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耆国究竟在哪里?
做奴隶时的聂伤一直没有清晰的概念,直到当上了国主之后,他才搞清了斗耆国的大体位置!
说起来简直难以置信,但却是合情合理,一点也不奇怪。
这个时代的地貌和后世迥异,特别是水文状况,周围的河流湖泊在其后的几千年里几乎完全改变了,根本无法参照。
唯一一次能勉强作为参照的经历,还是他从商都殷邑到斗耆国走过的路途。押送奴隶的队伍一直往东走了几百公里,然后到达了黄河北岸。
此时的黄河浑水汹涌,浊浪翻滚,河道比他在后世见过的宽了好几倍,望着令人心惊。
在渡口处的微国船夫的帮助下,队伍乘坐大木排颤巍巍的浮过黄河。到达南岸一看,西南方是一望无际湖泊湿地,浩渺无垠,广阔千里。
再往东继续走了两三百里,经过一条山峦南北相夹的通道,前方出现了大片平原,便是斗耆国了。
商都殷邑是后世的河南安阳,聂伤心里有概念,由此行程推算下来,他大概身在今天的山东北部。再具体的位置,他就不知道了。
此后,他本人只在斗耆国小小的地盘里活动,周围找不到熟悉的参照物,更无从辨别。
平时他也经常向身边之人打问,愿意和他谈这种事情的都是奴隶,浑浑噩噩的,只知道东南西北,哪里懂什么地理?根本问不出什么。
当上国主后,他总算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了,于是一边查看国中收藏的地图,一边向见识广博之人请教,希望查出斗耆国准确的地理位置。
可惜那地图就像儿童漫画一样,抽象又扭曲,只标注了一些方国和重要的山川大河的大概方位,名字也都无比陌生,聂伤看的一脸懵逼。
从巫祝等人口中得到的信息,也跟地图差不多,与聂伤记忆中的后世地图完全对不上。
聂伤无奈,只好自己研究。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再加上天马行空的联想,他总算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物——火山!
山东肯定是没有火山的,他问过巫祝之后,大史说火山也叫大山、太山,乃东极神所居之处,此山……
等等,太山,太山?
太……泰山?
难道是泰山?
聂伤急忙询问了所谓火山的详细信息,一听之下大喜过望。
果然是泰山!泰山的地理位置他清楚的很!
找到了参照物,这下就好办了。因为泰山就在斗耆国东方一百里外,泰山的山脉甚至和斗耆国东北部山脉相连。
聂伤对山东地理不是很熟悉,不知道斗耆国属于后世的哪个城市,但是已经能精准的定位斗耆国的地理位置了,就在泰山正西百里处!
搞清楚了自己身处何处,他的心情就像迷路的人突然找到了出路一样,那种不再迷茫的喜悦,难以用语言形容。
有了准确的地理概念之后,聂伤对斗耆国周边形势的了解更加直观了。他把漫画一样的简陋地图和脑中的后世地图对照重合,逐渐勾画出了斗耆国方圆千里的势力图。
斗耆国以西的中原地带,方国稠密,人口众多,往北往南也有不少方国。唯独东边只有零散几个方国,被夷人和野人重重包围,其中就有女秧的母族逢国。可以说,斗耆国正好守在商国的东方边境上。
再看国内地形,四面环山,只有四条狭窄的通道可以出入,中间则是数百里方圆的平原,还有四条河流贯穿而过,地理位置绝佳!
好地方呀!真是个易守难攻,固守种田的好地方!
