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母后这哪里是给奴婢们下的令,分明就是给朱标下的,平白无故他怎么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儿让云锦去挨杖责。
“那本宫不进去了,你去给太子妃传几句话吧。”
“诺”
让云锦转递了几句关切的话,朱标就甩了甩袖子,背负着手回了文华殿安寝,宫中能以殿为名的建筑,都是极大的,文华殿作为储君的专属书房更是如此。
进了内殿就见暖玉正趴在被窝儿里,估计是等的太久太舒服了,都已经憨憨的睡着了,天冷夜寒她暖床的任务又开始了……
第二天一早,朱标就在暖玉的服侍下起来了,洗漱更衣用了早膳之后就在宫女太监们的簇拥下上早朝去了,这个时辰天还没亮,抬头尚能看见明月群星,昼短夜长。
呼吸了一口新鲜又有些寒冷的空气,前方的道路在提灯的照耀下有些灰蒙,穿过左顺门到了班房,里面已经燃起了火炉,不少官员在旁取暖闲聊,太监们供应着热水。
朱标踏步走进后又迎来了一大群官员们的恭贺,热热闹闹的客套了一会儿后才消停下来,众人该补觉的继续补觉,该闲谈扯淡的继续去扯淡。
这个时辰就连贩夫走卒都还没起来讨生计,一群大明最高贵的官员老爷们却是早已披星戴月的赶来上早朝了。
随着时间一到,一个平淡的早朝就开始了,但就在结束之时,外面传来地方卫所的紧急奏报,高丽使臣还没到但消息先一步送到了京城,高丽王王颛遇刺身亡……
文武官员听到此事后交头接耳的议论了几声,随后就兴致缺缺了,对他们而言一个藩属国的王被刺身亡无关轻重,左右谁上位不是上位,不耽误朝贡就好。
礼部尚书站出来说道:“高丽王乃我大明所册封之王,圣上派遣使者授予册宝衣冠,如今却被奸人所刺,我大明理该派遣使臣前去主持大局,并择其宗室优良子弟为新王。”
其余官员也纷纷附议,此事这么解决就可以了,虽然详细的状况没有讲清,但也大概听出是高丽内部的问题,内部问题由高丽内部解决就是了,又不是外敌入侵,大明总不能隔山跨海帮他们平叛吧。
朱元璋也是顺水推舟道:“那就由礼部安排使者去走一趟吧,尽快出发。”
朱标并没有开口说什么,也没刻意安排自己人去走这一趟,远在开京的蒋思德手中有朱标的手令,足以让使臣听命行事。”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明面上的事情其实就是流程了,关键的都在暗地妥协谈判之中,朱标相信姚广孝会做好的,毕竟高丽世族虽然是地头蛇,但大明却是真正的猛龙,纵然暂且不过江,但也拥有绝对的谈判优势。
此事解决完后早朝就散了,朱标领着户部尚书侍郎们就朝着宫中内帑库房走去,户部的钱粮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太子承诺的内帤钱粮了。
一通蒸腾之后,内帑看管太监们都苦着脸看兵卒差役们一箱一箱的往外搬着银钱,他们都替天家心痛,这个搬法,强盗看了都会流泪。
朱标看了一半就走了,虽然不是太在意,但这么看着属于自己的银子被这么搬走,还是有些难受,眼不见为净吧。
反正也不用担心别的,任谁也不敢贪污内帑的钱?
