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十三娘摇摇首,笑道:“六姑姑倒是什么都不曾说。但既然是亲戚,儿也觉得与她们家颇为投契,哪能在一旁等着她们说起此事再动呢?这不是想着阿家能不能往省试的主试官那边递个话么?也不求什么,只是别让他被旁人挤下去便可。堂堂太原王氏嫡支嫡子,若被些才华不如他的挤了下去,传出去可不好听。”
真定长公主略作沉吟,回道:“我从不曾管过这些事,也不想牵扯上什么麻烦。”
李十三娘立即道:“是儿唐突了,没有替阿家着想。”身为长公主的媳妇,她当然万事都听从阿家的话。能在长公主面前主动提起王家之事,便已经是尽了亲戚的情分了。成或不成,自然全凭天意。
婆媳两个说着话,根本没注意到崔渊不知从何时起,便开始垂目听着她们之间的交谈。就见他突然起身走了过来,看了那张帖子一眼,笑道:“此事本来便不该烦劳叔母。不如让那王七郎将文卷投到我阿爷那里去罢。他若真有才华,我阿爷必不会教他落榜。”
“怎么偏偏被你听见了?”真定长公主斜了他一眼,“不是还要看那一池子残梗败叶么?”
李十三娘也抿唇笑起来:“有四郎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想了想,她又打趣道:“莫非你还记得那施饭之恩?这才一听到王家之事,便移了心神?这份恩情,未免也还得太重了些!”
崔渊笑道:“既然是还恩情,哪有轻重之分。”说着,他又轻描淡写地道:“阿实总惦记着那位王娘子,不如阿嫂去赴宴时,也将他带上。如此,他大概便不会常在我耳边念叨了。”
“我正有此意呢!”李十三娘道,“芝娘、大郎我都打算带上,哪有将阿实独自丢下的道理?何况王家孩子也多,不论年纪长幼,个个都教养得很好。阿实去了,也能与他们顽在一起。”似是想起了什么,她又接着叹道:“只是我那表妹,因身子孱弱的缘故,竟去了道观中修行,成了女冠,真真可惜了。”
“阿嫂说的,便是那王娘子?”崔渊明知故问道,脑海中浮起了那年轻女冠一身素淡却言笑晏晏的模样,唇角不自禁地便勾了起来。
“可不正是她。”李十三娘唏嘘道,“我也是前两天才知道此事。许久不曾去看她,没料到她竟然便投入了道门。”
真定长公主对此倒是颇感兴趣,仔细想了想,终于回忆起芙蓉宴上那年轻女娘的形象来:“我依稀记得,她是个内敛不爱说话的性子。似是刚和离归宗不久?看这脾性,倒是个外柔内刚的,很是不错。十三娘,改日将她带来给我瞧瞧。”
“能得阿家青睐,也算是她的造化了。”李十三娘笑道,“这回我便去问问她。横竖离得也近,什么时候过来都便宜。”
真定长公主微嗔:“我素来不爱与那些个送上门的比丘尼、女冠往来。都说佛门、道门清净,那般爱走动的哪里算得上清净?与那些趋炎附势的寻常人也差不离了,谁知道她们说的那些是真是假?好不容易有个世家出身的年轻女冠,能陪我说说话也是好的。横竖阿兄也喜欢这些玄学、道学的,说不得往后还能与他说道两句呢。”
“叔母果然明智。”崔渊接道,“真正佛法、道法高深的法师,都是隐者。或小隐隐于山林,或大隐隐于闹市。成日汲汲营营,来往于高门世家之间那些法师,哪里有时间侍奉佛祖、道君。满口的大道理,也只能听听罢了。”他走遍四方,见过的人不知凡几。高人自然拜访过,自是相谈甚欢;佯装高人的俗人也识得,不过一哂而已。
“正是如此。”真定长公主笑道,“我那些个姊姊妹妹,都爱听那些。凡俗人的奉承已经听习惯了,便爱听方外人的吹捧,无非虚荣而已。有那些时间,我倒不如多睡几觉呢。”
“叔母这些话,真让侄儿受教了。”崔渊回道,“侄儿亦是如此想的。与其和那些不相干的人虚与委蛇,倒不如坐在一个角落里出神冥思来得好些。”
“你倒是打蛇随棍上了!”真定长公主笑弯了眼,“罢!罢!就许你下回将我当成幌子,拿去向你阿爷辩解!”