“只要守住东南西北四条通道,这里就是我的独立王国!”聂伤越看越心喜。
接下来,是国内各方势力的分布情况。
斗耆国的地形大致呈两个相连的圆形,国土主体的圆形占八成,还有两成的圆形在东北部。
主体国土的北部都是聂伤的势力范围,包括老侯的候主领,黄菰邑,北邑,仲喜和芹夫人的河口邑,以及其他三家附逆的家族领地,占据了整个斗耆国国土的四成左右。
其余六成,被十几家大小贵族又分去了四成,只剩下两成国土是平民耕种的。而在贵族的排挤下,平民的日子都过的很艰难,不得不依附某一家,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所以,在斗耆国里几乎没有平民的地位,就是国主和大家族共同治国。
以上说的只是国土,至于更宝贵的财富——人口的分布状况,聂伤得不到准确的数据,只能算个大概。
因为各个家族不会老老实实的报上自己家的人口,大都会隐瞒实力,以免多出力,再加上奴隶不被算作人,所以人口数据很模糊。
根据家宰郧丁上报的老侯时期的数据,整个斗耆国明确有国民一万,算上隐瞒的人口,国民约万五之数,再加上奴隶,能有两万上下。
两万人口的方国,实力在商国算是排名下游的,倒数的档次。
“怪不得上次出兵数量是一千,原来是按一万人口算的。看来征兵极限还可以扩大一倍。”
聂伤心中思忖着,继续听郧丁汇报。
一万五千国民,聂伤掌握了四千,奴隶两千,另外有新收野人近千,共七千多人,是斗耆国三分之一的人口。综合下来,他的实力大约占了斗耆国的三成左右。
看到自己实力如此强大,聂伤忍不住笑了,郧丁看到数据也很吃惊。据他所说,聂伤可能是近几代国主之中,实力最强的一位了。
这就是动用暴力手段强行吞并的好处,吃了仲喜一派后,聂伤比老侯的实力增强了整整一倍。
也就是说,老侯曾经只有整个斗耆国六分之一的实力,他要是看到篡位的聂伤实力如此强大,定会喷出一口血来。
不过这一切目前还只是数据,必须要彻底消化掉这些土地和人口,才能转化为实力。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聂伤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安排亲信掌控领地。
新接手的候主领不能动。
候主领的国人都是铁杆保皇派,是历代国主的实力根基。
这里的贵人们感激聂伤为老侯报了仇,在他继位后第二天,就全体来到侯城向他效忠了。
按道理,候主领应该是聂伤可以信重的势力,但聂伤毕竟不是斗耆家族的,他发现一些候主领的年轻人在自己面前神态不恭,显然没有彻底臣服,所以没敢重用他们。
尽管这样,候主领也是万万动不得的。聂伤不动他们的利益,还大加安抚,希望他们能早日归心。
而仲喜一派的领地,则是可以痛快分割的肥肉。
几处领地,已经被聂伤清洗的干干净净,大大小小的贵族,有的被杀掉,有的被贬为奴隶或庶民,再也没有一个贵人存在。腾出了无数位子,专门用来安置他的那群心腹。
每个斗奴都分了一井地,并八户平民,五个奴隶,约五十人,为井老。
领头的花面、肥豚、乌鼬、大癞这些人,每人领两井地,奴隶十人,治一百口,为小邑长。
毕鬼有大功,领一邑地,即四井,奴隶二十,属民二百,为邑长。
可以看出,除了毕鬼勉强算得上中级领主外,所有心腹之人都是小领主。这也是聂伤的特意安排。
以他领地内的人口来说,聂伤能给这些心腹更多的人口。但他不想让自己属下出现大封臣,那样就会尾大不掉,最终可能演变成独立的家族势力,隐患不小。
管理百十人的小封臣其实是最合理的分封方法,他们的领地看着小,但是数量多,需要出兵时,一个领地出几人,凑齐了也是几百人的战力,绝对不容小视。
其他贱奴都被赦为平民,分给田地百亩耕种,另视功劳大小给予生产工具和牲畜。
领地内的剩余平民从贵族身上剥离以后,没有再划拨给封臣,而是以自耕农的形式耕种井田。自家种八块地,给候主种一块,相当于九分之一的农业税。
他们这种人才是聂伤想要的生产模式,虽然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国内推广,但聂伤在刻意培养他们。等到哪天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这种模式也就水到渠成的取代奴隶制了,而这一天,对聂伤来说并不远。
