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刚最近很忙,忙着一个月后的军演事情,未来科技交付的l1航空母舰正在训练,现在李林飞打电话来,要为他的那篇地震文章的理论实践出来。
谭刚可没那个闲心,于是派了一个人协助李林飞,这个人叫王成。
听完谭刚的任务,王成次日就去了未来科技集团。
然后和李林飞谈了半个小时,然后就走了。
等王成走后,李林飞继续进行地震仪的改造。
海底安装仪器,不是加一个防水层这么简单,需要克服两个最大的困难,上千米海底的水压和信号。
这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不克服那个水压,没办法正常运行甚至坏掉。不解决通讯问题,就算安装好,没有信号的与外界联系,地震仪的预警消息也发送不出去。
地震仪的结构改造又是一个难题,不过还好有系统加机器人的存在,麻烦少了很多。
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余震仔细研读着手中的论文,是李林飞发的关于地震预警研究的文章。
他已经来来回回研究了不下五遍,还做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寻找关于这个论文的证据,结果并不理想。
虽然实验不理想,但随着时间推移,他现在看着这篇论文,似乎又有新的了解,越看越有味道。
他从事地质地理研究已经三十多年,当年在地震中失去亲人那一刻,他就在心里发誓,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解决地震预警的问题,或者在地震中,能够用自己的能力,救更多的人。
许多地震救援仪器设备,房屋桥梁抗震的能力测量的仪器,都是出自他的手。
地震局发布的房屋抗震标准,他也参与制订,算是一个专家。
李林飞的文章出来时,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只是他并没有出来刷存在感。
正如发声的一些专家所言,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他们没有任何实验证明李林飞的理论是错的,空口否决李林飞,非常不可取。
这篇论文,他研究几次,总觉得缺少最关键的点,让他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可能是李林飞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点,让他找不到这篇论文最精华的地方。
正在余震看着论文时,王成在一名助手的带领下,进入他的办公室。
王成敲了敲门,打断正在看着论文的余震:“余老师,您好。”
“你是?”余震疑惑看着王成。
“我叫王成,这是我的证件。”王成拿出自己的证件递给余震:“来这里,是有一件事想和你谈谈。”
余震看了看证件,讶异地看着李成之:“坐!王同志,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听说余老师最近在研究李林飞的那篇文章,正好我这里有一件事关于他的事,就过来找您。”王成微笑说道。
“哦?关于他的什么事?”余震问道。
“您看这个。”王成将从李林飞那里拍到的地震仪照片递给余震:“我刚从湘中市回来,这是李林飞弄出来的仪器,他说是用论文的原理制造出来的,叫地震仪。”
最后那句话,立刻引起余震的兴趣,接过照片,仔细打量起来。
“他真的这么说的?”
“确实是。”
王成说道:“这个仪器,他准备投放到马里亚纳那一带,进行数据收集。您不是要进行海洋地质考察吗?所以我就来找您了。”
“能带我去看看这个仪器?”余震问道。
……
李林飞正在未来科技集团总部大楼之外,和他一起的,有几个公司高级管理,李冰灵已经出差。
王成刚回去第二天,就打电话来告诉他说,有一位地震学专家想要过来看一看地震仪。
这事没法拒绝,毕竟这个仪器,是他们以后要带出海的。
没一会,派去接人的车进入公司,看到王成和一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老师从车上下来,李林飞等人才迎了上去。
“李总,这位是科学院的余震先生,从事地震学研究三十几年。”王成向李林飞介绍道。
“余先生。”李林飞急忙行礼。
虽然以他现在的身份不需要和任何人行礼,但是作为后辈学生,这些礼节是必须的。
“诶,你好,不用客气,真人比相片精神。”余震握着李林飞的手,笑逐颜开。
很久没看到这么优秀的后生晚辈了。
“余先生,先到里面再聊吧。”李林飞说道。
“不用,直接带我去看看那个仪器,你的时间比我的宝贵,不要耽误。”余震说道。
“好吧。”李林飞看出余震老先生迫切看到地震仪的心情。
一行人上楼,朝着小会议室走去,地震仪现在没在实验室里。
“你的那篇论文,我研究了五遍,做了几个简单的实验,但总感觉缺点什么东西,抓不到最重点的地方。”一边走,余震就开口。
“因为生怕技术被传出去,最核心的部分没写出去。不然技术泄漏到国外,损失就大了。”李林飞说道。
“也是。”余震点头。
没多久,一行四人就进入小会议室。
看到地震仪后,余震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手掌没有触碰地震仪,而是围着地震仪仔细观察。
“余先生好像对地震仪很在意。”李林飞没有打扰他,地震仪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出一个所以然。
“四十几年前的那次地震,夺走了他的亲人,这些年,余先生一直都致力于救灾设备的研究。对这些仪器,是近乎偏执,当年将名字改成余震,就是地震过后改的。”王成附在李林飞的耳边低声细语。
听到这番话,李林飞肃然起敬。
专注一个领域几十年,正是老一辈科学家这种近乎偏执的追求,才有了他们现在的安稳生活。
“这个仪器试过了吗?”仔细打量一圈地震仪后,余震才停下来。
“震动波测试过,不过是简单的模拟测试,仪器可以运行,现在准备实地测试,在藏区建立几个测试站,还有送几台到西太那里,陆地和海洋环境一起进行测试,省时间。”李林飞说道。
