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弗提万那边还是半夜,可梅珍已经替大伙看到了晨曦。
其实也没有真看见,但他已经到了游洲,比费弗提万早了六个时区。
游洲地表的状况比星辰国原来的情况还要糟糕得多,硅基人在这里布署了重兵。
潜艇在海里压根就不敢露头,只要上浮,等来的一定是反潜机、深水炸弹、鱼雷。
犯不着为了看眼一晨光就从此跟红火告别,肉身不就在轨道上嘛,他比谁都见得早见得多。
不管怎么说,梅珍抵达了游洲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且是通往胜利的。
同时也印证了句古话,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漏洞是永远也堵不完的。
这不,绕了水蓝一圈,硅基人的铜墙铁壁还是给梅哲仁钻出了一条缝。
可这条缝隙也小得可怜,游洲的地下基地也是如此。
为了防止被硅基人一锅端,游洲的人共体力量分得很散,每一个地下基地都不大,到顶都不会超过一百万人口。
就像梅珍抵达的索格伦基地,就只有不到六十万人,也就是忆沟基地的三倍左大小。
可这已经是因葛伦一半的力量了。
这也是约翰他们发现了忆沟基地并不觉得他们有多惨的原因,索格伦本身也没好到哪去,都是互相衬托。
幸好游洲国家也多,也不是个个都像因葛伦那么惨,总算还是存住了些元气。
原本游洲就分成了许多国家,再加上本来就门阀林立,战争一来便将社会秩序打乱了,游洲又重新回来到四分五裂星罗棋布的状态。
百里一侯千里一王,说的就是游洲。
这里面肯定有坏处,分散了肯定难以统合力量,大家各自为战,也易于各自击破。
梅哲仁觉得这里面复国组织的功劳不会小,以前阿咩国强大时也这么玩,一个统一团结的游洲,不符合阿咩的利益。
不说别人,就连跟阿咩国最亲近的因葛伦,原来也分成了三派,时不时要闹出点独立的矛盾。
分而治之嘛,当年因葛伦强大时也是这么玩别人的,现在别人强大了当然也会这么玩它,一报还一报,谁也别怨谁。
不过教会里面也有高人,被别人算计得分崩离析了,他们就将计就计,干脆分得再散碎些。
这么一来,出重兵来攻打铺陈不下,而且一点被围攻,其它的地下基地也群起闹事,这算是围魏救赵的典型用法了。
实在救之不及那便断尾求生,如此分得细散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一时的挫折不会让整体实力受损严重。
而且游洲的地下基地都基本上实现了狡兔三窟,并不是长期保持在一个地点呆着,经常会转移驻地。
索格伦基地也是如此,它就分布在因葛伦与游洲大陆交接的海峡两侧,基地也不深,就在地下五百米,而且三个驻地也不连通,总是利用潜艇不断地动态迁徙着民众。
这么游动来游动去,硅基人也拿地下基地没办法,所以游洲的重兵并不完全是因为防范东面,镇压本土也占了很大的分量。
梅哲仁猜测教会的上层之所以会这么搞,也跟他们明知自己内部一定有奸细有关。
一直处于运动中,就算是再高明的奸细也没办法,除非愿意暴露身份,不然都会一直处于被动中。
这一点在约翰告诉梅珍教会的上层是不断地调动交换教区时得到了认证。
可是梅哲仁还是没想明白,为什么教会里会明知有奸细却只是被动的防范而不是主动的清除。
要说虚与委蛇,教会并不像梅哲仁一样有偷梁换柱的能力,要说养寇自重,现在就算没有复国组织,地面上的“寇”也够游洲这边吃瘪了的,犯不着再行自找麻烦。
光光已知的种子就说明教会已经被复国组织渗透得千疮百孔了,如果说反向渗透,教会也躲不过思维转化这一关。
