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早上,陆晨起床后开始准备制造生物制氧机,与工业制氧设备不同,工业制氧是利用物理方法制氧,而生物制氧机就是利用藻类制氧,我们知道,星球上的氧气是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来产生的,而植物和蓝藻都可以产生氧气,
热带雨林被称之为星球之肺,但是热带雨林产生的有机物会很快被消耗掉,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热带雨林的氧气产出与消耗差不多持平;而寒带的植物的有机物因为寒冷的原因,有机物不会被大量消耗,释放的二氧化碳就会比较少,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氧气,而占据星球表面70%的海洋,藻类分布在其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所以生物制氧机就是利用藻类的能力来产生氧气(个人理解,不对的就当是平行世界,生物法则有不同的吧)。
随后,陆晨来到工作间,先是做了一个长宽高各一米的大箱子,然后在内部放了五层的隔断板,然后隔断板上面是一块玻璃密封起来了,水箱的盖板上面是送风机,内部上面挂着一个太阳灯,随后陆晨出了庇护所来到一条河边,打了一盆水,回到庇护所倒入箱子内,又再倒入庇护所内部的水,然后把盖板盖上,其中在箱体的上方的两侧各有一根管子,这是用来接入庇护所的通风系统,一边进气,一边出气,其中出气的一段接入空调通风系统,通过送风机一边吸入庇护所内部的空气,一边通过管道送入空调系统然后吹入庇护所,形成一个内部的小循环,因为自己没有培养基,就只能利用水中的物质进行藻类的培育,所以需要定期换水。
陆晨利用纳米核心计算过了,如果生物制氧机内的藻类完全培育起来,那么可以保证一个10人的庇护所内部的氧气所需,只要一周换一次水就可以了,如果有条件自己能够制作培养基,那么可以直接往里面加营养液就可以了,水都可以不用换。
......
于此同时,就在陆晨在制作生物制氧机的时候,官方也在行动,在各地制造厂的努力下,一个个大型的设备被运到庇护所,开始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装,这个设备就是官方制造的大型工业制氧设备,在运入庇护所安装好了之后,只要保证电力充足,那么一台这样的大型设备就能保证庇护所内部5万人的氧气供应,毕竟大气中氧气含量只是降低了一点,还有寒带的植物在负责供氧,在安装这个设备的同时,官方还动用资源开始培育耐寒植物,准备植物培育成功之后大量移植到庇护所周围,
毕竟现在的白天并不是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相当于是阴天一样,不过比阴天要暗了很多,这就导致每日的白天时长短了很多,植物的光合作用变短,再加上气温变低,许多热带植物纷纷死亡,以及火山爆发导致的大面积森林大火,才会导致含氧量下降,以目前的气温,暂时寒带植物还能保证生存。
就在官方安装大型制氧设备的时候,也在各个养殖基地配备了生物制氧设备,而且都是大型的设备,选取一些无毒无害的藻类进行培养,通过对藻类的培养繁殖,提供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在藻类多的时候,把多余的藻类晒干制成牲畜饲料用来喂养,而动物的粪便又可以制成肥料对种植基地进行施肥,形成的一个循环链条,保证了一部分的口粮以及肉食的供给。
......
