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月18日,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商业部下发专门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让全国人民欢度春节。一则简短的信息如惊雷般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社会关注的不再仅仅是人们的精神,还对物质需求进行了合理表述。
自此而来,物质的需求促进了对于商业的需求,在文*革中几乎绝迹的个体工商业再次复燃,各个地区对于个体商业也不再那么敏感了。
特别是淮阳地区的新规定,更是点燃了一把火,规定表示:凡在城镇有正式户口的待业人员,都可根据自己的技术专长和经营能力等条件,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经营方式要灵活,便民利民,重点是发展服务性行业,解决群众吃饭难、住宿难、修理难等问题。
正是这一封文件,淮阳地区一夜之间多了不少“利民”开头的个体户,什么利民理发店、利民裁缝铺、利民修车……等等,不一而足。
虽然仅仅是对于城镇居民放开了口子,但是显而易见全民放宽的脚步也不再遥远。
而刚借完钱回来的盼娣,还不知道个体经营放开的消息,只是看着一堆的大团结有些发呆,这还是她第一次见这么多钱。
以前,一张都难得见到,而眼前却有一百张,着实震撼有些没见过世面的她。
她本只计划借个八百,回家数完才发现姜斌多给了两百,心中的感激无以言表,也只好暗自把这一份情谊放在心里。
“爹,在吗?”老王头和妻子高氏的住处,隔着一块花布的帘子,稍稍有些动静,外面的人就能听得清楚。盼娣的问话,也只是告诉父母,自己过来了。
“咳咳………盼娣吗?爹在”,几声咳嗽,不知知是示意有人,还是真的嗓子发痒,一阵摸摸索索的声音之后,老王头掀开了帘子,走了出来。
“爹,我借到钱了”,说着就把鼓鼓囊囊的小布包,递了过去。
“你这丫头,跟谁借的啊?”看着手里的钱,老王头非常惊讶。他刚还在与妻子商量,是否可以找几个内兄帮忙,可一想到各家的情况,只能息了心思,没想到盼娣,不声不响就把事情解决了。
说不开心是假的,这天大的事情解决,能不高兴吗?
“是跟姜家的老大借的”,盼娣倒也没瞒着。
“姜家老大?读书那个?”
“对的。”
“你去借,他就借给你了?”这可不是三块两块,虽然得了盼娣的确认,依然有些难以相信,自己家可是跟姜家没有那么大的交情。
“嗯!”
看到盼娣点头确认,老王头暗自嘀咕,“也对,村里也就姜家富裕,自行车和电视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至于之前的富裕户,像刘永好家、莲花家、支书家,现在连拍马也赶不上。”
在盼娣的眼皮底下,老王头叫来了自己的妻子,仔仔细细的又数了一遍,整整一百张大团结,“姜家的老大倒是实诚人,第一次就能借你这么多。”
有了钱,高氏也终于舒展了这两天的愁容,笑眯眯道,“这可是帮了大忙了,以后有机会得好好谢谢人家。”
“爹娘,你们放心,那指定记得”,不用父母交代,盼娣也知道,这一次是欠了大人情了。这年月,能周济个三五块已经是天大的面子,更何况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千块。
“他爹,既然有了钱,下午就去把补偿交了。马上开春了,各家各户用钱的地方多,可不能让人戳脊梁骨”,说着,就从钱堆里,数出了八百块递给老王头,“再有,这剩下的两百也不能放手里,要不然不长时间就得零拉完了”。
“是这个理,想想家里还有啥可置办的”,老王头同意媳妇的说法,这钱经挣不禁用,是得趁这机会给整花出去。
“爹娘,我是这么想的,有马不得配架车嘛,翻了年等枣红马下了崽,拉活也方便”,姜斌对她说的拉活、搞运输,盼娣是上了心的,兴许他多借她钱也是这意思,她不想坏了他的好意。
