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徐家铺子二号店
而徐婉宁也给了他们投票权,让几个长辈对这件事也跟着上心起来。
“首先是开在一号店附近,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客源问题,因为一号店会自动引流到二号店去。”
众人没有听说过引流这个词汇,但结合前后语境却不难猜出是什么意思。
“至于弊端,也是因为离得太近了,时间久了,老顾客免不得会对一号店和二号店进行对比,毫不夸张地说,肯定会有人为了证明自己选择的是最好吃的,而踩一捧一。时间一久,可能会影响到一号店,或者是二号店的生意。”
“第二个地址在城西,比较偏僻,一开始可能没什么生意,但有句古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咱们的名气打出去,就不愁没有客源。而选择第二个地址的好处有两个。”
“其一,大伯父清楚,城西那边暂时没有开发起来,不论是地皮还是房子都很便宜,咱们可以买一块地皮来修一栋三层高的小楼,这样一来,咱们就不用考虑租金的事情了。而且以后京市绝对会越来越繁华,咱们现在用很少的钱修起来的酒楼,之后也会成为固定资产。”
“其二,我之前在城西买了两块儿地皮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吧?那两块地皮买回来以后,我一直没有想好做什么。咱们要开饭店,活羊和猪崽子就是最大的原材料,与其去外面进货,倒不如自己养殖。”
“一来成本可以降低,二来安全问题也不必担心。毕竟在外面大批量的采购,很容易买到生病的,要是有客人吃出问题来了,咱们饭店可是要担责任的。况且,咱们有自己的养殖场,也算是一个活招牌。”
至于第二个选址的弊端,就是离主城区太远,属实有些偏僻。
光靠腿儿着去,估摸着得走一个来小时。但要有自行车的话,也就半个小时的样子。
对于真正好吃的老餮来说,这点距离不成问题。
但前提是,味道是真的好,值得他们大老远地跑这么一趟。
徐婉宁将利弊分析完了,大家纷纷开始讨论。
年轻一辈的大多数还是选择了第一个方案。
“我觉得开在一号店附近的弊端,其实也很好解决。毕竟两家店主打的不一样,受众群体也是不一样的嘛。”
“我附议。第二个方案的弊端就太明显了,愿意花钱在外面吃饭的人本来就少,再告诉大家要跑好远才能吃的上一口热乎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因为麻烦而选择不去。爱吃且能吃得起的老餮实在是太少了。”
“至于阿宁说的,第二个选址离养殖场近的优点,其实优势并不明显,要运输的话,我可以负责这一块儿,运输成本我能压到最低。”
“还有买地皮盖房子开酒楼的事儿,坦白说阿宁,我们几个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
徐婉宁明白了。
大家都想选择安稳一点的,稳中求胜嘛。
而几个长辈,大部分都选择了第二个地址。
即便如此,人数还是过少。
所以,最终选址就落在了一号店附近。
“阿宁,你和林安还没有投票。”
一号选址就只比二号选址多了两票,要是徐婉宁和林安选择二号,说不定还能反转一下。
但徐婉宁却觉得没必要。
毕竟,哥哥嫂子们,基本上都想将新店开在一号店附近。
她如果固执地选择第二个方案,就显得有点不合群了。
“即便我们都选择城西,结果也没有变化嘛。所以就选在徐家铺子酒楼旁边好了。刚开业咱们就先以味道吸引顾客,等城西慢慢发展起来,并且咱们的客源相对稳定以后,就能搬到城西去了。”
对此,大家都没有异议,这算是最妥善的解决办法。
“至于最终选址,就得麻烦大伯父帮帮忙了。毕竟这一块儿,您是权威。”
虽说让房管局的局长帮忙敲定选址有些大材小用,但不用白不用。
人脉,就是要在关键时刻使用,徐婉宁认为现在这个时间点很合适。
“第二件事,我务必要提前告知你们。众所周知,我一开始开慈善机构的时候,用的资金是省外几家食品厂给我的方便面的分红。但后来他们默契地单方面毁约了,所以慈善机构的资金一直有些吃紧。”
这两个月,徐婉宁一直用的是利民食品厂给的分红在维持,但稍显吃力,所以她还会加上徐家铺子酒楼的一些净利润。
毕竟,慈善机构可是耗费了很大的精力才开起来的,这几个月来也救助了不少病人,玩挽救了很多家庭。她不能因为钱的事情而放弃慈善机构。
那无异于又断了很多人求生的道路。
“所以,我的想法是,将饭店净利润的一成,拿来支持慈善机构。”
“也就是说,除过各项成本之外,咱们赚到的钱,拿出一成去救助那些得了重病却看不起病的人,剩下的九成咱们几兄妹再按照股份的比例来分。大家觉得怎么样?”
“当然了,慈善机构毕竟是以我的名义开起来的,你们要是觉得……”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徐茂然瞪着徐婉宁,“你是觉得我们几个当哥哥的,就这么没格局?”
徐婉宁连连摆手:“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了,我就是觉得,这对于大家来说不公平。”
“亲兄妹之间,计较这么多就没意思了。”
“作为哥哥,我们一直都很想支持你的慈善事业,但我们的工资对于慈善机构而言,杯水车薪。虽说现在饭店还没有开起来,但既然有这个可能会帮助到大家,我是肯定不会拒绝的。就是不知道其他几个……”
“谁会拒绝啊?家里就你清高?”