这边,陆晨看了看做好的生物制氧机,接通电源之后,打开太阳灯,就让内部的藻类自行繁殖,估计到交易的那天差不多也可以使用了。
随后陆晨登上论坛,联系了徐建,问他要不要制氧设备,徐建这几天也知道了氧气下降的事情,正在愁呢,没想到陆晨会制造制氧设备,当即大喜,和陆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徐建付出了1吨沙石,500kg水泥,还有1吨金属的物资来作为交换。
确定好交易之后,陆晨来到工作间把第二个生物制氧机做好后,就看向纳米核心,发现高能电池已经推演完毕,陆晨开始查看这次推演出来的高能电池,发现推演出来的是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添加了石墨烯技术,充电时间比普通的锂离子电池要快1000倍,能量密度也比原来的锂离子电池要高五倍,陆晨看到这还是有点小小的失望,毕竟以为可以推演出来更高密度的电池,
“果然,当时提示只要两百点能量的时候就该想到不会有那么大提升。”
陆晨觉得当时开始推演只要两百点的时候就该做好心理准备,不过目前来说石墨烯电池也够用了,毕竟自己也只是在这个城市活动,以后能量充足了可以再去研究,
随后,陆晨看向了电池的制造技术,发现下面的介绍中有很多的设备,包括从最开始的投入原料,到最后的电池封装,一应技术原理的和设备都有着详细的介绍,包括生产设备的制造技术也有,
陆晨继续看下去,发现可以利用纳米核心进行制造,直接使用能量的话大概需要100点能量才能制造出一块电池,陆晨看了一下数据
——
石墨烯锂离子电池
制造需求:100点能量
制造时间:15分钟
体积:长20cm,宽10cm,厚5cm
重量:5kg
能量密度:100度
——
陆晨发现这个密度还是可以的,毕竟像特斯拉的电动车的电池差不多有60到70多度的电,这个电池能量密度比这个还大,而且体积还减小了,充电速度还快,陆晨估计就这一块电池的电量,足够自己穿着防护服活动五个多个小时了,到时候加装两块电池,就足够自己一天的活动了,而且两块电池的重量也就20斤,以防护服中的机械助力装置的能力来说还是毛毛雨的
陆晨看到纳米核心已经有了400多点的能量,当即就用100点能量制造了一个电池出来,十五分钟之后,陆晨看着手上新鲜出炉的石墨烯电池感觉科技的伟大,这么一个小小的电池里面可以存储这么多的电量,实在是不可思议。
随后陆晨开始利用工作间设备和纳米核心制造防护服,利用机械助力装置为骨架,加上高强度碳纤维面料,制造出了防护服的主体,然后在防护服的侧面添加了一装置,可以用来存放小的氧气瓶,还在防护服的后面腰部的位置加上了加上了一个微型制氧机,利用物理吸附法提供氧气,只要电量充足就能保证氧气的供应量,至于侧面的氧气瓶是作为备用的措施,万一因为什么事情耽误无法及时返回庇护所,那么这两个氧气瓶就是保证自己生存的救命稻草。
电池的位置在防护服的背部,而且是可拆卸式的模块化设计,这样如果这组电池没电了,可以直接卸下来,然后安装第二组电池。
最后是头部面罩的位置,陆晨在制造出来头部面罩之后,加装了夜视功能,和一个显示板功能,这个显示板可以实时看到防护服的整体状态,包括防护服内的压力,氧气含量,温度等等,避免出现意外,最后,陆晨在制造完成之后,一共花费了150点能量和若干材料,最后又花费了50点能量整体优化了一下这个防护服,最后呈现在陆晨眼前的就是像流浪星球里面的防护服差不多的样式。
不过陆晨的这个要比电影里面的要先进,首先是机械助力能够使陆晨搬起来更重的物体,极限力量达到了500kg,其次是内置的缓冲装置使得从高处落下的伤害大幅度降低,而且防护的面料是高强度的材料,所以普通的刀具是很难划破的。
最后陆晨看着剩余的100点能量,咬了咬牙,再次制造了一个电池出来,然后两个电池给装上了防护服上面,随后陆晨穿着防护服出了庇护所,开始在庇护所周围实验防护服的性能,
只见在一处公路上,一个红色的人影在快速的移动,速度达到了每小时50公里,而且时不时的还跳起来,一跃能有四五米的高度,有时候路边有辆汽车的话,就能看到这个人影直接就把车给掀翻了,看着及其轻松。