心腹们当上了小领主,个个手底下都有百十口属民,从奴隶一下翻身做了主人,兴奋之情难以言喻。没有一个人嫌聂伤给的少了,都发誓要保卫自己来之不易的领地,同时也要保卫给他们这一切的聂伤。
看到他们这么满意,聂伤总算安心了,怎么安置野人奴隶倒成了大难题。
野人们大都没啥技能,还野性难驯,除了百余个愿意种地的被赐予了百亩田地之外,剩下的都不愿意耕种,其他事情也干不了,聂伤一时不知拿他们怎么办。
和手下新附的家臣商议了几次,又征求了野人们的意见,最后决定划给他们大片山林为封地,命他们成立两个部落,一个木角部,一个灰兔部,是为熟野人。
然后又派牧人、农夫、工匠等技术人员到熟野人部落中,传授他们放牧、饲养、耕种、伐木、采石等技术,希望他们能尽快转化为文明人。
在熟野人掌握生产技术之前,他们主要靠和平原商人交易物资维持生活。聂伤答应高价收购他们的土产,如兽类的皮毛骨肉筋牙,鸟羽、木材、药材、水果、颜料、宝石等等,皆以粮食、布匹、工具等物交换。
如此一来,熟野人的生活水平虽然水平还是不如平原商人,但是比普通野人已经强了十倍不止,至少不会饿肚子了。
他们和商人接触的多了,都向往商人的生活,也逐渐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状态,开始向商人学习,一步步的迈向了文明人的行列。
安置好了野人,聂伤依然忙的焦头烂额,新娶的小老婆又给他添了烦心事——女秧要回黄菰邑去居住。
若是普通情况下,去就去吧,聂伤又不和她过夫妻生活。
但他现在刚刚继位,女秧的影响力又极大,他必须借助斗耆家这杆大旗的号召力稳定局面,必须得到女秧的支持。虽然二人没有任何感情,但至少在面子上要给别人一个夫妻和睦的印象。
在这个关头,女秧走了,忠于斗耆家的势力很可能会生出疑心,甚至会追随女秧而去,把他这个国主架空。
这些日子,各家的很多年轻贵人,往女秧那里跑的比他这里还勤,有事情直接就找女秧,而不是他。这让聂伤异常警惕。
他不是担心女秧给自己戴绿帽子,而是忌惮国中贵族和他离心。所以,女秧必须要待在他的身边,要在他的掌控之中。
但是女秧性格刚强,决意要走,说她想念自己的家,黄菰邑,在侯城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聂伤不能硬拦他,再看她神色抑郁,好像真的得了抑郁症,只好放她回家。
为了以防万一,他派了很多人手暗中监视黄菰邑的动静。
他自己也每日都去黄菰邑一趟,哪怕再累,天气再坏,也雷打不动。
表面上是为了和女秧商议国事,联络感情,真实目的是什么,双方都心知肚明。
剑父那老家伙自然跟在女秧身边,成了女秧最信任的人,兼做府内的大管家。
剑舍没了之后,老家伙整天像失了魂一样,女秧便请求聂伤重开剑舍。
新婚妻子好不容易求自己一次,聂伤自然痛快的答应了,立刻任命剑父为斗师,主持剑舍事务,还调了几个老斗奴过来做教习。
重开剑舍,并不只是为了讨好女秧,聂伤还有自己的长远考虑。不过他隐瞒了目的,并未向任何人说起。
阴刀那货也离开了剑父,又回到了聂伤身边,说是剑父要赶他走,命令他到聂伤身边建功立业。
聂伤还是比较信任阴刀的,毕竟二人有过密切合作的经历。他唯一不能放心的是,阴刀这厮到底忠于自己多一点呢还是对剑父的忠心多一点?
搞清这一点非常重要,他十分畏惧阴刀的暗杀本领,若阴刀某天得了剑父的嘱咐,要干掉自己……后果不敢想象!
聂伤看着蔫了吧唧的阴刀,直犹豫了十多分钟,最后问道:“若我命你去杀剑父,你会怎样?”
阴刀眼皮一抬,沉默了不到两秒钟,起身道:“我自幼无父无母,入剑舍后,视剑父如父,剑父无后,也视我如子。我也曾发过誓,要效忠与你,便会以主侍你,忠心于你。”
“如果国主要我杀剑父,阴刀则忠孝不能两全,只能自刭了!”
“你的心思,我总算懂了。”
聂伤叹了口气,命阴刀留在自己身边听用,同时命他公开认剑父为父,二人以父子关系,相继一块封地。
(今天只一章。)
做奴隶时的聂伤一直没有清晰的概念,直到当上了国主之后,他才搞清了斗耆国的大体位置!
