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陆东川赚钱新计划
沈雁秋点点头:“如果大队那里同意,那你可以试试。”
下乡的知青户口和粮油关系都是在大队管理的,自己没有权利随意出入,如果她来县里那工分口粮等也是个问题。
温素素立刻道:“嫂子,我都想好了,我可以半天在学校教课,半天来饭店帮忙管账。”
管账不需要时时刻刻盯着,每天一汇总就好。
沈雁秋没想到她居然这样积极,也算是上进肯拼的了,笑道:“行,可以的。”
温素素就高兴得很,连声道谢,“嫂子,那你给我介绍一下吧,我现在就熟悉熟悉。”
要管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饭店里的各种在售商品都需要熟悉价目,还得了解进货价格,以及员工的工资、福利,做到心中有数。
这一项熟悉工作,很多人都得需要好长一段时间。
沈雁秋领着她去饭店跟常丽娜打个招呼,让常丽娜带带她,互相帮助。
同时也让常丽娜跟着温素素学学文化知识,这些都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升。
常丽娜读到初一,但是温素素却是正儿八经的高中毕业生呢,水平自然不同。
虽然温素素这人有些小毛病,但也是正常人,只要有心交好,大家都可以处得非常融洽。
钱振兴倒是有意见,但是不好使,也只能干瞪眼干生气而已,最后他干脆躲出去干别的,眼不见心不烦了。
有温素素的加入,饭店的账目盘点就更加轻松,都不需要沈雁秋盯着了,她只需要在温素素和另外一个会计盘点玩之后看一下,没有明显的问题即可。
沈雁秋就把经历都花费到开发新菜品上去,只要在这个时代做过的菜品,她基本就会对于食材配比等心中有数,以后再做也不麻烦。
她还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菜谱,把一些菜的制作过程记下来。
中式菜谱,面点、肉食、蔬菜、饮料、锅子、点心等,另外还有一些甜品一类的西式菜谱。
之后她又上了几次报纸,还被电台报道过两次,名声鹊起,不少外地的厨师都写信跟她交流心得。
而清河县国营饭店一下子就成了本省最有名的饭店之一,不少人出差都来这里特意吃顿饭感受一下呢。
等到了秋天的时候,饭店的菜品就更加齐全了。
这日沈雁秋去隔壁腌咸鸭蛋的院子照例巡视一圈,旁边的马路上停了好几辆来进货的车。
现在除了本县的单位食堂,其他县、市的单位食堂都来进咸鸭蛋。
77年下半年的时候,经济正在复苏发展,老百姓手里的钱多起来,但是肉类却还是严格管控的,需要肉票,每个人每个月顶多半斤的额度。
肉不能随便吃,就只能想办法多吃点咸鸭蛋和白面。
沈雁秋去找陆东川和陆西楼聊了聊,发现陆东川的想法尤其多,而且只要他说出来的都是仔细考虑过的成熟想法,绝对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
陆东川跟沈雁秋道:“娘,我想再加一个肉罐头的生意。
赵海滨那里现在有不少猪肉,可以留一部分给我们,我们申请批一台真空灌装的机器,然后专门做肉罐头。”
沈雁秋没想到他有这样超前大胆的思路,提醒他,“东川,现在肉类还限购呢。”
陆东川;“但是我研究过,政策正在放松。
而且限购是因为货源少,限购的对象也主要是市民。”
货源少,不够分配,自然要限购,如果供货足够,那就没有必要限购。
另外就算现在看似货源少,也是普通人限购,有些特别单位是不限购的。
那么他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增加自己的生肉来源,比如从乡下预订,让人多养猪到时候卖给他。
还可以做鸡肉罐头,因为现在社员们养鸡的多,甚至不少大队还有专门的养鸡副业,数量很多。
沈雁秋看他计划周全,真的是了解过的,她又问:“那你了解过罐头的生产流程吗?”
