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辞,姜琴娘本能不信,可她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古氏拍了拍她的手背说:你安心歇着,好生养好身子,我已经和扶风先生定下了,他晚些时候就搬进府来,过两日就行拜师礼。
姜琴娘更惊讶了,她挣扎着坐起身来,看看楚辞又看看古氏,良久才呐呐的说:那我让下头的人准备准备,莫要怠慢了先生。
古氏按住她:不用你操心,此事我让白姑去办。
姜琴娘只得又半躺回榻上,她身段极好,肤白细嫩,鼓囊囊的前胸,将前襟撑成勾人的弧度,往下的腰身又很细,纤若约素,一握掌中轻,裙裾下的腿修长笔直。
若要旁人来说,这身子一看就不是个正经的,娇媚如妖,比之风月楼子里的姑娘还勾人。
偏生她脸又长的正经天真,晃眼看过,像不谙世事一般。
比如她此时,虽是不经意,可那般躺着没有遮掩,就像是无声的邀约。
楚辞眼睑半垂,遮了幽深流光,他默默转过身,也顺势将姜琴娘严严实实地挡在了身后。
唐大夫一心一意开方子,才不会注意这些。
他三两笔写好方子,吹干墨迹给了白姑,又叮嘱了两句,适才领了诊金出门。
古氏回头过来,就见楚辞站在榻前,背对着姜琴娘,面无表情。
不等古氏有旁的想法,楚辞率先开口道:大夫人既是无碍,容楚某先行回书院收拾行囊。
古氏只差没楚辞给供起来:先生可是需要人手帮忙?
楚辞谢绝,气度高洁,也不曾多看姜琴娘一眼,拂袖翩然而去。
古氏殷勤的将人送出府门,态度再是卑躬屈膝不过。
姜琴娘稍稍休憩了会,有了微末力气,她径直起身,澄琉扶着她欲言又止。
怎的了?姜琴娘疑惑。
澄琉眼见没外人,才低声道:大夫人,那个夫子不是个好人。
姜琴娘随口一问:你怎这样说扶风先生?他如何不好了?
澄琉跺脚,遂弯腰低头凑到她耳边,将起身他抱人时的小动作说了一遍。
姜琴娘怔了下,回过神来,她冷着脸呵斥澄琉:扶风先生是读圣人书,明圣人理的端方君子,日后此等话莫要再说,记住了?
澄琉莫名被训斥了顿,她咽下已经滚到喉咙的劝慰,委屈低头应下。
姜琴娘若有所思,她自然是信澄琉的话,可老夫人已经决定聘请扶风先生过府当西席,往后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些话就不能说。
不过,眼下云锻之死像是悬在头顶的铡刀,随时都会落下来,姜琴娘也就没多少心思去计较旁的。
她等着古氏回来,同她支会了账目,索性提拎着唐大夫抓的药回了自个的汀兰阁。
古氏不忘叮嘱:今个晚上是扶风先生头一回进府,我预备给他接风,你赶紧回去休息,身子好些晚膳之时就一并过来用,另外,将一年二十四两的束脩准备好。
姜琴娘眼皮一跳:扶风先生日后都住在咱们府上?那他白泽书院那边如何处置?
古氏不在意地挥手:书院那边课并不多,大部分时日扶风先生还在府里给重华启蒙。
姜琴娘遂不再多言,她应下,沉默地回了汀兰阁,左思右想,都觉得有哪里不妥当。
待到日暮时分,姜琴娘再见着一身青衫落拓的楚辞之时,她忽的就明白过来有哪里不妥当了。
重华的院子在勤勉楼,那勤勉楼同她的汀兰阁仅一墙之隔,日后扶风先生楚辞授课,悉数都在勤勉楼!
一个是血气方刚的正常男人,一个是守寡妇人,平素距离只有一墙,这没事都能倒腾出一摊子的事来。
这回,姜琴娘忽的就看不明白古氏到底在想什么了?
第7章 两粒红枣
休息了小半日,又喝了汤药,临到晚膳之时,姜琴娘的脸色已经稍微好看一些。
她穿着一身轻便的素色细葛布长裙,拢宽松得月白色轻纱披肩,一头青丝挽成慵懒的堕马髻,斜插白玉簪,除却这点,她连耳珰都不曾戴一对。
脸上略施薄黛,掩去眼下疲惫,瞧着精神一些,她从汀兰阁出来,瞧着对面的勤勉楼就皱起了眉头。
姜琴娘曾听说过,苏家祖上五代之前,那也是京城人士,后来家道中落,才来的安仁县。
五代过去,苏家在安仁县已经成为数一数二的富户,一家三房的府门,占地颇为宽敞。
整个苏府坐北朝南,中轴正中是以福寿堂为主,称为北廊,住着苏家的大房,也是古氏的嫡长子这一脉。
只不过,如今嫡长子故去,独留下守寡的姜琴娘和苏重华,以及十六岁的胞妹苏瑶。
西边是古氏的庶子二房一家,东边住的三房,也是庶子出身,这两房的人鲜少过来北廊走动,约莫晓得古氏不待见。
姜琴娘入府两年有余,除却她进门那会,还有每年佳节新年,三房的人会坐到一块,平素决计是见不到的。
她的汀兰阁和苏重华的勤勉楼在北廊以东,出去过条甬道,就是三房的地界。
汀兰阁属于后宅院落,但最是靠近前院,往常方便姜琴娘进出操持外头的生意。
勤勉楼在前院,因着苏重华年纪还小,他同姜琴娘这个继母的关系又十分要好,故而才将这座最接近后宅的院落给了他。
--
古氏拍了拍她的手背说:你安心歇着,好生养好身子,我已经和扶风先生定下了,他晚些时候就搬进府来,过两日就行拜师礼。
姜琴娘更惊讶了,她挣扎着坐起身来,看看楚辞又看看古氏,良久才呐呐的说:那我让下头的人准备准备,莫要怠慢了先生。
古氏按住她:不用你操心,此事我让白姑去办。
姜琴娘只得又半躺回榻上,她身段极好,肤白细嫩,鼓囊囊的前胸,将前襟撑成勾人的弧度,往下的腰身又很细,纤若约素,一握掌中轻,裙裾下的腿修长笔直。
若要旁人来说,这身子一看就不是个正经的,娇媚如妖,比之风月楼子里的姑娘还勾人。
偏生她脸又长的正经天真,晃眼看过,像不谙世事一般。
比如她此时,虽是不经意,可那般躺着没有遮掩,就像是无声的邀约。
楚辞眼睑半垂,遮了幽深流光,他默默转过身,也顺势将姜琴娘严严实实地挡在了身后。
唐大夫一心一意开方子,才不会注意这些。
他三两笔写好方子,吹干墨迹给了白姑,又叮嘱了两句,适才领了诊金出门。
古氏回头过来,就见楚辞站在榻前,背对着姜琴娘,面无表情。
不等古氏有旁的想法,楚辞率先开口道:大夫人既是无碍,容楚某先行回书院收拾行囊。
古氏只差没楚辞给供起来:先生可是需要人手帮忙?