何况很快就有新的进账了,徐允恭常茂等人可不是白去北方的,随着北方日渐寒冷风雪连绵,蒙古各部对粮食布匹茶叶燃料铁锅的需求增大,开出的价格也是高的离谱。
商者趋利而行,纵然朝廷抓的严,但总不会缺利欲熏心之辈,毕竟只要成功交易一次,纵然会被边军层层克扣一些,但剩下的也足够他们一举成为豪商巨贾了。
何况还有不少北方驻守的勋贵将军们亲自出马的,如此一来虽然北方天寒地冻但商路却热闹的很,有偷偷摸摸的也有光明正大的,就看背后的关系硬不硬了。
朝廷派遣的御史台官员们收获甚小,但徐允恭等人却是收获满满,由利欲熏心之辈自然也有清正廉洁的,当然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的,自己吃不到肉别人家却顿顿大鱼大肉,实在是恨啊。
不过在如何也是有默契的,知情者不可能将此事汇报给御史台的文官,因为文武分立天然就有矛盾,那些人可以背叛某个人但却不能背叛自己的阵营,否则往后就身无立锥之地了。
而徐允恭常茂等人就不同了,他们本就是勋贵集团内部的嫡系子弟,甚至是未来的领军人,内部矛盾内部解决,自然可以不用顾忌什么。
如此一来徐允恭常茂等人捕获的商队是御史台那帮人的数十倍,私运商队通过的一道道关口,只要重刑严查没有差不出来的,这些镇守的将领们都有罪。
目前徐允恭上交给朱标的名单上,勋贵侯爵就有四位,五品以上的将军指挥使二十七位,五品以下的八十二位………
这还远远没查完呢,常遇春提前将此案盖棺定论了,如果不是因为北方战事将起,太动摇军心也合适,这个数字在翻个翻也不足为奇。
不过这些人也不都是主谋,军中讲情义,有些将领就是粗人,喝好了什么都敢拍胸脯应下,全然不顾朝廷明令禁止的条例。
被截获的偷运商队有些装着货物还没进草原,有些是赚的钵满盆满刚从草原出来,无论哪种都是赃款,自然要被收归国有,涉案商号还得被抄家。
敢做这种事的胃口就没有小的,如今却是正好能贴补一下内帑,虽然国库里的钱粮也都能被朱标任意支配,国库内帑的分界其实并不大。
但朱标觉得这方面还是尽早划分清楚的为好,他跟老朱都是用内帑补贴国库,可谁知道后世子孙会不会不要脸的用国库补贴内帑。
而且也是打好规矩,若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实在难以服众,如果彻底分离内帑与国库了,那连皇家都不能从国库随意掏钱,你们这些臣子何有胆量脸面去贪污国库?
一路走到武英殿,里面站着不少人,见朱标大步流星的走来都急忙跪了下去,额头紧贴地面,双手平身在前方,以一种怪异的口音说道:“蛮夷外臣参见大明皇太子殿下,大太子殿下……”
这群人皮肤略黑穿着打扮都是大明的衣冠,看材质都还是很好的颜色也很鲜艳,一旁的礼部官员脸都黑了,教了这么久还喊什么大太子,真真蛮夷难以教化。
朱标坐上主位后朗声道:“诸位远道而来不必多礼了,都请起身吧,赐座。”
一旁的太监们搬来椅子,那群人其实也没听得多明白,但也看出来是让他们坐下,都欣然接受了,心中暗想大太子比大明大皇帝好接触多了,见大皇帝的时候别说坐了,连站起来的机会都没有,一顿训话后迷迷糊糊就被拖出去了。
朱标挨个问询了其国国情还有其国主的身体,言辞诚恳情真意切,虽然这些使臣们的官话很差,但也大概能听懂,何况还有专门的官员帮着翻译。
这些使臣来到京城后本就有些自卑,见到大明太子竟然对他们如此尊重热情,都是知无不言,甚至还都会抢答了。
现今南洋诸国也是战乱频繁,王朝兴立速度极快,去年就有使臣来大明上表,结果回去的时候自己国家都已经没了……
这种情况也就导致大明看不上他们,老朱也只当他们是来打秋风的穷亲戚,收了他们那点玩意儿后还点贵重的瓷器布匹,让他们能回去交差。
