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开西夏,高丽这边,高丽国王王晛也决定派出由年仅十五岁的王太子王祈为代表的百人使节团,以此向苏咏霖表达高丽方面的诚意。
高丽希望苏咏霖可以感受到这份诚意,亲自册封高丽国王和王太子。
姿态表明之外,对于明帝国所宣称【吾国皇帝非天子乃人皇】的说法以及【明】这个国号,高丽王朝内部议论纷纷。
高丽文人受儒家经典影响非常深刻,且大有原教旨主义者的风范,一味追求儒家经典内所描述的完美世界,也很崇尚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局面,认为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的追求。
当然他们嘴上是这样说的,私下里到底是怎么做的,大家也都清楚。
这批王晛宠幸的文官们首先是觉得【明】这个国号有点问题。
他们遍翻中国史书也找不到国号为明的古国,接着得知这个国号是明国皇帝自己决定的,出发点是为了纪念那些为了建立明国而英勇战死的人,顿时感觉这样做不正统。
那些丘八有什么好纪念的?
他们不明白——
主要高丽在文武方面也学足了北宋,对武人相当轻贱,对文人相当重视,高丽的整个社会风俗也和当年北宋差不多,讲究个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进而他们得知明国皇帝不要做天子,要当人皇,便又觉得中原皇帝贸然改变祖宗的做法是不祥之兆。
如果中国皇帝不做天子,皇帝百年之后,江山又如何可以延续呢?
由此,这种观点引发了高丽文臣对明帝国和苏咏霖的批判和质疑。
他们在非公开的场合议论这件事情,认为苏咏霖肯定是膨胀了,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这会给明帝国带来灾祸。
总体来说,他们意识到明帝国是个武人建立起来的政权,并不那么尊重儒家传统,所以对其的观感较为负面。
而在这一片质疑声中,只有尹鳞瞻一个人对此公开表示反对,认为苏咏霖这样做肯定不是出于膨胀什么的说法,而有着深层次的用意。
王晛不明就里,就询问高丽国內唯一面见过苏咏霖的尹鳞瞻,问他苏咏霖到底有什么用意。
“具体用意臣不可能知道,明帝也不会告诉臣,臣只是觉得明帝并不是那种得志便猖狂的人,明帝虽然年轻,却非常内敛,并不以处处刻意强调自己的功绩。
寻常嚣张之人恨不能把自己的功绩写在脸上让人看到,四处招摇过市,惹人厌烦,而明帝并非如此,明帝的所作所为较为低调,常谈民生,未闻功业,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而做人皇不做天子,不似明帝所为。”
王晛想了想,又问道:“在你看来,明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尹鳞瞻认真的想了想。
“深沉,内敛,雄才大略,志存高远,且极善用兵,据说明国有名气的将军全都是明帝的旧部,他们都对明帝忠心耿耿,所以明国的局势非常安稳。”
“你对明帝的评价很高啊。”
王晛意味深长地看着尹鳞瞻。
尹鳞瞻却并不改变自己的看法。
“明帝以一介平民起兵造反,仅仅三年就覆灭了金国,取而代之建立明国,夺回中原,重建华夏,恢复华夏衣冠,如此人物,岂不为天上人耶?”
尹鳞瞻的话让王晛无话可说。
因为事实也是如此,得知苏咏霖的功绩之后,王晛也觉得这颇为不可思议,觉得苏咏霖简直就不是人,他可能就是老天爷派来的神。
与这样的人物生活在同一时代,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但是对于高丽来说,当然是幸运的。
因为高丽只想抱大腿。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只要苏咏霖还活着,只要苏咏霖没有任何问题,那么明帝国的局势就稳如泰山。
至于其他的,也不是他们现在可以去考虑的,他们根本没有去考虑的资本,因为他们连哪怕一万名明军士兵都不能对抗。
说到底,高丽只是个小国。
和西夏还有高丽一样,南宋方面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由赵构指派宰相团队之首的汤思退亲自带领使节团奔赴中都恭贺苏咏霖登基称帝。
他们携带了大量礼品,整个恭贺队伍浩浩荡荡,之前几次北上接触的规模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不过南宋内部对苏咏霖称帝这件事情本身和称帝的诸多细节议论纷纷。
尽管南宋官方第一时间宣布承认明帝国的存在,并且按照盟约派人北上中都与明帝国签订正式的和约,但是南宋内部依然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官员对中原怀有故国的情怀。
他们本就对南宋政府承认光复军、不愿北上的态度非常不满,现在光复军直接建国,苏咏霖正式称帝,代表着中原不出意外是再也无法回到南宋的怀抱之中了。
而且作为一个汉人政权,光复军建立的明帝国显然也拥有对整个神州大地的宣称权力。
这份宣称权力来自金国,金国覆灭北宋,但是南宋还在,照理来说金国不具备正统法理,奈何赵构向金国称臣,承认了金国对中原的统治,把统治法理拱手相让,所以金国足以和南宋共享正统。
而眼下明帝国覆灭金国,把金国拥有的法理夺走了,也就具备了统治中原的正统性。
未来一旦两国出现什么龃龉,很有可能引发战争,南宋民间对汉人政权的抗拒心理一定不会比对异族政权的抗拒心理更严重,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南宋又该如何自处?