根据史蒂夫和莱格的记忆,复国组织在教会内部已经激活的种子就有十几人,还有一些是未激活的,以及他们并不掌握的那部分,那里才是大头。
按照复国组织的行事方式,这些事务都是分派到不同分支来进行,比如选择种子会由一派人负责,而考核种子由会由另一些人接手。
至于日常的联络、支援策应等都会有不同的上线。
现在经手这些关键环节的分支,除了史蒂夫和老莱格,其它家族的态度依然没有明朗,他们也没有出现在费弗提万基地。
派来的援军的记忆梅哲仁都读过,里面压根就没关于这部分的内容。
从电子人莱格可以快速知晓史蒂夫与游洲种子联络来看,电子人莱格手里可能握着这部分复国组织力量。
这也是梅哲仁让约翰和凯瑟琳快一些回归的原因,他要利用梅珍在游洲做点文章。
首先要摸清教会上层的意图,其次要把复国组织的种子和备用种子都挖出来。
最后嘛,他想把电子人莱格调到游洲来,在游洲将他和复国组织的力量一网捞起。
如此,他就可以用追索复国组织为借口反渗透到硅基人的大军当中。
复国组织一定跟地面的军团有勾连,这个不用猜都可以确认,而这个勾连,只有电子人莱格才掌握。
地下基地并不能决定游洲的走势,只有在地面的电子人和机器人军团中打开缺口,才能让攻守易势。
而且游洲离开了北羊洲大陆,硅基人手再长也够不着,只能远程提线操控,以梅哲仁无孔不入的能力,什么时候换了硅基人手里的线或者改绑一个地方都有可能。
可他的想法要顾忌到教会的意图。
都到了生死攸关千钧一发的程度了,教会还这么玩实在令人费解,不可能是笨,那就只可能有着更深的谋划。
因此梅哲仁在钓电子人莱格这条大鱼时,还得很把教会的意图给钓出来才行。
梅珍就是最好饵,不过他并不能马上抛到水里打窝,他得先将游洲地下基地的路数摸清楚才行。
梅珍并不是以爱德华主教手下的身份进入索格伦基地,也不是以星辰国特工的身份出现,他是以北美幸存者基地考察员的身份到来。
这一点在一路过来时就跟约翰和凯瑟琳商量好了的,里贝克更是兴奋得不得了。
梅哲仁没有连着约翰和凯瑟琳一起骗,向他们公开了分身和变身的秘密,那么梅珍就藏不住了。
即便不说他们也会猜的,还不如开诚以待,这样至少大家心里敞亮,不会有心结。
里贝克在当面见识过老师的变脸大法后开心坏了,一是可以继续从老师这挖宝,二是他渴望有人在身边不断地给他指导。
游来游去的地下基地,教育的状况比之马拉更糟糕,回想起初见杜朗寇时他一脸怆然的样子,梅哲仁就心中勾扯地痛。
没有老师的孩子,或者说没有知识可以汲取的孩子,那才是真的惨,因为那将让人类失去希望。
里贝克算是幸运的了,他好歹遇上了个因为她姐姐而搭上来的“叔叔”,约翰想方设法地给里贝克创造条件,让他能尽可能多的接触知识和书籍。
普通的孩子可没有这个待遇。
想一想当年星辰国先烈长途跋涉开创根据地时小孩们趴在石头上学写字、窝在背蒌里背课文的情景,就可以推算到,整天居无定所、食不裹腹、惶惶终日的难民中的小孩是怎样的一种成长环境。
计算机里有的是知识,可计算机连开机都做不到。
每一次约翰他们开着潜艇出航,除了运输物资交换情报,最重要的一项是在潜艇里打印课本,因为那会儿潜艇上计算机能开机。
也成不了本子,都是散乱的一页一页的稿纸,就这还压根做不到人手一册。
孩子们只能数十人共用一本书,不能用手碰,只能隔着玻璃看,翻书的权力在老师手里。
像里贝克这样的战争中的一代,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比面包还香。
面包在人工农场技术成熟后就解决了,大不了不用自动控制,大家都做回体力劳动的农夫就行。
可想学知识就得有书,书却因为硅基人的原因被锁在了存储器里。