陆东川点点头,“自然,我跟贺工和常工了解了不少。
也打算秋假的时候,去省罐头厂参观学习一下。
而且我研究了一些技术书籍,发现罐装罐头是有半自动化的。”
他的意思沈雁秋立刻就明白,因为货源少,那么可生产的罐头就少,工人和机器的要求就不是很高。
他们完全可以操作。
因为肉类受限,不能像咸鸭蛋这样大批量生产批发给各单位食堂,但是可以生产了零售。
先卖给本县以及附近的县,等以后看情况再决定是否要扩大生产,购买更先进的机器。
总之不会赔本就是了。
沈雁秋考虑了一下,这是个好建议,在市场经济初期,真的是谁先干不管干什么只要勤奋不蠢,那都是赚钱的那一批。
八十年代很多人南下倒腾服装和电子产品,回到北方一倒手,全都赚了大钱。
陆东川考虑的还是实业,做食品加工,这就更加稳定,只要保证卫生和持续开发新品,紧贴市场口味,那他就可以屹立不倒的。
这个孩子可真是让人惊讶。
陆东川看沈雁秋的表情有些微妙,略有点紧张,“娘,是有什么困难吗?
或者你和爹商量一下?”
沈雁秋点点头,“对,我得和你爹商量一下,因为如果要买机械的话可不是我们能办到的。”
陆东川闻言顿时眼睛一亮,惊讶地看着沈雁秋,“娘,你支持我?”
沈雁秋笑道:“对,我支持你。
你有这样好的想法,我怎么会不支持呢?
我和你爹都觉得你稳重善于思考,也善于体察环境,能够第一时间抓到消费者们的需求。
你提的意见都相当好,我们当然支持!”
而且这时候才77年啊,要想开办个体户作坊是不行的,只能和饭店挂钩,才能过政策那一关呢。
陆东川对沈雁秋的评价非常开心,原本凉薄的眼眸里都闪烁着星光,“我会出一份详细的项目资料给你和爹看的。”
沈雁秋跟他聊了一会儿,然后打算回饭店去给陆元武打电话。
这时候陆西楼也跑过来,拿着一沓子手抄的题目,他头大得很,“哥,这些物理题和化学题都是高中的,你确定我们要做吗?
做这个没用吧。”
陆西楼喜欢文科,对理科这些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作为陆东川的双胞胎弟弟,自然是一起学习的。
从前他成绩比陆东川差很多,现在他也赶上来,文科和陆东川差不多,作文要更好一筹,但是理科就比陆东川差一些。
可陆东川现在喜欢不管做什么都带着他,所以陆西楼想偷懒都偷不到。
陆东川看了一眼,道:“哦,拿错了,这个是我的。”
他们现在是初二毕业状态,等过几天就要放秋假,再开学就要升初三。
陆东川的学习一直都超前,他在初二就看完了初三的课程,现在自然是看高中的。
沈雁秋听见,就过去看看,笑道:“东川,你都学到高中啦?”
陆东川:“常工能帮我讲题,所以我就随便看看了。”
常燕泓是举荐读的工农兵大学,但是因为他本身底子好,去了大学学得也认真,跟着有名的大学老师上课,所以水平还是很高的。
除了常燕泓还有贺工,贺工可是运动前自己正儿八经考的大学,那含金量可相当高的。
有他们给陆东川当老师,陆东川自然是如鱼得水,学了很多高中以及更高等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方面的知识。
沈雁秋翻看了一下,这时候的课本不是很难,有很多她都还有印象呢。
她前世大学读的也是理工科的,所以理科的知识也还有印象的。
不过她发现陆东川的思路很活跃,且解题思路也很敏捷,不会囿于现有的套路,他很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解题捷径。
这是个既聪明又有创造力的孩子。
她笑道:“秋假的时候你们也好好放松一下,不要太累,学习什么的,循序渐进就好了。”
陆西楼笑道:“娘你放心吧,我们不会累着呢。
秋假的时候我不学习,我打算去多看一些书,充实自己。”
沈雁秋自然全力支持了。
陆西楼又道:“娘,秋假我想跟着小顾哥哥他们的车去市里、省里走走,可以吗?”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游历和读书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沈雁秋惊讶地看着他,这孩子也是见识不俗啊,看来他们接触的人多了,真的是受益匪浅啊。
不只是她和陆元武,还有刘铁军、常主任、贺工、常工以及顾绍棠等等,这些人对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影响,能够让他们学到不同的东西。
这都是无形中的好处,如果在乡下,那是不会有这样隐性好处的。
沈雁秋就越发觉得来城里来的很对!
