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代的百姓很是朴实。
然而朴实的另一面,就是因着愚民政策,而导致的众多百姓的不识字、不知理,以及,愚昧和迷信。
愚昧和迷信之下,再听得这些传言,百姓们心中细细一想,纵然感激这位新帝登基之后降低赋税以及降低盐价的政策,可是,若他不是真龙天子,那是不是说,真正的真龙天子,还会出现?而那位真龙天子出现的时候,是否这天下又要开始大乱,又要开始重新打仗?
若当真如此的话,既然如今的这位新帝格外的谦和仁义,干脆亲自派人将真正的真龙天子找出来,然后主动让位就好。这样的话,是不是天下也能少发生几次战争?他们老百姓是不是也能多过些安稳太平的日子?
这样的传言几乎是在地动发生之后,立刻就传扬了开来。
谢含英脸色难看的听着群臣的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只冷着脸将众人打发走,只留下了几位宰相。
孟相是四位宰相之首,脸色亦是十分难看。
他首先站了出来,皱眉道:“圣人,此事不妥。”
谢含英对这位孟相也十分倚重,闻言终于将面上的寒意收了收,道:“孟相请讲。”
孟相顿了顿,才道:“子不语怪异乱神。老臣熟读孔孟之道数载,原本不该有这等奇异想法,但是……圣人大约也发现了,那一日,圣人下了祈雨台后,地动发生,然后,一行人赶回宫里的时候,那等谣言,已然四起。不但是长安城和周边,还有其他地方,包括最快传过消息并将消息按压下去的昭地,也包括后来传来消息的云贵和两广之地。而按照那些消息所言,这些消息,都是在地动发生的那一日,在四处传扬开来的。”
谢含英一怔,也回过味来了,端起茶盏,良久,道:“孟相的意思,是有人在朕登台求雨以及发生地动之前,就已经猜测到了此事的发生,并且,在各个地方预先布置好了传播谣言之人,让他们等着朕求雨和地动之后,立刻就将谣言四散开来——而那些远在两广、云贵和昭地的人,其实那个时候,根本还不曾确定是否已经发生了地动?”
孟相垂首而立,道:“圣人聪慧。”
谢含英的脸色却是尤其难看了起来。
其他几位丞相也都起身而立,其中一位年纪最是老迈的丞相——也是皇室谢家的宗亲谢相站了出来,颤巍巍的道:“圣人,古来帝王求雨,便甚少有成功者。便是史书记载的成功者,大约也仅仅是其一生诸多求雨中少数几次成功的而已。而那些帝王的功绩和过错,也从不在求雨成功与否,而在于是否令百姓安康,令天下太平,求雨是否成功,只是小节。圣人宽怀大度,胸有丘壑,当不必在意此等流言蜚语,当有容人之量,且笑将此事容下,然后,广求天下能人志士和贤者,令天下人为此事想方设法,度过此劫,才是现下圣人最该做的。”
谢相如今已经是耄耋之年,虽因先帝临终前的所请,在谢含英登基后,做了丞相之一,却也时常称病不上朝,一个月里,也就来上一二次而已。
只是谢含英深知谢相本事,见状便从席上起身,亲自扶了谢相,并令人摆上胡床,众人皆坐胡床,尔后对谢相微微躬身,道:“曾叔祖所言甚是,是含英着相了。”
谢相本就是谢含英的长辈,还是辈分奇高的那一种,见状倒也受得谢含英这微微一礼,只颤巍巍的扶起谢含英,笑道:“圣人年轻,周遭又有虎狼窥伺,难免一时被诸事烦扰,一时被糊了眼,看不清真相和算计,原也不是怪事。只是……”谢相顿了顿,才接着道,“只是,这天下间,奇人颇多。老臣曾听闻这天下奇人,虽无改天换地之能,亦无令天不降雨和突然地动之才,却有人有本事,提前预知天下大旱与地动之事……”
孟相等在一旁亦道:“臣等亦是这般想法。想来,三王之中,定有一王身边有此等奇人,如此,才会在当日之后,立刻就有消息在天下间传扬开来。”
孟相与其余二相说完后,想了想,又道:“敬王身边,正有一人,唤孤鸿子。其人非僧非道,却有一身才学本事,年轻时,臣曾见过此人一面,此人才高八斗,有凌云之志,彼时却是因一茶之恩,居于彼时只是藩王三子的敬王身边……”顿了顿,孟相似是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又接着道,“这却不是臣要说的。臣想说的,是当年老宁远侯与孤鸿子也有几面之缘,老宁远侯与臣也曾见过,他还与臣笑言,孤鸿子曾道他会死在战场之上,其子亦会如此,劝他不要将三个出色的儿子,全都带去战场,否则,他命中的三子,都会死在壮年,结果……”
结果那一场大战,老宁远侯也就是昭王的外祖父、现宁远侯江白的父亲,的的确确死在了战场之上,且其最出众的三个儿子,两死一失踪。
而那失踪的一个,还是在数年之后,昭王谢远的不懈寻找之下,才终于找了回来。
而那位孤鸿子也的确没有说错。老宁远侯一生有四子,其中三个嫡出儿子,两死一失踪,不久后,那位唯一活下来的纨绔庶子,就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可不就是三子死在壮年?
