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苏咏霖的请罪表中,孔拯全盘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他全面承认了自己因为政治经验不足而犯下了错误,承认自己驭下不严造成了皇帝的困扰,所以向皇帝请罪,恳请皇帝看在他任劳任怨的份上,从轻发落。
    看着孔拯写下的这份奏表,周江面露戚戚然之色。
    “这样行吗?主动认罪,揽下全部罪过,明明这不是我们的错误,是那些人自作主张,我们却还要承认,未免太过了吧?”
    “你啊,我看你是完全不懂。”
    孔拯摇头道:“咱们自己知道咱们无辜,陛下心里也知道咱们无辜,但是外人谁会认为咱们是无辜的?强行狡辩对咱们有好处吗?既然犯了错,还不如直接认错求饶,陛下也好顺着台阶往下走,给咱们一条活路。”
    “这样啊。”
    周江叹息不已。
    “你就学着点吧,咱们现在面对的是和过去任何一位皇帝都不一样的皇帝,作为他的近臣,总有些要学的东西,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成长就想获取荣华富贵,未免想得太美了,对了,跟我一起吧,你也和我一起上表请罪,表示咱们驭下不严,所以主动请罪。”
    周江寻思一阵,跟着点了点头,也随着孔拯一起写了一份请罪奏表。
    两人很默契的没有喊上耶律瑾,就把两人的奏表递了上去。
    果不其然,随后苏咏霖对孔拯和周江的处置只是罚俸五个月,比对赵作良的处置多了两个月,算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孔拯身边的亲信也没有被处理的,除了被罢官的,也就是孔拯和周江两人被罚了五个月的俸禄。
    耶律瑾没有递上请罪表,但是他本身也没有任何罪过。
    在之前很多人上表反对苏咏霖改革计划的时候,他明确站队在苏咏霖这边,跟孔拯还有周江不对付,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他毫无谢罪的必要。
    这场风波就那么过去了。
    山东系士人团体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新朝的尴尬处境和虚弱的实力,贸贸然的掀起了一场自以为正义的斗争。
    而在苏咏霖看来,这场斗争的意义真的很小很小,要不是为了给赵作良挣一点政治资本,积累一点政治声望,他根本都不会在意那群自讨苦吃的蠢货,直接就给那群家伙干趴下,让他们知道人皇铁拳的厉害。
    他们一没有兵权,二没有财权,三没有人事权,能够主导政治形势走向的权力一个都没有掌握,居然就敢贸然发动政治攻势,何等短视?
    或者说,他们刚刚进入状态不久,还没有认清楚政治斗争的本质。
    然而现在这样子苏咏霖已经算是对他们很温柔了。
    这帮家伙靠着一点人力物力就敢和皇帝的核心利益作斗争,要不是考虑到新朝初立且外敌环伺的情况下不该杀人,苏咏霖是想过杀一儆百的。
    老赵家优待士人,不杀人,但是我不是老赵家。
    我不姓赵。
    老赵家没有底气大开杀戒,我不一样。
    这天下是苏咏霖和追随者们带着明军一点一点打下来的,是他们万众一心从金人手里夺回来的。
    是用绝对的武力夺回来的。
    这要是都没有底气,什么才算是底气?
    科举改革计划和教育改革计划成为苏咏霖登基称帝之后最先拿出的两个改革方案,充分显示了苏咏霖对教育和考试问题的重视。
    这两个方案在得到初步的确认之后,在朝廷内部达成了意见统一。
    于是苏咏霖率先对外公布新的科举考试改革方案。
    他将文理法工四科分科取士的概念公之于众,表示从洪武二年三月的第一届科举考试开始就按照这样的概念来取士。
    且在原则上,明帝国所有户口在籍人士只要按时缴纳赋税,没有触犯法律留下案底的,都可以报名参加明帝国的科举考试。
    不需要有人推荐,也没有身份限制。
    且科举考试完全采用糊名法,继承宋朝科举的这一优点。
    且文理法工四科选中的考生都会被取中,成为各自分科的进士,并且将在未来成为朝廷官吏。
    分科取士只是按照不同专长来取士,文理法工四科进士在地位上是一样的,没有不同,所以并不存在文科进士的地位就要高于其余三科进士这种事情。
    苏咏霖公开表示,因为朝廷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且大明帝国初立,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搞三级考试,所以洪武二年的科举考试只在中都举办,一考定输赢。
    所以民间对于这四项有专长的、对自己有信心的考生就可以准备起来了,就可以开始往中都集合,准备明年三月份的考试了。
    在公布这个消息的同时,苏咏霖也公布了四科取士的试题范围,把考试需要用到的书籍都公之于众。
    不管来不来得及,多少看一些这些书籍,临时抱佛脚也好,临阵磨枪也好,只要不作弊,还能通过考试,朝廷就一定会接纳。
    除此之外,苏咏霖还规定了一个特殊条款——特殊人才考试规定。
    这个特殊人才考试规定主要用于工科。
    对于那些掌握精妙技术、本身却并不识字的优秀匠人,他们也可以报名参加工科的科举考试,并且有专人来负责。
    他们可以拿出自己的技术进行考试,一旦通过考核,证明于国于民有用,那么就可以被授予【同进士出身】,授予工部官职,予以任用。
    这个规定倒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
    国家考试居然允许不识字的人参与,消息张榜公布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
    本身分科取士就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忽然恢复已经足以引起热议,现在居然还有不识字的人也能参加科举考试的新规定。
    这还真是奇了怪了。
    民间对此议论纷纷,官方对此倒是出乎意料的安静。
    也难怪,都被苏咏霖之间小试牛刀的那一手给整怕了。
    山东系不敢出声,其余三个派系不会出声,这件事情也就那么定了。
    诚然,苏咏霖的规定也是无可奈何。
    这年头识字的人口本就非常稀少,科举考试就是冲着识字人口来的,而整个大明国的人口超过五千万,大字能认一箩筐的不在少数。
    可是真正拥有读写能力的文化人并不多。
    在苏咏霖摸底调查之后得知,这部分拥有读写能力的识字人口在大明国总人口之中,还是不过百分之五。
    这都算不错的了。
    这年头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技术成熟了,识字成本大大降低,门阀想要垄断知识已经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了,这是前提条件之一。
    宋对于学校和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前朝历代统治者,金承宋制,对地方学校也多有发展,地方上有很多官办学府,普通人也有接受教育的可能,这是前提条件之二。
    普通老百姓出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也会主动去寻求方法认识一些字,拥有对识字的需求,免得在征税服役方面被官府坑骗,这是前提条件之三。
    这三个条件齐备才能让不是睁眼瞎的人数增多,让整个社会的识字率产生极大的飞跃,较之前唐前隋和之前的历朝历代,这的确是相当大的进步。
    这是这并不代表识字人口增加了很多。
    苏咏霖认为,识字人口真正的定义应该是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口,而不是认得几个大字、勉勉强强能看得懂官府布告的那种半文盲状态的人口。
    可是当下大明国所有能认字的人口中,这种半文盲是最多的。
    - 肉肉屋

章节目录

启明1158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御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御炎并收藏启明1158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