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打下手的平安抽泣起来,手中的碗也打翻了,汤水撒了他和卢八娘一身。
卢八娘似乎没有感觉到,她也没有再流泪,其实这几天她已经很少哭了,她比谁都懂得,哭确实是没有用的。沉思了一会儿,她突然间推了一下还在哭着的平安,“赶紧去水边采空心的芦苇!”
平安怔了一下,“芦苇?”然后他见卢八娘对他点了点头,虽然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去采芦苇,他还是马上跑去了,一会儿的功夫拿回来一大把芦苇。
卢八娘将芦苇的杆取下来,拿布巾垫着撬开司马十七郎的紧闭着的牙,将芦苇送入他的喉中,将药汁、参汤一点点地灌进去,“老先生,继续开药熬药吧!”
然后她对司马十七郎坚定地说:“我不会放弃的,王爷你一定坚持住!”
大帐内一直没有停止过的哭泣声停了,所有人都被王妃的坚持打动了,原本失去的信心又回来了。安老先生绞尽脑汁配药,还开出了一个药浴的方子,每天用煮好的药擦遍全身。
淮北王还活着,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盼着淮北王好。正当卢八娘等人见司马十七郎依旧维持着生命而欢欣鼓舞的时候,负责守卫的亲兵来报,“陶刺史说有重要的事情,必须要立即面见王爷。”
羯人攻打平北城时,陶耀光装做不知情,将兵力全部收缩在雍州。可是转瞬间形势突变,他马上带了雍州的两万兵马追随淮北王一路北上,所以现在他正在军营里。
这已经是陶耀光第二次过来了,上一次是一天前,卢八娘让司马十郎见了他,今天他再次前来肯定是心中的怀疑加强了。
算起来卢八娘带着旭儿到到军营已经五天了,加上之前淮北王伤重的近十天时间,共有近半个月淮北王没有出帐巡视或者招见外面的将领官员了,而她和旭儿来时也带了不少人马,眼下帅帐的保卫工作提高到了新极限,种种迹象会被有心人看在眼里,卢八娘也知道军营中已经有了一些传言,但是敢来挑衅的还只有陶耀光一个。
“请十兄再去见见他,问他想说什么。”卢八娘吩咐后自己也站了起来,从幕后向外看着大帐内的情况。
这是卢八娘第一次见到陶耀光,这位声名远扬的雍州刺史五十岁上下,身材高大,面色青白,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五绺长髯打理得非常精致。他身着昂贵的明光铠,腰佩一把重剑,身后跟着两个武装到牙齿的彪形大汉——正是出入帅帐的要求,每个将领至多带两个亲兵。
相较之下,站在虎皮椅旁的司马十郎的气势就弱得多了,这也使得他的话显得更加没有力量,“王爷正忙着,陶刺史有什么要事,直接与我说就可以。”
陶耀光紧紧地盯着司马十郎,用鼻子哼了一声道:“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我只能告诉王爷,别人听都不大合适。”
司马十郎脸涨得通红,声音也大了起来,“我是王爷的亲兄长,王爷对我也不同寻常,有什么是我听着不合适的!”
陶耀光越发傲气逼人,“雍州与淮北的军政大事还轮不到十郎君做主呢吧!”
卢八娘扭头问跟在一旁的平安,“平时陶耀光就是这样吗?”
“平时他哪里敢,这次他追上来后在王爷面前就像一只狗一样,不用说对十郎君了,就是对帐外的亲兵都有说有笑,现在竟然敢这样!”平安咬牙切齿地说。
该来总要来的,卢八娘心想,我还没有去谋算你的雍州,你竟然先来谋淮北军了!她向平安道:“传令下去,升帐!”
