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129章 迁都,永远是大明无法避免的问题。
第129章 迁都,永远是大明无法避免的问题。
说白了,一切都是为了巩固王朝统治。
但是作为皇帝本身,他们更是将自己与历朝历代的皇帝做对比。
以求自己做得更好。
可这份对比,这份言论,只能适用于皇帝自身,并不能外传。
因为这天下以孝治国,以礼治国,以天下人为天下。
所以当天下人都在抨击一个皇帝时,那这个皇帝做的不管是对是错。
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因为他已经被钉上了一个标签,这是成百上千年来的积累,一个深深种于百姓心中的积累。
那这所谓的暴君,就要传千世、万世。
不过换位想想,能成为皇帝者,特别是开国之君,中兴之主。
无不有自己的手段,所谓的杀伐果断,也可以分做软刀子与硬刀子。
毕竟软硬兼施,永远适用于政治。
所以他们从来都不会在意,以后究竟是圣名,还是骂名?
因为他们听不见,看不见,已然成了过眼云烟,散之于天下。
那与其计较以后的得失,倒不如坚定于现在,不管所做之事的错与对,就交由后世之人评说吧?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的所有人对于除了真正钉在耻辱柱上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各自褒贬不一,各有各的说辞,各有各的看法。
就像是有人推崇朱元璋,有人就会辱骂朱元璋,有人会推崇李世民,有人也会辱骂李世民。
但是也不可否认,如果出于人性的目的上,他们所做的有些事情,的确是有错。
可这是政治,这是封建王朝,国家重任肩负于一身,生死也在一念之间,不能退,唯有进,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当然,这就是封建王朝的思维限制。
而评价一个皇帝,讨论他的私德,这世上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好皇帝。
因为不管是好皇帝,还是昏君,暴君,他们从骨子里都在维系一个理念。
王朝不朽,皇权至高。
“那剩下的皇帝呢?”
朱樉又在此时看向朱棡开口问道。
“汉武帝刘彻。”
“对外,北击匈奴,打通河西走廊,为大汉开疆拓土,征服西域诸国,开设西域都护府。”
“他打出了大汉的气节,也打出了民族的荣光。”
“寇可往,我亦可往,何等霸气。”
“对内,内政改革,统一文化思想,奠定了后世王朝的基础,还有加强律法,外交开拓,都足以证明汉武帝刘彻的雄才伟略。”
“所以他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泰山封禅,这一行为彰显了汉武帝对国家统一、王朝安定以及个人文治武功的高度自信。”
朱棡又是开口道。
“可是这位穷兵黩武,也是事实。”
李善长却是轻声开口道。
“汉武帝穷兵黩武的确是事实,但是匈奴扰边,也是事实。”
“就像今日之草原,还会侵犯我大明边疆,难道陛下发兵,也是穷兵黩武?”
朱棡当即反驳道。
“自然不是,这是为了天下百姓。”
李善长果断摇头道。
这顶大帽子,可不能扣上来,要不然老朱铁定得爆炸,那他李善长肯定很炸裂。
“所以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实际上就是为了遏制匈奴的侵扰,维护边疆之安定。”
“也为后世争取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同时通过这些战役,也扩大了大汉的版图。”
“这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况且对待异族,难道就不应该出兵?”
“就应该送公主和亲?”
“这让我泱泱华夏,天朝上国,岂不是永远背负耻辱?”
“所以汉武帝之功绩,也绝对配得上泰山封禅。”
“至于他晚年时期的昏庸,这并不影响他泰山封禅。”
“客观的角度出发,他就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毕竟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存在,更何况还是一个皇帝。”
朱棡想了想,方才开口道。
“咱大明,绝不和亲。”
“就算要和亲,也得是他们家女人送到我大明。”
“至于谁想让咱家咱的女儿送出去,咱就灭了谁?”
“亡其国,绝其苗裔,让其明白,敢对大明说出这番话,就要付出这个代价。”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狠辣之色,便也是重重点头道。
“没错,我大明绝不和亲!”