“多谢叔母。”崔渊作势长揖,抬首时,却正好望见屏风后伸出的两颗小脑袋。
见他看过来,崔简灿烂一笑,又拉着崔韧缩回了屏风后。将近半个月不曾见王娘子,他早便忍不住缠着自家阿爷问他什么时候能去一趟青光观了。但阿爷总是一付高深莫测的模样,也只会给他一个答案——“再等等”。没想到,果然等到这一日了。
一想到要去王娘子家中做客,他便觉得又紧张又高兴。
“阿兄很想出去顽?”崔韧一脸不解地望着他。他年纪还小,自然联想不着什么。
“嗯,阿弟,咱们不是出去顽,是出门做客呢!”崔简压低声音道,“我正想着要带什么礼物才不失礼。”以前是私下相见,他自然想送什么便送什么。如今却是正式见面了,他做的那些东西当作礼物也不合适了吧?
该送什么好呢?
一直到晚上,崔简都有些心不在焉,睡前还忍不住问了他家阿爷一句。谁知,他阿爷听了,却是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随手抽了一张刚刚亲自装裱好的画轴:“就送这个罢。”
“……”崔简撅着嘴接过来,忍不住抱怨道,“这是阿爷你的礼物,我的礼物怎么办?”
崔渊揉乱了他的头发,毫不在意地道:“你才多大?当然是我替你送礼。记住了,往后这种正式的人情往来,都与你们这些孩童无干。”
不知为何,听了此话,崔小六郎心里竟微微有些失落。
☆、第四十七章 王家宴会
这一日,已经不知沉寂了多久的宣平坊王宅终于彻底热闹起来。不仅外院中宾客盈门,正堂里鼓乐琴声延绵不绝,不时便有闻乐起舞者,或行酒令即兴吟诗者,引来一片轰然叫好声;内院前亦是车马喧嚣,迎来了一群衣饰华贵的娇客,或优雅或欢快的笑声便如莺啼般动人。
内院门前,头戴白玉道冠、身着雪青色广袖素纱道袍的王玫微微含笑,迎向刚下马车的李十三娘:“表姊可算是来了。本想着离得不远,你应该到得也早些。却没料到其他客人都要到齐了,你才姗姗来迟。”
“我可是将别院中的事安排妥当才过来的,不然哪里放心得下?”李十三娘仔细端详了她一番,叹道:“许是不习惯,总觉得你这打扮太素淡了些。不过,你穿着这一身来迎客,不打紧么?”
“什么叫‘穿着这一身’,我如今也只能穿道袍了,不是适合得很么?”王玫笑道,“阿嫂实在不方便,我虽已经是方外之人,也只能出来帮衬一二了。幸得诸位贵客也都能理解,不会觉得家中失礼。”按理说,她这出家之人,确实不该出门迎客待客。但今日一早,崔氏便被腹中的孩儿折腾得脸色苍白,晗娘年纪还小,李氏辈分又高,只能临时让她顶上来了。
“她眼下如何?待会儿带我去瞧瞧她罢。”
“阿嫂如今大概在园子里待客,跽坐着倒是无妨,只是不能久站。”
“这可是我见过的,最能折腾阿娘的孩儿了。”李十三娘叹道。
“可不是么?”王玫早便猜测,如此不体贴阿娘的小家伙,必定是个比二郎王旼更顽皮的侄儿。李氏也这么想,还责令王珂与大郎王昉往后必须好好教养他。上房揭瓦倒是无妨,就怕一时不查,让他伤着了自己或他人。
“说起来,帖子上说只邀了亲近的人家,我便将几个孩子都带来了。”李十三娘回首道,“来,赶紧出来见过表姨。”
王玫看向那辆翠盖朱轮车,便见崔芝娘扶着侍婢的手下了车,然后便是她也曾经见过的大郎崔韧。紧接着出来的,却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小身影。她不由得微微张大了眼睛,看着那个紧紧抱着一个长木盒的小家伙跳下马车,满脸笑容地朝她走过来。虽说都是姓崔,但她从来未曾想过,崔氏父子与博陵崔氏二房嫡支竟如此亲近。能让表姊带着来赴宴,必定不会是寻常的亲戚,莫非是族兄弟?——许是崔子竟崔四郎的名气实在是太响亮了,翩翩佳公子的传闻也委实太多了,她竟始终没有想过会是他。
李十三娘瞧着她的神色,笑道:“你还记得这小家伙罢。潼关的施饭之恩,他可一直不曾忘记呢!”