明帝国可是拥有着光复军这样一支强悍的武装力量啊!
朝廷真的对此没有任何担忧吗?
这样的人终究是不多,尽管他们尝试大声疾呼,但是因为他们在朝廷中枢没有发声渠道也没有支持他们的高官显贵,面对明帝国建立的大潮流,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更多的宋民间文人还是抓着明帝国的国号和苏咏霖【朕当为人皇、不为天子】的声称大做文章。
他们私底下秉持着两宋重文轻武的传统,怀着文人的优越鄙视着明帝国这个纯粹的“武夫”建立起来的政权。
他们说古代没有国号为明的国家,苏咏霖也没有得到任何带有明字的封号,单纯以自己的喜好造一个国号出来,不遵循礼仪,简直是贻笑大方,毫无道理。
还有就是不当天子只做人皇的宣称,他莫不是以为自己三年平定中原就天下无敌了所以强烈膨胀以至于觉得自己连上天都可以不尊重了?
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你苏咏霖武功赫赫,到底也只是一个凡人,怎能如此公开的否定上天的意义?
狂妄!
相对于民间文人纯粹的负面观感,朝官们相对客观一些,但是也没有客观到什么地方去,一样对苏咏霖的两个不同寻常的做法感到不满,觉得这样做很狂妄。
他们还判断苏咏霖的心理状态,觉得他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内心充满了侵略性,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象,建议朝廷对明帝国多加提防。
赵构当然不会听从民间和低级官吏们的说法,他召集了宰辅团队,对明帝国送来的相关文书做深入探讨。
要是一般的称帝布告也就算了,赵构是接受的,国号也无所谓了,他也不在乎。
只要明帝国不打扰他的安逸生活就可以。
但是不当天子只做人皇这种说法确实罕见,当天子的好处赵构不相信苏咏霖不懂,但苏咏霖还是这样做了。
这是为什么?
- 肉肉屋
高丽希望苏咏霖可以感受到这份诚意,亲自册封高丽国王和王太子。
姿态表明之外,对于明帝国所宣称【吾国皇帝非天子乃人皇】的说法以及【明】这个国号,高丽王朝内部议论纷纷。
高丽文人受儒家经典影响非常深刻,且大有原教旨主义者的风范,一味追求儒家经典内所描述的完美世界,也很崇尚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局面,认为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的追求。
当然他们嘴上是这样说的,私下里到底是怎么做的,大家也都清楚。
这批王晛宠幸的文官们首先是觉得【明】这个国号有点问题。
他们遍翻中国史书也找不到国号为明的古国,接着得知这个国号是明国皇帝自己决定的,出发点是为了纪念那些为了建立明国而英勇战死的人,顿时感觉这样做不正统。
那些丘八有什么好纪念的?
他们不明白——
主要高丽在文武方面也学足了北宋,对武人相当轻贱,对文人相当重视,高丽的整个社会风俗也和当年北宋差不多,讲究个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进而他们得知明国皇帝不要做天子,要当人皇,便又觉得中原皇帝贸然改变祖宗的做法是不祥之兆。
如果中国皇帝不做天子,皇帝百年之后,江山又如何可以延续呢?
由此,这种观点引发了高丽文臣对明帝国和苏咏霖的批判和质疑。
他们在非公开的场合议论这件事情,认为苏咏霖肯定是膨胀了,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这会给明帝国带来灾祸。
总体来说,他们意识到明帝国是个武人建立起来的政权,并不那么尊重儒家传统,所以对其的观感较为负面。
而在这一片质疑声中,只有尹鳞瞻一个人对此公开表示反对,认为苏咏霖这样做肯定不是出于膨胀什么的说法,而有着深层次的用意。
王晛不明就里,就询问高丽国內唯一面见过苏咏霖的尹鳞瞻,问他苏咏霖到底有什么用意。
“具体用意臣不可能知道,明帝也不会告诉臣,臣只是觉得明帝并不是那种得志便猖狂的人,明帝虽然年轻,却非常内敛,并不以处处刻意强调自己的功绩。
寻常嚣张之人恨不能把自己的功绩写在脸上让人看到,四处招摇过市,惹人厌烦,而明帝并非如此,明帝的所作所为较为低调,常谈民生,未闻功业,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而做人皇不做天子,不似明帝所为。”
王晛想了想,又问道:“在你看来,明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尹鳞瞻认真的想了想。
“深沉,内敛,雄才大略,志存高远,且极善用兵,据说明国有名气的将军全都是明帝的旧部,他们都对明帝忠心耿耿,所以明国的局势非常安稳。”
“你对明帝的评价很高啊。”
王晛意味深长地看着尹鳞瞻。
尹鳞瞻却并不改变自己的看法。
“明帝以一介平民起兵造反,仅仅三年就覆灭了金国,取而代之建立明国,夺回中原,重建华夏,恢复华夏衣冠,如此人物,岂不为天上人耶?”