朱标也是抬起头朗声道。
“陛下圣明。”
以徐达为首的在场国公们,皆是抱拳道。
“不和亲。”
“不赔款。”
“不纳贡。”
“不割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我大明,就该当如此。”
朱棡转过身子,不仅仅是看向朱元璋,更是看向所有人轻声道。
而这声音虽轻,但其话语中的分量,足以震颤他们的灵魂,随之更是皆浑身一震。
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此来彰显大明之气节,绝对可以使其万世流芳。
刹那间,在场众臣,包括朱元璋与马皇后,还有朱标眼中皆是露出一抹激动之色。
这句话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震撼,犹如九天雷震,震颤九天,都难以磨灭其分毫。
“标儿,将这句话纳入皇明祖训,让咱后世之儿孙谨记在心。”
“咱大明也当以此为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又是转头看向朱标,十分正色道。
只是过于激动的朱元璋,却不如朱标也马皇后那般细腻的心思。
甚至就连韩国公李善长都有所察觉。
大明的帝都在应天府,也就是曾经的集庆、金陵。而皇帝坐于应天府,如何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毕竟都已经打到了应天府,那就代表北方已经陷入,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国门?
思索之间,朱标又是看向了朱棡,眼中闪过一抹沉思之意。
但也仅仅是片刻,朱标的身子便是为之一颤,心中也是冒出两个大字。
迁都!
特别是以天子守国门的意思,那就是将帝都迁往北方,毕竟唯有这般,才能算得上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将帝都迁往北方,一旦朝廷兵败如山倒,逃还是不逃?
不逃,江山亡故,何来东山再起之日?
逃了,那这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岂不是成了一纸空谈,沦为天下笑柄。
想不明白的朱标,心中又是轻叹一口气,但脸上却是没有什么动作。
毕竟这件事情,现在并不适合拿出来讨论。
而且大明朝的国都,朱元璋早就已经跟朱标商议过,那就是一定要迁都。
因为应天府距离塞北太远了,虽是虎踞龙盘,但说到底还是偏安一隅。
而且应天府虽然是六朝古都,经历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
但终究不是大一统王朝,而且还都是短命王朝,所以在这里定都,只能作为一时。
可讨论究竟将都城迁去哪里?
不仅仅是朱元璋犯了难,朱标也是犯了难。
可今日朱棡的意思,以朱标的聪明,即便不能推演出大概,也能推演出八九。
那就是以北之北,燕王朱棣的藩镇,北平府。
而只有坐落于北平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至于第三个泰山封禅的皇帝,汉光武帝刘秀。”
“以布衣之身起兵,历经艰辛,终成帝业,中兴汉室,其功绩昭昭,史册永铭。”
“登基后,汉光武励精图治,扫除战乱疮痍,推行“偃武修文”之策,使社会渐归安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其治下,政治清明,法制恢复,经济复苏,文化繁荣,那这位泰山封禅,有何不可?”
“毕竟再造大汉,为大汉续命两百年,并且开创光武中兴,就已经担得起泰山封禅。”
“再者就是为何推崇汉光武?”
“谁不希望自家的后世子孙之中,能出现中兴之主,能出现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之主。”
“所以这位也是实至名归,但于我而言,有所诟病。”
朱棡可不管朱标怎么想,反而是继续道。
“你是说与世家共天下吧?”
不带朱元璋开口,想不通的朱标,便是不再想,反而是抬起头道。
“嗯。”
朱棡轻轻点了点头。
“的确,你与我的志向乃是与天下人共天下,而不是与世家共天下。”
朱标还是笑着点了点头。
“有所诟病,只是有所诟病。”
“但非常时期,也得用非常之法,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没有人真正能考虑到未来。”
“所以在当时的时期,汉光武幼师本身就出自于南阳豪族,让他充分利用这一身份。”
“联合各地的世家大族,特别是河北地区的豪强势力,如邓禹、耿弇等,为自己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无可厚非。”
“毕竟时势造英雄,能再造大汉,光武中兴,就不可否认他的能力。”
“但他也为后来埋下了太多的弊端,地方势力的膨胀,世家门阀的固化,还有土地兼并等严重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一句影响之深远,直至今日,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
“当然,这也并非是汉光武一手造成,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端倪。”
“只是到了东汉,世家门阀制度进一步发展,士族通过察举、征辟等方式进入仕途。”
“世家大族对政治、经济、文化的控制更加显著,形成了“门阀政治”的特色。”
