报战功,臣只是建议朝廷在统计战功之时,当谨慎且有复审。”
他说的先帝时期边军有虚报战功的恶习,指的是东江镇总兵毛文龙。
如果是朝堂上几个人或者一群人说毛文龙虚报战功也就罢了,但几乎整个朝堂,甚至毛文龙的上司袁可立也默认毛文龙虚报战功。
这事当时在朝堂上是引起了极大的风波的。
天启年间的朝堂本身党争就十分严重,边境又各种动乱。
以至于,朝廷与边军相互之间也是极度不信任。
这并非是谁的错,明末本身到处都是信任危机,大环境如此而已。
但魏中云此时说这话,明显就是挑刺,表面上是对新军的质疑,实际上是对枢密院的回击。
若是这次新军立功是真,孙承宗的位置就坐稳了。
孙承宗的位置坐稳了,登莱的袁可立也就稳了。
兵部的一部分权力,也就稳稳的被分走了。
不仅如此,新军政在未来也可能大规模普及,一旦如此,旧军政中的利益链条将被清洗。
战争背后从来都是政治问题。
这当然就刺痛了不少人的神经。
面对魏中云这般挑刺,该怎么办?
发飙?
发飙未免显得有些幼稚。
作为皇帝,发怒从来不是为了宣泄情绪而发怒,发怒也有目的,在这里发怒显然不合时宜。
崇祯语气柔和、沉稳道:“孙爱卿,你来回答魏大人的疑问。”
孙承宗出列道:“陛下,军督府有派人跟随神武卫和揽月军,凡是战报,皆由军督府官员书写,既然是军督府军报,自然不会假,否则全由臣一人承担。”
魏中云非常不客气道:“孙大人你一人如何承担!若这是谎报的军情,将会给朝廷带来巨大损失,你如何承担!”
“若是虚报,老夫这枢密使不做也罢,老夫愿以项上人头做担保!”
魏中云哼道:“说句难听的,孙大人的人头能挽回局面么?”
枢密院的人就看不下去了,李邦华立刻站出来怼道:“魏大人说要复审,请问兵部对以往的战事做过复审么?”
“做过。”
“请问如何证明复审结果是真?”
魏中云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一边的周士朴道:“陛下,臣以为魏大人所言甚是,兹事体大,那喀喇沁部在蓟镇之外,即便击败也是击败蒙古鞑子,如何会击败建奴?”
王洽也道:“陛下,此事还需查证。”
他这么一说,立刻有不少大臣都跪下来道:“请陛下核查,否则难服人心。”
崇祯一看这架势,哟呵,你们这是跟朕钻牛角尖玩呢?
便在此时,一份加急军报已经进入了北京城。
传令兵朝皇宫策马飞奔,待到了皇宫门口,翻身下马道:“前方紧急军报。”
宫廷守卫也不敢拦。
那传令兵飞冲进去,一路狂奔。
最后冲到了皇极殿外,高呼道:“前方急报,我军斩获蒙古鞑子6389人,俘获酋首束不的,其子色棱,还抓获建奴使者金砺!”
“前方急报,我军斩获蒙古鞑子6389人,俘获酋首束不的,其子色棱,还抓获建奴使者金砺!”
“前方急报,我军斩获蒙古鞑子6389人,俘获酋首束不的,其子色棱,还抓获建奴使者金砺!”
那传令兵连呼三声。
冲到了皇极殿门口,跪在那里。
只要他不闯进殿,大汉将军也不拦着他。
他的声音传进了皇极殿内,清晰可闻。
刚刚跪下,请求皇帝核查的官员们一听到这话,先是怔了怔,随即心头一震。
而崇祯呢?
他朝大殿外看去,也怔了一小会儿,才迈开步子,提着裙摆,飞快朝大殿外走去。
他紧紧皱着眉头,手也紧紧抓住裙摆,手背上都出现了青筋,激动得另一支隐藏在长袖下的手都在轻微颤抖。
他走到大殿门口,那个传令兵跪在那边,再次大声道:“前方急报,我军斩获蒙古鞑子6389人,俘获酋首束不的,其子色棱,还抓获建奴使者金砺!”