“王娘子!”崔简已经走到了她身边,仰着小脑袋望着她,笑得眉眼弯弯。他伸出手,习惯性地想牵着她。但一想眼下的场合,又不动声色的缩了回去。能见到王娘子,他已经很高兴了。如阿爷所说,还是别显得太亲近比较好,免得旁人看了疑惑,反而不好私下再往来了。
王玫心念微转:看来,表姊也只知道潼关之事。后来他们之间的来往,牵扯到了崔郎君,又有私相授受之嫌,确实是不好明说了。于是,她也便接着李十三娘的话道:“这样懂事的孩子,哪里会不记得呢?许久不见了,阿实。”
李十三娘瞧了瞧她,又看了看一脸欢喜的崔简,戏谑道:“阿实,怎么不将你的礼物送给九娘?九娘,你有所不知,刚上马车时,我让他将这木盒交给侍婢拿着,他怎么都不愿意,一直说要亲手交给你呢。”
王玫听了,想起这孩子曾送给她的各种小礼物,目光越发柔和:“是么?阿实有心了。”
崔简见崔芝娘、崔韧都空着手,李十三娘也并没有直接送上礼物的举动,顿时明白这般场合的赠礼应是仆婢拿了私下送上,自己的行为的确是有些突兀了。他俊秀的小脸上顿时升起了淡淡的红晕,但仍是将木盒递了过去:“这……这是我阿爷的画,送给王娘子。”
王玫并没有注意到李十三娘的神情突然微微一变,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木盒接了过来:“谢谢你,阿实。也替我谢过你阿爷。”每一次见到崔郎君时,他不是正沉迷于风景之中,便是在揣摩他人的画作。如今终于有机会见识到他的作品,她也颇觉期待。
她的神态动作如此平静,丝毫没有半点应有的激动或者高兴,李十三娘猜测她或许并不知道崔渊、崔简的身份,捂着嘴笑起来:“如今时候不早了,咱们进去罢。礼物也不忙着看,回头再拆也无妨。”
闻言,王玫颔首,将盒子递给了身后的丹娘:“表姊说得是,随我来罢。”
她先将李十三娘带到内堂,里头已经坐了十来位贵妇人,都是出身五姓七家或类似世家的高门贵妇,如河东裴氏、京兆韦氏、京兆杜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弘农杨氏等。不过,因王家官位不高的缘故,交好的这些贵妇家中的境况也很相似,俱是出于五品以下的小官之家。正因为如此,她们才会彼此相互理解,也有些同病相怜的意味。
李十三娘虽是晚辈,但身为真定长公主唯一的儿媳,自然不可小觑。这些贵妇人也便都含笑招呼起来,又打趣李十三娘与李氏两姑侄不但长得相像,脾气也同样爽利。李十三娘笑吟吟地与她们寒暄了一通,将三个孩子牵过来拜见长辈,收了一圈装着见面礼的荷包香囊,便道:“在场的都是长辈,小辈待在这里也不合适。六姑姑,我还是到园子里去帮衬阿崔罢。”
“去罢,烦劳你了。”李氏道,又转首对王玫道,“玫娘,将你表姊带过去。”
王玫行了女冠的拱手礼,在诸位贵妇难掩惋惜的视线里,淡然地离开了。李氏望着女儿的背影,收回了目光,笑盈盈地换了话题,很快便将诸人的注意力拉了回来。尽管外头对女儿出家的缘由多有猜测,但她只需知道,玫娘有想做的事情,那便够了。做父母的,虽盼着孩儿安乐无忧。但若孩子是个有志向且心中有成算的,便不该埋没了她才是。
在园子里游玩赏景的女眷,都是些年轻贵妇或花信少女。王家的园子虽然占地不算大,但胜在花树齐全,四季皆有时兴鲜花绽放。如今正是秋季,在名为“木樨阁”的院子中,正有两棵吐着幽幽香气的桂树。金色的桂花宛如小巧精致的铃铛,一簇簇地煞是可爱。桂树下支起了青罗帐幔,随风摆动的帐幔中间,摆了张曲足长食案,食案边放着几十张月牙凳,颇有些类似于后世那种多人聚餐。
此时尚未到用午食的时候,年轻的妇人和少女们正在玩着各种小游戏,如行令、投壶、双陆、斗草等。也有些人只是坐在旁边聊天谈笑而已。因大家都相熟,也不拘坐姿,趺坐、垂足坐者,不一而足。崔氏也侧坐在茵褥上,靠着凭几与旁边的妇人轻言细语。
“我本想着来帮你的忙,眼下看了,哪里还须帮什么忙,竟是无处不妥帖。”李十三娘亲昵地走过去,坐在崔氏身边,拉着她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气色比先前算是好多了,但仍是太瘦弱了些。”
“这个孩子怀得实在辛苦。”崔氏笑着回道,“我方才还问阿杜、阿杨,可有什么好主意呢!”
