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高欢与众人,一起视察铁厂。
一旁宋应升介绍道:“伯爷,这铁厂的位置还算方便,铁矿石从邙山上拉下来。石炭麻烦一些,需要从汝州走陆路到伊川,再装船走伊水河,运来偃师。现在限制铁厂生产,主要便是石炭根不上。”
高欢点点头,“百里不贩焦!从汝州运确实太远了。这件事情本督来想想办法。”
“那真是太好了!”宋应升忙道。
高欢对此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找找看,附近有没有煤矿。
一行人继续走,便见洛水河边,大群矿工正在洗矿沙。
宋应升在广州当过知府,而广州佛山、东莞一带,冶炼业极为发达,不仅能够给海上的海盗造鸟枪和火炮,造的铁锅,也是行销全天下。
“伯爷,这矿沙洗过之后,能提高出铁率,而且还能节省石炭!”宋应升解释道:“加了这道工序之后,出渣少,铁比以前多出三成!”
高欢原本只是想找宋应星,宋应升不过是顺带的。
现在看来,是捡到宝了,这铁厂经过他的管理,效率和工艺确实提升不少。
如今多出几千斤铁,他就能多造一门炮。
高欢满意颔首,“这都是宋佥事的功劳啊!”
高欢看着远处堆起的煤炭,不禁问道:“这石炭不用洗么?”
宋应升道:“回禀伯爷。石炭品质的优劣,关系到炉温能到多少。石炭不仅要洗,而且要挑选,划分品级。不过为了减少成本,远到偃师之前,就已经在伊川清洗过了。”
铁厂为了方便取水,沿着洛水而建。
这时众人来到一排炼铁炉旁,这些炉子每个一丈高,都是圆桶形状,旁边一个鼓风机,工匠们赤膊着身子,有节奏的推拉着,为炼铁炉送风。
此时,站在一旁的宋应星开口了,“铁厂靠近洛水,有水力可用,为何用人力,岂不费力费时。”
宋应升白了宋应星一眼,冷声道:“这些炼铁炉,都是以前留下的,又非我建造。”
高欢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宋应升和宋应星两兄弟,一直有些不和。
两人都是年过半百,可是见了面,就相互不对付,跟仇人似的。
高欢不知道其中缘由,两人也不愿意说,高欢便也不好帮他们化解。
高欢忙道:“这确实是以前的炼铁炉,不过今后新建造的炼铁炉,可以利用水力鼓风!”
高欢这次带宋应星过来,其实就是应宋应升之请,来帮助铁厂,开改在工艺,提升技术,来提高铁厂的产量。
宋应升继续介绍道:“这一个炼铁炉,一次能炼三千斤矿沙,一炉大概能出二百斤生铁。”
这时,高欢身旁,正好有一炉开炉,便见红色的铁水,顺着导流石槽,流入了方塘中。
“伯爷!这流出来的铁水,便是生铁,可以用来铸造各种农具了。”宋应升继续介绍着。
宋应星却又呛道:“这种生铁,质量太差,也不值钱,民间的土窑都可以生产。”
宋应升听了他的话,愠声道,“没有生铁,何来熟铁!”
宋应星指着正炒铁,还有反复捶打的工匠,“你这样练熟铁,一年也练不了多少,怎么能供的上兵工坊锻造铳炮!”
高欢忙打了个哈哈,化解尴尬,然后问道:“长庚先生,可有什么方法,来提高效率?”
宋应星道:“用水力!再健壮的工匠,轮几百捶,也没劲儿了。下官可以改进兵器院制造的水力锻造机,为铁厂制造多种器械,进行水力鼓风、水力锻打,提高铁厂的效率!”
