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的办公室其实就是战时的指挥所,算是临时机构,并不是主将日常办公的地方。
所以屋子里相当简陋,一半是大堂,一半是主将的内室。休息的地方。
杨怀兵脱了鞋袜,光着脚踩到榻上走了进来。
田希鉴已经坐在了主位,笑吟吟的看着杨怀光走进来:“杨郎君随意就好,无须恭谨。”
“谢过节下。”杨怀光道了谢,跪坐在田希鉴侧边,这就有点奉田希鉴为主的意思了。田希鉴比较满意的微微点头,叫下面备茶。
就是煮那种令张军痛不欲生思之变色的茶粥。
茶叶粉熬煮成糊糊,里面加的东西很随性,全凭各人喜好,还有加盐加糖,煮出来不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充满了神秘和怪异。
也有玩艺术的,就是先煮东西,各种粉状的片状的块状的,煮好加了盐糖以后,在上面抹一层茶叶粉,看上去碧绿如茵,到是好看。这就是抹茶。
唐代其实是真正的民族大融合的一代,各民族平等,不排外不拒外,人民可以自由的到处迁转定居生活,或者旅游,或者从商、为官。
很多胡族,或者干脆就是外国人到大唐来定居,有一些还做了官,文臣武将都有,有些官职还相当不低。
民族的互融和人员的自由流动,给大唐带来了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机活性,也必定会产生一些对固定习俗习惯的冲击。
饮食自然首当其冲。其二就是彪悍的尚武之风。第三是穿着打扮行为规范,第四是生活起居生活用品这些。
这里面,虽然表面上看是汉人在同化胡族,但事实上,胡族对汉人习俗的影响更大,比如煮茶,比如胡床(折叠椅和圈椅),比如穿着。
原因很简单,胡族生活往往艰难,游牧居多,各种生活习惯和工具都是尽量的方便简便,也就很容易被汉人接受:会给生活带来便利。
当然,这里面新奇感也是主要原因,就像现代人会感觉老外的东西很‘高大上’,就是因为与众不同。
杨怀兵和田希鉴就喝着煮茶糊糊(其实更像北方的油茶,面茶),一边‘亲切’的聊了起来。
田希鉴问了一些邠州那边的乡土人情时势变化,又说了一些京畿地区的动荡局势,点评了当下各方势力以及主将,到是相谈俱欢。
“某到是对杨郎君缘何奔波数百里来吾泾州甚有兴趣,据某所知,朱天王正广纳贤士召兵买马,杨郎君所部若是依附必受大用。
若是倾心巨唐,那直赴梁州也是比泾州便利些,此时千五战卒不容小觑,朝庭也必重视,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节下言之有理,不过,某却是想避势同伍,不想与昔日袍泽刀箭加身。都是我巨唐健儿,孰生孰死都是巨唐之悲哀,令外夷大笑。
不瞒节下,某在李营,曾私会李都将晟,言及内附之事,怎耐李都将亦是有心无力,粮草物使左右支绌,实在是不堪依附。
某携营来此亦是得了李都将指点一二,言泾州坚固,抵御外蕃,可跳出京畿之糜乱以补边陲之不足,却是正合某意,所以来此。”
“原来是李都将指点。”田希鉴点了点头。
李晟的名字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的。李晟忠君事国,对大唐边陲各镇一向关心有加,一心起复故土,是当朝名将硕将。
而且他还是田希鉴的亲戚:田希鉴的老婆是李晟的族妹,虽然李晟都未必认识她。但这关系却是真的,田希鉴也很重视这份天上掉的姻亲。
历史上,李晟也正是利用了这层关系,才能制造机会杀了田希鉴。
李晟这人比较猛,还记仇。
他认为李楚林田希鉴这样的杀了节度使自立的将领,比那些曾经归附反叛的将领更应该杀掉。
他几次要杀李楚林都被德宗保下了,结果田希鉴没能躲过去。他还杀了凤翔府十余将领给张镒报仇。不过这会儿他没什么机会了,人都被张军杀了。
不过张军怀疑,他要杀这两个人,和他后来兼领凤翔邠宁泾原三镇,有没有点关系?