“特别是隋唐时期,尽管科举制度的出现为更多寒门子弟提供了入仕途径,削弱了世家的垄断地位,但世家依然在王朝中保持了相当的影响力。”
“毕竟有话说的好,王朝百年更迭,世家千年不朽。”
朱棡也是有些感慨的看向朱标道。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消磨的就是世家与权贵,因为他们掌握了太多的资源。
甚至有左右王朝的能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皇帝,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的削弱世家。
但为了维系王朝的统治,根本没有皇帝敢破釜沉舟,如唐末黄巢一般对世家门阀造成不可磨灭的冲击。
而且即便是如此,世家门阀的力量得以削弱,但也因为科举制度,让士绅豪强的力量,得以缓缓加强。
简单一点的意思就是世家门阀,乃是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
他们在政治上有深厚的根基和世代传承的特权,所以更倾向于制度化和集中于高层政治。
至于士绅豪强,主要是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他们可能因财富、土地或地方势力而强大。
还有部分士绅还具备文化教养,参与地方管理。
所以士绅豪强不同于世家门阀处于上层政治,而是体现于地方。
而在汉朝,特别是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豪强地主,他们拥有大量土地,控制地方政治与经济。
再者就是部分豪强家族逐渐发展出文化传承,形成类似士绅的特征。
直至后来的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熟,许多未能入仕或退隐乡里的读书人(包括科举落第者)成为地方上的名士。
从而以自己的学问和声望参与地方治理,成为士绅的一部分。
但最为严重的还是明清时期,士绅阶层尤其得到强化,这部分人群通过科举、捐纳或者祖荫获得功名。
虽然不全然是朝廷命官,却在地方上享有威望,参与地方政务,对地方治理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可能是经济上的豪强。
“好一句百年王朝更迭,千年世家不朽。”
朱元璋眼眸阴郁的拍了拍手。
毕竟,朱元璋出身于底层微末,自然遭受了士绅豪强的压榨,所以没有人比朱元璋更恨这些所谓的世家门阀、士绅豪强。
“王朝的兴衰,使得世家门阀已经无力于朝堂上兴风作浪,但士绅豪强、土地兼并的问题,仍然是我大名的心腹之患。”
“所以为了不让其演变成后患无穷,我们要做的就是极力的针对,打压,还有覆亡。”
朱棡倒是浑不在意的笑了笑道。
而如今大明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在打压士绅豪强,让他们不能再欺压百姓。
“哪有那么容易覆亡士绅豪强?”
“历朝历代都没有干成的事情,咱大明就算是想,也很难。”
“因为这天下只要有秩序,士绅豪强便不会真正的覆亡,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一时的。”
“毕竟一个士绅豪强的灭亡的同时,还会有新起之秀,灭不干净,也杀不绝。”
朱元璋又是轻轻叹了口气道。
(本章完)
说白了,一切都是为了巩固王朝统治。
但是作为皇帝本身,他们更是将自己与历朝历代的皇帝做对比。
以求自己做得更好。
可这份对比,这份言论,只能适用于皇帝自身,并不能外传。
因为这天下以孝治国,以礼治国,以天下人为天下。
所以当天下人都在抨击一个皇帝时,那这个皇帝做的不管是对是错。
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因为他已经被钉上了一个标签,这是成百上千年来的积累,一个深深种于百姓心中的积累。
那这所谓的暴君,就要传千世、万世。
不过换位想想,能成为皇帝者,特别是开国之君,中兴之主。
无不有自己的手段,所谓的杀伐果断,也可以分做软刀子与硬刀子。
毕竟软硬兼施,永远适用于政治。
所以他们从来都不会在意,以后究竟是圣名,还是骂名?
因为他们听不见,看不见,已然成了过眼云烟,散之于天下。
那与其计较以后的得失,倒不如坚定于现在,不管所做之事的错与对,就交由后世之人评说吧?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的所有人对于除了真正钉在耻辱柱上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各自褒贬不一,各有各的说辞,各有各的看法。
就像是有人推崇朱元璋,有人就会辱骂朱元璋,有人会推崇李世民,有人也会辱骂李世民。
但是也不可否认,如果出于人性的目的上,他们所做的有些事情,的确是有错。
可这是政治,这是封建王朝,国家重任肩负于一身,生死也在一念之间,不能退,唯有进,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当然,这就是封建王朝的思维限制。
而评价一个皇帝,讨论他的私德,这世上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好皇帝。
因为不管是好皇帝,还是昏君,暴君,他们从骨子里都在维系一个理念。
王朝不朽,皇权至高。
“那剩下的皇帝呢?”