下乡的知青户口和粮油关系都是在大队管理的,自己没有权利随意出入,如果她来县里那工分口粮等也是个问题。
温素素立刻道:“嫂子,我都想好了,我可以半天在学校教课,半天来饭店帮忙管账。”
管账不需要时时刻刻盯着,每天一汇总就好。
沈雁秋没想到她居然这样积极,也算是上进肯拼的了,笑道:“行,可以的。”
温素素就高兴得很,连声道谢,“嫂子,那你给我介绍一下吧,我现在就熟悉熟悉。”
要管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饭店里的各种在售商品都需要熟悉价目,还得了解进货价格,以及员工的工资、福利,做到心中有数。
这一项熟悉工作,很多人都得需要好长一段时间。
沈雁秋领着她去饭店跟常丽娜打个招呼,让常丽娜带带她,互相帮助。
同时也让常丽娜跟着温素素学学文化知识,这些都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升。
常丽娜读到初一,但是温素素却是正儿八经的高中毕业生呢,水平自然不同。
虽然温素素这人有些小毛病,但也是正常人,只要有心交好,大家都可以处得非常融洽。
钱振兴倒是有意见,但是不好使,也只能干瞪眼干生气而已,最后他干脆躲出去干别的,眼不见心不烦了。
有温素素的加入,饭店的账目盘点就更加轻松,都不需要沈雁秋盯着了,她只需要在温素素和另外一个会计盘点玩之后看一下,没有明显的问题即可。
沈雁秋就把经历都花费到开发新菜品上去,只要在这个时代做过的菜品,她基本就会对于食材配比等心中有数,以后再做也不麻烦。
她还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菜谱,把一些菜的制作过程记下来。
中式菜谱,面点、肉食、蔬菜、饮料、锅子、点心等,另外还有一些甜品一类的西式菜谱。
之后她又上了几次报纸,还被电台报道过两次,名声鹊起,不少外地的厨师都写信跟她交流心得。
而清河县国营饭店一下子就成了本省最有名的饭店之一,不少人出差都来这里特意吃顿饭感受一下呢。
等到了秋天的时候,饭店的菜品就更加齐全了。
这日沈雁秋去隔壁腌咸鸭蛋的院子照例巡视一圈,旁边的马路上停了好几辆来进货的车。
现在除了本县的单位食堂,其他县、市的单位食堂都来进咸鸭蛋。
77年下半年的时候,经济正在复苏发展,老百姓手里的钱多起来,但是肉类却还是严格管控的,需要肉票,每个人每个月顶多半斤的额度。
肉不能随便吃,就只能想办法多吃点咸鸭蛋和白面。
沈雁秋去找陆东川和陆西楼聊了聊,发现陆东川的想法尤其多,而且只要他说出来的都是仔细考虑过的成熟想法,绝对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
陆东川跟沈雁秋道:“娘,我想再加一个肉罐头的生意。
赵海滨那里现在有不少猪肉,可以留一部分给我们,我们申请批一台真空灌装的机器,然后专门做肉罐头。”
沈雁秋没想到他有这样超前大胆的思路,提醒他,“东川,现在肉类还限购呢。”
陆东川;“但是我研究过,政策正在放松。
而且限购是因为货源少,限购的对象也主要是市民。”
货源少,不够分配,自然要限购,如果供货足够,那就没有必要限购。
另外就算现在看似货源少,也是普通人限购,有些特别单位是不限购的。
那么他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增加自己的生肉来源,比如从乡下预订,让人多养猪到时候卖给他。
还可以做鸡肉罐头,因为现在社员们养鸡的多,甚至不少大队还有专门的养鸡副业,数量很多。
沈雁秋看他计划周全,真的是了解过的,她又问:“那你了解过罐头的生产流程吗?”
