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现实世界化为最高、最低纲领,这与中.共的奋斗纲领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共的最高纲领当然是实现*,这个始终不变,但最低纲领则根据现实阶段而变,最初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新民主主义,之后变成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然后奔小康——当然不是孔子那个“小康”。如果直接将实现“大同”立为大公党的奋斗纲领,就会因为遥不可及而变得虚无飘渺,而为成员怀疑,失去前进的信念。如果只以限制君主权力的“共治共有”为奋斗纲领,那么从士权到民权就无法申张,废除君主世袭、选贤与能的“天下为公”之政就实现不了,最终还是在“家天下”的圈子里打转。
至于党内的成员们信不信“大同”能实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是,目标总得往高里确立。就如道家以长生为目标,佛家以修来世为目标,都是遥不可及的。然而正因为有这样至美好的大目标,真正的信徒才那么虔诚。
阁内成员经过一阵讨论后,这个至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被一致通过。
在议定纲领后,又议党内结构。名可秀道:“建政党当如建屋舍,须得有高低结构,梁柱楔门扇各居其位,各承其力,才能搭建得严密坚固。政党之内,一利职责分明,有序不乱;二利奖惩有凭;三利上下激励;四利职责监督,杜绝任事不为,或专权之行。”
众人议论后认可。
于是诸成员聚议,初步定下党内结构:以党首为总领,其下设副党首一人,执事四人,司计掌财务,司察掌党内纪律及监督,司闻掌情报,司宣掌宣传,掌书记负责文函上传下达及党务联络,司靖掌内外安全等。
对于各任职者的人选,包括党首在内,名可秀道:“当选贤与能。”重点在一个“选”字,即定党内公选制。
卫希颜便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可成立国家党议会,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党首、副党首和四名执事的提名公选,还要通过国家党议会的议员名单,以及修改政党纲领和组织规则;二是在国家党议会下设常议会,由党首、副党首、执事组成,通过党首提名的司库、司察、司宣、掌书等任职人员,并讨论处置日常重大事务。
党首也要公选?
丁起等人面面相觑,这还用选吗!
名可秀容色肃然,“吾之后又如何?选贤与能,党首亦然,子孙贤者方可上,焉可成家天下之帝王世及?”
众人耸然,其后均肃然。
卫希颜的提议遂通过。
名可秀道:“常议会为日常治事,即理事,可称‘理事会’,以与‘国家党议会’区别。”众人道可,于是定名。
又定国家党议会五年召开一次,通过党首、副党首、执事、议员的提名,即党首、副党首、执事、议员五年选一次。当然,这个时候是没有人提任职年限的,“选贤与能”的涵义即以贤能为任,而不论年龄和任职时间。
卫希颜心道,每一个大时代都有一个领袖人物,终其一生,他(她)的权威无人代替;而这个时代,就是名可秀的时代。
但是,提出公选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这才能保证在她们这一代之后,大公党仍然能保持它的优秀。更重要的是,通过党内的公选行动来渗透民主概念,再由大公党内的民主推及到天下民治之民主,这是一步步的行动。一种新思想,必定要先得到“自己人”的认可,才能再谈推而广之。
这次阁议持续了两个时辰,被记为大公党第一次国家党议会,确立了至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确立了大公党的宗旨,确立了党内结构,并以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党首、副党首、执事和党议员名单。
因为还有一些主要成员因各种原因未能到会,最终计票将在这些人投票递回后再确定。但以目前结果来看,名可秀任党首毫无争议,丁起、赵鼎二人当选执事也可确定,另外两名执事则有可能在宋藻、谢有摧、郑彀、陈旉四人中产生,党议会的名单也大体出来了,或有个别人最终有变动。
而副党首为空缺。
因为卫希颜拒绝对她的提名,理由是名可秀当选党首已是确然,她身为党首的配偶便不能提名副党首,以免党内权力集于一家。名可秀只笑不语。丁起、赵鼎、宋藻暗翻白眼,心道:分明是想躲闲。这三人与卫希颜共事久,知道这位国师枢密使不耐琐务,在枢府任事都是抓大放小。丁起便说:“卫国师不任党贰,某等孰人贤能威望可逾之而任?”意思是,没有人敢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功绩可越过卫希颜而任副党首。
卫希颜却坚持道:“先例不可启。”
这个理由很正大。
众人一时相顾无语。
丁起、赵鼎、宋藻都觉得牙痛,卫希颜若不任副党首,肯定更不愿意做执事,难道只做党议员?——那谁又敢做执事?