他双手将战报托起。
崇祯一把将战报抓过来,快速打开一看,忍不住问道:“束不的人在何处?”
“正在押解回京的路上!”
皇帝转身便朝龙椅走去,这一刻,再也掩饰不住他的兴奋,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道:“好!好!”
大殿内回想着他浑厚的声音。
大臣们都能感受到从皇帝体内爆发出来的那股坚定如铁的强大意志。
在那一瞬间,众人仿佛对皇帝有一种第一次认识的陌生感。
崇祯只感觉心中的一口恶气终于出了。
束不的这支老狐狸,一直想投靠皇太极,却一直又想赚大明的钱!
等束不的!
他要等束不的来北京,好好“接待”!
朕要将他凌迟处死!
还有金砺!那个叛徒!
皇帝并没有坐回去,而是站在群臣面前。
他扫视一转那些跪着要求他复审的大臣,然后冷冷道:“诸位方才说了那么多,朕也有些话要说!”
大臣们明显感觉到皇帝的语气锋利起来,心头一沉,颤颤惊惊道:“请陛下明示。”
“你们方才说军督府的军报不可信,要复审!好!朕来问你们,当你们质疑的时候,可有拿出质疑的证据?”
“这……”
见那些要求复审的大臣们不说话,皇帝已经完全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了,怒道:“没有证据,就敢随意质疑前方军报,是谁给你们的胆子!”
“你们当朕的朝堂是市井小贩在吵架的地方?信口雌黄!张嘴就来!”
不少大臣心中已经知道皇帝要说什么了,因为昨天晚上的时候,新军大捷的消息已经传开。
皇帝道:“朕今日要表彰枢密院,表彰神武卫和揽月军!”
“前方传来捷报,孙传庭和洪承畴合兵围杀多尔衮四千建奴精锐!”
皇帝的声音清晰地在大殿内回响,沉着而有力。
众大臣连忙跪拜高呼:“吾皇万岁。”
殿内回响着群臣对皇帝的歌颂。
突然,有一个人道:“陛下,臣有一个疑惑,不知当说不当说?”
崇祯目光扫去,是兵部侍郎魏中云。
“魏爱卿有何疑惑?”
“臣斗胆直言了。”魏中云道,“自先帝时期,边军便有虚报战功之恶习,臣并非说此次新军虚报战功,臣只是建议朝廷在统计战功之时,当谨慎且有复审。”
他说的先帝时期边军有虚报战功的恶习,指的是东江镇总兵毛文龙。
如果是朝堂上几个人或者一群人说毛文龙虚报战功也就罢了,但几乎整个朝堂,甚至毛文龙的上司袁可立也默认毛文龙虚报战功。
这事当时在朝堂上是引起了极大的风波的。
天启年间的朝堂本身党争就十分严重,边境又各种动乱。
以至于,朝廷与边军相互之间也是极度不信任。
这并非是谁的错,明末本身到处都是信任危机,大环境如此而已。
但魏中云此时说这话,明显就是挑刺,表面上是对新军的质疑,实际上是对枢密院的回击。
若是这次新军立功是真,孙承宗的位置就坐稳了。
孙承宗的位置坐稳了,登莱的袁可立也就稳了。
兵部的一部分权力,也就稳稳的被分走了。
不仅如此,新军政在未来也可能大规模普及,一旦如此,旧军政中的利益链条将被清洗。
战争背后从来都是政治问题。
这当然就刺痛了不少人的神经。
面对魏中云这般挑刺,该怎么办?
发飙?
发飙未免显得有些幼稚。
作为皇帝,发怒从来不是为了宣泄情绪而发怒,发怒也有目的,在这里发怒显然不合时宜。
崇祯语气柔和、沉稳道:“孙爱卿,你来回答魏大人的疑问。”
孙承宗出列道:“陛下,军督府有派人跟随神武卫和揽月军,凡是战报,皆由军督府官员书写,既然是军督府军报,自然不会假,否则全由臣一人承担。”
魏中云非常不客气道:“孙大人你一人如何承担!若这是谎报的军情,将会给朝廷带来巨大损失,你如何承担!”