尊重是所有人都渴求的东西,尤其尊重你的人身份越高贵,那这份尊重带来的欣喜就越大,以朱标的身份,别说几个使臣,他们国王来了都该感激涕零。
话到最后朱标就把话题引到了倭寇身上,那些使者立刻就有愤怒之情了,倭寇现如今可谓是人憎狗厌,偏偏武力强悍,对南洋诸国来说,倭寇带给他们的痛苦倾四海之水都无法洗清。
朱标自然也跟着同仇敌忾了几句,南洋使臣们也清楚大明高丽才是倭寇的主攻目标,所以还主动安慰了朱标几句,只不过这群家伙唠唠就下道儿,几句话的功夫就开始吹嘘其自己国家剿灭了多少倭寇。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临近国家同样如此,远交近攻适合所有人类势力,南洋诸国矛盾重重,就如占城和安南现在还打仗呢。
如今自然是不能让对方嚣张,朱标刚开始还认真的听了几句,然后就发现如果他们说的都是真的,那整个东瀛应该是被他们杀的没几个活人了,汤鼎应该也是叛变了,一直传递假消息蒙蔽他……
…………………
“那本宫不进去了,你去给太子妃传几句话吧。”
“诺”
让云锦转递了几句关切的话,朱标就甩了甩袖子,背负着手回了文华殿安寝,宫中能以殿为名的建筑,都是极大的,文华殿作为储君的专属书房更是如此。
进了内殿就见暖玉正趴在被窝儿里,估计是等的太久太舒服了,都已经憨憨的睡着了,天冷夜寒她暖床的任务又开始了……
第二天一早,朱标就在暖玉的服侍下起来了,洗漱更衣用了早膳之后就在宫女太监们的簇拥下上早朝去了,这个时辰天还没亮,抬头尚能看见明月群星,昼短夜长。
呼吸了一口新鲜又有些寒冷的空气,前方的道路在提灯的照耀下有些灰蒙,穿过左顺门到了班房,里面已经燃起了火炉,不少官员在旁取暖闲聊,太监们供应着热水。
朱标踏步走进后又迎来了一大群官员们的恭贺,热热闹闹的客套了一会儿后才消停下来,众人该补觉的继续补觉,该闲谈扯淡的继续去扯淡。
这个时辰就连贩夫走卒都还没起来讨生计,一群大明最高贵的官员老爷们却是早已披星戴月的赶来上早朝了。
随着时间一到,一个平淡的早朝就开始了,但就在结束之时,外面传来地方卫所的紧急奏报,高丽使臣还没到但消息先一步送到了京城,高丽王王颛遇刺身亡……
文武官员听到此事后交头接耳的议论了几声,随后就兴致缺缺了,对他们而言一个藩属国的王被刺身亡无关轻重,左右谁上位不是上位,不耽误朝贡就好。
礼部尚书站出来说道:“高丽王乃我大明所册封之王,圣上派遣使者授予册宝衣冠,如今却被奸人所刺,我大明理该派遣使臣前去主持大局,并择其宗室优良子弟为新王。”
其余官员也纷纷附议,此事这么解决就可以了,虽然详细的状况没有讲清,但也大概听出是高丽内部的问题,内部问题由高丽内部解决就是了,又不是外敌入侵,大明总不能隔山跨海帮他们平叛吧。
朱元璋也是顺水推舟道:“那就由礼部安排使者去走一趟吧,尽快出发。”
朱标并没有开口说什么,也没刻意安排自己人去走这一趟,远在开京的蒋思德手中有朱标的手令,足以让使臣听命行事。”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明面上的事情其实就是流程了,关键的都在暗地妥协谈判之中,朱标相信姚广孝会做好的,毕竟高丽世族虽然是地头蛇,但大明却是真正的猛龙,纵然暂且不过江,但也拥有绝对的谈判优势。
此事解决完后早朝就散了,朱标领着户部尚书侍郎们就朝着宫中内帑库房走去,户部的钱粮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太子承诺的内帤钱粮了。
一通蒸腾之后,内帑看管太监们都苦着脸看兵卒差役们一箱一箱的往外搬着银钱,他们都替天家心痛,这个搬法,强盗看了都会流泪。
朱标看了一半就走了,虽然不是太在意,但这么看着属于自己的银子被这么搬走,还是有些难受,眼不见为净吧。
反正也不用担心别的,任谁也不敢贪污内帑的钱?
