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子产一生,既赢得了庶民阶层的赞誉,也赢得了贵族阶层的赞誉,同时还赢得了保守主义思想家的赞誉。晋国贵族名臣叔向的态度最典型,一方面高度赞誉子产是“博物君子”,一方面又激烈反对子产公开法律。主张回复井田制的孔子,则高度赞扬说:“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子产死后,孔子为之哭泣感慨,“古之遗爱也!”——子产执政,是古风仁爱的遗存。后世的司马迁,也在《史记·郑世家》中高度赞誉说,“子产者,为人仁爱人,事君忠厚。”在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的所有改革家中,获得如此普遍赞誉的,只有子产一人。
旧贵族与保守主义思想家,对子产的拥戴与赞誉,说明子产的新政是浅层的,是既维护旧贵族利益的根基所在,同时又有限承认新势力需求的一种社会整合政策。在一定时间内,这种新政使社会获得了安定与秩序。但是,距离真正解决根本性的社会利益冲突,还有很远的路程。这样的国家,在即将到来的战国社会新文明风暴中,是很难站稳脚跟的。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必须明白:任何时代的文明脚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逐步前进的。子产新政虽不彻底,但却点燃了未来变法的希望,具有铺垫文明阶梯的历史意义,具有建立新国家根基的历史意义。这一点,正是文明历史在转型时代的复合性。站在高端文明的视野,我们必须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6.鲁国:中小诸侯国的阵痛效应二
在春秋时代的动荡变革大潮中,鲁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辐射源与阵痛点。
在西周建立的诸侯体系中,鲁国是轴心框架的四大支柱之一。这四大支柱的最初排列次序是:鲁国第一,齐国第二,晋国第三,燕国第四。这四大支柱所处的地域,也恰到好处地扼守在当时华夏文明圈的要害:鲁国控制中原腹地,齐国镇守东部海滨,晋国控制中央高原,燕国镇抚北部诸胡。在这四大支柱构成的轴心框架中,西周王室则居关中、辖洛阳,以广阔雄厚的王畿力量统御天下。历史地看,在长江流域尚未充分开发、楚国又尚未进入西周核心诸侯圈的西周时期,周人设计的这一四大支柱框架,确实构成了大局稳定的轴心体系。
当然,鲁国的地位之所以重要,更在于它是以周公为始封君主的最重要诸侯国。对于西周文明的创建与稳定,周公的作用与意义,无论怎么肯定都不过分。这里需要清楚的是,周公之后的鲁国是否真正起到了四大支柱的作用?也就是说,春秋之前的鲁国,对于西周文明的发展与稳定,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理解春秋时代的鲁国动荡及其变革,具有基础的意义。
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21年之间,周公死了。因为周公的特殊功绩与特殊死因,鲁国获得了惊人的荣耀与权力。最为显赫的是,鲁国拥有了使用“天子礼乐”的巨大权力。在当时,天子礼乐的核心点,是直接以周文王为祖先,建立宗庙供奉,并定期举行祭祀的权力。按照周礼,即或是王族诸侯,也不能直接以周文王为祭祀祖先,此所谓“诸侯不得祖天子”。所以,鲁国在周公死后得到的这一天子礼乐权力,实在是当时天下诸侯中的惟一光环。可是,自实际的第一任君主伯禽死后,西周时期的鲁国便在巨大的光环下沉沦了。
第四任君主鲁幽公十四年,鲁国发生第一次政变,幽公弟弟弑君自立,破坏立嫡制度。
第六任君主鲁厉公三十七年死,鲁国再次破坏立嫡制度,贵族拥立鲁厉公弟弟即位。
第八任君主鲁真公三十年,鲁国贵族第三次破坏立嫡制度,拥立真公弟弟即位。