朱樉又在此时看向朱棡开口问道。
“汉武帝刘彻。”
“对外,北击匈奴,打通河西走廊,为大汉开疆拓土,征服西域诸国,开设西域都护府。”
“他打出了大汉的气节,也打出了民族的荣光。”
“寇可往,我亦可往,何等霸气。”
“对内,内政改革,统一文化思想,奠定了后世王朝的基础,还有加强律法,外交开拓,都足以证明汉武帝刘彻的雄才伟略。”
“所以他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泰山封禅,这一行为彰显了汉武帝对国家统一、王朝安定以及个人文治武功的高度自信。”
朱棡又是开口道。
“可是这位穷兵黩武,也是事实。”
李善长却是轻声开口道。
“汉武帝穷兵黩武的确是事实,但是匈奴扰边,也是事实。”
“就像今日之草原,还会侵犯我大明边疆,难道陛下发兵,也是穷兵黩武?”
朱棡当即反驳道。
“自然不是,这是为了天下百姓。”
李善长果断摇头道。
这顶大帽子,可不能扣上来,要不然老朱铁定得爆炸,那他李善长肯定很炸裂。
“所以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实际上就是为了遏制匈奴的侵扰,维护边疆之安定。”
“也为后世争取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同时通过这些战役,也扩大了大汉的版图。”
“这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况且对待异族,难道就不应该出兵?”
“就应该送公主和亲?”
“这让我泱泱华夏,天朝上国,岂不是永远背负耻辱?”
“所以汉武帝之功绩,也绝对配得上泰山封禅。”
“至于他晚年时期的昏庸,这并不影响他泰山封禅。”
“客观的角度出发,他就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毕竟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存在,更何况还是一个皇帝。”
朱棡想了想,方才开口道。
“咱大明,绝不和亲。”
“就算要和亲,也得是他们家女人送到我大明。”
“至于谁想让咱家咱的女儿送出去,咱就灭了谁?”
“亡其国,绝其苗裔,让其明白,敢对大明说出这番话,就要付出这个代价。”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狠辣之色,便也是重重点头道。
“没错,我大明绝不和亲!”
朱标也是抬起头朗声道。
“陛下圣明。”
以徐达为首的在场国公们,皆是抱拳道。
“不和亲。”
“不赔款。”
“不纳贡。”
“不割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我大明,就该当如此。”
朱棡转过身子,不仅仅是看向朱元璋,更是看向所有人轻声道。
而这声音虽轻,但其话语中的分量,足以震颤他们的灵魂,随之更是皆浑身一震。
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此来彰显大明之气节,绝对可以使其万世流芳。
刹那间,在场众臣,包括朱元璋与马皇后,还有朱标眼中皆是露出一抹激动之色。
这句话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震撼,犹如九天雷震,震颤九天,都难以磨灭其分毫。
“标儿,将这句话纳入皇明祖训,让咱后世之儿孙谨记在心。”
“咱大明也当以此为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又是转头看向朱标,十分正色道。
只是过于激动的朱元璋,却不如朱标也马皇后那般细腻的心思。
甚至就连韩国公李善长都有所察觉。
大明的帝都在应天府,也就是曾经的集庆、金陵。而皇帝坐于应天府,如何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毕竟都已经打到了应天府,那就代表北方已经陷入,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国门?
思索之间,朱标又是看向了朱棡,眼中闪过一抹沉思之意。
但也仅仅是片刻,朱标的身子便是为之一颤,心中也是冒出两个大字。
迁都!
特别是以天子守国门的意思,那就是将帝都迁往北方,毕竟唯有这般,才能算得上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将帝都迁往北方,一旦朝廷兵败如山倒,逃还是不逃?
不逃,江山亡故,何来东山再起之日?
逃了,那这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岂不是成了一纸空谈,沦为天下笑柄。
想不明白的朱标,心中又是轻叹一口气,但脸上却是没有什么动作。
毕竟这件事情,现在并不适合拿出来讨论。
而且大明朝的国都,朱元璋早就已经跟朱标商议过,那就是一定要迁都。
因为应天府距离塞北太远了,虽是虎踞龙盘,但说到底还是偏安一隅。
而且应天府虽然是六朝古都,经历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
但终究不是大一统王朝,而且还都是短命王朝,所以在这里定都,只能作为一时。
可讨论究竟将都城迁去哪里?
不仅仅是朱元璋犯了难,朱标也是犯了难。
可今日朱棡的意思,以朱标的聪明,即便不能推演出大概,也能推演出八九。
那就是以北之北,燕王朱棣的藩镇,北平府。
而只有坐落于北平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至于第三个泰山封禅的皇帝,汉光武帝刘秀。”
“以布衣之身起兵,历经艰辛,终成帝业,中兴汉室,其功绩昭昭,史册永铭。”
“登基后,汉光武励精图治,扫除战乱疮痍,推行“偃武修文”之策,使社会渐归安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其治下,政治清明,法制恢复,经济复苏,文化繁荣,那这位泰山封禅,有何不可?”
