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赵晓兵配着莹莹一起去崔府吃饭、过年,英英早已回家张罗好咯。老爷子非常开心,很感慨地说几年咯,自从新军进了关中,日子就蒸蒸日上啊。
真的是没有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安稳日子。
赵晓兵拉起莹莹和英英一起给两位老人敬酒,给他说芝麻开花节节高,好日子还在后头呐。
吃完饭回去,走在大街上,周遭已经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鞭炮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回家躺在暖暖的炕上,他让英英把手里的事情处理好咯交出去,还是去成都住在一起。
将来成都的事务越来越多,他怕照顾不了丫头。
丫头在他胸前拱,弄得他浑身痒痒,很快两人就进入交流人生的专题活动去了。
大年初一,赵晓兵去给他老丈人拜年,道别,英英将他和莹莹一直送到子午谷谷口才依依不舍的分手。
八日后,他来到汉中,召开汉中军政工作会。李祥英详细报告了汉中去年的工作情况。
汉中作为支援关中发展的大后方,社会稳定,经济平稳运行后持续爆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粮食,税赋,人口不断增加。
去年上交成都的税赋将近八百万贯了。
老百姓热爱国家,拥军支前意识强烈,战争动员能力超强,反应快,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
赵晓兵肯定了他们的工作,干的不错。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一是要继续做好释放地主手里土地的工作,全面贯彻耕者有其田的方针。
设法进一步降低老百姓地租,鼓励发展生产。这是要让汉中在土地改革上先走一步,做全国的示范。
二是积极引进罗城的先进手工业落户汉中,壮大汉中的手工业作坊,厂,场建设,以农业支持手工业,用手工业拉动汉中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是持续兴修水利。保障农业发展,没水不行,要充分利用水力,水资源增加灌溉面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说道这里,徐静插了一句,她说最近接到老百姓三起报告,说北蛮来偷他们的打谷机了。也不是全拿走,而是将齿轮,连杆这些配件拆卸下来带走。
莹莹顿时警惕起来,汉中百姓引进了罗城的新式打谷机,小齿轮连着大齿轮,通过连杆连接到下面的脚踏板,只需脚踩踏板,打谷机便转动起来,轻松打下谷子。
他们偷打谷机零件干什么用呢?赵晓兵也觉得奇怪了,十有八九是来偷技术的。
会后,他把陈吉林留下来。
陈吉林去年带队增援九原城,走拢都散席洗碗了,他没有捞上仗打很郁闷。
赵晓兵问他有啥想法?
他还是想到关中去,那里紧挨着敌人,能直接和敌人干架。
赵晓兵说这边还不是一样的,孟巩越来越虚弱,万一敌人从安康过来呢。
陈吉林笑嘻嘻地摸着脑袋不说话了。
他说去年一战,成了局外人,正好琢磨一下,未来的新军究竟该如何建设,火力如何搭配。将来要向东去收复三京,要向北去击破蒙古,必须得多动脑子。
要用最小的伤亡换来最大的胜利。
赵晓兵问给他的一百条枪,效果怎么样?