吵吵闹闹间,关于慈善机构的事情也定了下来。
徐婉宁很开心。
开心哥哥们对她无条件的支持。
开心她的家人全都如此善良。
“接下来,就到了最后,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股份问题。”
“首先是开在一号店附近,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客源问题,因为一号店会自动引流到二号店去。”
众人没有听说过引流这个词汇,但结合前后语境却不难猜出是什么意思。
“至于弊端,也是因为离得太近了,时间久了,老顾客免不得会对一号店和二号店进行对比,毫不夸张地说,肯定会有人为了证明自己选择的是最好吃的,而踩一捧一。时间一久,可能会影响到一号店,或者是二号店的生意。”
“第二个地址在城西,比较偏僻,一开始可能没什么生意,但有句古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咱们的名气打出去,就不愁没有客源。而选择第二个地址的好处有两个。”
“其一,大伯父清楚,城西那边暂时没有开发起来,不论是地皮还是房子都很便宜,咱们可以买一块地皮来修一栋三层高的小楼,这样一来,咱们就不用考虑租金的事情了。而且以后京市绝对会越来越繁华,咱们现在用很少的钱修起来的酒楼,之后也会成为固定资产。”
“其二,我之前在城西买了两块儿地皮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吧?那两块地皮买回来以后,我一直没有想好做什么。咱们要开饭店,活羊和猪崽子就是最大的原材料,与其去外面进货,倒不如自己养殖。”
“一来成本可以降低,二来安全问题也不必担心。毕竟在外面大批量的采购,很容易买到生病的,要是有客人吃出问题来了,咱们饭店可是要担责任的。况且,咱们有自己的养殖场,也算是一个活招牌。”
至于第二个选址的弊端,就是离主城区太远,属实有些偏僻。
光靠腿儿着去,估摸着得走一个来小时。但要有自行车的话,也就半个小时的样子。
对于真正好吃的老餮来说,这点距离不成问题。
但前提是,味道是真的好,值得他们大老远地跑这么一趟。
徐婉宁将利弊分析完了,大家纷纷开始讨论。
年轻一辈的大多数还是选择了第一个方案。
“我觉得开在一号店附近的弊端,其实也很好解决。毕竟两家店主打的不一样,受众群体也是不一样的嘛。”
“我附议。第二个方案的弊端就太明显了,愿意花钱在外面吃饭的人本来就少,再告诉大家要跑好远才能吃的上一口热乎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因为麻烦而选择不去。爱吃且能吃得起的老餮实在是太少了。”
“至于阿宁说的,第二个选址离养殖场近的优点,其实优势并不明显,要运输的话,我可以负责这一块儿,运输成本我能压到最低。”
“还有买地皮盖房子开酒楼的事儿,坦白说阿宁,我们几个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
徐婉宁明白了。
大家都想选择安稳一点的,稳中求胜嘛。
而几个长辈,大部分都选择了第二个地址。
即便如此,人数还是过少。
所以,最终选址就落在了一号店附近。
“阿宁,你和林安还没有投票。”
一号选址就只比二号选址多了两票,要是徐婉宁和林安选择二号,说不定还能反转一下。
但徐婉宁却觉得没必要。
毕竟,哥哥嫂子们,基本上都想将新店开在一号店附近。
她如果固执地选择第二个方案,就显得有点不合群了。
“即便我们都选择城西,结果也没有变化嘛。所以就选在徐家铺子酒楼旁边好了。刚开业咱们就先以味道吸引顾客,等城西慢慢发展起来,并且咱们的客源相对稳定以后,就能搬到城西去了。”
对此,大家都没有异议,这算是最妥善的解决办法。
“至于最终选址,就得麻烦大伯父帮帮忙了。毕竟这一块儿,您是权威。”
虽说让房管局的局长帮忙敲定选址有些大材小用,但不用白不用。
人脉,就是要在关键时刻使用,徐婉宁认为现在这个时间点很合适。
“第二件事,我务必要提前告知你们。众所周知,我一开始开慈善机构的时候,用的资金是省外几家食品厂给我的方便面的分红。但后来他们默契地单方面毁约了,所以慈善机构的资金一直有些吃紧。”
这两个月,徐婉宁一直用的是利民食品厂给的分红在维持,但稍显吃力,所以她还会加上徐家铺子酒楼的一些净利润。
毕竟,慈善机构可是耗费了很大的精力才开起来的,这几个月来也救助了不少病人,玩挽救了很多家庭。她不能因为钱的事情而放弃慈善机构。
那无异于又断了很多人求生的道路。
“所以,我的想法是,将饭店净利润的一成,拿来支持慈善机构。”
“也就是说,除过各项成本之外,咱们赚到的钱,拿出一成去救助那些得了重病却看不起病的人,剩下的九成咱们几兄妹再按照股份的比例来分。大家觉得怎么样?”
“当然了,慈善机构毕竟是以我的名义开起来的,你们要是觉得……”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徐茂然瞪着徐婉宁,“你是觉得我们几个当哥哥的,就这么没格局?”
徐婉宁连连摆手:“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了,我就是觉得,这对于大家来说不公平。”
“亲兄妹之间,计较这么多就没意思了。”
“作为哥哥,我们一直都很想支持你的慈善事业,但我们的工资对于慈善机构而言,杯水车薪。虽说现在饭店还没有开起来,但既然有这个可能会帮助到大家,我是肯定不会拒绝的。就是不知道其他几个……”
“谁会拒绝啊?家里就你清高?”
吵吵闹闹间,关于慈善机构的事情也定了下来。
徐婉宁很开心。
开心哥哥们对她无条件的支持。
开心她的家人全都如此善良。
“接下来,就到了最后,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股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