“若是虚报,老夫这枢密使不做也罢,老夫愿以项上人头做担保!”
魏中云哼道:“说句难听的,孙大人的人头能挽回局面么?”
枢密院的人就看不下去了,李邦华立刻站出来怼道:“魏大人说要复审,请问兵部对以往的战事做过复审么?”
“做过。”
“请问如何证明复审结果是真?”
魏中云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一边的周士朴道:“陛下,臣以为魏大人所言甚是,兹事体大,那喀喇沁部在蓟镇之外,即便击败也是击败蒙古鞑子,如何会击败建奴?”
王洽也道:“陛下,此事还需查证。”
他这么一说,立刻有不少大臣都跪下来道:“请陛下核查,否则难服人心。”
崇祯一看这架势,哟呵,你们这是跟朕钻牛角尖玩呢?
便在此时,一份加急军报已经进入了北京城。
传令兵朝皇宫策马飞奔,待到了皇宫门口,翻身下马道:“前方紧急军报。”
宫廷守卫也不敢拦。
那传令兵飞冲进去,一路狂奔。
最后冲到了皇极殿外,高呼道:“前方急报,我军斩获蒙古鞑子6389人,俘获酋首束不的,其子色棱,还抓获建奴使者金砺!”
“前方急报,我军斩获蒙古鞑子6389人,俘获酋首束不的,其子色棱,还抓获建奴使者金砺!”
“前方急报,我军斩获蒙古鞑子6389人,俘获酋首束不的,其子色棱,还抓获建奴使者金砺!”
那传令兵连呼三声。
冲到了皇极殿门口,跪在那里。
只要他不闯进殿,大汉将军也不拦着他。
他的声音传进了皇极殿内,清晰可闻。
刚刚跪下,请求皇帝核查的官员们一听到这话,先是怔了怔,随即心头一震。
而崇祯呢?
他朝大殿外看去,也怔了一小会儿,才迈开步子,提着裙摆,飞快朝大殿外走去。
他紧紧皱着眉头,手也紧紧抓住裙摆,手背上都出现了青筋,激动得另一支隐藏在长袖下的手都在轻微颤抖。
他走到大殿门口,那个传令兵跪在那边,再次大声道:“前方急报,我军斩获蒙古鞑子6389人,俘获酋首束不的,其子色棱,还抓获建奴使者金砺!”
他双手将战报托起。
崇祯一把将战报抓过来,快速打开一看,忍不住问道:“束不的人在何处?”
“正在押解回京的路上!”
皇帝转身便朝龙椅走去,这一刻,再也掩饰不住他的兴奋,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道:“好!好!”
大殿内回想着他浑厚的声音。
大臣们都能感受到从皇帝体内爆发出来的那股坚定如铁的强大意志。
在那一瞬间,众人仿佛对皇帝有一种第一次认识的陌生感。
崇祯只感觉心中的一口恶气终于出了。
束不的这支老狐狸,一直想投靠皇太极,却一直又想赚大明的钱!
等束不的!
他要等束不的来北京,好好“接待”!
朕要将他凌迟处死!
还有金砺!那个叛徒!
皇帝并没有坐回去,而是站在群臣面前。
他扫视一转那些跪着要求他复审的大臣,然后冷冷道:“诸位方才说了那么多,朕也有些话要说!”
大臣们明显感觉到皇帝的语气锋利起来,心头一沉,颤颤惊惊道:“请陛下明示。”
“你们方才说军督府的军报不可信,要复审!好!朕来问你们,当你们质疑的时候,可有拿出质疑的证据?”
“这……”
见那些要求复审的大臣们不说话,皇帝已经完全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了,怒道:“没有证据,就敢随意质疑前方军报,是谁给你们的胆子!”
“你们当朕的朝堂是市井小贩在吵架的地方?信口雌黄!张嘴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