他说行啊,杠杠的。射速快,精度高。兄弟们就是舍不得子弹,黄金做的,太贵了。
赵晓兵呵呵笑了起来,说知道就好,回去督促着练。
那丫屁颠屁颠的跑了。
宋人把黄铜视为黄金,过去官家赏赐,摸着就是几百金,几万金的,说的就是黄铜。
所以战士当然觉得子弹金贵了。
知道就好啊,免得那些兔崽子们不珍惜了。
休息了两个晚上,赵晓兵启程去利州。
莹莹在他怀里叹息,哎,就他们两人了,也没人和她争,没人和她抢,还是没有把人生研究透彻,却是把她自己累的够呛了。
女人一边说一边闭上了眼睛。
呵呵,要把那个研究透了,怕还真的难,可是一辈子的事情。
赵晓兵憨笑,稳稳地抱着女人任由马车摇晃。
女人一觉醒来,脸上红扑扑的,赵晓兵逗她,又在梦里交流人生了啦。女人掐了他腰间一把,骂他讨厌。
到了大安兵站,赵晓兵说下去看看。
还是离石坎在这里守着,只是兵站几经扩建,已今非昔比了,各类物资分类分开储存,易燃易爆品还独立专区存放了。
这是易山根据后世的建站标准对主要的,枢纽型的兵站进行的专项改造,已经成了西北地区大型的军用物资中转中心。
赵晓兵非常满意,和老离吃了酒,让莹莹给了老离女儿送了红包继续赶路。
三日后来到利州高稼府上。高稼是晓军的老丈人,还是浦江人,算起来就沾亲带故了。
两人见面格外亲切,高稼说利州比起巴州富裕多了,不过与汉中相比又差起了。
赵晓兵笑着说所以要老爷子回来坐镇,带领老百姓走致富路呢。他建议利州积极引导地主减租减息,减轻百姓负担。
老爷子说晓得的,汉中干的很好,他先从官田理起走。
点到为止,赵晓兵不再多说,陪老爷子吃酒。
土地高度集中后让百姓苦不堪言,辛苦劳作一年还食不果腹。
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任谁也坐不稳,越往成都走,土地集中的情况越严重,特别是邛州的大邑县周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主争相购买,必须得动手解决了。
休息一晚上后,赵晓兵告别高稼继续南下,十日之后回到成都,直接去丁辅的府上。
老爷子一见面就说他可回来了,大家都盼着呢。
赵晓兵问他何时如此着急?
老爷子反而不急了,笑呵呵地说回来了就好,先回家去,隔日再开会议事。
赵晓兵丈二和尚莫不着头的匆匆往家里走。一进门,就听到芸儿在喊驸马回来咯,二哥回来咯。
几个女人一溜串的跑了出来,将他团团围住,莹莹在边上笑呵呵地看着他们。
玉娇柳眉倒竖,恨恨发声,说莹莹嘚瑟了,当真天天在哥儿身边,吃饱喝足,看够了,一点不眼馋。
真的是没有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安稳日子。
赵晓兵拉起莹莹和英英一起给两位老人敬酒,给他说芝麻开花节节高,好日子还在后头呐。
吃完饭回去,走在大街上,周遭已经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鞭炮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回家躺在暖暖的炕上,他让英英把手里的事情处理好咯交出去,还是去成都住在一起。
将来成都的事务越来越多,他怕照顾不了丫头。
丫头在他胸前拱,弄得他浑身痒痒,很快两人就进入交流人生的专题活动去了。
大年初一,赵晓兵去给他老丈人拜年,道别,英英将他和莹莹一直送到子午谷谷口才依依不舍的分手。
八日后,他来到汉中,召开汉中军政工作会。李祥英详细报告了汉中去年的工作情况。
汉中作为支援关中发展的大后方,社会稳定,经济平稳运行后持续爆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粮食,税赋,人口不断增加。
去年上交成都的税赋将近八百万贯了。
老百姓热爱国家,拥军支前意识强烈,战争动员能力超强,反应快,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
赵晓兵肯定了他们的工作,干的不错。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一是要继续做好释放地主手里土地的工作,全面贯彻耕者有其田的方针。
设法进一步降低老百姓地租,鼓励发展生产。这是要让汉中在土地改革上先走一步,做全国的示范。
二是积极引进罗城的先进手工业落户汉中,壮大汉中的手工业作坊,厂,场建设,以农业支持手工业,用手工业拉动汉中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是持续兴修水利。保障农业发展,没水不行,要充分利用水力,水资源增加灌溉面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说道这里,徐静插了一句,她说最近接到老百姓三起报告,说北蛮来偷他们的打谷机了。也不是全拿走,而是将齿轮,连杆这些配件拆卸下来带走。
莹莹顿时警惕起来,汉中百姓引进了罗城的新式打谷机,小齿轮连着大齿轮,通过连杆连接到下面的脚踏板,只需脚踩踏板,打谷机便转动起来,轻松打下谷子。
他们偷打谷机零件干什么用呢?赵晓兵也觉得奇怪了,十有八九是来偷技术的。
会后,他把陈吉林留下来。
陈吉林去年带队增援九原城,走拢都散席洗碗了,他没有捞上仗打很郁闷。
赵晓兵问他有啥想法?