- 肉肉屋
谭刚可没那个闲心,于是派了一个人协助李林飞,这个人叫王成。
听完谭刚的任务,王成次日就去了未来科技集团。
然后和李林飞谈了半个小时,然后就走了。
等王成走后,李林飞继续进行地震仪的改造。
海底安装仪器,不是加一个防水层这么简单,需要克服两个最大的困难,上千米海底的水压和信号。
这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不克服那个水压,没办法正常运行甚至坏掉。不解决通讯问题,就算安装好,没有信号的与外界联系,地震仪的预警消息也发送不出去。
地震仪的结构改造又是一个难题,不过还好有系统加机器人的存在,麻烦少了很多。
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余震仔细研读着手中的论文,是李林飞发的关于地震预警研究的文章。
他已经来来回回研究了不下五遍,还做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寻找关于这个论文的证据,结果并不理想。
虽然实验不理想,但随着时间推移,他现在看着这篇论文,似乎又有新的了解,越看越有味道。
他从事地质地理研究已经三十多年,当年在地震中失去亲人那一刻,他就在心里发誓,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解决地震预警的问题,或者在地震中,能够用自己的能力,救更多的人。
许多地震救援仪器设备,房屋桥梁抗震的能力测量的仪器,都是出自他的手。
地震局发布的房屋抗震标准,他也参与制订,算是一个专家。
李林飞的文章出来时,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只是他并没有出来刷存在感。
正如发声的一些专家所言,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他们没有任何实验证明李林飞的理论是错的,空口否决李林飞,非常不可取。
这篇论文,他研究几次,总觉得缺少最关键的点,让他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可能是李林飞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点,让他找不到这篇论文最精华的地方。
正在余震看着论文时,王成在一名助手的带领下,进入他的办公室。
王成敲了敲门,打断正在看着论文的余震:“余老师,您好。”
“你是?”余震疑惑看着王成。
“我叫王成,这是我的证件。”王成拿出自己的证件递给余震:“来这里,是有一件事想和你谈谈。”
余震看了看证件,讶异地看着李成之:“坐!王同志,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听说余老师最近在研究李林飞的那篇文章,正好我这里有一件事关于他的事,就过来找您。”王成微笑说道。
“哦?关于他的什么事?”余震问道。
“您看这个。”王成将从李林飞那里拍到的地震仪照片递给余震:“我刚从湘中市回来,这是李林飞弄出来的仪器,他说是用论文的原理制造出来的,叫地震仪。”
最后那句话,立刻引起余震的兴趣,接过照片,仔细打量起来。
“他真的这么说的?”
“确实是。”
王成说道:“这个仪器,他准备投放到马里亚纳那一带,进行数据收集。您不是要进行海洋地质考察吗?所以我就来找您了。”
“能带我去看看这个仪器?”余震问道。
……
李林飞正在未来科技集团总部大楼之外,和他一起的,有几个公司高级管理,李冰灵已经出差。
王成刚回去第二天,就打电话来告诉他说,有一位地震学专家想要过来看一看地震仪。
这事没法拒绝,毕竟这个仪器,是他们以后要带出海的。
没一会,派去接人的车进入公司,看到王成和一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老师从车上下来,李林飞等人才迎了上去。
“李总,这位是科学院的余震先生,从事地震学研究三十几年。”王成向李林飞介绍道。
“余先生。”李林飞急忙行礼。
虽然以他现在的身份不需要和任何人行礼,但是作为后辈学生,这些礼节是必须的。
“诶,你好,不用客气,真人比相片精神。”余震握着李林飞的手,笑逐颜开。
很久没看到这么优秀的后生晚辈了。
“余先生,先到里面再聊吧。”李林飞说道。
“不用,直接带我去看看那个仪器,你的时间比我的宝贵,不要耽误。”余震说道。
“好吧。”李林飞看出余震老先生迫切看到地震仪的心情。
一行人上楼,朝着小会议室走去,地震仪现在没在实验室里。
“你的那篇论文,我研究了五遍,做了几个简单的实验,但总感觉缺点什么东西,抓不到最重点的地方。”一边走,余震就开口。
“因为生怕技术被传出去,最核心的部分没写出去。不然技术泄漏到国外,损失就大了。”李林飞说道。
“也是。”余震点头。
没多久,一行四人就进入小会议室。
看到地震仪后,余震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手掌没有触碰地震仪,而是围着地震仪仔细观察。
“余先生好像对地震仪很在意。”李林飞没有打扰他,地震仪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出一个所以然。
“四十几年前的那次地震,夺走了他的亲人,这些年,余先生一直都致力于救灾设备的研究。对这些仪器,是近乎偏执,当年将名字改成余震,就是地震过后改的。”王成附在李林飞的耳边低声细语。
听到这番话,李林飞肃然起敬。
专注一个领域几十年,正是老一辈科学家这种近乎偏执的追求,才有了他们现在的安稳生活。
“这个仪器试过了吗?”仔细打量一圈地震仪后,余震才停下来。
“震动波测试过,不过是简单的模拟测试,仪器可以运行,现在准备实地测试,在藏区建立几个测试站,还有送几台到西太那里,陆地和海洋环境一起进行测试,省时间。”李林飞说道。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