第九任君主鲁武公九年,当时的天子周宣王再次破坏宗法制的立嫡立长制度,以王命形式册立鲁武公最小的儿子“戏”为鲁国太子。这件事,遭到了周室大臣樊仲山父的强烈反对。他发出的警告是:“废长立少,不顺。……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
第十任君主鲁懿公即位九年,鲁国发生大动荡。事件的过程是:那位被周宣王册立的太子即位,是为鲁懿公。他即位九年,便被其兄长的儿子伯御发动政变杀死,伯御被鲁国贵族拥立为君主。周宣王发怒,发兵讨伐鲁国,诛杀了伯御,重新确立了鲁懿公的弟弟,这就是鲁孝公。史料的记载是:“自是后,诸侯多畔(叛)王命。”
第十二任君主鲁孝公二十五年,镐京事变爆发,西周宣告灭亡。
检索西周时期的鲁国大事记,可以看出:在整个西周时期,鲁国的作用与地位每况愈下,非但没有在西周王室多次讨伐戎夷的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也未见在王室政治事变中有任何重大作为。尤其是在镐京事变爆发后,鲁国的作为始终乏力——既未发兵勤王,又不能在护送周平王东迁中全力以赴。
与此相反的是,鲁国作为创建西周礼制的周公后裔,连篇累牍地破坏宗法制,侵蚀西周政治根基。最后,竟至于与周天子联手发昏,对诸侯体系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连锁破坏效应。凡此等等,都意味着一个事实:西周时期的鲁国,已经逐渐沦落为一个迂腐沉闷的超级诸侯,空有其名,未见其实。
(1)西周初期周公对鲁齐两国的政治预言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当年初封诸侯,各国君立即赴任。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代理就任。不到半年,齐国君主姜尚回镐京向周公述职。周公很是惊讶,以为东夷作乱了。太公却说:“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此后过去三年,鲁国君主伯禽才回镐京述职。周公问其为何如此迟缓。伯禽回答的大意是,儿臣入国,变其俗,革其礼,梳理政事。丧三年,然后除之,再施行大周新政,是故迟缓。周公不禁长叹:“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伯禽大为不解。周公回答的大意是,为政治国,贵在简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简政,平易近民,民必归之;礼治繁冗,民必远之也!这是周公关于政治简繁的一段著名的历史言论。
周公、伯禽之后的鲁国,已经丧失了承担大国责任的清醒意识,已经堕入了陈腐偏狭的内部争斗漩涡,沦为了一个随波逐流的地域诸侯国。其间根源,是多方面的。但是,上面的故事,至少也使我们觉察到了鲁国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伯禽当政,其开局作为很是隆重,也很是繁冗。
首先,伯禽就任伊始,立即着手制定了详尽的新礼法,对殷商时期的旧俗旧政进行了彻底翻新。其次,举行了一场为期三年的埋葬殷商旧政的政治丧礼,这便是“丧三年,然后除之”的真正意义。之后,才开始推行新政。再之后,才来进京述职。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伯禽将这三年调整期宣示为“丧礼”,实际是埋葬旧政的意思,而不是因为某人的丧礼使他这个国君服丧三年而延迟了政事节奏。