他还是想到关中去,那里紧挨着敌人,能直接和敌人干架。
赵晓兵说这边还不是一样的,孟巩越来越虚弱,万一敌人从安康过来呢。
陈吉林笑嘻嘻地摸着脑袋不说话了。
他说去年一战,成了局外人,正好琢磨一下,未来的新军究竟该如何建设,火力如何搭配。将来要向东去收复三京,要向北去击破蒙古,必须得多动脑子。
要用最小的伤亡换来最大的胜利。
赵晓兵问给他的一百条枪,效果怎么样?
他说行啊,杠杠的。射速快,精度高。兄弟们就是舍不得子弹,黄金做的,太贵了。
赵晓兵呵呵笑了起来,说知道就好,回去督促着练。
那丫屁颠屁颠的跑了。
宋人把黄铜视为黄金,过去官家赏赐,摸着就是几百金,几万金的,说的就是黄铜。
所以战士当然觉得子弹金贵了。
知道就好啊,免得那些兔崽子们不珍惜了。
休息了两个晚上,赵晓兵启程去利州。
莹莹在他怀里叹息,哎,就他们两人了,也没人和她争,没人和她抢,还是没有把人生研究透彻,却是把她自己累的够呛了。
女人一边说一边闭上了眼睛。
呵呵,要把那个研究透了,怕还真的难,可是一辈子的事情。
赵晓兵憨笑,稳稳地抱着女人任由马车摇晃。
女人一觉醒来,脸上红扑扑的,赵晓兵逗她,又在梦里交流人生了啦。女人掐了他腰间一把,骂他讨厌。
到了大安兵站,赵晓兵说下去看看。
还是离石坎在这里守着,只是兵站几经扩建,已今非昔比了,各类物资分类分开储存,易燃易爆品还独立专区存放了。
这是易山根据后世的建站标准对主要的,枢纽型的兵站进行的专项改造,已经成了西北地区大型的军用物资中转中心。
赵晓兵非常满意,和老离吃了酒,让莹莹给了老离女儿送了红包继续赶路。
三日后来到利州高稼府上。高稼是晓军的老丈人,还是浦江人,算起来就沾亲带故了。
两人见面格外亲切,高稼说利州比起巴州富裕多了,不过与汉中相比又差起了。
赵晓兵笑着说所以要老爷子回来坐镇,带领老百姓走致富路呢。他建议利州积极引导地主减租减息,减轻百姓负担。
老爷子说晓得的,汉中干的很好,他先从官田理起走。
点到为止,赵晓兵不再多说,陪老爷子吃酒。
土地高度集中后让百姓苦不堪言,辛苦劳作一年还食不果腹。
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任谁也坐不稳,越往成都走,土地集中的情况越严重,特别是邛州的大邑县周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主争相购买,必须得动手解决了。
休息一晚上后,赵晓兵告别高稼继续南下,十日之后回到成都,直接去丁辅的府上。
老爷子一见面就说他可回来了,大家都盼着呢。
赵晓兵问他何时如此着急?
老爷子反而不急了,笑呵呵地说回来了就好,先回家去,隔日再开会议事。
赵晓兵丈二和尚莫不着头的匆匆往家里走。一进门,就听到芸儿在喊驸马回来咯,二哥回来咯。
几个女人一溜串的跑了出来,将他团团围住,莹莹在边上笑呵呵地看着他们。
玉娇柳眉倒竖,恨恨发声,说莹莹嘚瑟了,当真天天在哥儿身边,吃饱喝足,看够了,一点不眼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