“毕竟再造大汉,为大汉续命两百年,并且开创光武中兴,就已经担得起泰山封禅。”
“再者就是为何推崇汉光武?”
“谁不希望自家的后世子孙之中,能出现中兴之主,能出现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之主。”
“所以这位也是实至名归,但于我而言,有所诟病。”
朱棡可不管朱标怎么想,反而是继续道。
“你是说与世家共天下吧?”
不带朱元璋开口,想不通的朱标,便是不再想,反而是抬起头道。
“嗯。”
朱棡轻轻点了点头。
“的确,你与我的志向乃是与天下人共天下,而不是与世家共天下。”
朱标还是笑着点了点头。
“有所诟病,只是有所诟病。”
“但非常时期,也得用非常之法,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没有人真正能考虑到未来。”
“所以在当时的时期,汉光武幼师本身就出自于南阳豪族,让他充分利用这一身份。”
“联合各地的世家大族,特别是河北地区的豪强势力,如邓禹、耿弇等,为自己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无可厚非。”
“毕竟时势造英雄,能再造大汉,光武中兴,就不可否认他的能力。”
“但他也为后来埋下了太多的弊端,地方势力的膨胀,世家门阀的固化,还有土地兼并等严重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一句影响之深远,直至今日,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
“当然,这也并非是汉光武一手造成,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端倪。”
“只是到了东汉,世家门阀制度进一步发展,士族通过察举、征辟等方式进入仕途。”
“世家大族对政治、经济、文化的控制更加显著,形成了“门阀政治”的特色。”
“特别是隋唐时期,尽管科举制度的出现为更多寒门子弟提供了入仕途径,削弱了世家的垄断地位,但世家依然在王朝中保持了相当的影响力。”
“毕竟有话说的好,王朝百年更迭,世家千年不朽。”
朱棡也是有些感慨的看向朱标道。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消磨的就是世家与权贵,因为他们掌握了太多的资源。
甚至有左右王朝的能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皇帝,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的削弱世家。
但为了维系王朝的统治,根本没有皇帝敢破釜沉舟,如唐末黄巢一般对世家门阀造成不可磨灭的冲击。
而且即便是如此,世家门阀的力量得以削弱,但也因为科举制度,让士绅豪强的力量,得以缓缓加强。
简单一点的意思就是世家门阀,乃是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
他们在政治上有深厚的根基和世代传承的特权,所以更倾向于制度化和集中于高层政治。
至于士绅豪强,主要是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他们可能因财富、土地或地方势力而强大。
还有部分士绅还具备文化教养,参与地方管理。
所以士绅豪强不同于世家门阀处于上层政治,而是体现于地方。
而在汉朝,特别是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豪强地主,他们拥有大量土地,控制地方政治与经济。
再者就是部分豪强家族逐渐发展出文化传承,形成类似士绅的特征。
直至后来的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熟,许多未能入仕或退隐乡里的读书人(包括科举落第者)成为地方上的名士。
从而以自己的学问和声望参与地方治理,成为士绅的一部分。
但最为严重的还是明清时期,士绅阶层尤其得到强化,这部分人群通过科举、捐纳或者祖荫获得功名。
虽然不全然是朝廷命官,却在地方上享有威望,参与地方政务,对地方治理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可能是经济上的豪强。
“好一句百年王朝更迭,千年世家不朽。”
朱元璋眼眸阴郁的拍了拍手。
毕竟,朱元璋出身于底层微末,自然遭受了士绅豪强的压榨,所以没有人比朱元璋更恨这些所谓的世家门阀、士绅豪强。
“王朝的兴衰,使得世家门阀已经无力于朝堂上兴风作浪,但士绅豪强、土地兼并的问题,仍然是我大名的心腹之患。”
“所以为了不让其演变成后患无穷,我们要做的就是极力的针对,打压,还有覆亡。”
朱棡倒是浑不在意的笑了笑道。
而如今大明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在打压士绅豪强,让他们不能再欺压百姓。
“哪有那么容易覆亡士绅豪强?”
“历朝历代都没有干成的事情,咱大明就算是想,也很难。”
“因为这天下只要有秩序,士绅豪强便不会真正的覆亡,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一时的。”
“毕竟一个士绅豪强的灭亡的同时,还会有新起之秀,灭不干净,也杀不绝。”
朱元璋又是轻轻叹了口气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