“升帐!”平安尖细的声音响了起来,接着帐外的亲兵擂起战鼓,一刻钟后淮北军最重要的将领和官员们都陆续进了帐内,分列两侧静侯淮北王。
卢八娘身着翟衣冠服拉着同样穿着世子礼服的旭儿从后面走进帐中,见几十人整齐在排列在军帐两旁,陶耀光站在左侧最前方,已经没有了刚刚的傲慢,而敛首低眉,拱手而立。
听到“淮北王妃及世子升帐!”后,很多不知情的人都吃惊地抬起头来,卢八娘的目光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陶耀光的脸上,只见他猛地站直了身子,人立刻拨高了几分,一双眼睛对上了卢八娘,凶光毕显,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卢八娘和旭儿。
卢八娘感觉到旭儿的手紧了一下,她轻轻地拉了一下旭儿,带着他坐到了正中的座位上,缓缓开口道:“王爷受了伤,将淮北的事务都交给我和世子。”
帐内出现一片嗡嗡声,有人站了出来,“不知王爷伤情如何了?”
“不知我们能不能去探望王爷?”
“是啊,我们要看看王爷!”
“我们能做什么?”
“伤情很重,但已经请了名医诊治,暂不能多见人。”卢八娘温和地回答着,她理解大部分的人关心,“你们都是王爷的肱股之臣,希望诸君在此危急时刻能够辅佐我和世子,保淮北平安。”
“是!”众人行礼应诺。
见陶耀光也随着大家略弯了弯了腰,卢八娘转向他问:“听闻陶刺史有要事一定要见王爷?现在与我说行不行呢?”
陶耀光推测出司马十七郎重伤,召王妃世子入军营的事实,然后马上想到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为雍州多争取一些利益。可是没想到淮北王妃将淮北王重伤的消息公开,他原想暗地里利用这个消息与淮北王妃讨价还价的,被打乱思路后他的心里有些乱。
可是陶耀光自诩文韬武略,他少年成名,雄居雍州几十年,就是淮北王也给他几分颜面,并没有看得起眼前的这个女人。在他看来,淮北王时常夸奖王妃才华出众不过是为了他出征时后方能更稳定而已。死了,不借着这个机会压住淮北王妃和世子,岂不可惜?
卢八娘似乎没有感觉到,她也没有再流泪,其实这几天她已经很少哭了,她比谁都懂得,哭确实是没有用的。沉思了一会儿,她突然间推了一下还在哭着的平安,“赶紧去水边采空心的芦苇!”
平安怔了一下,“芦苇?”然后他见卢八娘对他点了点头,虽然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去采芦苇,他还是马上跑去了,一会儿的功夫拿回来一大把芦苇。
卢八娘将芦苇的杆取下来,拿布巾垫着撬开司马十七郎的紧闭着的牙,将芦苇送入他的喉中,将药汁、参汤一点点地灌进去,“老先生,继续开药熬药吧!”
然后她对司马十七郎坚定地说:“我不会放弃的,王爷你一定坚持住!”
大帐内一直没有停止过的哭泣声停了,所有人都被王妃的坚持打动了,原本失去的信心又回来了。安老先生绞尽脑汁配药,还开出了一个药浴的方子,每天用煮好的药擦遍全身。
淮北王还活着,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盼着淮北王好。正当卢八娘等人见司马十七郎依旧维持着生命而欢欣鼓舞的时候,负责守卫的亲兵来报,“陶刺史说有重要的事情,必须要立即面见王爷。”
羯人攻打平北城时,陶耀光装做不知情,将兵力全部收缩在雍州。可是转瞬间形势突变,他马上带了雍州的两万兵马追随淮北王一路北上,所以现在他正在军营里。
这已经是陶耀光第二次过来了,上一次是一天前,卢八娘让司马十郎见了他,今天他再次前来肯定是心中的怀疑加强了。
算起来卢八娘带着旭儿到到军营已经五天了,加上之前淮北王伤重的近十天时间,共有近半个月淮北王没有出帐巡视或者招见外面的将领官员了,而她和旭儿来时也带了不少人马,眼下帅帐的保卫工作提高到了新极限,种种迹象会被有心人看在眼里,卢八娘也知道军营中已经有了一些传言,但是敢来挑衅的还只有陶耀光一个。
“请十兄再去见见他,问他想说什么。”卢八娘吩咐后自己也站了起来,从幕后向外看着大帐内的情况。
这是卢八娘第一次见到陶耀光,这位声名远扬的雍州刺史五十岁上下,身材高大,面色青白,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五绺长髯打理得非常精致。他身着昂贵的明光铠,腰佩一把重剑,身后跟着两个武装到牙齿的彪形大汉——正是出入帅帐的要求,每个将领至多带两个亲兵。
相较之下,站在虎皮椅旁的司马十郎的气势就弱得多了,这也使得他的话显得更加没有力量,“王爷正忙着,陶刺史有什么要事,直接与我说就可以。”
陶耀光紧紧地盯着司马十郎,用鼻子哼了一声道:“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我只能告诉王爷,别人听都不大合适。”
司马十郎脸涨得通红,声音也大了起来,“我是王爷的亲兄长,王爷对我也不同寻常,有什么是我听着不合适的!”