或许有人会认为把潜艇开出去,长期在海里印刷不就行了吗,大不了就把潜艇开成印刷厂。
可潜艇是需要能源的,燃料从何而来,反应堆也是需要原料的。
游洲的地下基地分散导致了他们无法下大力气开拓矿产,没有石油,没有裂变燃料,也无法从海水中提炼氘氚,更谈不上小型聚变堆。
若不是近些年熊落将技术扩散过来,游洲的小孩且得再当几年文盲。
而且潜艇也不够,平均下来每个地下基地也均摊不到两条潜艇,用来运输交换物资都显得吃力,哪还有闲暇干别的,生存处于第一位。
谁能想到,战前号称人口平均素质最高的游洲,竟然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近两亿的幸存人口,分散成两百多个基地,近六百个洞库,却容不下一张书桌,养不起区区的教师,但这就是现状。
星辰国的南岭基地算清苦了,和他们一比那就是富农,像南海基地那样的大户,那就是亿万富翁了。
梅哲仁想来点忆苦思甜,给梅远智发去了所见所闻,结果得到一条回复:“看来妈妈这些年为了我还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谢谢,我收到了,我会记得妈妈的好。”
马姿楠倒是得意洋洋,不无炫耀:“看,我可是为老梅家作出了贡献的,至少梅远智知书达礼,不是个野孩子。”
最后一词还重音重读了,这个回复差点没让梅哲仁吐血,这什么跟什么嘛。
不理他们了,明知却顾左右而言它,太不仗义了,梅老师决定自己解决问题。
他发起了一个募捐,真的不要钱,只要潜艇和空天舰利用出航出勤的机会,拐点远路,给游洲这边送书过来。
王学祖这一次又冒了,他没领会清楚教官的意图就在群里乱放厥词:“教官,游洲那帮家伙畏威而不怀德,管他们这些干嘛,饿不死他们就行。”
都不用梅哲仁镇压他,程丹心就出面收拾门庭打扫院子了:“短见,那是两亿人,不是两亿只牲口,以前阿咩人总以人种族群经济等纽带来左右游洲,当时我们的科技文化水平又没跟上来,所以总是没有办法团结游洲人民,现在他们碰到这样的困难,正是我们伸出援手的好机会,从思想上团结他们,拉近双方的距离,要远好于给吃的,都在水蓝活着,都呼吸着水蓝的空气,我们还能不管?”
程丹心的意思说透了有识之士的心,这条政策就这么定下来执行了,取了个名字很有内涵——发电机计划。
若干年后,游洲战后的一代长大了,他们坚定地认为,星辰国送来的“发电机”是游洲浴火重生的动力,无可替代。
梅珍是在跟里贝克参观他的学校时发起并策划了这件事,当时他看到仅有不到五十人的艾庭堡大学时,突发了灵感。
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游洲这边的教育,有着向中世纪回退的现像。
不再注重科技知识的传承,而是更倾向于神学修炼。
因为这些学校都是教会赞助的,他们会通过学校寻找像约翰一样的好苗子加以培养。
可培养的不是学识,而是骑士传承。
这个现象不仅仅在大学里存在,在稍后里贝克当向导带着梅珍去参观时在中学和小学里见到的情况更普遍。
然后,当梅珍通过约翰向基地的高层以及教会提交他的援助方案时,竟然被拒绝了。
要知道,梅哲仁并不是以星辰国人士的身份来发起此事,他是北羊洲幸存者组织考察员的身份来推进发电机计划。
他现在顶着的可是一副正宗的白人面孔,就随手复制的楚门的样子,可不会出现什么意识形态渗透的问题,而且这项计划对于游洲的基地领导人和教会是透明的。
望着沮丧的约翰,梅哲仁忽然发现,自己误打误撞,竟然要揭开教会的面纱了。
为什么他们会走上反智的道路?发源于游洲和教会本身的现代科学,竟然不是教会今后的走向,这还不说明问题,问题就泼天了。