这个人影就是我们的主角陆晨,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高强度测试之后,陆晨回到了庇护所,看着防护服显示的剩余电量只有70%了,如果以之前的运动强度,估计还能使用三个多小时,所以这个防护服在平常状态下能电量能够维持10个小时的生存需求,但是一旦处于高强度运作时,只能支撑4个小时,所以陆晨在想要不要再加两块电池,毕竟这个电池体积也不大,背后的位置放下四块还是没问题的。
随后陆晨又想到刚刚在测试的时候,自己在快速移动的时,很多周围的信息无法处理,有时候路边突然出现一个障碍物的时候会来不及反映,所以还得内置一个计算机,
“不过不仅仅是防护衣上面,庇护所的其他地方也可以利用电脑控制,而且最好是人工智能,不过以我现在的知识储备,人工智能我弄不出来,但是一般的智能程序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有纳米核心,可以制造碳基芯片,而且会比硅基芯片的运算速度更快。”
陆晨想到这里,看了看时间也不早了,准备先休息,明天再开始研究。
热带雨林被称之为星球之肺,但是热带雨林产生的有机物会很快被消耗掉,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热带雨林的氧气产出与消耗差不多持平;而寒带的植物的有机物因为寒冷的原因,有机物不会被大量消耗,释放的二氧化碳就会比较少,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氧气,而占据星球表面70%的海洋,藻类分布在其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所以生物制氧机就是利用藻类的能力来产生氧气(个人理解,不对的就当是平行世界,生物法则有不同的吧)。
随后,陆晨来到工作间,先是做了一个长宽高各一米的大箱子,然后在内部放了五层的隔断板,然后隔断板上面是一块玻璃密封起来了,水箱的盖板上面是送风机,内部上面挂着一个太阳灯,随后陆晨出了庇护所来到一条河边,打了一盆水,回到庇护所倒入箱子内,又再倒入庇护所内部的水,然后把盖板盖上,其中在箱体的上方的两侧各有一根管子,这是用来接入庇护所的通风系统,一边进气,一边出气,其中出气的一段接入空调通风系统,通过送风机一边吸入庇护所内部的空气,一边通过管道送入空调系统然后吹入庇护所,形成一个内部的小循环,因为自己没有培养基,就只能利用水中的物质进行藻类的培育,所以需要定期换水。
陆晨利用纳米核心计算过了,如果生物制氧机内的藻类完全培育起来,那么可以保证一个10人的庇护所内部的氧气所需,只要一周换一次水就可以了,如果有条件自己能够制作培养基,那么可以直接往里面加营养液就可以了,水都可以不用换。
......
于此同时,就在陆晨在制作生物制氧机的时候,官方也在行动,在各地制造厂的努力下,一个个大型的设备被运到庇护所,开始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装,这个设备就是官方制造的大型工业制氧设备,在运入庇护所安装好了之后,只要保证电力充足,那么一台这样的大型设备就能保证庇护所内部5万人的氧气供应,毕竟大气中氧气含量只是降低了一点,还有寒带的植物在负责供氧,在安装这个设备的同时,官方还动用资源开始培育耐寒植物,准备植物培育成功之后大量移植到庇护所周围,
毕竟现在的白天并不是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相当于是阴天一样,不过比阴天要暗了很多,这就导致每日的白天时长短了很多,植物的光合作用变短,再加上气温变低,许多热带植物纷纷死亡,以及火山爆发导致的大面积森林大火,才会导致含氧量下降,以目前的气温,暂时寒带植物还能保证生存。
就在官方安装大型制氧设备的时候,也在各个养殖基地配备了生物制氧设备,而且都是大型的设备,选取一些无毒无害的藻类进行培养,通过对藻类的培养繁殖,提供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在藻类多的时候,把多余的藻类晒干制成牲畜饲料用来喂养,而动物的粪便又可以制成肥料对种植基地进行施肥,形成的一个循环链条,保证了一部分的口粮以及肉食的供给。
......