众人沉默了一会,谢含英才叹道:“可惜此等人才,却不为我所用。”转而却又笑道,“不过,朕有诸位心系天下百姓之贤臣,却也足矣。”
一时间君臣和乐融融,谢含英倒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恼怒和生气——是了,这皇帝是否天定,是否为仁君,又岂是单单由几次求雨和一场地动而能定下的?就算三皇叔那里当真有奇人。然而奇人又如何?他居天下正统,有天下维护正统的有能之人相助,却并不需要在意那一二不为他所用的“奇人”。
谢含英如此想罢,去了一趟后宫,见了见自己的三女一子——他倒是对自己的儿女没有偏见,瞧见几个女儿小豆丁的模样,还要一板一眼的给自己行礼,微微一笑,就细细询问她们的衣食住行,问的很是详细,为几个女儿选的人和老师也很是守礼和通透。
待问过了几个女儿的情形,才开始看瞪大了眼睛瞧着他的儿子。
他的这一子得来的颇为艰难——谢含英觉得,他好像有些像自己的阿爹,膝下有了几个女儿后,才终于得来这么一个儿子,对这个儿子,自然是疼爱诸多,也严厉诸多。
可是这个儿子虽然才一岁多一些,却极其的机灵可爱,人长得也白净好看,饶是高氏,都对这个孙儿忍不住的偏爱,谢含英瞧着儿子脸上的几分和谢远相似的模样,自然就更喜欢几分。
只是他也知道这件事,他自己知道便好,从未曾说
然而朴实的另一面,就是因着愚民政策,而导致的众多百姓的不识字、不知理,以及,愚昧和迷信。
愚昧和迷信之下,再听得这些传言,百姓们心中细细一想,纵然感激这位新帝登基之后降低赋税以及降低盐价的政策,可是,若他不是真龙天子,那是不是说,真正的真龙天子,还会出现?而那位真龙天子出现的时候,是否这天下又要开始大乱,又要开始重新打仗?
若当真如此的话,既然如今的这位新帝格外的谦和仁义,干脆亲自派人将真正的真龙天子找出来,然后主动让位就好。这样的话,是不是天下也能少发生几次战争?他们老百姓是不是也能多过些安稳太平的日子?
这样的传言几乎是在地动发生之后,立刻就传扬了开来。
谢含英脸色难看的听着群臣的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只冷着脸将众人打发走,只留下了几位宰相。
孟相是四位宰相之首,脸色亦是十分难看。
他首先站了出来,皱眉道:“圣人,此事不妥。”
谢含英对这位孟相也十分倚重,闻言终于将面上的寒意收了收,道:“孟相请讲。”
孟相顿了顿,才道:“子不语怪异乱神。老臣熟读孔孟之道数载,原本不该有这等奇异想法,但是……圣人大约也发现了,那一日,圣人下了祈雨台后,地动发生,然后,一行人赶回宫里的时候,那等谣言,已然四起。不但是长安城和周边,还有其他地方,包括最快传过消息并将消息按压下去的昭地,也包括后来传来消息的云贵和两广之地。而按照那些消息所言,这些消息,都是在地动发生的那一日,在四处传扬开来的。”
谢含英一怔,也回过味来了,端起茶盏,良久,道:“孟相的意思,是有人在朕登台求雨以及发生地动之前,就已经猜测到了此事的发生,并且,在各个地方预先布置好了传播谣言之人,让他们等着朕求雨和地动之后,立刻就将谣言四散开来——而那些远在两广、云贵和昭地的人,其实那个时候,根本还不曾确定是否已经发生了地动?”