高欢很早就成立了,兵器和器械研究院,也就是九龙寨兵工坊,不过因为里面的工匠,技术有限,虽成立许久,但却没有鼓捣出多少东西来。
宋应星来洛阳后,高欢便将兵器院,交给了他,专门负责改进兵器和器械。
高欢不禁颔首,如果用水力来进行生产,无疑能解放出更多工匠,而且机器不会疲惫,能日夜运转,肯定能提高效率。
这样一来,制造大炮、抬枪,等专门克制清军重甲的兵器,便有足够的精铁来生产了。
……
关外,沈阳城。
在高欢忙着生产兵器,装备军队,应对清军大举入关之际。
回到沈阳后的阿巴泰,正在向议政王大臣会议,陈述此次入关,发生的事情,以便满清贵族,判断关内局势,从而做出自己的决定。
这时大殿内,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等几个王爷坐在上面,一群贝勒、贝子神情严肃的站在大殿两侧。
阿巴泰站在中间,解释着荥阳之战,“看到高欢出营攻击炮阵,我啪的一下,就率兵应战。很快啊!我就把高欢的兵马截断,可高欢不讲武德,搞突然袭击,我大意了啊,没有防备,被他踹了大营!”
代善听了问道:“这么说来,那高欢是用计谋,才胜过你!”
阿巴泰涨红着脸,“可以这么说!要是真的堂堂之阵,野外厮杀,高欢绝对不是我大清勇士的对手!”
济尔哈朗皱起眉头,“若是高欢全靠计谋,损失不会到一万吧?”
阿巴泰脸颊抽搐,承认道:“我大清勇士,虽然胜过高欢的豫州兵,但是高欢的豫州兵,战斗意志完强,似乎还故意针对我大清兵,装备了许多钝器。硬是要比较多话,我觉得他们不弱于关宁军!”
在场的八旗贵族,听了这话,不禁有些吃惊,顿时议论纷纷。
这时博洛开口道:“中原之地,根本没有什么重步军和重骑兵,完全用不上钝器。高欢却装备了大量钝器,似乎知道我们要入塞,要攻击河南一样。”
这件事情,让阿巴泰和博洛,都很疑惑,一度怀疑大清内部出了叛徒。
多尔衮听了两人的话,不禁皱起眉头,扭头问道代善几人道:“礼王、郑王怎么看,这高欢是否会影响到我们入关的计划?”
代善沉着脸,“豫州兵若是不弱于关宁,那么就是我大清的心腹之患。”
(求月票,推荐订阅)
一旁宋应升介绍道:“伯爷,这铁厂的位置还算方便,铁矿石从邙山上拉下来。石炭麻烦一些,需要从汝州走陆路到伊川,再装船走伊水河,运来偃师。现在限制铁厂生产,主要便是石炭根不上。”
高欢点点头,“百里不贩焦!从汝州运确实太远了。这件事情本督来想想办法。”
“那真是太好了!”宋应升忙道。
高欢对此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找找看,附近有没有煤矿。
一行人继续走,便见洛水河边,大群矿工正在洗矿沙。
宋应升在广州当过知府,而广州佛山、东莞一带,冶炼业极为发达,不仅能够给海上的海盗造鸟枪和火炮,造的铁锅,也是行销全天下。
“伯爷,这矿沙洗过之后,能提高出铁率,而且还能节省石炭!”宋应升解释道:“加了这道工序之后,出渣少,铁比以前多出三成!”
高欢原本只是想找宋应星,宋应升不过是顺带的。
现在看来,是捡到宝了,这铁厂经过他的管理,效率和工艺确实提升不少。
如今多出几千斤铁,他就能多造一门炮。
高欢满意颔首,“这都是宋佥事的功劳啊!”
高欢看着远处堆起的煤炭,不禁问道:“这石炭不用洗么?”
宋应升道:“回禀伯爷。石炭品质的优劣,关系到炉温能到多少。石炭不仅要洗,而且要挑选,划分品级。不过为了减少成本,远到偃师之前,就已经在伊川清洗过了。”
铁厂为了方便取水,沿着洛水而建。
这时众人来到一排炼铁炉旁,这些炉子每个一丈高,都是圆桶形状,旁边一个鼓风机,工匠们赤膊着身子,有节奏的推拉着,为炼铁炉送风。
此时,站在一旁的宋应星开口了,“铁厂靠近洛水,有水力可用,为何用人力,岂不费力费时。”
宋应升白了宋应星一眼,冷声道:“这些炼铁炉,都是以前留下的,又非我建造。”
高欢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宋应升和宋应星两兄弟,一直有些不和。
两人都是年过半百,可是见了面,就相互不对付,跟仇人似的。
高欢不知道其中缘由,两人也不愿意说,高欢便也不好帮他们化解。
高欢忙道:“这确实是以前的炼铁炉,不过今后新建造的炼铁炉,可以利用水力鼓风!”
