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吃惯了精致的御膳,偶尔吃一顿鸭血汤和刚出炉的烧饼也真是不错,朱标都足足吃了三个,吃完后靠在椅子上问道:“父皇是因为什么高兴,难不成西南传来好消息了?”
烧饼配鸭血汤那对老朱有特殊意义,不是特别高兴的日子根本舍不得吃,朱元璋拍了拍肚皮说道:“咱就那么眼皮子浅,你小子别明知故问。”
朱标乐呵呵的说道:“太医可没确定呢,若是没有怀上父皇可别失望,洛华收到父皇母后的赏赐后都有些忐忑不安了,生怕让你们白高兴一场。”
朱元璋瞬间挺直腰杆说道:“这是咱疏忽了,你回去多安抚,让她千万别劳神,太医院那帮家伙什么德行咱再清楚不过,既然敢禀报那就是八九不离十了,估摸着再过半个月脉象明显也就能确定了。”
说着话的功夫朱标都察觉到了自己父皇眼角眉梢洋溢着的喜意,说起来老朱自己都快有二十个孩子了,但是除了前几个外,再往后的也就是那样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太过欢喜的。
而现在听到自己有嫡孙了,昂然的喜意直逼当年自己妻子怀上标儿的时候,朱元璋对这个还没出生的孩子太满意了,来得正是时候。
而且其母族也让朱元璋很满意,这孩子一出生,常家也将会彻底的被绑死在朱家的马车上,成为日后朱标在军方最重要的依仗,等孩子长大后常家也会力保正统,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朱元璋从开始就倾尽全力的培养嫡长子就是为了给大明开一个好头,嫡长子继承不是最好的方法,但绝对是最稳妥的。
外戚强盛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朱元璋不担心,何况那个常茂资质一般,这就注定常遇春之后,常家会慢慢走向衰落,到那时候军权将被彻底收回朝廷,勋贵们的荣辱都将在皇帝一念之间。
父子俩对视一眼默契自生,大明现在的局势很好,一切都在欣欣向荣,布置的计划也正在积极开展,只不过都还需要一点时间。
这段时间朱元璋除了处理必要的奏章外? 基本把一切行政权交给了中书省? 就按照当年胡惟庸献上的治国富民十年大计进行。
不得不说胡惟庸确实是个能臣,那道前两年上的国策放到现在都没有任何问题? 若不是因为他跟淮西勋贵牵连过深? 朱元璋也舍不得把这样的人才送上绝路,可现在也只能人亡政存了。
父子俩走出谨身殿在前宫广场上溜达了起来? 入夏了日头落的晚,都到晚上了外面还是很光亮? 朱标随口问道:“胡惟庸怎么还没动静?”
朱元璋背着手说道:“杨宪就倒在他前面? 怎么也会引以为戒,现在胡惟庸颇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气度。”
朱标闻言笑道:“官场之上宽以待人可不是什么好事,淮西那帮人现今傲气的很,恐怕惹出不少事吧? 胡惟庸依仗官职帮他们解决就是犯了忌讳。”
朱元璋缓缓说道:“不急? 且接着看看,现在局势稳定,有些人闲不住了,往后牛鬼蛇神也就更多了。”
朱标听后点点头,仗打完了活下来的人自然是要吃红利了? 不知足的还得吃着自己碗里的看着别人锅里的,这往后两三年麻烦事儿多了去了。
胡惟庸走到这个份上? 有些东西他不想扛着也不行了,否则下面的人又怎么会答应? 这官官相卫几次,你来我往的利益勾连也就深了? 往后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实不是朱元璋在给他们下套? 若是他们各个懂得什么叫知足常乐? 那么谁也奈何不了开国勋贵,只是朱元璋太了解那些老弟兄了,他们都是乱世中长大的狼崽子,不对太平犬。
他们习惯了依仗自己的爪牙狩猎大口吃肉,不会老实的等着朝廷给他们的骨头啃,敌人被吃光了,那就吃底层的百姓,肉吃惯了谁也不想啃骨头,在他们眼里那些百姓不过是圈养的肥羊罢了,跟他们跟不是一个阶层的。
他们的怜悯早就在幼时被抛弃了,否则也不会从乱世的血海尸山中冲杀出来,一路冲到帝国勋贵的层次,可朱元璋这个头狼在一次次的胜利中登顶了,他早已不是那个只想着杀戮吃肉求存的狼王了。
或许在他在金陵之地称吴王的时候他就不再是狼群的头狼了,他的野心从肉食转移到了这片广阔的江山上面,金陵虎踞龙盘之地,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变了,身旁的群狼则依旧还是那样只想着吃肉,不过在那时他们还有敌人。
而到如今朱元璋已经成为了世上唯一的真龙,牧守天下是他的职责,而那百战百胜的狼群则成了最大的威胁,哪怕是真龙也无法消除他们的野性。
朱标默默的思索了一会儿,京城中的勋贵也好,北上南下镇守各地的勋贵也一样,他们都是朱标所熟识的,朱标也从没有怀疑过他们的忠诚。
可他们不会因为忠心就压制自己不去贪赃枉法,在他们眼里这并不冲突,他们贪又不是为了造反,只不过是想多享受享受富贵罢了,难不成仗打完了回老家种地?
