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相关官员个个面色阴沉,尤其是费重,更是咬着牙,不时在厅内来回踱步,半晌才又砰一拍几案:“他闻铭到底图什么?竟不顾官场规矩,如此与我等为敌!”
要不是知道闻铭弹劾了自家的行为,他们还不至于如此心急地送那几个瘟神离开呢,毕竟那不光是银子的事情,更关系到了他们的脸面和尊严,哪有放人还不够,还要赔偿银子的道理。
刘度哼声道:“这不明摆着吗,漕帮总舵在江南,对闻铭来说,自然是这些帮会中人更重要些了。我甚至都怀疑漕帮最近做下的诸多行径都是得了闻铭的指点!”
“他怎敢……”其他人再度变色,但仔细想想又不无道理。是啊,现在的漕帮已然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又怎可能还有胆量和手段与他们这些官员争斗,尤其是他们的家眷分处各地,想要在短时间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掌握并掳劫可不是寻常江湖中人能做到的。
但有闻铭这个同僚出谋划策就不同了,再加上他的身份,足以让失去主心骨的漕帮听命行事……各种缘由凑到一起,闻铭自然就成了那个帮着漕帮坏他们好事的幕后黑手。
不过韩准还是提出了一个疑问:“话虽如此,他明明之前都未有反应,为何现在才动?”
“之前不是江南起了乱子吗,他哪来的工夫帮着漕帮?至于之后,安抚地方,重新恢复江南各地的经济,总也是要花些时间的。然后就是他现在有用到漕帮的地方了。”刘度说着,又一拍案,“对,我可是听说了,这回闻铭打算在江南重修民册,此事可不容易办,不光要有各级官府的听令行事,还需要地方百姓配合。而在江南,要想让百姓听话,却是肯定绕不过根深蒂固的漕帮的。”
他这一说,其他人也纷纷明白过来,一个个拍案大骂闻铭不当人子:“你自己想干出些事情来,就只管自己做便是了,何苦牵连到我等?”
“这是摆明了宁可与我们为敌,也要拉漕帮为他所用了!”
“而且各位想过没有,一旦真让他把重编民册的事情办成了,对我们来说也是大有隐患的。若是江南真因此提高税赋,使朝廷觉着这么做有好处,政事堂和陛下会不会也在天下各地都推行此法?”
这最后一问,顿时让所有人都激灵灵一个寒颤,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是啊,要是两淮也来个重编民册,折腾不说,还把自身推到了与所有世家富户对立的位置上去。
谁都知道现在各地在编的百姓数量只得实际数字的七八成,生下来那些,他们的税赋其实照交,却分别入了官员和地方豪族的私囊,还有些索性便成了世家奴隶。一旦真把这些百姓都给查出来,还他们自由,对官府,对豪门的损害自然是极其巨大的。
“不成,我们绝不能坐视着闻铭一错再错,到时候说不定不但江南,就连我两淮都要乱上一乱了。我们可没有江南那么厚的底子,一旦真乱了,再想恢复就不知要过多少年了。”刘度一脸不安地说道。
“刘大人此言甚是,他作如此祸国殃民之举,我等既为朝廷官员自当尽力阻拦!只是该如何做呢?”
“上表弹劾,再发动我等在朝中的同年同乡,一起阻止此大错之事。我想陛下和朝中诸公一定只是受其蒙蔽才会允准此事,只要我等戳破其阴谋,便足以改变朝廷之意!”
“正是正是,若再任由他肆无忌惮地做什么重编民册的举动,后果极可能酿成江南的再一次大乱。而到那时,其祸之烈更在罗天教叛乱之上,而且江南也不能再遭受如此打击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岂能眼见大错铸成而不加阻拦?我愿意去信京师,劝说同年好友人等弹劾闻铭,阻止此事成真!”