被她称为“阿杜”、“阿杨”的两位年轻妇人抿唇轻笑起来。李十三娘便很顺利地融入了她们的谈话之中。王玫轻轻与崔氏说了一声,便携着崔芝娘、崔简、崔韧到了离木樨阁不远的竹林小院“幽篁里”中。当初晗娘选择此地作为她的院子,如今早已带着昐娘搬了过来。今日,她也在自己的院落里招待年纪相仿的小姑娘们。王昉则在另一座杏林小院里,负责看住那些小郎君。
“芝娘姊姊。”听了女婢传的消息,晗娘惊喜地迎了出来,与崔芝娘说说笑笑地进去了。
崔韧本来想跟着崔芝娘往里走,但回首见崔简仍站在王玫身边,又犹豫着走了回来,紧紧拉住小兄长的手不放。
“阿实,我家的侄儿在隔壁的杏林小院里招待小郎君们,你想带着大郎去那里顽么?”王玫俯身问道。她与崔简的相处较为随意,也习惯将他当成大孩子,丝毫不觉得询问他,让他来选择有什么不对。
崔简略作思索,问道:“王娘子接下来要去哪里?接着招待客人?”若是招待客人,他再跟下去便不合适了。不过,分明是来王娘子家做客,却一时连单独相处说话的机会也寻不到,他不禁觉得有些失落。
“客人们应是到齐了。”王玫回忆着发出的请帖,确定需要她暂时忘记眼下的身份去迎接的客人都已经到了。
“那,你要回桂树下么?”
“我如今是方外之人,不好与大家一道饮宴游玩,待会儿便直接回自己的院落去了。”
真定长公主略作沉吟,回道:“我从不曾管过这些事,也不想牵扯上什么麻烦。”
李十三娘立即道:“是儿唐突了,没有替阿家着想。”身为长公主的媳妇,她当然万事都听从阿家的话。能在长公主面前主动提起王家之事,便已经是尽了亲戚的情分了。成或不成,自然全凭天意。
婆媳两个说着话,根本没注意到崔渊不知从何时起,便开始垂目听着她们之间的交谈。就见他突然起身走了过来,看了那张帖子一眼,笑道:“此事本来便不该烦劳叔母。不如让那王七郎将文卷投到我阿爷那里去罢。他若真有才华,我阿爷必不会教他落榜。”
“怎么偏偏被你听见了?”真定长公主斜了他一眼,“不是还要看那一池子残梗败叶么?”
李十三娘也抿唇笑起来:“有四郎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想了想,她又打趣道:“莫非你还记得那施饭之恩?这才一听到王家之事,便移了心神?这份恩情,未免也还得太重了些!”