德宗为了保李楚林,把李楚林调去了右金吾卫,凤翔腾了出来,而后李晟借巡边之机未奏先决杀了田希鉴,然后两镇节度就落到了他头上。
当然,这有点阴谋论了。
不过不管阴谋不阴谋,这两个人死的肯定是不冤,张军杀他们也没有任何心里负担。
因为有‘李晟的指点’,田希鉴对杨怀兵的态度又有转变,真诚了几分,更加热情了。
一千五百战卒两千四百匹马,这会儿到哪都会成为坐上宾,这已经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战力了,哪个节镇都会眼馋,顾虑一去自然就热心。
一杯抹茶糊糊下去,田希鉴已经把杨怀兵当成了自己人,连都虞参军的位置都在口头上许了出来。
“某即着人拾撮大营,杨郎君唤所部入驻即可,一应补给即时到位,以后俱是泾州健儿,无分内外。”
“谢过节下,不过,某部初来,还是暂时扎营城外吧,以免城中将士疑虑,只需一应补给就好。等过些时日彼此相熟再行迁营。”
“无妨,杨郎君多虑了。”
“职下也是为郎君所想,以免郎君做难。职下必竟初来,还是应该多有讳忌,以免同袍相厌。职下在城中走动,部卒暂居城外,郎君可使虞侯入营督卫。”
杨怀兵顺竿爬梯,到是把郎君职下的名义给坐实了,令田希鉴好不得意,感觉这个杨怀兵很是懂些事理。
“不须如此麻烦,城内军营颇大,你营自居一隅便是,与其他部卒多多走动就好,时日稍长自然无事。”
“即然郎君如此坚持,怀兵从命就是。”这种事儿都有个度,田希鉴一再让他带兵进城,推托几次还是坚持,那就只能答应下来。再推就令人怀疑了。
“哈哈哈,理当如此。”田希鉴笑的颇为豪迈。门外两个牙将听着里面田希鉴的笑声相互看了看,撇了撇嘴。
泾州城内的军营确实大,应该是这会儿大唐最大的军镇之一,最高峰的时候民三十万,军二十万。
实打实的驻军二十万人。
民三十万,其实大多是为军队服务的老百姓,各种匠作劳力这些,因为交通不便位置偏远,这边军队的很多东西都需要就地生产才行。
不过这会儿早已经没有这么多驻军了和民众了。
像朔方镇,最高峰也是驻军十万虎视西陲,但现在也就是几千兵马,早已十不存一。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政治上的,有制度上的,更多的是战乱。大量的边军都被征调打内战去了。神策军基本上就是边军组成的。
所以屋子里相当简陋,一半是大堂,一半是主将的内室。休息的地方。
杨怀兵脱了鞋袜,光着脚踩到榻上走了进来。
田希鉴已经坐在了主位,笑吟吟的看着杨怀光走进来:“杨郎君随意就好,无须恭谨。”
“谢过节下。”杨怀光道了谢,跪坐在田希鉴侧边,这就有点奉田希鉴为主的意思了。田希鉴比较满意的微微点头,叫下面备茶。
就是煮那种令张军痛不欲生思之变色的茶粥。
茶叶粉熬煮成糊糊,里面加的东西很随性,全凭各人喜好,还有加盐加糖,煮出来不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充满了神秘和怪异。
也有玩艺术的,就是先煮东西,各种粉状的片状的块状的,煮好加了盐糖以后,在上面抹一层茶叶粉,看上去碧绿如茵,到是好看。这就是抹茶。
唐代其实是真正的民族大融合的一代,各民族平等,不排外不拒外,人民可以自由的到处迁转定居生活,或者旅游,或者从商、为官。
很多胡族,或者干脆就是外国人到大唐来定居,有一些还做了官,文臣武将都有,有些官职还相当不低。
民族的互融和人员的自由流动,给大唐带来了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机活性,也必定会产生一些对固定习俗习惯的冲击。
饮食自然首当其冲。其二就是彪悍的尚武之风。第三是穿着打扮行为规范,第四是生活起居生活用品这些。
这里面,虽然表面上看是汉人在同化胡族,但事实上,胡族对汉人习俗的影响更大,比如煮茶,比如胡床(折叠椅和圈椅),比如穿着。
原因很简单,胡族生活往往艰难,游牧居多,各种生活习惯和工具都是尽量的方便简便,也就很容易被汉人接受:会给生活带来便利。
当然,这里面新奇感也是主要原因,就像现代人会感觉老外的东西很‘高大上’,就是因为与众不同。
杨怀兵和田希鉴就喝着煮茶糊糊(其实更像北方的油茶,面茶),一边‘亲切’的聊了起来。