就在这间厅堂内,这些两淮的文武官员彻底展现出了什么叫作颠倒黑白,睁眼说瞎话。他们绝口不提自己和闻铭结下的梁子,口口声声都只说着一切是为了天下,为了朝廷,然后便把闻铭的这一决策认定为了祸国殃民的大错,必须全力阻止,狠狠反对。
在达成共识后,他们便不再多言,各自忙碌起来。几名文官自然是写信写弹章,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来对付闻铭,至于两名武官,在此事上倒是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只有费重在一番思量后,决定赶回徐州,撺掇着巡抚大人也狠狠地告闻铭一状。
他闻铭固然是江南巡抚地位极高,但自家巡抚也不比他差,只要他能主动出招,再加上朝中反对者的声浪一起,足以让闻铭吃不了兜着走了。
……
一场针对闻铭的阴谋已迅速酝酿并发动,而身在江南的他和李凌对此却还一无所知,他们还在为重编民册一事做着前期的准备。
这等大事可不是发几道政令,贴几张告示就能让所有人都遵循照办的。须得循序而进,先与利益相关方有所接触,尝试着说服他们,才好有下一步。不然真遇到了来自当地世家大族的重重阻挠,他们总不能真不顾一切,以力要挟吧?
所以在这个临近年底的时候里,闻巡抚和李知府依旧忙碌,几乎每日都会接见不少当地士绅,用旁敲侧击的法子尝试着说服。
此时,李凌就正和陆家的陆行渊作着商量,后者已经从李凌的一些只言片语中品出了其中意图,神情自然变得凝重起来:“李大人,你想要我陆家名下的奴仆名册,这恐怕有些不妥吧?他们可是我陆家的财产,岂能随意为外人所知,哪怕是朝廷,也无权干涉。”
“陆员外不要误会,本官这么做并无恶意,实在是上峰有命,不得不行。而且你也看到了,如今江南遭逢大变后百废待兴,而想要尽快让江南恢复原貌,这人口便是重中之重,所以……”
李凌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对方有些无礼地打断:“李大人,此事不必再提,我现在就可以代表家主回你一句,我们不会应允。你之前让我们拿出一些银子来帮城中百姓度过难关,我陆家义不容辞。哪怕是与你合作,出大量银子买你的纵横书局的股份,我们也认了,毕竟这都是对我扬州大有好处的事情。
“但是,你想得寸进尺地掌握我陆家的命脉,甚至还怀着其他心思,就请恕我不能答应了。而且我也奉劝你一句,此事能不碰还是不碰为好,若不然别说你一个知府,就是巡抚,一旦被群起攻讦,也必然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李凌听他这么道来,脸色也是一沉。很显然,他已经明白自己的意图所在了,只是碍于双方关系,没有彻底点破罢了。虽然他很是坚决,但还是想要一试:“陆员外,此事关系到我大越将来,你们陆家可是朝廷重臣之家,是江南大姓,就不能把目光放长远些?而且就我所知,此事朝廷也有意一试,连陆相也是允准的。”
见李凌居然拿陆缜来压自己,陆行渊面上的笑容都僵住了,半晌才有些生硬道:“大伯他为朝廷宰执,自当为国尽忠。但我等却是陆家子弟,所言所行,还是当以家族为念,所以,还请大人恕罪!”说完,他迅速起身,拱手施礼,不等李凌反应过来,便已转身离开。
李凌有些怔忡地盯着对方离开的背影,好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陆家的态度竟如此坚决,实在出乎了他的意料啊,连陆缜都无法让他们做出稍许退让吗?
也是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一点,自己和闻铭想要做的事情有多艰巨,将要面对多少强大的阻挠。陆家的反应,就是所有江南世家豪门的反应,不,不光是这些大家族,也包括了从如今混乱的户籍管理中得利的诸多小地主,他们想必也是不会允准此事落实下去的。
所以,谢家根本就不用再作试探了,因为他们和陆家一样,而且比陆家更没有顾虑,因为他们可没有在朝中任官的大人物啊。
“委婉劝说怕是不行了,那就只能用强逼的方式吓一吓那些小地主,倘若能让他们做出让步,说不定也能带得世家大族做出退让。”李凌心里又转起了新的念头来,只是这把握,却比之前更小了。
有些混乱的思绪被笃笃的敲门声打断,李凌随口应了声:“进来。”
就见李莫云满脸欣喜地站在那儿,大声道:“公子,他们……他们平安回来了。”
“你说谁……”脑子还有些发昏的李凌先问了一句,这才想起来,赶紧起身喜道:“你是说漕帮的人平安回来了?”