父子俩原本的极好的心情突然有些压抑了,勋贵们的命运其实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他们不去贪赃枉法然后勾结同僚掩盖罪行,那么朱元璋的布置对他们就是无用,胡惟庸没有那个势力也不会走上绝路。
可现实就是他们有些人明知道贪下去没有好下场,但是他们依旧控制不住自己,这条死路是人性中的欲望推着他们走上去的,哪怕是朱元璋呵斥责骂教训也拉不回来他们,贪婪是会上瘾的,尝过甜头就没有回头路了。
朱元璋现在江山在手,儿子优秀孙子也快有了,可他却要亲手埋葬一批老弟兄了以及他们的子孙了,朱元璋自开国后没提点他们吗?
不是的,说得是口干舌燥,嘴皮子都快磨漏了,都怕说的太隐晦他们听不懂,恨不得把道理揉碎了塞进他们脑子里。
可他们当场都痛哭流涕的跪下去喊着什么恭听圣训,朱元璋到最后只能漠然的叹口气,他知道没一个往心里去的,下了朝后还是那个德性。
……………………………
烧饼配鸭血汤那对老朱有特殊意义,不是特别高兴的日子根本舍不得吃,朱元璋拍了拍肚皮说道:“咱就那么眼皮子浅,你小子别明知故问。”
朱标乐呵呵的说道:“太医可没确定呢,若是没有怀上父皇可别失望,洛华收到父皇母后的赏赐后都有些忐忑不安了,生怕让你们白高兴一场。”
朱元璋瞬间挺直腰杆说道:“这是咱疏忽了,你回去多安抚,让她千万别劳神,太医院那帮家伙什么德行咱再清楚不过,既然敢禀报那就是八九不离十了,估摸着再过半个月脉象明显也就能确定了。”
说着话的功夫朱标都察觉到了自己父皇眼角眉梢洋溢着的喜意,说起来老朱自己都快有二十个孩子了,但是除了前几个外,再往后的也就是那样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太过欢喜的。
而现在听到自己有嫡孙了,昂然的喜意直逼当年自己妻子怀上标儿的时候,朱元璋对这个还没出生的孩子太满意了,来得正是时候。
而且其母族也让朱元璋很满意,这孩子一出生,常家也将会彻底的被绑死在朱家的马车上,成为日后朱标在军方最重要的依仗,等孩子长大后常家也会力保正统,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朱元璋从开始就倾尽全力的培养嫡长子就是为了给大明开一个好头,嫡长子继承不是最好的方法,但绝对是最稳妥的。
外戚强盛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朱元璋不担心,何况那个常茂资质一般,这就注定常遇春之后,常家会慢慢走向衰落,到那时候军权将被彻底收回朝廷,勋贵们的荣辱都将在皇帝一念之间。
父子俩对视一眼默契自生,大明现在的局势很好,一切都在欣欣向荣,布置的计划也正在积极开展,只不过都还需要一点时间。
这段时间朱元璋除了处理必要的奏章外? 基本把一切行政权交给了中书省? 就按照当年胡惟庸献上的治国富民十年大计进行。
不得不说胡惟庸确实是个能臣,那道前两年上的国策放到现在都没有任何问题? 若不是因为他跟淮西勋贵牵连过深? 朱元璋也舍不得把这样的人才送上绝路,可现在也只能人亡政存了。
父子俩走出谨身殿在前宫广场上溜达了起来? 入夏了日头落的晚,都到晚上了外面还是很光亮? 朱标随口问道:“胡惟庸怎么还没动静?”