其实也没有真看见,但他已经到了游洲,比费弗提万早了六个时区。
游洲地表的状况比星辰国原来的情况还要糟糕得多,硅基人在这里布署了重兵。
潜艇在海里压根就不敢露头,只要上浮,等来的一定是反潜机、深水炸弹、鱼雷。
犯不着为了看眼一晨光就从此跟红火告别,肉身不就在轨道上嘛,他比谁都见得早见得多。
不管怎么说,梅珍抵达了游洲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且是通往胜利的。
同时也印证了句古话,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漏洞是永远也堵不完的。
这不,绕了水蓝一圈,硅基人的铜墙铁壁还是给梅哲仁钻出了一条缝。
可这条缝隙也小得可怜,游洲的地下基地也是如此。
为了防止被硅基人一锅端,游洲的人共体力量分得很散,每一个地下基地都不大,到顶都不会超过一百万人口。
就像梅珍抵达的索格伦基地,就只有不到六十万人,也就是忆沟基地的三倍左大小。
可这已经是因葛伦一半的力量了。
这也是约翰他们发现了忆沟基地并不觉得他们有多惨的原因,索格伦本身也没好到哪去,都是互相衬托。
幸好游洲国家也多,也不是个个都像因葛伦那么惨,总算还是存住了些元气。
原本游洲就分成了许多国家,再加上本来就门阀林立,战争一来便将社会秩序打乱了,游洲又重新回来到四分五裂星罗棋布的状态。
百里一侯千里一王,说的就是游洲。
这里面肯定有坏处,分散了肯定难以统合力量,大家各自为战,也易于各自击破。
梅哲仁觉得这里面复国组织的功劳不会小,以前阿咩国强大时也这么玩,一个统一团结的游洲,不符合阿咩的利益。
不说别人,就连跟阿咩国最亲近的因葛伦,原来也分成了三派,时不时要闹出点独立的矛盾。
分而治之嘛,当年因葛伦强大时也是这么玩别人的,现在别人强大了当然也会这么玩它,一报还一报,谁也别怨谁。
不过教会里面也有高人,被别人算计得分崩离析了,他们就将计就计,干脆分得再散碎些。
这么一来,出重兵来攻打铺陈不下,而且一点被围攻,其它的地下基地也群起闹事,这算是围魏救赵的典型用法了。
实在救之不及那便断尾求生,如此分得细散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一时的挫折不会让整体实力受损严重。
而且游洲的地下基地都基本上实现了狡兔三窟,并不是长期保持在一个地点呆着,经常会转移驻地。
索格伦基地也是如此,它就分布在因葛伦与游洲大陆交接的海峡两侧,基地也不深,就在地下五百米,而且三个驻地也不连通,总是利用潜艇不断地动态迁徙着民众。
这么游动来游动去,硅基人也拿地下基地没办法,所以游洲的重兵并不完全是因为防范东面,镇压本土也占了很大的分量。
梅哲仁猜测教会的上层之所以会这么搞,也跟他们明知自己内部一定有奸细有关。
一直处于运动中,就算是再高明的奸细也没办法,除非愿意暴露身份,不然都会一直处于被动中。
这一点在约翰告诉梅珍教会的上层是不断地调动交换教区时得到了认证。
可是梅哲仁还是没想明白,为什么教会里会明知有奸细却只是被动的防范而不是主动的清除。
要说虚与委蛇,教会并不像梅哲仁一样有偷梁换柱的能力,要说养寇自重,现在就算没有复国组织,地面上的“寇”也够游洲这边吃瘪了的,犯不着再行自找麻烦。
光光已知的种子就说明教会已经被复国组织渗透得千疮百孔了,如果说反向渗透,教会也躲不过思维转化这一关。
根据史蒂夫和莱格的记忆,复国组织在教会内部已经激活的种子就有十几人,还有一些是未激活的,以及他们并不掌握的那部分,那里才是大头。