何况很快就有新的进账了,徐允恭常茂等人可不是白去北方的,随着北方日渐寒冷风雪连绵,蒙古各部对粮食布匹茶叶燃料铁锅的需求增大,开出的价格也是高的离谱。
商者趋利而行,纵然朝廷抓的严,但总不会缺利欲熏心之辈,毕竟只要成功交易一次,纵然会被边军层层克扣一些,但剩下的也足够他们一举成为豪商巨贾了。
何况还有不少北方驻守的勋贵将军们亲自出马的,如此一来虽然北方天寒地冻但商路却热闹的很,有偷偷摸摸的也有光明正大的,就看背后的关系硬不硬了。
朝廷派遣的御史台官员们收获甚小,但徐允恭等人却是收获满满,由利欲熏心之辈自然也有清正廉洁的,当然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的,自己吃不到肉别人家却顿顿大鱼大肉,实在是恨啊。
不过在如何也是有默契的,知情者不可能将此事汇报给御史台的文官,因为文武分立天然就有矛盾,那些人可以背叛某个人但却不能背叛自己的阵营,否则往后就身无立锥之地了。
而徐允恭常茂等人就不同了,他们本就是勋贵集团内部的嫡系子弟,甚至是未来的领军人,内部矛盾内部解决,自然可以不用顾忌什么。
如此一来徐允恭常茂等人捕获的商队是御史台那帮人的数十倍,私运商队通过的一道道关口,只要重刑严查没有差不出来的,这些镇守的将领们都有罪。
目前徐允恭上交给朱标的名单上,勋贵侯爵就有四位,五品以上的将军指挥使二十七位,五品以下的八十二位………
这还远远没查完呢,常遇春提前将此案盖棺定论了,如果不是因为北方战事将起,太动摇军心也合适,这个数字在翻个翻也不足为奇。
不过这些人也不都是主谋,军中讲情义,有些将领就是粗人,喝好了什么都敢拍胸脯应下,全然不顾朝廷明令禁止的条例。
被截获的偷运商队有些装着货物还没进草原,有些是赚的钵满盆满刚从草原出来,无论哪种都是赃款,自然要被收归国有,涉案商号还得被抄家。
敢做这种事的胃口就没有小的,如今却是正好能贴补一下内帑,虽然国库里的钱粮也都能被朱标任意支配,国库内帑的分界其实并不大。
但朱标觉得这方面还是尽早划分清楚的为好,他跟老朱都是用内帑补贴国库,可谁知道后世子孙会不会不要脸的用国库补贴内帑。
而且也是打好规矩,若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实在难以服众,如果彻底分离内帑与国库了,那连皇家都不能从国库随意掏钱,你们这些臣子何有胆量脸面去贪污国库?
一路走到武英殿,里面站着不少人,见朱标大步流星的走来都急忙跪了下去,额头紧贴地面,双手平身在前方,以一种怪异的口音说道:“蛮夷外臣参见大明皇太子殿下,大太子殿下……”
这群人皮肤略黑穿着打扮都是大明的衣冠,看材质都还是很好的颜色也很鲜艳,一旁的礼部官员脸都黑了,教了这么久还喊什么大太子,真真蛮夷难以教化。
朱标坐上主位后朗声道:“诸位远道而来不必多礼了,都请起身吧,赐座。”
一旁的太监们搬来椅子,那群人其实也没听得多明白,但也看出来是让他们坐下,都欣然接受了,心中暗想大太子比大明大皇帝好接触多了,见大皇帝的时候别说坐了,连站起来的机会都没有,一顿训话后迷迷糊糊就被拖出去了。
朱标挨个问询了其国国情还有其国主的身体,言辞诚恳情真意切,虽然这些使臣们的官话很差,但也大概能听懂,何况还有专门的官员帮着翻译。
这些使臣来到京城后本就有些自卑,见到大明太子竟然对他们如此尊重热情,都是知无不言,甚至还都会抢答了。
现今南洋诸国也是战乱频繁,王朝兴立速度极快,去年就有使臣来大明上表,结果回去的时候自己国家都已经没了……
这种情况也就导致大明看不上他们,老朱也只当他们是来打秋风的穷亲戚,收了他们那点玩意儿后还点贵重的瓷器布匹,让他们能回去交差。
尊重是所有人都渴求的东西,尤其尊重你的人身份越高贵,那这份尊重带来的欣喜就越大,以朱标的身份,别说几个使臣,他们国王来了都该感激涕零。
话到最后朱标就把话题引到了倭寇身上,那些使者立刻就有愤怒之情了,倭寇现如今可谓是人憎狗厌,偏偏武力强悍,对南洋诸国来说,倭寇带给他们的痛苦倾四海之水都无法洗清。
朱标自然也跟着同仇敌忾了几句,南洋使臣们也清楚大明高丽才是倭寇的主攻目标,所以还主动安慰了朱标几句,只不过这群家伙唠唠就下道儿,几句话的功夫就开始吹嘘其自己国家剿灭了多少倭寇。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临近国家同样如此,远交近攻适合所有人类势力,南洋诸国矛盾重重,就如占城和安南现在还打仗呢。
如今自然是不能让对方嚣张,朱标刚开始还认真的听了几句,然后就发现如果他们说的都是真的,那整个东瀛应该是被他们杀的没几个活人了,汤鼎应该也是叛变了,一直传递假消息蒙蔽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