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这时哪个百姓敢不信“上有苍穹”这句话?所有人都在感谢老天,可也再没见哪个跪下来拜谢太子的。
不过贾放也真没有天气预报的功能,这次时间上的凑巧绝对纯属巧合。可能冥冥中真的自有天意吧。
*
太子坐在余庆行里,可实在是郁闷坏了。
顺天府的衙役押着粮行伙计,有条不紊地清点库存,给仓房贴上封条,找钱庄的人签押,准备官仓与粮行之间的交接……
太子屈尊坐在粮行的铺面里,除了他随身带着的仪仗,这粮行里连个端茶递水的人都没有。
门外暴雨如注,时不时有百姓欢呼庆祝的声音隔着雨帘传进来,太子却只觉得意兴阑珊:“怎么好端端的,就赶上这么一场雨了呢?”
他听到消息,立即决定赶过来插一脚,也算是英明果决了,可是这才刚刚要将前一阵子迟疑窝囊没魄力的形象扳回一城,却无巧不巧,遇到了一场大雨。
旁边东宫掌宫内相夏太监小声安慰:“殿下,外面的百姓都在跪谢上苍……”
“敢情都是老天爷的功劳,孤是一点儿功劳都没有。”太子终于忍不住抱怨了。
他心头郁闷得很,这次的事,四面八方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蹲在城外离宫的老爹自然也冷眼看着。
但他自忖做得不差,监国的担子那么重,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更别提还有些与他故意对着干的。
如今眼看最大的难题突然迎刃而解,他跑出来摘个桃子,怎么却被这一场雨给生生搅黄了?
夏太监却还有话说:“皇上是天子,您是储君,如今监国,便一样代表着天意。”
他凑近太子耳边,小声说:“百姓们谢天谢地,都是在感激您啊!”
太子明知这是强词夺理,但是这话他听着却觉得很高兴。如今城内的危局已解,城外西路那里大局已定,东路有四弟与荣公坐镇一切无忧。这样一场大灾顺利化解,他就算是没有做什么实事,也全都是他的功劳啊!
更叫人舒心的是,城里的几大粮行因为“金银稻”的事损失惨重,不会再跟着老三瞎混,他此前主张的路税新政,到了秋天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行下去了。
想到这里,太子舒服地叹了一口气,想起一事,问:“话说,这余庆行的掌柜,不是号称那什么‘百谷尝’的?听说是此次联络各大粮行,哄抬粮价的祸首?”
邵掌柜是吹嘘“金银稻”的祸首,哄抬粮价却不是他。但夏太监从来不违拗太子的话,连连点头:“是有这么一号人物。”
太子这时才想起,伸出二指,仿佛掷出一枚令箭:“快将他拿住,好生拷问个中情由。”
这件事就算是太子不下令,顺天府的衙役也是要做的。
登时有人跑过来向太子禀报:“殿下,余庆行前铺后院,已经全部封锁,搜查过一遍,没有找到该店的掌柜。有伙计指称,他早先还在,后来太学生一来,外头一闹,人就不见了。”
太子一拍桌子,说:“追,下海捕文书,务求将这等恶人追索到案。”
顺天府的衙役并不受太子直接指令,但这会儿好歹算是给了个面子,做出一副受命而去的模样。反正这差事顺天府尹也一样会交待下来,为啥不给储君卖个人情?
*
邵掌柜却在粮行最后一间空空如也的柴房里独自待了很久。
他听见远处传来的欢呼声能把粮行的屋顶掀上天,他就再也没有什么挂碍了。
有关“金银稻”的大戏已经落幕,他“百谷尝”留在这世上也没有什么意义。早先将此事托付给他的人已经将他的家人子女全部送走,说是送去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等待与他团聚。
可是他不想以那样一副面孔出现在家人面前——四十多年积攒的声名毁于一旦,他是心甘情愿的。可是没有了“百谷尝”的名头,他邵百年什么都不是,离了粮行,他什么都不会做……他不想在妻儿面前,作为一个“无用的人”活完下半辈子。
此外他也确实负了自己的东家,欺了自己的同行。世人当然可以笑他迂腐,但是他确实认为,失了信义,就没了做人的根本。水宪的好意,他想他应该是用不上了。
邵掌柜将自己的脖颈套入绳索的时候,听见了远处的雷声,他还没来得及蹬开脚下的杌子,就已经听见了雨声,闻到了急雨激起尘埃的气味。
他相信这一场磨人的旱灾已经过去了,因此他也可以毫无挂碍地离去。
于是他蹬开杌子,呼出胸腔的最后一口气。
可还没等他完全失去意识,邵掌柜感到自己的双脚又站上了实地,他本能地拼命吸了一口气,还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眼前突然一黑,他头上似乎被套了一个袋子。有人将他整个人扛起,悄无声息地从铺子里背了出去。
——竟然被劫了?什么人会劫他这种将死之人。
接着是人把他送上车驾,车辙声隆隆响起。“百谷尝”心想:难道这是要出城?
这车驾却不容他这样胡猜,驶了片刻又停了下来,任由雨声淅淅沥沥的,不断敲在车驾的帘子上。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停着不动的车驾突然又动了,向另一边行驶了许久,终于停下来。有人搀着邵掌柜的胳膊,将他扶下车。
一个清朗的少年人声音问:“您还好吗?”