说起来简直难以置信,但却是合情合理,一点也不奇怪。
这个时代的地貌和后世迥异,特别是水文状况,周围的河流湖泊在其后的几千年里几乎完全改变了,根本无法参照。
唯一一次能勉强作为参照的经历,还是他从商都殷邑到斗耆国走过的路途。押送奴隶的队伍一直往东走了几百公里,然后到达了黄河北岸。
此时的黄河浑水汹涌,浊浪翻滚,河道比他在后世见过的宽了好几倍,望着令人心惊。
在渡口处的微国船夫的帮助下,队伍乘坐大木排颤巍巍的浮过黄河。到达南岸一看,西南方是一望无际湖泊湿地,浩渺无垠,广阔千里。
再往东继续走了两三百里,经过一条山峦南北相夹的通道,前方出现了大片平原,便是斗耆国了。
商都殷邑是后世的河南安阳,聂伤心里有概念,由此行程推算下来,他大概身在今天的山东北部。再具体的位置,他就不知道了。
此后,他本人只在斗耆国小小的地盘里活动,周围找不到熟悉的参照物,更无从辨别。
平时他也经常向身边之人打问,愿意和他谈这种事情的都是奴隶,浑浑噩噩的,只知道东南西北,哪里懂什么地理?根本问不出什么。
当上国主后,他总算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了,于是一边查看国中收藏的地图,一边向见识广博之人请教,希望查出斗耆国准确的地理位置。
可惜那地图就像儿童漫画一样,抽象又扭曲,只标注了一些方国和重要的山川大河的大概方位,名字也都无比陌生,聂伤看的一脸懵逼。
从巫祝等人口中得到的信息,也跟地图差不多,与聂伤记忆中的后世地图完全对不上。
聂伤无奈,只好自己研究。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再加上天马行空的联想,他总算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物——火山!
山东肯定是没有火山的,他问过巫祝之后,大史说火山也叫大山、太山,乃东极神所居之处,此山……
等等,太山,太山?
太……泰山?
难道是泰山?
聂伤急忙询问了所谓火山的详细信息,一听之下大喜过望。
果然是泰山!泰山的地理位置他清楚的很!
找到了参照物,这下就好办了。因为泰山就在斗耆国东方一百里外,泰山的山脉甚至和斗耆国东北部山脉相连。
聂伤对山东地理不是很熟悉,不知道斗耆国属于后世的哪个城市,但是已经能精准的定位斗耆国的地理位置了,就在泰山正西百里处!
搞清楚了自己身处何处,他的心情就像迷路的人突然找到了出路一样,那种不再迷茫的喜悦,难以用语言形容。
有了准确的地理概念之后,聂伤对斗耆国周边形势的了解更加直观了。他把漫画一样的简陋地图和脑中的后世地图对照重合,逐渐勾画出了斗耆国方圆千里的势力图。
斗耆国以西的中原地带,方国稠密,人口众多,往北往南也有不少方国。唯独东边只有零散几个方国,被夷人和野人重重包围,其中就有女秧的母族逢国。可以说,斗耆国正好守在商国的东方边境上。
再看国内地形,四面环山,只有四条狭窄的通道可以出入,中间则是数百里方圆的平原,还有四条河流贯穿而过,地理位置绝佳!
好地方呀!真是个易守难攻,固守种田的好地方!
