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老李啊,老王啊,老孔啊,好久没见你们了,你们又升官啦?有没有空啊,我们唠几句?”
朝臣们:“……”
另一头,盛宝筝让身边的手下立马赶制一批精美的书签,只等着魏紫延归来,就在上边刻字。刻什么呢,就刻一些勉励人读书的名言警句,譬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之类的。
魏紫延脸皮厚,让他去找满朝文武要一句警世格言或者勉励人的话,还是没问题的。如果有原创佳句那更好了,到时候他们就在这些格言后,引上人名,表示当朝阁老也赞同,还印上芳华坊的名号。冲着名人效应和偶像力量,那些以仕途为目标的读书人岂不趋之若鹜?
等第一批书签赶制出来,摸着那精美的纹路,魏紫延目瞪口呆,第一次感受到了好友的脑子多么伶俐。
他激动得满面红光:“好家伙,阿筝你这商业头脑简直绝了。一个书签不值什么钱,连我这种不学无术的人,把这些书签插在书本里,都感受到了洗礼,那些穷酸秀才们,又如何能免俗呢?这难道就是你说的,比起其他书坊主来说,我们的优势,既有钱还有人脉?”
“没错,这就是你的优势,时时刻刻不要抛弃了。”盛宝筝朝他竖起了个大拇指,不吝惜语言地勉励他,毕竟纨绔也有自己的厉害之处。
那些书坊主都是平头百姓,哪里能够认识到那么多的文武百官,还能一个个骚扰一遍不被挨打。
被哄得很开心,但魏紫延还是拨弄着那小小薄薄的纸片,哼了一声:“我到时候要看看谁的书签卖得最好。”那代表那名官员在民间肯定最受人仰望爱戴,人格魅力绝对非凡。
一个小小的书签,只能说是买书附赠的添头,能赢得读书人短暂的好感,但不能持久。
教辅材料的编写还是得提上日程。
盛宝筝自己是不学无术的,但盛国公好歹是一代权臣,他派系的官员多如过江之鲫,请翰林院的学士,上几届的状元、榜样、探花或者曾经的进士们,分享一下他们的考试经验,合力编写几本科考教辅材料还是不在话下。
就算有不愿意的,在盛宝筝郑重承诺,书籍的扉页会印上每位编写者的大名,每一本书籍销售后的利润分红,也会按贡献回报给每位负责编写的翰林学士,不会贪墨一分钱后,他们就放下了所有身段。
这份编写教材的肥差,翰林院都抢疯了,他们为官多年,一个清水衙门俸禄本来就不高,现在一个出书成名还能挣钱的机会就摆在他们面前,哪个傻子还会拒绝。
科举考试就是一个独木桥,每三年都会诞生一届新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更是数不胜数,从童生试、乡试、会试再到殿试,他们可是大浪淘沙被筛选过来的,考试经验别提多丰富了。
古代版的五年科举卅年模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而其他的科举密卷38套、科考经义内容全解读、科考题库模拟汇编卷、科考题目分层训练等等,也在紧锣密鼓悄悄安排上了。
等到芳华坊重新开业那一天,盛宝筝没有搞什么张灯结彩的仪式,他生怕被那些横眉冷对的书生砸臭鸡蛋,很低调地打开了书坊的门,似乎就这样告诉大家:嗨,我又重新营业啦。
东雀门所有百姓、书坊主、各路探子都在冷眼旁观,如他们所料的,新开业的芳华坊招牌都不带换一个的,门前自然冷落鞍马稀。
它之前盗印书、缺字漏印,已然欺骗了广大爱书之人的感情,不会有人再去买账了。就算真的进店了,八成也是为了看个笑话。
一个上午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他们盯得累了,各自散去了。
等回来后,却发现芳华坊里人头攒动,乌泱泱的全是人,而他们的书坊里客流量莫名其妙少了一些,这可把他们吓坏了,到底怎么回事?
“芳华坊的口碑不是都给那混账世子给败没了么,怎么还那么多人?”
“那些人难道都是花钱请来的托儿吗?这也太卑鄙了吧。”
“芳华坊是搞免费送书吗,怎么出来的人都抱着一大本,还一副占了大便宜的样子?”众人议论纷纷。
再怎么说芳华坊背后都是权贵把持,权贵们营业总有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部分书坊主坐不住了,令身边的伙计乔装打扮:“你去探探虚实,回来给我汇报情况。”
伙计肩负重任去了,很快却哭丧着脸回来:“掌柜的,我根本挤不进去,那人实在太多了。里面的书生都一脸癫狂,抱着好多书,好多进去的,无论怎么催,都不舍得出来。”
那芳华坊重新开业,也没扩充门面,地盘就那么小,容量极为有限,里面的人都不舍得出来,那他怎么挤得进去?更别提打探情况了。
“我不管,你就算被踩死了,也得给我挤进去!”书坊主发出怒吼,桌子拍得震天响,满盏的茶杯都在颤抖。
随着时间推移,人都有从众心理,芳华坊的热闹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导致东雀门新开业的书坊人越来越少。
书香坊内本来还有几名熟客在购书,但听着街市外吵吵闹闹的动静,他们本来还能静心看书的,瞬间也感到索然无味,很快就放下书走了。
毕竟做生意的讲究一个人气,同一条街的同一类型的门店,如果一家冷冷清清无人光顾,一家乌泱泱的全是人,大家都会产生好奇心,想挤进去看看情况。
--
朝臣们:“……”
另一头,盛宝筝让身边的手下立马赶制一批精美的书签,只等着魏紫延归来,就在上边刻字。刻什么呢,就刻一些勉励人读书的名言警句,譬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之类的。
魏紫延脸皮厚,让他去找满朝文武要一句警世格言或者勉励人的话,还是没问题的。如果有原创佳句那更好了,到时候他们就在这些格言后,引上人名,表示当朝阁老也赞同,还印上芳华坊的名号。冲着名人效应和偶像力量,那些以仕途为目标的读书人岂不趋之若鹜?