朱元璋背着手说道:“杨宪就倒在他前面? 怎么也会引以为戒,现在胡惟庸颇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气度。”
朱标闻言笑道:“官场之上宽以待人可不是什么好事,淮西那帮人现今傲气的很,恐怕惹出不少事吧? 胡惟庸依仗官职帮他们解决就是犯了忌讳。”
朱元璋缓缓说道:“不急? 且接着看看,现在局势稳定,有些人闲不住了,往后牛鬼蛇神也就更多了。”
朱标听后点点头,仗打完了活下来的人自然是要吃红利了? 不知足的还得吃着自己碗里的看着别人锅里的,这往后两三年麻烦事儿多了去了。
胡惟庸走到这个份上? 有些东西他不想扛着也不行了,否则下面的人又怎么会答应? 这官官相卫几次,你来我往的利益勾连也就深了? 往后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实不是朱元璋在给他们下套? 若是他们各个懂得什么叫知足常乐? 那么谁也奈何不了开国勋贵,只是朱元璋太了解那些老弟兄了,他们都是乱世中长大的狼崽子,不对太平犬。
他们习惯了依仗自己的爪牙狩猎大口吃肉,不会老实的等着朝廷给他们的骨头啃,敌人被吃光了,那就吃底层的百姓,肉吃惯了谁也不想啃骨头,在他们眼里那些百姓不过是圈养的肥羊罢了,跟他们跟不是一个阶层的。
他们的怜悯早就在幼时被抛弃了,否则也不会从乱世的血海尸山中冲杀出来,一路冲到帝国勋贵的层次,可朱元璋这个头狼在一次次的胜利中登顶了,他早已不是那个只想着杀戮吃肉求存的狼王了。
或许在他在金陵之地称吴王的时候他就不再是狼群的头狼了,他的野心从肉食转移到了这片广阔的江山上面,金陵虎踞龙盘之地,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变了,身旁的群狼则依旧还是那样只想着吃肉,不过在那时他们还有敌人。
而到如今朱元璋已经成为了世上唯一的真龙,牧守天下是他的职责,而那百战百胜的狼群则成了最大的威胁,哪怕是真龙也无法消除他们的野性。
朱标默默的思索了一会儿,京城中的勋贵也好,北上南下镇守各地的勋贵也一样,他们都是朱标所熟识的,朱标也从没有怀疑过他们的忠诚。
可他们不会因为忠心就压制自己不去贪赃枉法,在他们眼里这并不冲突,他们贪又不是为了造反,只不过是想多享受享受富贵罢了,难不成仗打完了回老家种地?
父子俩原本的极好的心情突然有些压抑了,勋贵们的命运其实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他们不去贪赃枉法然后勾结同僚掩盖罪行,那么朱元璋的布置对他们就是无用,胡惟庸没有那个势力也不会走上绝路。
可现实就是他们有些人明知道贪下去没有好下场,但是他们依旧控制不住自己,这条死路是人性中的欲望推着他们走上去的,哪怕是朱元璋呵斥责骂教训也拉不回来他们,贪婪是会上瘾的,尝过甜头就没有回头路了。
朱元璋现在江山在手,儿子优秀孙子也快有了,可他却要亲手埋葬一批老弟兄了以及他们的子孙了,朱元璋自开国后没提点他们吗?
不是的,说得是口干舌燥,嘴皮子都快磨漏了,都怕说的太隐晦他们听不懂,恨不得把道理揉碎了塞进他们脑子里。
可他们当场都痛哭流涕的跪下去喊着什么恭听圣训,朱元璋到最后只能漠然的叹口气,他知道没一个往心里去的,下了朝后还是那个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