按照复国组织的行事方式,这些事务都是分派到不同分支来进行,比如选择种子会由一派人负责,而考核种子由会由另一些人接手。
至于日常的联络、支援策应等都会有不同的上线。
现在经手这些关键环节的分支,除了史蒂夫和老莱格,其它家族的态度依然没有明朗,他们也没有出现在费弗提万基地。
派来的援军的记忆梅哲仁都读过,里面压根就没关于这部分的内容。
从电子人莱格可以快速知晓史蒂夫与游洲种子联络来看,电子人莱格手里可能握着这部分复国组织力量。
这也是梅哲仁让约翰和凯瑟琳快一些回归的原因,他要利用梅珍在游洲做点文章。
首先要摸清教会上层的意图,其次要把复国组织的种子和备用种子都挖出来。
最后嘛,他想把电子人莱格调到游洲来,在游洲将他和复国组织的力量一网捞起。
如此,他就可以用追索复国组织为借口反渗透到硅基人的大军当中。
复国组织一定跟地面的军团有勾连,这个不用猜都可以确认,而这个勾连,只有电子人莱格才掌握。
地下基地并不能决定游洲的走势,只有在地面的电子人和机器人军团中打开缺口,才能让攻守易势。
而且游洲离开了北羊洲大陆,硅基人手再长也够不着,只能远程提线操控,以梅哲仁无孔不入的能力,什么时候换了硅基人手里的线或者改绑一个地方都有可能。
可他的想法要顾忌到教会的意图。
都到了生死攸关千钧一发的程度了,教会还这么玩实在令人费解,不可能是笨,那就只可能有着更深的谋划。
因此梅哲仁在钓电子人莱格这条大鱼时,还得很把教会的意图给钓出来才行。
梅珍就是最好饵,不过他并不能马上抛到水里打窝,他得先将游洲地下基地的路数摸清楚才行。
梅珍并不是以爱德华主教手下的身份进入索格伦基地,也不是以星辰国特工的身份出现,他是以北美幸存者基地考察员的身份到来。
这一点在一路过来时就跟约翰和凯瑟琳商量好了的,里贝克更是兴奋得不得了。
梅哲仁没有连着约翰和凯瑟琳一起骗,向他们公开了分身和变身的秘密,那么梅珍就藏不住了。
即便不说他们也会猜的,还不如开诚以待,这样至少大家心里敞亮,不会有心结。
里贝克在当面见识过老师的变脸大法后开心坏了,一是可以继续从老师这挖宝,二是他渴望有人在身边不断地给他指导。
游来游去的地下基地,教育的状况比之马拉更糟糕,回想起初见杜朗寇时他一脸怆然的样子,梅哲仁就心中勾扯地痛。
没有老师的孩子,或者说没有知识可以汲取的孩子,那才是真的惨,因为那将让人类失去希望。
里贝克算是幸运的了,他好歹遇上了个因为她姐姐而搭上来的“叔叔”,约翰想方设法地给里贝克创造条件,让他能尽可能多的接触知识和书籍。
普通的孩子可没有这个待遇。
想一想当年星辰国先烈长途跋涉开创根据地时小孩们趴在石头上学写字、窝在背蒌里背课文的情景,就可以推算到,整天居无定所、食不裹腹、惶惶终日的难民中的小孩是怎样的一种成长环境。
计算机里有的是知识,可计算机连开机都做不到。
每一次约翰他们开着潜艇出航,除了运输物资交换情报,最重要的一项是在潜艇里打印课本,因为那会儿潜艇上计算机能开机。
也成不了本子,都是散乱的一页一页的稿纸,就这还压根做不到人手一册。
孩子们只能数十人共用一本书,不能用手碰,只能隔着玻璃看,翻书的权力在老师手里。
像里贝克这样的战争中的一代,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比面包还香。
面包在人工农场技术成熟后就解决了,大不了不用自动控制,大家都做回体力劳动的农夫就行。
可想学知识就得有书,书却因为硅基人的原因被锁在了存储器里。
或许有人会认为把潜艇开出去,长期在海里印刷不就行了吗,大不了就把潜艇开成印刷厂。
可潜艇是需要能源的,燃料从何而来,反应堆也是需要原料的。