楚辞谢绝,气度高洁,也不曾多看姜琴娘一眼,拂袖翩然而去。
古氏殷勤的将人送出府门,态度再是卑躬屈膝不过。
姜琴娘稍稍休憩了会,有了微末力气,她径直起身,澄琉扶着她欲言又止。
怎的了?姜琴娘疑惑。
澄琉眼见没外人,才低声道:大夫人,那个夫子不是个好人。
姜琴娘随口一问:你怎这样说扶风先生?他如何不好了?
澄琉跺脚,遂弯腰低头凑到她耳边,将起身他抱人时的小动作说了一遍。
姜琴娘怔了下,回过神来,她冷着脸呵斥澄琉:扶风先生是读圣人书,明圣人理的端方君子,日后此等话莫要再说,记住了?
澄琉莫名被训斥了顿,她咽下已经滚到喉咙的劝慰,委屈低头应下。
姜琴娘若有所思,她自然是信澄琉的话,可老夫人已经决定聘请扶风先生过府当西席,往后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些话就不能说。
不过,眼下云锻之死像是悬在头顶的铡刀,随时都会落下来,姜琴娘也就没多少心思去计较旁的。
她等着古氏回来,同她支会了账目,索性提拎着唐大夫抓的药回了自个的汀兰阁。
古氏不忘叮嘱:今个晚上是扶风先生头一回进府,我预备给他接风,你赶紧回去休息,身子好些晚膳之时就一并过来用,另外,将一年二十四两的束脩准备好。
姜琴娘眼皮一跳:扶风先生日后都住在咱们府上?那他白泽书院那边如何处置?
古氏不在意地挥手:书院那边课并不多,大部分时日扶风先生还在府里给重华启蒙。
姜琴娘遂不再多言,她应下,沉默地回了汀兰阁,左思右想,都觉得有哪里不妥当。
待到日暮时分,姜琴娘再见着一身青衫落拓的楚辞之时,她忽的就明白过来有哪里不妥当了。
重华的院子在勤勉楼,那勤勉楼同她的汀兰阁仅一墙之隔,日后扶风先生楚辞授课,悉数都在勤勉楼!
一个是血气方刚的正常男人,一个是守寡妇人,平素距离只有一墙,这没事都能倒腾出一摊子的事来。
这回,姜琴娘忽的就看不明白古氏到底在想什么了?
第7章 两粒红枣
休息了小半日,又喝了汤药,临到晚膳之时,姜琴娘的脸色已经稍微好看一些。
她穿着一身轻便的素色细葛布长裙,拢宽松得月白色轻纱披肩,一头青丝挽成慵懒的堕马髻,斜插白玉簪,除却这点,她连耳珰都不曾戴一对。
脸上略施薄黛,掩去眼下疲惫,瞧着精神一些,她从汀兰阁出来,瞧着对面的勤勉楼就皱起了眉头。
姜琴娘曾听说过,苏家祖上五代之前,那也是京城人士,后来家道中落,才来的安仁县。
五代过去,苏家在安仁县已经成为数一数二的富户,一家三房的府门,占地颇为宽敞。
整个苏府坐北朝南,中轴正中是以福寿堂为主,称为北廊,住着苏家的大房,也是古氏的嫡长子这一脉。
只不过,如今嫡长子故去,独留下守寡的姜琴娘和苏重华,以及十六岁的胞妹苏瑶。
西边是古氏的庶子二房一家,东边住的三房,也是庶子出身,这两房的人鲜少过来北廊走动,约莫晓得古氏不待见。
姜琴娘入府两年有余,除却她进门那会,还有每年佳节新年,三房的人会坐到一块,平素决计是见不到的。
她的汀兰阁和苏重华的勤勉楼在北廊以东,出去过条甬道,就是三房的地界。
汀兰阁属于后宅院落,但最是靠近前院,往常方便姜琴娘进出操持外头的生意。
勤勉楼在前院,因着苏重华年纪还小,他同姜琴娘这个继母的关系又十分要好,故而才将这座最接近后宅的院落给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