“只要守住东南西北四条通道,这里就是我的独立王国!”聂伤越看越心喜。
接下来,是国内各方势力的分布情况。
斗耆国的地形大致呈两个相连的圆形,国土主体的圆形占八成,还有两成的圆形在东北部。
主体国土的北部都是聂伤的势力范围,包括老侯的候主领,黄菰邑,北邑,仲喜和芹夫人的河口邑,以及其他三家附逆的家族领地,占据了整个斗耆国国土的四成左右。
其余六成,被十几家大小贵族又分去了四成,只剩下两成国土是平民耕种的。而在贵族的排挤下,平民的日子都过的很艰难,不得不依附某一家,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所以,在斗耆国里几乎没有平民的地位,就是国主和大家族共同治国。
以上说的只是国土,至于更宝贵的财富——人口的分布状况,聂伤得不到准确的数据,只能算个大概。
因为各个家族不会老老实实的报上自己家的人口,大都会隐瞒实力,以免多出力,再加上奴隶不被算作人,所以人口数据很模糊。
根据家宰郧丁上报的老侯时期的数据,整个斗耆国明确有国民一万,算上隐瞒的人口,国民约万五之数,再加上奴隶,能有两万上下。
两万人口的方国,实力在商国算是排名下游的,倒数的档次。
“怪不得上次出兵数量是一千,原来是按一万人口算的。看来征兵极限还可以扩大一倍。”
聂伤心中思忖着,继续听郧丁汇报。
一万五千国民,聂伤掌握了四千,奴隶两千,另外有新收野人近千,共七千多人,是斗耆国三分之一的人口。综合下来,他的实力大约占了斗耆国的三成左右。
看到自己实力如此强大,聂伤忍不住笑了,郧丁看到数据也很吃惊。据他所说,聂伤可能是近几代国主之中,实力最强的一位了。
这就是动用暴力手段强行吞并的好处,吃了仲喜一派后,聂伤比老侯的实力增强了整整一倍。
也就是说,老侯曾经只有整个斗耆国六分之一的实力,他要是看到篡位的聂伤实力如此强大,定会喷出一口血来。
不过这一切目前还只是数据,必须要彻底消化掉这些土地和人口,才能转化为实力。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聂伤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安排亲信掌控领地。
新接手的候主领不能动。
候主领的国人都是铁杆保皇派,是历代国主的实力根基。
这里的贵人们感激聂伤为老侯报了仇,在他继位后第二天,就全体来到侯城向他效忠了。
按道理,候主领应该是聂伤可以信重的势力,但聂伤毕竟不是斗耆家族的,他发现一些候主领的年轻人在自己面前神态不恭,显然没有彻底臣服,所以没敢重用他们。
尽管这样,候主领也是万万动不得的。聂伤不动他们的利益,还大加安抚,希望他们能早日归心。
而仲喜一派的领地,则是可以痛快分割的肥肉。
几处领地,已经被聂伤清洗的干干净净,大大小小的贵族,有的被杀掉,有的被贬为奴隶或庶民,再也没有一个贵人存在。腾出了无数位子,专门用来安置他的那群心腹。
每个斗奴都分了一井地,并八户平民,五个奴隶,约五十人,为井老。
领头的花面、肥豚、乌鼬、大癞这些人,每人领两井地,奴隶十人,治一百口,为小邑长。
毕鬼有大功,领一邑地,即四井,奴隶二十,属民二百,为邑长。
可以看出,除了毕鬼勉强算得上中级领主外,所有心腹之人都是小领主。这也是聂伤的特意安排。
以他领地内的人口来说,聂伤能给这些心腹更多的人口。但他不想让自己属下出现大封臣,那样就会尾大不掉,最终可能演变成独立的家族势力,隐患不小。
管理百十人的小封臣其实是最合理的分封方法,他们的领地看着小,但是数量多,需要出兵时,一个领地出几人,凑齐了也是几百人的战力,绝对不容小视。
其他贱奴都被赦为平民,分给田地百亩耕种,另视功劳大小给予生产工具和牲畜。
领地内的剩余平民从贵族身上剥离以后,没有再划拨给封臣,而是以自耕农的形式耕种井田。自家种八块地,给候主种一块,相当于九分之一的农业税。
他们这种人才是聂伤想要的生产模式,虽然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国内推广,但聂伤在刻意培养他们。等到哪天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这种模式也就水到渠成的取代奴隶制了,而这一天,对聂伤来说并不远。