--
不过贾放也真没有天气预报的功能,这次时间上的凑巧绝对纯属巧合。可能冥冥中真的自有天意吧。
*
太子坐在余庆行里,可实在是郁闷坏了。
顺天府的衙役押着粮行伙计,有条不紊地清点库存,给仓房贴上封条,找钱庄的人签押,准备官仓与粮行之间的交接……
太子屈尊坐在粮行的铺面里,除了他随身带着的仪仗,这粮行里连个端茶递水的人都没有。
门外暴雨如注,时不时有百姓欢呼庆祝的声音隔着雨帘传进来,太子却只觉得意兴阑珊:“怎么好端端的,就赶上这么一场雨了呢?”
他听到消息,立即决定赶过来插一脚,也算是英明果决了,可是这才刚刚要将前一阵子迟疑窝囊没魄力的形象扳回一城,却无巧不巧,遇到了一场大雨。
旁边东宫掌宫内相夏太监小声安慰:“殿下,外面的百姓都在跪谢上苍……”
“敢情都是老天爷的功劳,孤是一点儿功劳都没有。”太子终于忍不住抱怨了。
他心头郁闷得很,这次的事,四面八方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蹲在城外离宫的老爹自然也冷眼看着。
但他自忖做得不差,监国的担子那么重,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更别提还有些与他故意对着干的。
如今眼看最大的难题突然迎刃而解,他跑出来摘个桃子,怎么却被这一场雨给生生搅黄了?
夏太监却还有话说:“皇上是天子,您是储君,如今监国,便一样代表着天意。”
他凑近太子耳边,小声说:“百姓们谢天谢地,都是在感激您啊!”
太子明知这是强词夺理,但是这话他听着却觉得很高兴。如今城内的危局已解,城外西路那里大局已定,东路有四弟与荣公坐镇一切无忧。这样一场大灾顺利化解,他就算是没有做什么实事,也全都是他的功劳啊!
更叫人舒心的是,城里的几大粮行因为“金银稻”的事损失惨重,不会再跟着老三瞎混,他此前主张的路税新政,到了秋天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行下去了。
想到这里,太子舒服地叹了一口气,想起一事,问:“话说,这余庆行的掌柜,不是号称那什么‘百谷尝’的?听说是此次联络各大粮行,哄抬粮价的祸首?”
邵掌柜是吹嘘“金银稻”的祸首,哄抬粮价却不是他。但夏太监从来不违拗太子的话,连连点头:“是有这么一号人物。”
太子这时才想起,伸出二指,仿佛掷出一枚令箭:“快将他拿住,好生拷问个中情由。”
这件事就算是太子不下令,顺天府的衙役也是要做的。
登时有人跑过来向太子禀报:“殿下,余庆行前铺后院,已经全部封锁,搜查过一遍,没有找到该店的掌柜。有伙计指称,他早先还在,后来太学生一来,外头一闹,人就不见了。”
太子一拍桌子,说:“追,下海捕文书,务求将这等恶人追索到案。”
顺天府的衙役并不受太子直接指令,但这会儿好歹算是给了个面子,做出一副受命而去的模样。反正这差事顺天府尹也一样会交待下来,为啥不给储君卖个人情?
*
邵掌柜却在粮行最后一间空空如也的柴房里独自待了很久。
他听见远处传来的欢呼声能把粮行的屋顶掀上天,他就再也没有什么挂碍了。
有关“金银稻”的大戏已经落幕,他“百谷尝”留在这世上也没有什么意义。早先将此事托付给他的人已经将他的家人子女全部送走,说是送去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等待与他团聚。
可是他不想以那样一副面孔出现在家人面前——四十多年积攒的声名毁于一旦,他是心甘情愿的。可是没有了“百谷尝”的名头,他邵百年什么都不是,离了粮行,他什么都不会做……他不想在妻儿面前,作为一个“无用的人”活完下半辈子。
此外他也确实负了自己的东家,欺了自己的同行。世人当然可以笑他迂腐,但是他确实认为,失了信义,就没了做人的根本。水宪的好意,他想他应该是用不上了。
邵掌柜将自己的脖颈套入绳索的时候,听见了远处的雷声,他还没来得及蹬开脚下的杌子,就已经听见了雨声,闻到了急雨激起尘埃的气味。
他相信这一场磨人的旱灾已经过去了,因此他也可以毫无挂碍地离去。
于是他蹬开杌子,呼出胸腔的最后一口气。
可还没等他完全失去意识,邵掌柜感到自己的双脚又站上了实地,他本能地拼命吸了一口气,还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眼前突然一黑,他头上似乎被套了一个袋子。有人将他整个人扛起,悄无声息地从铺子里背了出去。
——竟然被劫了?什么人会劫他这种将死之人。
接着是人把他送上车驾,车辙声隆隆响起。“百谷尝”心想:难道这是要出城?
这车驾却不容他这样胡猜,驶了片刻又停了下来,任由雨声淅淅沥沥的,不断敲在车驾的帘子上。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停着不动的车驾突然又动了,向另一边行驶了许久,终于停下来。有人搀着邵掌柜的胳膊,将他扶下车。
一个清朗的少年人声音问:“您还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