作者有话要说:大公党,某真心觉得这个名不错~~~~~
☆、奠基之年
最后还是名可秀解决了这个难题,在理事会中设“资政理事”一职。
“资政”原意是帮助治理国政,朝廷设有资政殿大学士一职,专授罢职的宰辅,无吏守、无职掌,仅备皇帝谘问国事。用于理事之衔,也是取用顾问之义。资政理事作为党内常议会——理事会的成员,与执事拥有同等的议事、决事权,但不得担任党内任何职务,即不具有领导权。
这个职务并不仅仅是为了卫希颜而设立,在座的诸人都已经想到了,这个职名对于安置个别德高望重或功勋卓著但却不便于在党内任实职的成员而言是极为合适的。
接着是选司察。
司察是理事会下的职务,按理应在理事会成立后由理事会选出。但司察一职有特殊性,职司党内纪律和监督,是党内司法者,故决议由国家党议会公选,以保持司察的独立性。
至于理事会之下的掌书记、司计、司闻、司宣、司靖等职位人选,则在理事会成立后,由党首提名、理事会选举确定,不需经由国家党议会公选。
在这次会议结束后,至四月底,因各种原因缺席第一次国家党议会的大公党重要成员的选票陆续到齐。
至此,第一次国家党议会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束了。
所有参与投票的振道社成员都是“名党”的骨干,毫无异议地都当选为国家党议会的议员;“名党”的骨干中,还有非振道社的成员,如莫秋情、孟曙等人,由名可秀推荐,也成为大公党的创始
至于党内的成员们信不信“大同”能实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是,目标总得往高里确立。就如道家以长生为目标,佛家以修来世为目标,都是遥不可及的。然而正因为有这样至美好的大目标,真正的信徒才那么虔诚。
阁内成员经过一阵讨论后,这个至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被一致通过。
在议定纲领后,又议党内结构。名可秀道:“建政党当如建屋舍,须得有高低结构,梁柱楔门扇各居其位,各承其力,才能搭建得严密坚固。政党之内,一利职责分明,有序不乱;二利奖惩有凭;三利上下激励;四利职责监督,杜绝任事不为,或专权之行。”
众人议论后认可。
于是诸成员聚议,初步定下党内结构:以党首为总领,其下设副党首一人,执事四人,司计掌财务,司察掌党内纪律及监督,司闻掌情报,司宣掌宣传,掌书记负责文函上传下达及党务联络,司靖掌内外安全等。
对于各任职者的人选,包括党首在内,名可秀道:“当选贤与能。”重点在一个“选”字,即定党内公选制。
卫希颜便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可成立国家党议会,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党首、副党首和四名执事的提名公选,还要通过国家党议会的议员名单,以及修改政党纲领和组织规则;二是在国家党议会下设常议会,由党首、副党首、执事组成,通过党首提名的司库、司察、司宣、掌书等任职人员,并讨论处置日常重大事务。
党首也要公选?
丁起等人面面相觑,这还用选吗!
名可秀容色肃然,“吾之后又如何?选贤与能,党首亦然,子孙贤者方可上,焉可成家天下之帝王世及?”
众人耸然,其后均肃然。
卫希颜的提议遂通过。
名可秀道:“常议会为日常治事,即理事,可称‘理事会’,以与‘国家党议会’区别。”众人道可,于是定名。
又定国家党议会五年召开一次,通过党首、副党首、执事、议员的提名,即党首、副党首、执事、议员五年选一次。当然,这个时候是没有人提任职年限的,“选贤与能”的涵义即以贤能为任,而不论年龄和任职时间。
卫希颜心道,每一个大时代都有一个领袖人物,终其一生,他(她)的权威无人代替;而这个时代,就是名可秀的时代。
但是,提出公选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这才能保证在她们这一代之后,大公党仍然能保持它的优秀。更重要的是,通过党内的公选行动来渗透民主概念,再由大公党内的民主推及到天下民治之民主,这是一步步的行动。一种新思想,必定要先得到“自己人”的认可,才能再谈推而广之。
这次阁议持续了两个时辰,被记为大公党第一次国家党议会,确立了至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确立了大公党的宗旨,确立了党内结构,并以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党首、副党首、执事和党议员名单。
因为还有一些主要成员因各种原因未能到会,最终计票将在这些人投票递回后再确定。但以目前结果来看,名可秀任党首毫无争议,丁起、赵鼎二人当选执事也可确定,另外两名执事则有可能在宋藻、谢有摧、郑彀、陈旉四人中产生,党议会的名单也大体出来了,或有个别人最终有变动。
而副党首为空缺。
因为卫希颜拒绝对她的提名,理由是名可秀当选党首已是确然,她身为党首的配偶便不能提名副党首,以免党内权力集于一家。名可秀只笑不语。丁起、赵鼎、宋藻暗翻白眼,心道:分明是想躲闲。这三人与卫希颜共事久,知道这位国师枢密使不耐琐务,在枢府任事都是抓大放小。丁起便说:“卫国师不任党贰,某等孰人贤能威望可逾之而任?”意思是,没有人敢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功绩可越过卫希颜而任副党首。
卫希颜却坚持道:“先例不可启。”
这个理由很正大。
众人一时相顾无语。
丁起、赵鼎、宋藻都觉得牙痛,卫希颜若不任副党首,肯定更不愿意做执事,难道只做党议员?——那谁又敢做执事?
作者有话要说:大公党,某真心觉得这个名不错~~~~~
☆、奠基之年
最后还是名可秀解决了这个难题,在理事会中设“资政理事”一职。
“资政”原意是帮助治理国政,朝廷设有资政殿大学士一职,专授罢职的宰辅,无吏守、无职掌,仅备皇帝谘问国事。用于理事之衔,也是取用顾问之义。资政理事作为党内常议会——理事会的成员,与执事拥有同等的议事、决事权,但不得担任党内任何职务,即不具有领导权。
这个职务并不仅仅是为了卫希颜而设立,在座的诸人都已经想到了,这个职名对于安置个别德高望重或功勋卓著但却不便于在党内任实职的成员而言是极为合适的。
接着是选司察。
司察是理事会下的职务,按理应在理事会成立后由理事会选出。但司察一职有特殊性,职司党内纪律和监督,是党内司法者,故决议由国家党议会公选,以保持司察的独立性。
至于理事会之下的掌书记、司计、司闻、司宣、司靖等职位人选,则在理事会成立后,由党首提名、理事会选举确定,不需经由国家党议会公选。
在这次会议结束后,至四月底,因各种原因缺席第一次国家党议会的大公党重要成员的选票陆续到齐。
至此,第一次国家党议会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束了。
所有参与投票的振道社成员都是“名党”的骨干,毫无异议地都当选为国家党议会的议员;“名党”的骨干中,还有非振道社的成员,如莫秋情、孟曙等人,由名可秀推荐,也成为大公党的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