等第一批书签赶制出来,摸着那精美的纹路,魏紫延目瞪口呆,第一次感受到了好友的脑子多么伶俐。
他激动得满面红光:“好家伙,阿筝你这商业头脑简直绝了。一个书签不值什么钱,连我这种不学无术的人,把这些书签插在书本里,都感受到了洗礼,那些穷酸秀才们,又如何能免俗呢?这难道就是你说的,比起其他书坊主来说,我们的优势,既有钱还有人脉?”
“没错,这就是你的优势,时时刻刻不要抛弃了。”盛宝筝朝他竖起了个大拇指,不吝惜语言地勉励他,毕竟纨绔也有自己的厉害之处。
那些书坊主都是平头百姓,哪里能够认识到那么多的文武百官,还能一个个骚扰一遍不被挨打。
被哄得很开心,但魏紫延还是拨弄着那小小薄薄的纸片,哼了一声:“我到时候要看看谁的书签卖得最好。”那代表那名官员在民间肯定最受人仰望爱戴,人格魅力绝对非凡。
一个小小的书签,只能说是买书附赠的添头,能赢得读书人短暂的好感,但不能持久。
教辅材料的编写还是得提上日程。
盛宝筝自己是不学无术的,但盛国公好歹是一代权臣,他派系的官员多如过江之鲫,请翰林院的学士,上几届的状元、榜样、探花或者曾经的进士们,分享一下他们的考试经验,合力编写几本科考教辅材料还是不在话下。
就算有不愿意的,在盛宝筝郑重承诺,书籍的扉页会印上每位编写者的大名,每一本书籍销售后的利润分红,也会按贡献回报给每位负责编写的翰林学士,不会贪墨一分钱后,他们就放下了所有身段。
这份编写教材的肥差,翰林院都抢疯了,他们为官多年,一个清水衙门俸禄本来就不高,现在一个出书成名还能挣钱的机会就摆在他们面前,哪个傻子还会拒绝。
科举考试就是一个独木桥,每三年都会诞生一届新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更是数不胜数,从童生试、乡试、会试再到殿试,他们可是大浪淘沙被筛选过来的,考试经验别提多丰富了。
古代版的五年科举卅年模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而其他的科举密卷38套、科考经义内容全解读、科考题库模拟汇编卷、科考题目分层训练等等,也在紧锣密鼓悄悄安排上了。
等到芳华坊重新开业那一天,盛宝筝没有搞什么张灯结彩的仪式,他生怕被那些横眉冷对的书生砸臭鸡蛋,很低调地打开了书坊的门,似乎就这样告诉大家:嗨,我又重新营业啦。
东雀门所有百姓、书坊主、各路探子都在冷眼旁观,如他们所料的,新开业的芳华坊招牌都不带换一个的,门前自然冷落鞍马稀。
它之前盗印书、缺字漏印,已然欺骗了广大爱书之人的感情,不会有人再去买账了。就算真的进店了,八成也是为了看个笑话。
一个上午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他们盯得累了,各自散去了。
等回来后,却发现芳华坊里人头攒动,乌泱泱的全是人,而他们的书坊里客流量莫名其妙少了一些,这可把他们吓坏了,到底怎么回事?
“芳华坊的口碑不是都给那混账世子给败没了么,怎么还那么多人?”
“那些人难道都是花钱请来的托儿吗?这也太卑鄙了吧。”
“芳华坊是搞免费送书吗,怎么出来的人都抱着一大本,还一副占了大便宜的样子?”众人议论纷纷。
再怎么说芳华坊背后都是权贵把持,权贵们营业总有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部分书坊主坐不住了,令身边的伙计乔装打扮:“你去探探虚实,回来给我汇报情况。”
伙计肩负重任去了,很快却哭丧着脸回来:“掌柜的,我根本挤不进去,那人实在太多了。里面的书生都一脸癫狂,抱着好多书,好多进去的,无论怎么催,都不舍得出来。”
那芳华坊重新开业,也没扩充门面,地盘就那么小,容量极为有限,里面的人都不舍得出来,那他怎么挤得进去?更别提打探情况了。
“我不管,你就算被踩死了,也得给我挤进去!”书坊主发出怒吼,桌子拍得震天响,满盏的茶杯都在颤抖。
随着时间推移,人都有从众心理,芳华坊的热闹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导致东雀门新开业的书坊人越来越少。
书香坊内本来还有几名熟客在购书,但听着街市外吵吵闹闹的动静,他们本来还能静心看书的,瞬间也感到索然无味,很快就放下书走了。
毕竟做生意的讲究一个人气,同一条街的同一类型的门店,如果一家冷冷清清无人光顾,一家乌泱泱的全是人,大家都会产生好奇心,想挤进去看看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