陶耀光越发傲气逼人,“雍州与淮北的军政大事还轮不到十郎君做主呢吧!”
卢八娘扭头问跟在一旁的平安,“平时陶耀光就是这样吗?”
“平时他哪里敢,这次他追上来后在王爷面前就像一只狗一样,不用说对十郎君了,就是对帐外的亲兵都有说有笑,现在竟然敢这样!”平安咬牙切齿地说。
该来总要来的,卢八娘心想,我还没有去谋算你的雍州,你竟然先来谋淮北军了!她向平安道:“传令下去,升帐!”
“升帐!”平安尖细的声音响了起来,接着帐外的亲兵擂起战鼓,一刻钟后淮北军最重要的将领和官员们都陆续进了帐内,分列两侧静侯淮北王。
卢八娘身着翟衣冠服拉着同样穿着世子礼服的旭儿从后面走进帐中,见几十人整齐在排列在军帐两旁,陶耀光站在左侧最前方,已经没有了刚刚的傲慢,而敛首低眉,拱手而立。
听到“淮北王妃及世子升帐!”后,很多不知情的人都吃惊地抬起头来,卢八娘的目光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陶耀光的脸上,只见他猛地站直了身子,人立刻拨高了几分,一双眼睛对上了卢八娘,凶光毕显,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卢八娘和旭儿。
卢八娘感觉到旭儿的手紧了一下,她轻轻地拉了一下旭儿,带着他坐到了正中的座位上,缓缓开口道:“王爷受了伤,将淮北的事务都交给我和世子。”
帐内出现一片嗡嗡声,有人站了出来,“不知王爷伤情如何了?”
“不知我们能不能去探望王爷?”
“是啊,我们要看看王爷!”
“我们能做什么?”
“伤情很重,但已经请了名医诊治,暂不能多见人。”卢八娘温和地回答着,她理解大部分的人关心,“你们都是王爷的肱股之臣,希望诸君在此危急时刻能够辅佐我和世子,保淮北平安。”
“是!”众人行礼应诺。
见陶耀光也随着大家略弯了弯了腰,卢八娘转向他问:“听闻陶刺史有要事一定要见王爷?现在与我说行不行呢?”
陶耀光推测出司马十七郎重伤,召王妃世子入军营的事实,然后马上想到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为雍州多争取一些利益。可是没想到淮北王妃将淮北王重伤的消息公开,他原想暗地里利用这个消息与淮北王妃讨价还价的,被打乱思路后他的心里有些乱。
可是陶耀光自诩文韬武略,他少年成名,雄居雍州几十年,就是淮北王也给他几分颜面,并没有看得起眼前的这个女人。在他看来,淮北王时常夸奖王妃才华出众不过是为了他出征时后方能更稳定而已。死了,不借着这个机会压住淮北王妃和世子,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