从后来的实际作为看,伯禽的确是一个很看重权力程式,很看重威仪宣示的国君。在起兵响应周公东征时,在鲁国都城郊野的肸地,伯禽举行了盛大的出师典礼,并仿照夏启、商汤、周武等圣王天子的格局,发表了阵前演说,被称为“肸誓”。在西周所有诸侯国的历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做派。此时,周公尚未死去,周天子还没有明确授予鲁国“天子礼乐”的大权。伯禽所以能如此,所以敢如此,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非常强势,又非常看重威仪的君主。伯禽的开局作为,奠基了鲁国的政治传统。
与姜太公在齐国的开局作为相比,两者显然奉行了不同的治国理念。姜尚是“简其礼,从其俗”。所谓“简其礼”,实际意义便是取缔与周人价值观相冲突的旧制度,只保留与周人价值观相一致的制度;所谓“从其俗”,便是不触动封地原住民的习俗,使民众依然生活在熟悉的社会氛围里。伯禽的做法,则是“变其俗,革其礼”。其实际意义,便是重新规定社会习俗,彻底废除旧时制度,重新在鲁国建立完全符合周人价值观的礼治文明。
从根本上说,这无疑是符合周公理念的。但是,周公却对伯禽表示了否定,对太公表示了肯定。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伯禽缺乏严酷的政治磨炼,虽然强势,却有相对迂腐的一面。具体说,伯禽不理解治理天下与治理地方之间的差别:统率天下诸侯并创建天下文明体系,必须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礼仪制度;但是,治理一方民众,却必须简便易行。以治理天下诸侯群之法去治理一方民众,事实上是不得要领的。据此进行预测,周公发出的鲁国未来不如齐国强盛的感叹,几乎是必然的。伯禽在鲁国播种的政治文明,不是实用精神,而是刻板的礼治秩序。这种趋于消极保守的守成传统,一直左右着鲁国的历史。
(2)春秋时代鲁国的阵痛与动荡
伯禽在鲁国开创的礼治,与整个礼治体系一样,很快就千疮百孔了。
进入春秋之世,除了鲁庄公时期短暂的小霸一时,在其余大部分时段,鲁国都陷在乱象之中不能自拔。令人深思的是,鲁国的社会震荡很激烈,其声势规模与频繁程度,甚至超过了齐国与晋国。但是,鲁国却始终没能滋生出齐国田氏、晋国六卿那样的新政集团,没能在变革潮流中获得新生。与同样是嫡系王族诸侯的燕国相比,鲁国在春秋时期的辐射力远远超过燕国。但是,从整体新生的意义上看,鲁国却未能进入战国序列,且越来越趋于弱小保守,远远不如战国时期的燕国。
让我们来看看鲁国在春秋时期的激烈动荡吧。
鲁国上层的分化,最早开始于春秋初期的鲁桓公末期与鲁庄公初期。公元前694年,鲁桓公死了,其子即位,是为鲁庄公。其时,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在鲁庄公在位的32年间,这三位公室人物的族群都成长为实力雄厚的公族集团了。因为这公室三族都是鲁桓公的子孙,故此,后来被称为“三桓”。这时,一个偶然的因素,引发了鲁国的政治动荡。
鲁庄公虽是一个强势君主,但其正妻却没有生下嫡系继承人。是故,鲁庄公将死之时,确立继承人就成了鲁国公室的核心难题。依鲁庄公个人之意,是想立一个爱妾的儿子“斑”继承国君,但却顾忌三个弟弟反对。于是,鲁庄公先行对各方势力进行了试探。结果是:叔牙主张立鲁庄公的大弟弟、自己的亲哥哥庆父继承国君;季友附和鲁庄公,坚定地主张立庄公爱妾的儿子斑;庆父始终沉默,没有表态。当此之时,鲁庄公选择的处置方法是:与季友合谋,逼杀了叔牙,将善后政事权交给了季友。此后,鲁庄公很快便死了。季友拥立了鲁庄公爱妾之子斑继承君位,但却使其在另外一个城邑即位,暂时没有回到都城。
这时,最有实力的庆父发动了政变,攻杀了新君斑,拥立了鲁庄公的另一个庶出公子姬开为国君,是为鲁湣公。这里的重要背景是:鲁湣公姬开是鲁庄公的美妾哀姜所生,而哀姜则与庆父有长期私通的秘密关系。庆父所以发动政变,拥立姬开,其与哀姜的关系是直接原因。自此,鲁国开始了著名的庆父之乱。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此之谓也。