崔渊笑道:“既然是还恩情,哪有轻重之分。”说着,他又轻描淡写地道:“阿实总惦记着那位王娘子,不如阿嫂去赴宴时,也将他带上。如此,他大概便不会常在我耳边念叨了。”
“我正有此意呢!”李十三娘道,“芝娘、大郎我都打算带上,哪有将阿实独自丢下的道理?何况王家孩子也多,不论年纪长幼,个个都教养得很好。阿实去了,也能与他们顽在一起。”似是想起了什么,她又接着叹道:“只是我那表妹,因身子孱弱的缘故,竟去了道观中修行,成了女冠,真真可惜了。”
“阿嫂说的,便是那王娘子?”崔渊明知故问道,脑海中浮起了那年轻女冠一身素淡却言笑晏晏的模样,唇角不自禁地便勾了起来。
“可不正是她。”李十三娘唏嘘道,“我也是前两天才知道此事。许久不曾去看她,没料到她竟然便投入了道门。”
真定长公主对此倒是颇感兴趣,仔细想了想,终于回忆起芙蓉宴上那年轻女娘的形象来:“我依稀记得,她是个内敛不爱说话的性子。似是刚和离归宗不久?看这脾性,倒是个外柔内刚的,很是不错。十三娘,改日将她带来给我瞧瞧。”
“能得阿家青睐,也算是她的造化了。”李十三娘笑道,“这回我便去问问她。横竖离得也近,什么时候过来都便宜。”
真定长公主微嗔:“我素来不爱与那些个送上门的比丘尼、女冠往来。都说佛门、道门清净,那般爱走动的哪里算得上清净?与那些趋炎附势的寻常人也差不离了,谁知道她们说的那些是真是假?好不容易有个世家出身的年轻女冠,能陪我说说话也是好的。横竖阿兄也喜欢这些玄学、道学的,说不得往后还能与他说道两句呢。”
“叔母果然明智。”崔渊接道,“真正佛法、道法高深的法师,都是隐者。或小隐隐于山林,或大隐隐于闹市。成日汲汲营营,来往于高门世家之间那些法师,哪里有时间侍奉佛祖、道君。满口的大道理,也只能听听罢了。”他走遍四方,见过的人不知凡几。高人自然拜访过,自是相谈甚欢;佯装高人的俗人也识得,不过一哂而已。
“正是如此。”真定长公主笑道,“我那些个姊姊妹妹,都爱听那些。凡俗人的奉承已经听习惯了,便爱听方外人的吹捧,无非虚荣而已。有那些时间,我倒不如多睡几觉呢。”
“叔母这些话,真让侄儿受教了。”崔渊回道,“侄儿亦是如此想的。与其和那些不相干的人虚与委蛇,倒不如坐在一个角落里出神冥思来得好些。”
“你倒是打蛇随棍上了!”真定长公主笑弯了眼,“罢!罢!就许你下回将我当成幌子,拿去向你阿爷辩解!”
“多谢叔母。”崔渊作势长揖,抬首时,却正好望见屏风后伸出的两颗小脑袋。
见他看过来,崔简灿烂一笑,又拉着崔韧缩回了屏风后。将近半个月不曾见王娘子,他早便忍不住缠着自家阿爷问他什么时候能去一趟青光观了。但阿爷总是一付高深莫测的模样,也只会给他一个答案——“再等等”。没想到,果然等到这一日了。
一想到要去王娘子家中做客,他便觉得又紧张又高兴。
“阿兄很想出去顽?”崔韧一脸不解地望着他。他年纪还小,自然联想不着什么。
“嗯,阿弟,咱们不是出去顽,是出门做客呢!”崔简压低声音道,“我正想着要带什么礼物才不失礼。”以前是私下相见,他自然想送什么便送什么。如今却是正式见面了,他做的那些东西当作礼物也不合适了吧?
该送什么好呢?
一直到晚上,崔简都有些心不在焉,睡前还忍不住问了他家阿爷一句。谁知,他阿爷听了,却是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随手抽了一张刚刚亲自装裱好的画轴:“就送这个罢。”
“……”崔简撅着嘴接过来,忍不住抱怨道,“这是阿爷你的礼物,我的礼物怎么办?”
崔渊揉乱了他的头发,毫不在意地道:“你才多大?当然是我替你送礼。记住了,往后这种正式的人情往来,都与你们这些孩童无干。”
不知为何,听了此话,崔小六郎心里竟微微有些失落。
☆、第四十七章 王家宴会
这一日,已经不知沉寂了多久的宣平坊王宅终于彻底热闹起来。不仅外院中宾客盈门,正堂里鼓乐琴声延绵不绝,不时便有闻乐起舞者,或行酒令即兴吟诗者,引来一片轰然叫好声;内院前亦是车马喧嚣,迎来了一群衣饰华贵的娇客,或优雅或欢快的笑声便如莺啼般动人。
内院门前,头戴白玉道冠、身着雪青色广袖素纱道袍的王玫微微含笑,迎向刚下马车的李十三娘:“表姊可算是来了。本想着离得不远,你应该到得也早些。却没料到其他客人都要到齐了,你才姗姗来迟。”
“我可是将别院中的事安排妥当才过来的,不然哪里放心得下?”李十三娘仔细端详了她一番,叹道:“许是不习惯,总觉得你这打扮太素淡了些。不过,你穿着这一身来迎客,不打紧么?”