这边,陆晨看了看做好的生物制氧机,接通电源之后,打开太阳灯,就让内部的藻类自行繁殖,估计到交易的那天差不多也可以使用了。
随后陆晨登上论坛,联系了徐建,问他要不要制氧设备,徐建这几天也知道了氧气下降的事情,正在愁呢,没想到陆晨会制造制氧设备,当即大喜,和陆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徐建付出了1吨沙石,500kg水泥,还有1吨金属的物资来作为交换。
确定好交易之后,陆晨来到工作间把第二个生物制氧机做好后,就看向纳米核心,发现高能电池已经推演完毕,陆晨开始查看这次推演出来的高能电池,发现推演出来的是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添加了石墨烯技术,充电时间比普通的锂离子电池要快1000倍,能量密度也比原来的锂离子电池要高五倍,陆晨看到这还是有点小小的失望,毕竟以为可以推演出来更高密度的电池,
“果然,当时提示只要两百点能量的时候就该想到不会有那么大提升。”
陆晨觉得当时开始推演只要两百点的时候就该做好心理准备,不过目前来说石墨烯电池也够用了,毕竟自己也只是在这个城市活动,以后能量充足了可以再去研究,
随后,陆晨看向了电池的制造技术,发现下面的介绍中有很多的设备,包括从最开始的投入原料,到最后的电池封装,一应技术原理的和设备都有着详细的介绍,包括生产设备的制造技术也有,
陆晨继续看下去,发现可以利用纳米核心进行制造,直接使用能量的话大概需要100点能量才能制造出一块电池,陆晨看了一下数据
——
石墨烯锂离子电池
制造需求:100点能量
制造时间:15分钟
体积:长20cm,宽10cm,厚5cm
重量:5kg
能量密度:100度
——
陆晨发现这个密度还是可以的,毕竟像特斯拉的电动车的电池差不多有60到70多度的电,这个电池能量密度比这个还大,而且体积还减小了,充电速度还快,陆晨估计就这一块电池的电量,足够自己穿着防护服活动五个多个小时了,到时候加装两块电池,就足够自己一天的活动了,而且两块电池的重量也就20斤,以防护服中的机械助力装置的能力来说还是毛毛雨的
陆晨看到纳米核心已经有了400多点的能量,当即就用100点能量制造了一个电池出来,十五分钟之后,陆晨看着手上新鲜出炉的石墨烯电池感觉科技的伟大,这么一个小小的电池里面可以存储这么多的电量,实在是不可思议。
随后陆晨开始利用工作间设备和纳米核心制造防护服,利用机械助力装置为骨架,加上高强度碳纤维面料,制造出了防护服的主体,然后在防护服的侧面添加了一装置,可以用来存放小的氧气瓶,还在防护服的后面腰部的位置加上了加上了一个微型制氧机,利用物理吸附法提供氧气,只要电量充足就能保证氧气的供应量,至于侧面的氧气瓶是作为备用的措施,万一因为什么事情耽误无法及时返回庇护所,那么这两个氧气瓶就是保证自己生存的救命稻草。
电池的位置在防护服的背部,而且是可拆卸式的模块化设计,这样如果这组电池没电了,可以直接卸下来,然后安装第二组电池。
最后是头部面罩的位置,陆晨在制造出来头部面罩之后,加装了夜视功能,和一个显示板功能,这个显示板可以实时看到防护服的整体状态,包括防护服内的压力,氧气含量,温度等等,避免出现意外,最后,陆晨在制造完成之后,一共花费了150点能量和若干材料,最后又花费了50点能量整体优化了一下这个防护服,最后呈现在陆晨眼前的就是像流浪星球里面的防护服差不多的样式。
不过陆晨的这个要比电影里面的要先进,首先是机械助力能够使陆晨搬起来更重的物体,极限力量达到了500kg,其次是内置的缓冲装置使得从高处落下的伤害大幅度降低,而且防护的面料是高强度的材料,所以普通的刀具是很难划破的。
最后陆晨看着剩余的100点能量,咬了咬牙,再次制造了一个电池出来,然后两个电池给装上了防护服上面,随后陆晨穿着防护服出了庇护所,开始在庇护所周围实验防护服的性能,
只见在一处公路上,一个红色的人影在快速的移动,速度达到了每小时50公里,而且时不时的还跳起来,一跃能有四五米的高度,有时候路边有辆汽车的话,就能看到这个人影直接就把车给掀翻了,看着及其轻松。
这个人影就是我们的主角陆晨,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高强度测试之后,陆晨回到了庇护所,看着防护服显示的剩余电量只有70%了,如果以之前的运动强度,估计还能使用三个多小时,所以这个防护服在平常状态下能电量能够维持10个小时的生存需求,但是一旦处于高强度运作时,只能支撑4个小时,所以陆晨在想要不要再加两块电池,毕竟这个电池体积也不大,背后的位置放下四块还是没问题的。
随后陆晨又想到刚刚在测试的时候,自己在快速移动的时,很多周围的信息无法处理,有时候路边突然出现一个障碍物的时候会来不及反映,所以还得内置一个计算机,
“不过不仅仅是防护衣上面,庇护所的其他地方也可以利用电脑控制,而且最好是人工智能,不过以我现在的知识储备,人工智能我弄不出来,但是一般的智能程序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有纳米核心,可以制造碳基芯片,而且会比硅基芯片的运算速度更快。”
陆晨想到这里,看了看时间也不早了,准备先休息,明天再开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