田希鉴问了一些邠州那边的乡土人情时势变化,又说了一些京畿地区的动荡局势,点评了当下各方势力以及主将,到是相谈俱欢。
“某到是对杨郎君缘何奔波数百里来吾泾州甚有兴趣,据某所知,朱天王正广纳贤士召兵买马,杨郎君所部若是依附必受大用。
若是倾心巨唐,那直赴梁州也是比泾州便利些,此时千五战卒不容小觑,朝庭也必重视,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节下言之有理,不过,某却是想避势同伍,不想与昔日袍泽刀箭加身。都是我巨唐健儿,孰生孰死都是巨唐之悲哀,令外夷大笑。
不瞒节下,某在李营,曾私会李都将晟,言及内附之事,怎耐李都将亦是有心无力,粮草物使左右支绌,实在是不堪依附。
某携营来此亦是得了李都将指点一二,言泾州坚固,抵御外蕃,可跳出京畿之糜乱以补边陲之不足,却是正合某意,所以来此。”
“原来是李都将指点。”田希鉴点了点头。
李晟的名字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的。李晟忠君事国,对大唐边陲各镇一向关心有加,一心起复故土,是当朝名将硕将。
而且他还是田希鉴的亲戚:田希鉴的老婆是李晟的族妹,虽然李晟都未必认识她。但这关系却是真的,田希鉴也很重视这份天上掉的姻亲。
历史上,李晟也正是利用了这层关系,才能制造机会杀了田希鉴。
李晟这人比较猛,还记仇。
他认为李楚林田希鉴这样的杀了节度使自立的将领,比那些曾经归附反叛的将领更应该杀掉。
他几次要杀李楚林都被德宗保下了,结果田希鉴没能躲过去。他还杀了凤翔府十余将领给张镒报仇。不过这会儿他没什么机会了,人都被张军杀了。
不过张军怀疑,他要杀这两个人,和他后来兼领凤翔邠宁泾原三镇,有没有点关系?
德宗为了保李楚林,把李楚林调去了右金吾卫,凤翔腾了出来,而后李晟借巡边之机未奏先决杀了田希鉴,然后两镇节度就落到了他头上。
当然,这有点阴谋论了。
不过不管阴谋不阴谋,这两个人死的肯定是不冤,张军杀他们也没有任何心里负担。
因为有‘李晟的指点’,田希鉴对杨怀兵的态度又有转变,真诚了几分,更加热情了。
一千五百战卒两千四百匹马,这会儿到哪都会成为坐上宾,这已经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战力了,哪个节镇都会眼馋,顾虑一去自然就热心。
一杯抹茶糊糊下去,田希鉴已经把杨怀兵当成了自己人,连都虞参军的位置都在口头上许了出来。
“某即着人拾撮大营,杨郎君唤所部入驻即可,一应补给即时到位,以后俱是泾州健儿,无分内外。”
“谢过节下,不过,某部初来,还是暂时扎营城外吧,以免城中将士疑虑,只需一应补给就好。等过些时日彼此相熟再行迁营。”
“无妨,杨郎君多虑了。”
“职下也是为郎君所想,以免郎君做难。职下必竟初来,还是应该多有讳忌,以免同袍相厌。职下在城中走动,部卒暂居城外,郎君可使虞侯入营督卫。”
杨怀兵顺竿爬梯,到是把郎君职下的名义给坐实了,令田希鉴好不得意,感觉这个杨怀兵很是懂些事理。
“不须如此麻烦,城内军营颇大,你营自居一隅便是,与其他部卒多多走动就好,时日稍长自然无事。”
“即然郎君如此坚持,怀兵从命就是。”这种事儿都有个度,田希鉴一再让他带兵进城,推托几次还是坚持,那就只能答应下来。再推就令人怀疑了。
“哈哈哈,理当如此。”田希鉴笑的颇为豪迈。门外两个牙将听着里面田希鉴的笑声相互看了看,撇了撇嘴。
泾州城内的军营确实大,应该是这会儿大唐最大的军镇之一,最高峰的时候民三十万,军二十万。
实打实的驻军二十万人。
民三十万,其实大多是为军队服务的老百姓,各种匠作劳力这些,因为交通不便位置偏远,这边军队的很多东西都需要就地生产才行。
不过这会儿早已经没有这么多驻军了和民众了。
像朔方镇,最高峰也是驻军十万虎视西陲,但现在也就是几千兵马,早已十不存一。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政治上的,有制度上的,更多的是战乱。大量的边军都被征调打内战去了。神策军基本上就是边军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