“什么叫‘穿着这一身’,我如今也只能穿道袍了,不是适合得很么?”王玫笑道,“阿嫂实在不方便,我虽已经是方外之人,也只能出来帮衬一二了。幸得诸位贵客也都能理解,不会觉得家中失礼。”按理说,她这出家之人,确实不该出门迎客待客。但今日一早,崔氏便被腹中的孩儿折腾得脸色苍白,晗娘年纪还小,李氏辈分又高,只能临时让她顶上来了。
“她眼下如何?待会儿带我去瞧瞧她罢。”
“阿嫂如今大概在园子里待客,跽坐着倒是无妨,只是不能久站。”
“这可是我见过的,最能折腾阿娘的孩儿了。”李十三娘叹道。
“可不是么?”王玫早便猜测,如此不体贴阿娘的小家伙,必定是个比二郎王旼更顽皮的侄儿。李氏也这么想,还责令王珂与大郎王昉往后必须好好教养他。上房揭瓦倒是无妨,就怕一时不查,让他伤着了自己或他人。
“说起来,帖子上说只邀了亲近的人家,我便将几个孩子都带来了。”李十三娘回首道,“来,赶紧出来见过表姨。”
王玫看向那辆翠盖朱轮车,便见崔芝娘扶着侍婢的手下了车,然后便是她也曾经见过的大郎崔韧。紧接着出来的,却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小身影。她不由得微微张大了眼睛,看着那个紧紧抱着一个长木盒的小家伙跳下马车,满脸笑容地朝她走过来。虽说都是姓崔,但她从来未曾想过,崔氏父子与博陵崔氏二房嫡支竟如此亲近。能让表姊带着来赴宴,必定不会是寻常的亲戚,莫非是族兄弟?——许是崔子竟崔四郎的名气实在是太响亮了,翩翩佳公子的传闻也委实太多了,她竟始终没有想过会是他。
李十三娘瞧着她的神色,笑道:“你还记得这小家伙罢。潼关的施饭之恩,他可一直不曾忘记呢!”
“王娘子!”崔简已经走到了她身边,仰着小脑袋望着她,笑得眉眼弯弯。他伸出手,习惯性地想牵着她。但一想眼下的场合,又不动声色的缩了回去。能见到王娘子,他已经很高兴了。如阿爷所说,还是别显得太亲近比较好,免得旁人看了疑惑,反而不好私下再往来了。
王玫心念微转:看来,表姊也只知道潼关之事。后来他们之间的来往,牵扯到了崔郎君,又有私相授受之嫌,确实是不好明说了。于是,她也便接着李十三娘的话道:“这样懂事的孩子,哪里会不记得呢?许久不见了,阿实。”
李十三娘瞧了瞧她,又看了看一脸欢喜的崔简,戏谑道:“阿实,怎么不将你的礼物送给九娘?九娘,你有所不知,刚上马车时,我让他将这木盒交给侍婢拿着,他怎么都不愿意,一直说要亲手交给你呢。”
王玫听了,想起这孩子曾送给她的各种小礼物,目光越发柔和:“是么?阿实有心了。”
崔简见崔芝娘、崔韧都空着手,李十三娘也并没有直接送上礼物的举动,顿时明白这般场合的赠礼应是仆婢拿了私下送上,自己的行为的确是有些突兀了。他俊秀的小脸上顿时升起了淡淡的红晕,但仍是将木盒递了过去:“这……这是我阿爷的画,送给王娘子。”
王玫并没有注意到李十三娘的神情突然微微一变,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木盒接了过来:“谢谢你,阿实。也替我谢过你阿爷。”每一次见到崔郎君时,他不是正沉迷于风景之中,便是在揣摩他人的画作。如今终于有机会见识到他的作品,她也颇觉期待。
她的神态动作如此平静,丝毫没有半点应有的激动或者高兴,李十三娘猜测她或许并不知道崔渊、崔简的身份,捂着嘴笑起来:“如今时候不早了,咱们进去罢。礼物也不忙着看,回头再拆也无妨。”
闻言,王玫颔首,将盒子递给了身后的丹娘:“表姊说得是,随我来罢。”
