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抱着小清禅回到院中。
    小清禅扭着身子从他怀里滑落下来,一溜烟跑进去找大娘子去了,张军去看了看自家的炉子,透了透煤灰。有点怕了。
    等张军走进屋里,正听小清禅在那绘声绘色的给娘娘讲述耶耶的本领。
    她感觉那几个人明明都死了,却又活了,都是自家耶耶太厉害。
    “娘娘,耶耶便叫那两个胖胖的娘子去给按,就这么,就这么,一下一下的按,然后还要口对口的度气。但是这样。”
    张军一进门,就看到小清禅把大娘子按倒在榻上,正在演示人工呼吸。
    见张军进来,大娘子惊呼一声翻身坐了起来把小清禅抱在怀里,脸都红了,到是把小清禅吓了一跳。
    “耶耶。”
    “嗯。”
    “我在给娘娘讲耶耶救命,就那么按按呼呼,就活了。他们给耶耶伏拜。”
    这会儿没有磕头的说话,大家平时都是跪着的,伏拜算是一种大礼,就是由跪姿变成五体投地那种。表示纳服。
    “睡魇真的能救活过来?”大娘子看着张军问了一句,不敢置信。
    “哪有什么睡魇,以讹传讹罢了,就是吸了石炭的烟气。石炭乃上古树木所化,烟气中带着人身不能生受的东西,闻多了便会昏迷。”
    “那是什么?”
    “人活着需要吸取空中的气,这个知道吧?”张军走过去盘腿坐了下来,把小清禅抱过来放到腿上。
    大娘子点了点头,小清禅扬着鼻子吸了几下,嘻嘻的笑起来。
    “这空气当中,有供人活命的,却也有能伤人性命的,只是多少不同。比如我们能闻到香气,却也能闻到臭气,便是成分不同。
    这石炭的烟气便叫做一氧化碳,他有个兄弟叫二氧化碳,都是能伤人性命的存在,只是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多,平时无须顾忌。
    但若是烧石炭之时,烟路不通,房内又不通风,便会增加一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多,人便渐渐抵御不住了。
    轻的会恶心呕吐,重的便是昏迷,如同熟睡,但是呼吸没了。
    这个时候只要把他抬到外面通风,再按压胸廓,或者以口度气让他恢复呼吸便能救活,其实只是假死。
    但是如果发现的晚了,在石炭烟中的时辰太久,便真的死了。”
    “便救不活了么?”小清禅问。
    “是,时辰太久便救不得了,所以平日里要千万小心。”
    “那,那便不用了吧?”大娘子有些怕了。
    “无坊,只要勤查一下,保持烟道通畅就没事了,最多白天门窗打开散一散。家中的炭炉都不在居室内,不怕的。”
    “可着人去通告一番。”
    “已经叫怀表着人去了,让长史发布告示,派专人讲解。”
    “正该如此。”大娘子点了点头,心里宽慰起来。
    “陛下马上到了,明日我们便回府,待接了陛下与诸臣再来。”
    “陛下要来?可有要事?”
    “是某请陛下前来,某准备让陛下与诸相为童学开蒙,想来是答应了。”
    “郎君大善。”
    “耶耶大善。”
    “嗯,清禅也是好的。”
    ……
    第二天,张军带着人把园子里所有的煤炉子从头检查了一遍,挨门挨户给通了烟囱,这才放心的带着媳妇孩子回了凤翔。
    李适和众臣要来了,他得准备迎接。
    虽然他相当讨厌这些繁琐的礼节和仪式,但也是抗拒不得。自己搞出来的事情,捏着鼻子也得咽下去。
    反而大娘子就要从容得多,对各种礼仪礼节滚瓜乱熟,不慌不乱的,颇有大家风采。
    凤翔一府紧急操办起来,打扫街道修葺各处,挨家挨户通知注意事项,这边从城门外五里开始张灯结彩,做接驾的准备。
    数日之后,来了一位大监,带着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六尚官,各司主官,各司典掌女史,呼呼拉拉一百好几十人。
    张军还在人群中看到了几位彤史官……这特么是要搬家吗?彤史官是安排皇帝住宿并进行详细准确记录的女官。
    说白了,就是这个职务决定了每天皇帝和谁睡,几点睡,然后详细的记录下皇帝是怎么睡的,中间运动了多久,叹了几声……
    这些人都是内官,管着皇帝的衣食住行寝,还有屋子里的摆设,出行接待的各种礼仪,等等。
    说实话,张军的脑瓜子嗡嗡的,后悔一不要不要的,你说自己是不是贱?这特么怎么像捅了马蜂窝一样?
    捅了马蜂窝还能跑,这个可不能跑,得听着学着看着记着,小心伺候着。
    好在这些人都是识好歹的,并没在张军面前张牙舞爪,客客气气的该干什么干什么。都是为了革命工作,也不容易。
    等到这些女官们忙活完,又是几天过去了,凤翔城到给皇帝准备的寝宫已经大变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长安。还是宫城。
    这边准备好了,大监巡视后感觉差不多了,那边皇帝也就到了。
    其实两边是有联络的,这边在准备,那边就慢慢走,一地一地的巡查过来,等到这边安排好了通知过去,那边就不再拖拉,加快了速度。
    张军带着李应右,张良,高庆,刘承旨四人到城外五里的五里亭接驾。
    古时城池外面总会有这样的建筑,什么一里河,三里河,五里亭,六里桥,十里坡之类的,其实就是各种迎来送往礼仪上使用的。
    从民间到皇宫,对各种迎来送往都有着严格规定,送几里,迎几里,谁去送,谁来迎等等,不能有任何差错。
    早来的大监起了很大作用,引导着张军进行全部操作。这是霍仙鸣的人,派过来帮忙的。
    等到终于把李适众人迎进城中进了行宫,张军感觉自己已经要飞升了,真的,马上就飞了。
    当天无事,皇帝刚到这里,要修整,不见任何人。
    张军就宴请一众跟随皇帝过来的大佬们,联络联络感情。也没说什么正事,纯交流感情那种。等着皇帝的召见。
    另一边,戴休颜从盩厔赶了过来,准备这边的童学开蒙,还有军官学院的开学典礼。
    寺庙又多又大的好处这会儿显示出来了,想干什么都有地方,还宽敞,相当合适。这会儿的寺庙里大多不供佛像,处理起来相当简单。
    佛像是从大乘兴起,也就是国内的念佛宗兴起以后开始大量塑造供奉的。唐末宋初。
    这会儿凤翔城内有户近二十万,丁口三十几万人,童学招进来七到十二岁的童子一万六千多,分为十五院两百五十学。
    也就是两百五十个班。不是只有这些孩子,而是老师不够用了,这已经快把城内识字的一网打尽了,很多官吏都兼职了教授。
    张军的想法很简单,想一下子就把小学中学开起来那不可能,老师这一关就过不去,所以就先识字。只要识了字以后就都有可能。
    其他的,数学这个时候是有的,其他的再慢慢补充,慢慢磨。
    将来他会自己选择一些学生亲手教,慢慢的把其他学科建起来。
    这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甚至要慢于他征阀天下,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走一步是一步。
    终于,李适休息好了,开始办公,着人来召张军。

章节目录

大唐朝请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宁溪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宁溪南并收藏大唐朝请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