“这倒行,不过得请村里牛老倌帮忙介绍着才行,庄稼人的眼睛,瞅不出马车的好坏”,老王头虽然赶过车,但归根到车上,却是清楚的不多,还得找专业人事。
转天,老王头一家早早的忙碌起来。
因为没有自来水的缘故,盼娣也从二里地的河沟挑完水,来回两趟才把乌亮的水缸填满,这应该够一家人两天的吃用了。
“盼娣,你收拾一下,今天就去买马车”,马车的事情,老王头上了心,一大早就忍不住去找牛老倌合计。
“爹,咋这么急呢?”盼娣有些意外,这可不是他爹平时的作风。
“牛老倌正好知道董家沟镇,有一辆马车没有牲口套,去晚了,可不一定有”,说着就忍不住,催促媳妇高氏赶紧盛饭,呼噜两口就想出门。
盼娣也没含糊,这可是不遇不可求的,没牲口的马车价格肯定也好商量。于是,牵着马就跟着老王头出了门。
枣红马已经怀了崽,一路上几人也没敢骑,带着它主要为了试试套车。
董家沟镇离得不近,足有三十多里地,靠着脚程走了两三个小时,几人浑身出了汗。牛老倌和老王头忍不住热,只好稍稍解了棉袄的对襟,只有盼娣这个大姑娘一路忍着,好不难受。
买车的农家老者见着来人倒是热情的很,礼貌的邀请一行人喝水休息。
因为是牛老倌牵的头,出价还价当然也得由他出来,一番争论下来,一百二十块钱成交,倒比市面上的便宜五六十,让老王头和盼娣一阵高兴,都觉得这趟没白瞎了。
绷实的马车套在枣红马身上,老王头四周转了一下,瞧着倒是熨帖的很。
回程的路上,还不忘拿出年轻时候的本事,坐在了赶车的位置,可惜心疼马怀了崽,硬是没舍得一声哟呵。
老话说的好,“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盼娣之前对这句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可是今天她稍稍算是明白了。因为马车的缘故,一路上,就有三家找他们拉活,拉砖的、拉货的、还有拉人的。
要不是,枣红马怀了崽,开春才能做活,盼娣当下就想把活给接了。
特别是镇高中扩建拉砖的活,拉多少赚多少!一块砖赚一分钱运费。如果架子车拉,一回估摸拉四百块吧,一天拉十来回,能赚一笔大钱呢!
盼娣越想越是兴奋,这日子真是有奔头了。
ps:笔头慢,不知不觉就到夜里了。今天一章!
自此而来,物质的需求促进了对于商业的需求,在文*革中几乎绝迹的个体工商业再次复燃,各个地区对于个体商业也不再那么敏感了。
特别是淮阳地区的新规定,更是点燃了一把火,规定表示:凡在城镇有正式户口的待业人员,都可根据自己的技术专长和经营能力等条件,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经营方式要灵活,便民利民,重点是发展服务性行业,解决群众吃饭难、住宿难、修理难等问题。
正是这一封文件,淮阳地区一夜之间多了不少“利民”开头的个体户,什么利民理发店、利民裁缝铺、利民修车……等等,不一而足。
虽然仅仅是对于城镇居民放开了口子,但是显而易见全民放宽的脚步也不再遥远。
而刚借完钱回来的盼娣,还不知道个体经营放开的消息,只是看着一堆的大团结有些发呆,这还是她第一次见这么多钱。
以前,一张都难得见到,而眼前却有一百张,着实震撼有些没见过世面的她。
她本只计划借个八百,回家数完才发现姜斌多给了两百,心中的感激无以言表,也只好暗自把这一份情谊放在心里。
“爹,在吗?”老王头和妻子高氏的住处,隔着一块花布的帘子,稍稍有些动静,外面的人就能听得清楚。盼娣的问话,也只是告诉父母,自己过来了。
“咳咳………盼娣吗?爹在”,几声咳嗽,不知知是示意有人,还是真的嗓子发痒,一阵摸摸索索的声音之后,老王头掀开了帘子,走了出来。
“爹,我借到钱了”,说着就把鼓鼓囊囊的小布包,递了过去。
“你这丫头,跟谁借的啊?”看着手里的钱,老王头非常惊讶。他刚还在与妻子商量,是否可以找几个内兄帮忙,可一想到各家的情况,只能息了心思,没想到盼娣,不声不响就把事情解决了。
说不开心是假的,这天大的事情解决,能不高兴吗?
“是跟姜家的老大借的”,盼娣倒也没瞒着。
“姜家老大?读书那个?”