“是啊,许多人都回来了,杨帮主,还有杨姑娘,他们带了几人等在衙门口,说要亲自感谢公子你呢。”
“那快请他们进来……不,我这就出去见他们。”李凌顿时大喜,暂时把公事上的不快抛到一边,满脸堆笑就往外去。
要不是知道闻铭弹劾了自家的行为,他们还不至于如此心急地送那几个瘟神离开呢,毕竟那不光是银子的事情,更关系到了他们的脸面和尊严,哪有放人还不够,还要赔偿银子的道理。
刘度哼声道:“这不明摆着吗,漕帮总舵在江南,对闻铭来说,自然是这些帮会中人更重要些了。我甚至都怀疑漕帮最近做下的诸多行径都是得了闻铭的指点!”
“他怎敢……”其他人再度变色,但仔细想想又不无道理。是啊,现在的漕帮已然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又怎可能还有胆量和手段与他们这些官员争斗,尤其是他们的家眷分处各地,想要在短时间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掌握并掳劫可不是寻常江湖中人能做到的。
但有闻铭这个同僚出谋划策就不同了,再加上他的身份,足以让失去主心骨的漕帮听命行事……各种缘由凑到一起,闻铭自然就成了那个帮着漕帮坏他们好事的幕后黑手。
不过韩准还是提出了一个疑问:“话虽如此,他明明之前都未有反应,为何现在才动?”
“之前不是江南起了乱子吗,他哪来的工夫帮着漕帮?至于之后,安抚地方,重新恢复江南各地的经济,总也是要花些时间的。然后就是他现在有用到漕帮的地方了。”刘度说着,又一拍案,“对,我可是听说了,这回闻铭打算在江南重修民册,此事可不容易办,不光要有各级官府的听令行事,还需要地方百姓配合。而在江南,要想让百姓听话,却是肯定绕不过根深蒂固的漕帮的。”
他这一说,其他人也纷纷明白过来,一个个拍案大骂闻铭不当人子:“你自己想干出些事情来,就只管自己做便是了,何苦牵连到我等?”
“这是摆明了宁可与我们为敌,也要拉漕帮为他所用了!”
“而且各位想过没有,一旦真让他把重编民册的事情办成了,对我们来说也是大有隐患的。若是江南真因此提高税赋,使朝廷觉着这么做有好处,政事堂和陛下会不会也在天下各地都推行此法?”
这最后一问,顿时让所有人都激灵灵一个寒颤,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是啊,要是两淮也来个重编民册,折腾不说,还把自身推到了与所有世家富户对立的位置上去。
谁都知道现在各地在编的百姓数量只得实际数字的七八成,生下来那些,他们的税赋其实照交,却分别入了官员和地方豪族的私囊,还有些索性便成了世家奴隶。一旦真把这些百姓都给查出来,还他们自由,对官府,对豪门的损害自然是极其巨大的。
“不成,我们绝不能坐视着闻铭一错再错,到时候说不定不但江南,就连我两淮都要乱上一乱了。我们可没有江南那么厚的底子,一旦真乱了,再想恢复就不知要过多少年了。”刘度一脸不安地说道。
“刘大人此言甚是,他作如此祸国殃民之举,我等既为朝廷官员自当尽力阻拦!只是该如何做呢?”
“上表弹劾,再发动我等在朝中的同年同乡,一起阻止此大错之事。我想陛下和朝中诸公一定只是受其蒙蔽才会允准此事,只要我等戳破其阴谋,便足以改变朝廷之意!”
“正是正是,若再任由他肆无忌惮地做什么重编民册的举动,后果极可能酿成江南的再一次大乱。而到那时,其祸之烈更在罗天教叛乱之上,而且江南也不能再遭受如此打击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岂能眼见大错铸成而不加阻拦?我愿意去信京师,劝说同年好友人等弹劾闻铭,阻止此事成真!”