她先将李十三娘带到内堂,里头已经坐了十来位贵妇人,都是出身五姓七家或类似世家的高门贵妇,如河东裴氏、京兆韦氏、京兆杜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弘农杨氏等。不过,因王家官位不高的缘故,交好的这些贵妇家中的境况也很相似,俱是出于五品以下的小官之家。正因为如此,她们才会彼此相互理解,也有些同病相怜的意味。
李十三娘虽是晚辈,但身为真定长公主唯一的儿媳,自然不可小觑。这些贵妇人也便都含笑招呼起来,又打趣李十三娘与李氏两姑侄不但长得相像,脾气也同样爽利。李十三娘笑吟吟地与她们寒暄了一通,将三个孩子牵过来拜见长辈,收了一圈装着见面礼的荷包香囊,便道:“在场的都是长辈,小辈待在这里也不合适。六姑姑,我还是到园子里去帮衬阿崔罢。”
“去罢,烦劳你了。”李氏道,又转首对王玫道,“玫娘,将你表姊带过去。”
王玫行了女冠的拱手礼,在诸位贵妇难掩惋惜的视线里,淡然地离开了。李氏望着女儿的背影,收回了目光,笑盈盈地换了话题,很快便将诸人的注意力拉了回来。尽管外头对女儿出家的缘由多有猜测,但她只需知道,玫娘有想做的事情,那便够了。做父母的,虽盼着孩儿安乐无忧。但若孩子是个有志向且心中有成算的,便不该埋没了她才是。
在园子里游玩赏景的女眷,都是些年轻贵妇或花信少女。王家的园子虽然占地不算大,但胜在花树齐全,四季皆有时兴鲜花绽放。如今正是秋季,在名为“木樨阁”的院子中,正有两棵吐着幽幽香气的桂树。金色的桂花宛如小巧精致的铃铛,一簇簇地煞是可爱。桂树下支起了青罗帐幔,随风摆动的帐幔中间,摆了张曲足长食案,食案边放着几十张月牙凳,颇有些类似于后世那种多人聚餐。
此时尚未到用午食的时候,年轻的妇人和少女们正在玩着各种小游戏,如行令、投壶、双陆、斗草等。也有些人只是坐在旁边聊天谈笑而已。因大家都相熟,也不拘坐姿,趺坐、垂足坐者,不一而足。崔氏也侧坐在茵褥上,靠着凭几与旁边的妇人轻言细语。
“我本想着来帮你的忙,眼下看了,哪里还须帮什么忙,竟是无处不妥帖。”李十三娘亲昵地走过去,坐在崔氏身边,拉着她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气色比先前算是好多了,但仍是太瘦弱了些。”
“这个孩子怀得实在辛苦。”崔氏笑着回道,“我方才还问阿杜、阿杨,可有什么好主意呢!”
被她称为“阿杜”、“阿杨”的两位年轻妇人抿唇轻笑起来。李十三娘便很顺利地融入了她们的谈话之中。王玫轻轻与崔氏说了一声,便携着崔芝娘、崔简、崔韧到了离木樨阁不远的竹林小院“幽篁里”中。当初晗娘选择此地作为她的院子,如今早已带着昐娘搬了过来。今日,她也在自己的院落里招待年纪相仿的小姑娘们。王昉则在另一座杏林小院里,负责看住那些小郎君。
“芝娘姊姊。”听了女婢传的消息,晗娘惊喜地迎了出来,与崔芝娘说说笑笑地进去了。
崔韧本来想跟着崔芝娘往里走,但回首见崔简仍站在王玫身边,又犹豫着走了回来,紧紧拉住小兄长的手不放。
“阿实,我家的侄儿在隔壁的杏林小院里招待小郎君们,你想带着大郎去那里顽么?”王玫俯身问道。她与崔简的相处较为随意,也习惯将他当成大孩子,丝毫不觉得询问他,让他来选择有什么不对。
崔简略作思索,问道:“王娘子接下来要去哪里?接着招待客人?”若是招待客人,他再跟下去便不合适了。不过,分明是来王娘子家做客,却一时连单独相处说话的机会也寻不到,他不禁觉得有些失落。
“客人们应是到齐了。”王玫回忆着发出的请帖,确定需要她暂时忘记眼下的身份去迎接的客人都已经到了。
“那,你要回桂树下么?”
“我如今是方外之人,不好与大家一道饮宴游玩,待会儿便直接回自己的院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