游洲的地下基地分散导致了他们无法下大力气开拓矿产,没有石油,没有裂变燃料,也无法从海水中提炼氘氚,更谈不上小型聚变堆。
若不是近些年熊落将技术扩散过来,游洲的小孩且得再当几年文盲。
而且潜艇也不够,平均下来每个地下基地也均摊不到两条潜艇,用来运输交换物资都显得吃力,哪还有闲暇干别的,生存处于第一位。
谁能想到,战前号称人口平均素质最高的游洲,竟然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近两亿的幸存人口,分散成两百多个基地,近六百个洞库,却容不下一张书桌,养不起区区的教师,但这就是现状。
星辰国的南岭基地算清苦了,和他们一比那就是富农,像南海基地那样的大户,那就是亿万富翁了。
梅哲仁想来点忆苦思甜,给梅远智发去了所见所闻,结果得到一条回复:“看来妈妈这些年为了我还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谢谢,我收到了,我会记得妈妈的好。”
马姿楠倒是得意洋洋,不无炫耀:“看,我可是为老梅家作出了贡献的,至少梅远智知书达礼,不是个野孩子。”
最后一词还重音重读了,这个回复差点没让梅哲仁吐血,这什么跟什么嘛。
不理他们了,明知却顾左右而言它,太不仗义了,梅老师决定自己解决问题。
他发起了一个募捐,真的不要钱,只要潜艇和空天舰利用出航出勤的机会,拐点远路,给游洲这边送书过来。
王学祖这一次又冒了,他没领会清楚教官的意图就在群里乱放厥词:“教官,游洲那帮家伙畏威而不怀德,管他们这些干嘛,饿不死他们就行。”
都不用梅哲仁镇压他,程丹心就出面收拾门庭打扫院子了:“短见,那是两亿人,不是两亿只牲口,以前阿咩人总以人种族群经济等纽带来左右游洲,当时我们的科技文化水平又没跟上来,所以总是没有办法团结游洲人民,现在他们碰到这样的困难,正是我们伸出援手的好机会,从思想上团结他们,拉近双方的距离,要远好于给吃的,都在水蓝活着,都呼吸着水蓝的空气,我们还能不管?”
程丹心的意思说透了有识之士的心,这条政策就这么定下来执行了,取了个名字很有内涵——发电机计划。
若干年后,游洲战后的一代长大了,他们坚定地认为,星辰国送来的“发电机”是游洲浴火重生的动力,无可替代。
梅珍是在跟里贝克参观他的学校时发起并策划了这件事,当时他看到仅有不到五十人的艾庭堡大学时,突发了灵感。
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游洲这边的教育,有着向中世纪回退的现像。
不再注重科技知识的传承,而是更倾向于神学修炼。
因为这些学校都是教会赞助的,他们会通过学校寻找像约翰一样的好苗子加以培养。
可培养的不是学识,而是骑士传承。
这个现象不仅仅在大学里存在,在稍后里贝克当向导带着梅珍去参观时在中学和小学里见到的情况更普遍。
然后,当梅珍通过约翰向基地的高层以及教会提交他的援助方案时,竟然被拒绝了。
要知道,梅哲仁并不是以星辰国人士的身份来发起此事,他是北羊洲幸存者组织考察员的身份来推进发电机计划。
他现在顶着的可是一副正宗的白人面孔,就随手复制的楚门的样子,可不会出现什么意识形态渗透的问题,而且这项计划对于游洲的基地领导人和教会是透明的。
望着沮丧的约翰,梅哲仁忽然发现,自己误打误撞,竟然要揭开教会的面纱了。
为什么他们会走上反智的道路?发源于游洲和教会本身的现代科学,竟然不是教会今后的走向,这还不说明问题,问题就泼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