就在这间厅堂内,这些两淮的文武官员彻底展现出了什么叫作颠倒黑白,睁眼说瞎话。他们绝口不提自己和闻铭结下的梁子,口口声声都只说着一切是为了天下,为了朝廷,然后便把闻铭的这一决策认定为了祸国殃民的大错,必须全力阻止,狠狠反对。
在达成共识后,他们便不再多言,各自忙碌起来。几名文官自然是写信写弹章,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来对付闻铭,至于两名武官,在此事上倒是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只有费重在一番思量后,决定赶回徐州,撺掇着巡抚大人也狠狠地告闻铭一状。
他闻铭固然是江南巡抚地位极高,但自家巡抚也不比他差,只要他能主动出招,再加上朝中反对者的声浪一起,足以让闻铭吃不了兜着走了。
……
一场针对闻铭的阴谋已迅速酝酿并发动,而身在江南的他和李凌对此却还一无所知,他们还在为重编民册一事做着前期的准备。
这等大事可不是发几道政令,贴几张告示就能让所有人都遵循照办的。须得循序而进,先与利益相关方有所接触,尝试着说服他们,才好有下一步。不然真遇到了来自当地世家大族的重重阻挠,他们总不能真不顾一切,以力要挟吧?
所以在这个临近年底的时候里,闻巡抚和李知府依旧忙碌,几乎每日都会接见不少当地士绅,用旁敲侧击的法子尝试着说服。
此时,李凌就正和陆家的陆行渊作着商量,后者已经从李凌的一些只言片语中品出了其中意图,神情自然变得凝重起来:“李大人,你想要我陆家名下的奴仆名册,这恐怕有些不妥吧?他们可是我陆家的财产,岂能随意为外人所知,哪怕是朝廷,也无权干涉。”
“陆员外不要误会,本官这么做并无恶意,实在是上峰有命,不得不行。而且你也看到了,如今江南遭逢大变后百废待兴,而想要尽快让江南恢复原貌,这人口便是重中之重,所以……”
李凌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对方有些无礼地打断:“李大人,此事不必再提,我现在就可以代表家主回你一句,我们不会应允。你之前让我们拿出一些银子来帮城中百姓度过难关,我陆家义不容辞。哪怕是与你合作,出大量银子买你的纵横书局的股份,我们也认了,毕竟这都是对我扬州大有好处的事情。
“但是,你想得寸进尺地掌握我陆家的命脉,甚至还怀着其他心思,就请恕我不能答应了。而且我也奉劝你一句,此事能不碰还是不碰为好,若不然别说你一个知府,就是巡抚,一旦被群起攻讦,也必然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李凌听他这么道来,脸色也是一沉。很显然,他已经明白自己的意图所在了,只是碍于双方关系,没有彻底点破罢了。虽然他很是坚决,但还是想要一试:“陆员外,此事关系到我大越将来,你们陆家可是朝廷重臣之家,是江南大姓,就不能把目光放长远些?而且就我所知,此事朝廷也有意一试,连陆相也是允准的。”
见李凌居然拿陆缜来压自己,陆行渊面上的笑容都僵住了,半晌才有些生硬道:“大伯他为朝廷宰执,自当为国尽忠。但我等却是陆家子弟,所言所行,还是当以家族为念,所以,还请大人恕罪!”说完,他迅速起身,拱手施礼,不等李凌反应过来,便已转身离开。
李凌有些怔忡地盯着对方离开的背影,好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陆家的态度竟如此坚决,实在出乎了他的意料啊,连陆缜都无法让他们做出稍许退让吗?
也是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一点,自己和闻铭想要做的事情有多艰巨,将要面对多少强大的阻挠。陆家的反应,就是所有江南世家豪门的反应,不,不光是这些大家族,也包括了从如今混乱的户籍管理中得利的诸多小地主,他们想必也是不会允准此事落实下去的。
所以,谢家根本就不用再作试探了,因为他们和陆家一样,而且比陆家更没有顾虑,因为他们可没有在朝中任官的大人物啊。
“委婉劝说怕是不行了,那就只能用强逼的方式吓一吓那些小地主,倘若能让他们做出让步,说不定也能带得世家大族做出退让。”李凌心里又转起了新的念头来,只是这把握,却比之前更小了。
有些混乱的思绪被笃笃的敲门声打断,李凌随口应了声:“进来。”
就见李莫云满脸欣喜地站在那儿,大声道:“公子,他们……他们平安回来了。”
“你说谁……”脑子还有些发昏的李凌先问了一句,这才想起来,赶紧起身喜道:“你是说漕帮的人平安回来了?”
“是啊,许多人都回来了,杨帮主,还有杨姑娘,他们带了几人等在衙门口,说要亲自感谢公子你呢。”
“那快请他们进来……不,我这就出去见他们。”李凌顿时大喜,暂时把公事上的不快抛到一边,满脸堆笑就往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