陆东川点点头,“自然,我跟贺工和常工了解了不少。
也打算秋假的时候,去省罐头厂参观学习一下。
而且我研究了一些技术书籍,发现罐装罐头是有半自动化的。”
他的意思沈雁秋立刻就明白,因为货源少,那么可生产的罐头就少,工人和机器的要求就不是很高。
他们完全可以操作。
因为肉类受限,不能像咸鸭蛋这样大批量生产批发给各单位食堂,但是可以生产了零售。
先卖给本县以及附近的县,等以后看情况再决定是否要扩大生产,购买更先进的机器。
总之不会赔本就是了。
沈雁秋考虑了一下,这是个好建议,在市场经济初期,真的是谁先干不管干什么只要勤奋不蠢,那都是赚钱的那一批。
八十年代很多人南下倒腾服装和电子产品,回到北方一倒手,全都赚了大钱。
陆东川考虑的还是实业,做食品加工,这就更加稳定,只要保证卫生和持续开发新品,紧贴市场口味,那他就可以屹立不倒的。
这个孩子可真是让人惊讶。
陆东川看沈雁秋的表情有些微妙,略有点紧张,“娘,是有什么困难吗?
或者你和爹商量一下?”
沈雁秋点点头,“对,我得和你爹商量一下,因为如果要买机械的话可不是我们能办到的。”
陆东川闻言顿时眼睛一亮,惊讶地看着沈雁秋,“娘,你支持我?”
沈雁秋笑道:“对,我支持你。
你有这样好的想法,我怎么会不支持呢?
我和你爹都觉得你稳重善于思考,也善于体察环境,能够第一时间抓到消费者们的需求。
你提的意见都相当好,我们当然支持!”
而且这时候才77年啊,要想开办个体户作坊是不行的,只能和饭店挂钩,才能过政策那一关呢。
陆东川对沈雁秋的评价非常开心,原本凉薄的眼眸里都闪烁着星光,“我会出一份详细的项目资料给你和爹看的。”
沈雁秋跟他聊了一会儿,然后打算回饭店去给陆元武打电话。
这时候陆西楼也跑过来,拿着一沓子手抄的题目,他头大得很,“哥,这些物理题和化学题都是高中的,你确定我们要做吗?
做这个没用吧。”
陆西楼喜欢文科,对理科这些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作为陆东川的双胞胎弟弟,自然是一起学习的。
从前他成绩比陆东川差很多,现在他也赶上来,文科和陆东川差不多,作文要更好一筹,但是理科就比陆东川差一些。
可陆东川现在喜欢不管做什么都带着他,所以陆西楼想偷懒都偷不到。
陆东川看了一眼,道:“哦,拿错了,这个是我的。”
他们现在是初二毕业状态,等过几天就要放秋假,再开学就要升初三。
陆东川的学习一直都超前,他在初二就看完了初三的课程,现在自然是看高中的。
沈雁秋听见,就过去看看,笑道:“东川,你都学到高中啦?”
陆东川:“常工能帮我讲题,所以我就随便看看了。”
常燕泓是举荐读的工农兵大学,但是因为他本身底子好,去了大学学得也认真,跟着有名的大学老师上课,所以水平还是很高的。
除了常燕泓还有贺工,贺工可是运动前自己正儿八经考的大学,那含金量可相当高的。
有他们给陆东川当老师,陆东川自然是如鱼得水,学了很多高中以及更高等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方面的知识。
沈雁秋翻看了一下,这时候的课本不是很难,有很多她都还有印象呢。
她前世大学读的也是理工科的,所以理科的知识也还有印象的。
不过她发现陆东川的思路很活跃,且解题思路也很敏捷,不会囿于现有的套路,他很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解题捷径。
这是个既聪明又有创造力的孩子。
她笑道:“秋假的时候你们也好好放松一下,不要太累,学习什么的,循序渐进就好了。”
陆西楼笑道:“娘你放心吧,我们不会累着呢。
秋假的时候我不学习,我打算去多看一些书,充实自己。”
沈雁秋自然全力支持了。
陆西楼又道:“娘,秋假我想跟着小顾哥哥他们的车去市里、省里走走,可以吗?”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游历和读书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沈雁秋惊讶地看着他,这孩子也是见识不俗啊,看来他们接触的人多了,真的是受益匪浅啊。
不只是她和陆元武,还有刘铁军、常主任、贺工、常工以及顾绍棠等等,这些人对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影响,能够让他们学到不同的东西。
这都是无形中的好处,如果在乡下,那是不会有这样隐性好处的。
沈雁秋就越发觉得来城里来的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