尹鳞瞻的话让王晛无话可说。
因为事实也是如此,得知苏咏霖的功绩之后,王晛也觉得这颇为不可思议,觉得苏咏霖简直就不是人,他可能就是老天爷派来的神。
与这样的人物生活在同一时代,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但是对于高丽来说,当然是幸运的。
因为高丽只想抱大腿。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只要苏咏霖还活着,只要苏咏霖没有任何问题,那么明帝国的局势就稳如泰山。
至于其他的,也不是他们现在可以去考虑的,他们根本没有去考虑的资本,因为他们连哪怕一万名明军士兵都不能对抗。
说到底,高丽只是个小国。
和西夏还有高丽一样,南宋方面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由赵构指派宰相团队之首的汤思退亲自带领使节团奔赴中都恭贺苏咏霖登基称帝。
他们携带了大量礼品,整个恭贺队伍浩浩荡荡,之前几次北上接触的规模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不过南宋内部对苏咏霖称帝这件事情本身和称帝的诸多细节议论纷纷。
尽管南宋官方第一时间宣布承认明帝国的存在,并且按照盟约派人北上中都与明帝国签订正式的和约,但是南宋内部依然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官员对中原怀有故国的情怀。
他们本就对南宋政府承认光复军、不愿北上的态度非常不满,现在光复军直接建国,苏咏霖正式称帝,代表着中原不出意外是再也无法回到南宋的怀抱之中了。
而且作为一个汉人政权,光复军建立的明帝国显然也拥有对整个神州大地的宣称权力。
这份宣称权力来自金国,金国覆灭北宋,但是南宋还在,照理来说金国不具备正统法理,奈何赵构向金国称臣,承认了金国对中原的统治,把统治法理拱手相让,所以金国足以和南宋共享正统。
而眼下明帝国覆灭金国,把金国拥有的法理夺走了,也就具备了统治中原的正统性。
未来一旦两国出现什么龃龉,很有可能引发战争,南宋民间对汉人政权的抗拒心理一定不会比对异族政权的抗拒心理更严重,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南宋又该如何自处?
明帝国可是拥有着光复军这样一支强悍的武装力量啊!
朝廷真的对此没有任何担忧吗?
这样的人终究是不多,尽管他们尝试大声疾呼,但是因为他们在朝廷中枢没有发声渠道也没有支持他们的高官显贵,面对明帝国建立的大潮流,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更多的宋民间文人还是抓着明帝国的国号和苏咏霖【朕当为人皇、不为天子】的声称大做文章。
他们私底下秉持着两宋重文轻武的传统,怀着文人的优越鄙视着明帝国这个纯粹的“武夫”建立起来的政权。
他们说古代没有国号为明的国家,苏咏霖也没有得到任何带有明字的封号,单纯以自己的喜好造一个国号出来,不遵循礼仪,简直是贻笑大方,毫无道理。
还有就是不当天子只做人皇的宣称,他莫不是以为自己三年平定中原就天下无敌了所以强烈膨胀以至于觉得自己连上天都可以不尊重了?
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你苏咏霖武功赫赫,到底也只是一个凡人,怎能如此公开的否定上天的意义?
狂妄!
相对于民间文人纯粹的负面观感,朝官们相对客观一些,但是也没有客观到什么地方去,一样对苏咏霖的两个不同寻常的做法感到不满,觉得这样做很狂妄。
他们还判断苏咏霖的心理状态,觉得他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内心充满了侵略性,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象,建议朝廷对明帝国多加提防。
赵构当然不会听从民间和低级官吏们的说法,他召集了宰辅团队,对明帝国送来的相关文书做深入探讨。
要是一般的称帝布告也就算了,赵构是接受的,国号也无所谓了,他也不在乎。
只要明帝国不打扰他的安逸生活就可以。
但是不当天子只做人皇这种说法确实罕见,当天子的好处赵构不相信苏咏霖不懂,但苏咏霖还是这样做了。
这是为什么?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