孟相垂首而立,道:“圣人聪慧。”
谢含英的脸色却是尤其难看了起来。
其他几位丞相也都起身而立,其中一位年纪最是老迈的丞相——也是皇室谢家的宗亲谢相站了出来,颤巍巍的道:“圣人,古来帝王求雨,便甚少有成功者。便是史书记载的成功者,大约也仅仅是其一生诸多求雨中少数几次成功的而已。而那些帝王的功绩和过错,也从不在求雨成功与否,而在于是否令百姓安康,令天下太平,求雨是否成功,只是小节。圣人宽怀大度,胸有丘壑,当不必在意此等流言蜚语,当有容人之量,且笑将此事容下,然后,广求天下能人志士和贤者,令天下人为此事想方设法,度过此劫,才是现下圣人最该做的。”
谢相如今已经是耄耋之年,虽因先帝临终前的所请,在谢含英登基后,做了丞相之一,却也时常称病不上朝,一个月里,也就来上一二次而已。
只是谢含英深知谢相本事,见状便从席上起身,亲自扶了谢相,并令人摆上胡床,众人皆坐胡床,尔后对谢相微微躬身,道:“曾叔祖所言甚是,是含英着相了。”
谢相本就是谢含英的长辈,还是辈分奇高的那一种,见状倒也受得谢含英这微微一礼,只颤巍巍的扶起谢含英,笑道:“圣人年轻,周遭又有虎狼窥伺,难免一时被诸事烦扰,一时被糊了眼,看不清真相和算计,原也不是怪事。只是……”谢相顿了顿,才接着道,“只是,这天下间,奇人颇多。老臣曾听闻这天下奇人,虽无改天换地之能,亦无令天不降雨和突然地动之才,却有人有本事,提前预知天下大旱与地动之事……”
孟相等在一旁亦道:“臣等亦是这般想法。想来,三王之中,定有一王身边有此等奇人,如此,才会在当日之后,立刻就有消息在天下间传扬开来。”
孟相与其余二相说完后,想了想,又道:“敬王身边,正有一人,唤孤鸿子。其人非僧非道,却有一身才学本事,年轻时,臣曾见过此人一面,此人才高八斗,有凌云之志,彼时却是因一茶之恩,居于彼时只是藩王三子的敬王身边……”顿了顿,孟相似是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又接着道,“这却不是臣要说的。臣想说的,是当年老宁远侯与孤鸿子也有几面之缘,老宁远侯与臣也曾见过,他还与臣笑言,孤鸿子曾道他会死在战场之上,其子亦会如此,劝他不要将三个出色的儿子,全都带去战场,否则,他命中的三子,都会死在壮年,结果……”
结果那一场大战,老宁远侯也就是昭王的外祖父、现宁远侯江白的父亲,的的确确死在了战场之上,且其最出众的三个儿子,两死一失踪。
而那失踪的一个,还是在数年之后,昭王谢远的不懈寻找之下,才终于找了回来。
而那位孤鸿子也的确没有说错。老宁远侯一生有四子,其中三个嫡出儿子,两死一失踪,不久后,那位唯一活下来的纨绔庶子,就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可不就是三子死在壮年?
众人沉默了一会,谢含英才叹道:“可惜此等人才,却不为我所用。”转而却又笑道,“不过,朕有诸位心系天下百姓之贤臣,却也足矣。”
一时间君臣和乐融融,谢含英倒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恼怒和生气——是了,这皇帝是否天定,是否为仁君,又岂是单单由几次求雨和一场地动而能定下的?就算三皇叔那里当真有奇人。然而奇人又如何?他居天下正统,有天下维护正统的有能之人相助,却并不需要在意那一二不为他所用的“奇人”。
谢含英如此想罢,去了一趟后宫,见了见自己的三女一子——他倒是对自己的儿女没有偏见,瞧见几个女儿小豆丁的模样,还要一板一眼的给自己行礼,微微一笑,就细细询问她们的衣食住行,问的很是详细,为几个女儿选的人和老师也很是守礼和通透。
待问过了几个女儿的情形,才开始看瞪大了眼睛瞧着他的儿子。
他的这一子得来的颇为艰难——谢含英觉得,他好像有些像自己的阿爹,膝下有了几个女儿后,才终于得来这么一个儿子,对这个儿子,自然是疼爱诸多,也严厉诸多。
可是这个儿子虽然才一岁多一些,却极其的机灵可爱,人长得也白净好看,饶是高氏,都对这个孙儿忍不住的偏爱,谢含英瞧着儿子脸上的几分和谢远相似的模样,自然就更喜欢几分。
只是他也知道这件事,他自己知道便好,从未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