心腹们当上了小领主,个个手底下都有百十口属民,从奴隶一下翻身做了主人,兴奋之情难以言喻。没有一个人嫌聂伤给的少了,都发誓要保卫自己来之不易的领地,同时也要保卫给他们这一切的聂伤。
看到他们这么满意,聂伤总算安心了,怎么安置野人奴隶倒成了大难题。
野人们大都没啥技能,还野性难驯,除了百余个愿意种地的被赐予了百亩田地之外,剩下的都不愿意耕种,其他事情也干不了,聂伤一时不知拿他们怎么办。
和手下新附的家臣商议了几次,又征求了野人们的意见,最后决定划给他们大片山林为封地,命他们成立两个部落,一个木角部,一个灰兔部,是为熟野人。
然后又派牧人、农夫、工匠等技术人员到熟野人部落中,传授他们放牧、饲养、耕种、伐木、采石等技术,希望他们能尽快转化为文明人。
在熟野人掌握生产技术之前,他们主要靠和平原商人交易物资维持生活。聂伤答应高价收购他们的土产,如兽类的皮毛骨肉筋牙,鸟羽、木材、药材、水果、颜料、宝石等等,皆以粮食、布匹、工具等物交换。
如此一来,熟野人的生活水平虽然水平还是不如平原商人,但是比普通野人已经强了十倍不止,至少不会饿肚子了。
他们和商人接触的多了,都向往商人的生活,也逐渐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状态,开始向商人学习,一步步的迈向了文明人的行列。
安置好了野人,聂伤依然忙的焦头烂额,新娶的小老婆又给他添了烦心事——女秧要回黄菰邑去居住。
若是普通情况下,去就去吧,聂伤又不和她过夫妻生活。
但他现在刚刚继位,女秧的影响力又极大,他必须借助斗耆家这杆大旗的号召力稳定局面,必须得到女秧的支持。虽然二人没有任何感情,但至少在面子上要给别人一个夫妻和睦的印象。
在这个关头,女秧走了,忠于斗耆家的势力很可能会生出疑心,甚至会追随女秧而去,把他这个国主架空。
这些日子,各家的很多年轻贵人,往女秧那里跑的比他这里还勤,有事情直接就找女秧,而不是他。这让聂伤异常警惕。
他不是担心女秧给自己戴绿帽子,而是忌惮国中贵族和他离心。所以,女秧必须要待在他的身边,要在他的掌控之中。
但是女秧性格刚强,决意要走,说她想念自己的家,黄菰邑,在侯城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聂伤不能硬拦他,再看她神色抑郁,好像真的得了抑郁症,只好放她回家。
为了以防万一,他派了很多人手暗中监视黄菰邑的动静。
他自己也每日都去黄菰邑一趟,哪怕再累,天气再坏,也雷打不动。
表面上是为了和女秧商议国事,联络感情,真实目的是什么,双方都心知肚明。
剑父那老家伙自然跟在女秧身边,成了女秧最信任的人,兼做府内的大管家。
剑舍没了之后,老家伙整天像失了魂一样,女秧便请求聂伤重开剑舍。
新婚妻子好不容易求自己一次,聂伤自然痛快的答应了,立刻任命剑父为斗师,主持剑舍事务,还调了几个老斗奴过来做教习。
重开剑舍,并不只是为了讨好女秧,聂伤还有自己的长远考虑。不过他隐瞒了目的,并未向任何人说起。
阴刀那货也离开了剑父,又回到了聂伤身边,说是剑父要赶他走,命令他到聂伤身边建功立业。
聂伤还是比较信任阴刀的,毕竟二人有过密切合作的经历。他唯一不能放心的是,阴刀这厮到底忠于自己多一点呢还是对剑父的忠心多一点?
搞清这一点非常重要,他十分畏惧阴刀的暗杀本领,若阴刀某天得了剑父的嘱咐,要干掉自己……后果不敢想象!
聂伤看着蔫了吧唧的阴刀,直犹豫了十多分钟,最后问道:“若我命你去杀剑父,你会怎样?”
阴刀眼皮一抬,沉默了不到两秒钟,起身道:“我自幼无父无母,入剑舍后,视剑父如父,剑父无后,也视我如子。我也曾发过誓,要效忠与你,便会以主侍你,忠心于你。”
“如果国主要我杀剑父,阴刀则忠孝不能两全,只能自刭了!”
“你的心思,我总算懂了。”
聂伤叹了口气,命阴刀留在自己身边听用,同时命他公开认剑父为父,二人以父子关系,相继一块封地。
(今天只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