高欢这次带宋应星过来,其实就是应宋应升之请,来帮助铁厂,开改在工艺,提升技术,来提高铁厂的产量。
宋应升继续介绍道:“这一个炼铁炉,一次能炼三千斤矿沙,一炉大概能出二百斤生铁。”
这时,高欢身旁,正好有一炉开炉,便见红色的铁水,顺着导流石槽,流入了方塘中。
“伯爷!这流出来的铁水,便是生铁,可以用来铸造各种农具了。”宋应升继续介绍着。
宋应星却又呛道:“这种生铁,质量太差,也不值钱,民间的土窑都可以生产。”
宋应升听了他的话,愠声道,“没有生铁,何来熟铁!”
宋应星指着正炒铁,还有反复捶打的工匠,“你这样练熟铁,一年也练不了多少,怎么能供的上兵工坊锻造铳炮!”
高欢忙打了个哈哈,化解尴尬,然后问道:“长庚先生,可有什么方法,来提高效率?”
宋应星道:“用水力!再健壮的工匠,轮几百捶,也没劲儿了。下官可以改进兵器院制造的水力锻造机,为铁厂制造多种器械,进行水力鼓风、水力锻打,提高铁厂的效率!”
高欢很早就成立了,兵器和器械研究院,也就是九龙寨兵工坊,不过因为里面的工匠,技术有限,虽成立许久,但却没有鼓捣出多少东西来。
宋应星来洛阳后,高欢便将兵器院,交给了他,专门负责改进兵器和器械。
高欢不禁颔首,如果用水力来进行生产,无疑能解放出更多工匠,而且机器不会疲惫,能日夜运转,肯定能提高效率。
这样一来,制造大炮、抬枪,等专门克制清军重甲的兵器,便有足够的精铁来生产了。
……
关外,沈阳城。
在高欢忙着生产兵器,装备军队,应对清军大举入关之际。
回到沈阳后的阿巴泰,正在向议政王大臣会议,陈述此次入关,发生的事情,以便满清贵族,判断关内局势,从而做出自己的决定。
这时大殿内,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等几个王爷坐在上面,一群贝勒、贝子神情严肃的站在大殿两侧。
阿巴泰站在中间,解释着荥阳之战,“看到高欢出营攻击炮阵,我啪的一下,就率兵应战。很快啊!我就把高欢的兵马截断,可高欢不讲武德,搞突然袭击,我大意了啊,没有防备,被他踹了大营!”
代善听了问道:“这么说来,那高欢是用计谋,才胜过你!”
阿巴泰涨红着脸,“可以这么说!要是真的堂堂之阵,野外厮杀,高欢绝对不是我大清勇士的对手!”
济尔哈朗皱起眉头,“若是高欢全靠计谋,损失不会到一万吧?”
阿巴泰脸颊抽搐,承认道:“我大清勇士,虽然胜过高欢的豫州兵,但是高欢的豫州兵,战斗意志完强,似乎还故意针对我大清兵,装备了许多钝器。硬是要比较多话,我觉得他们不弱于关宁军!”
在场的八旗贵族,听了这话,不禁有些吃惊,顿时议论纷纷。
这时博洛开口道:“中原之地,根本没有什么重步军和重骑兵,完全用不上钝器。高欢却装备了大量钝器,似乎知道我们要入塞,要攻击河南一样。”
这件事情,让阿巴泰和博洛,都很疑惑,一度怀疑大清内部出了叛徒。
多尔衮听了两人的话,不禁皱起眉头,扭头问道代善几人道:“礼王、郑王怎么看,这高欢是否会影响到我们入关的计划?”
代善沉着脸,“豫州兵若是不弱于关宁,那么就是我大清的心腹之患。”
(求月票,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