“对的。”
“你去借,他就借给你了?”这可不是三块两块,虽然得了盼娣的确认,依然有些难以相信,自己家可是跟姜家没有那么大的交情。
“嗯!”
看到盼娣点头确认,老王头暗自嘀咕,“也对,村里也就姜家富裕,自行车和电视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至于之前的富裕户,像刘永好家、莲花家、支书家,现在连拍马也赶不上。”
在盼娣的眼皮底下,老王头叫来了自己的妻子,仔仔细细的又数了一遍,整整一百张大团结,“姜家的老大倒是实诚人,第一次就能借你这么多。”
有了钱,高氏也终于舒展了这两天的愁容,笑眯眯道,“这可是帮了大忙了,以后有机会得好好谢谢人家。”
“爹娘,你们放心,那指定记得”,不用父母交代,盼娣也知道,这一次是欠了大人情了。这年月,能周济个三五块已经是天大的面子,更何况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千块。
“他爹,既然有了钱,下午就去把补偿交了。马上开春了,各家各户用钱的地方多,可不能让人戳脊梁骨”,说着,就从钱堆里,数出了八百块递给老王头,“再有,这剩下的两百也不能放手里,要不然不长时间就得零拉完了”。
“是这个理,想想家里还有啥可置办的”,老王头同意媳妇的说法,这钱经挣不禁用,是得趁这机会给整花出去。
“爹娘,我是这么想的,有马不得配架车嘛,翻了年等枣红马下了崽,拉活也方便”,姜斌对她说的拉活、搞运输,盼娣是上了心的,兴许他多借她钱也是这意思,她不想坏了他的好意。
“这倒行,不过得请村里牛老倌帮忙介绍着才行,庄稼人的眼睛,瞅不出马车的好坏”,老王头虽然赶过车,但归根到车上,却是清楚的不多,还得找专业人事。
转天,老王头一家早早的忙碌起来。
因为没有自来水的缘故,盼娣也从二里地的河沟挑完水,来回两趟才把乌亮的水缸填满,这应该够一家人两天的吃用了。
“盼娣,你收拾一下,今天就去买马车”,马车的事情,老王头上了心,一大早就忍不住去找牛老倌合计。
“爹,咋这么急呢?”盼娣有些意外,这可不是他爹平时的作风。
“牛老倌正好知道董家沟镇,有一辆马车没有牲口套,去晚了,可不一定有”,说着就忍不住,催促媳妇高氏赶紧盛饭,呼噜两口就想出门。
盼娣也没含糊,这可是不遇不可求的,没牲口的马车价格肯定也好商量。于是,牵着马就跟着老王头出了门。
枣红马已经怀了崽,一路上几人也没敢骑,带着它主要为了试试套车。
董家沟镇离得不近,足有三十多里地,靠着脚程走了两三个小时,几人浑身出了汗。牛老倌和老王头忍不住热,只好稍稍解了棉袄的对襟,只有盼娣这个大姑娘一路忍着,好不难受。
买车的农家老者见着来人倒是热情的很,礼貌的邀请一行人喝水休息。
因为是牛老倌牵的头,出价还价当然也得由他出来,一番争论下来,一百二十块钱成交,倒比市面上的便宜五六十,让老王头和盼娣一阵高兴,都觉得这趟没白瞎了。
绷实的马车套在枣红马身上,老王头四周转了一下,瞧着倒是熨帖的很。
回程的路上,还不忘拿出年轻时候的本事,坐在了赶车的位置,可惜心疼马怀了崽,硬是没舍得一声哟呵。
老话说的好,“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盼娣之前对这句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可是今天她稍稍算是明白了。因为马车的缘故,一路上,就有三家找他们拉活,拉砖的、拉货的、还有拉人的。
要不是,枣红马怀了崽,开春才能做活,盼娣当下就想把活给接了。
特别是镇高中扩建拉砖的活,拉多少赚多少!一块砖赚一分钱运费。如果架子车拉,一回估摸拉四百块吧,一天拉十来回,能赚一笔大钱呢!
盼娣越想越是兴奋,这日子真是有奔头了。
ps:笔头慢,不知不觉就到夜里了。今天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