其后大动乱的主要脉络是:鲁湣公第二年,庆父与已经成为太后的哀姜继续私通,且更为笃厚,终于结为政治同盟,图谋杀死鲁湣公,由庆父自己做君主。为实现其野心,庆父先行派人谋杀了鲁湣公的儿子,以示斩草除根。当时,逃亡于陈国的季友集团闻讯,立即联络鲁湣公势力,秘密发动鲁国公族捕拿庆父。庆父觉察到危险,与哀姜分头逃亡了。庆父逃亡到了齐国莒城,哀姜逃亡到邾国。季友集团闻讯,立即回到鲁国,拥立鲁庄公的另一个小儿子即位,是为鲁僖公。此后,季友集团又重礼收买齐国,押回了庆父,逼其自杀。当时的齐国是齐桓公在位,齐桓公利用霸主威力,从邾国解回了逃亡的哀姜,并立即将其杀死,并将哀姜尸体送回鲁国。鲁国公室举行了盛大仪式,割碎了哀姜的尸体,以表示惩戒。
这场大动乱结束后,鲁僖公为安定鲁国,对“三桓”势力作出了善后安置:封汶阳、费邑两地给季友集团,是为季孙氏;确定公孙敖为庆父之后,封于郕地,是为孟孙氏;确定叔牙的第三个儿子为叔牙继承人,封于郕地,是为叔孙氏。自此,“三桓”成为鲁国三股具有深厚根基的政治势力。三桓势力的壮大,是鲁国新兴势力滋生、成长与社会动荡的开端。
鲁国新政势力的滋生,应该从季孙氏的季文子当政开始。公元前591年,鲁宣公死了。当政的季文子集团,成功驱逐了掌握军权的政敌东门氏集团,独揽了军政大权。季文子当政初期,鲁国虽未明确宣布实行新政,但是其实际的政策方向,却向着有利于私田的方向发展。季文子不限制私田的扩张,也不保护由公室直辖的井田制公田。数年之间,由于公室的井田收获物不断减少,季文子便以鲁宣公名义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8在线阅读
旧贵族与保守主义思想家,对子产的拥戴与赞誉,说明子产的新政是浅层的,是既维护旧贵族利益的根基所在,同时又有限承认新势力需求的一种社会整合政策。在一定时间内,这种新政使社会获得了安定与秩序。但是,距离真正解决根本性的社会利益冲突,还有很远的路程。这样的国家,在即将到来的战国社会新文明风暴中,是很难站稳脚跟的。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必须明白:任何时代的文明脚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逐步前进的。子产新政虽不彻底,但却点燃了未来变法的希望,具有铺垫文明阶梯的历史意义,具有建立新国家根基的历史意义。这一点,正是文明历史在转型时代的复合性。站在高端文明的视野,我们必须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6.鲁国:中小诸侯国的阵痛效应二
在春秋时代的动荡变革大潮中,鲁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辐射源与阵痛点。
在西周建立的诸侯体系中,鲁国是轴心框架的四大支柱之一。这四大支柱的最初排列次序是:鲁国第一,齐国第二,晋国第三,燕国第四。这四大支柱所处的地域,也恰到好处地扼守在当时华夏文明圈的要害:鲁国控制中原腹地,齐国镇守东部海滨,晋国控制中央高原,燕国镇抚北部诸胡。在这四大支柱构成的轴心框架中,西周王室则居关中、辖洛阳,以广阔雄厚的王畿力量统御天下。历史地看,在长江流域尚未充分开发、楚国又尚未进入西周核心诸侯圈的西周时期,周人设计的这一四大支柱框架,确实构成了大局稳定的轴心体系。
当然,鲁国的地位之所以重要,更在于它是以周公为始封君主的最重要诸侯国。对于西周文明的创建与稳定,周公的作用与意义,无论怎么肯定都不过分。这里需要清楚的是,周公之后的鲁国是否真正起到了四大支柱的作用?也就是说,春秋之前的鲁国,对于西周文明的发展与稳定,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理解春秋时代的鲁国动荡及其变革,具有基础的意义。
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21年之间,周公死了。因为周公的特殊功绩与特殊死因,鲁国获得了惊人的荣耀与权力。最为显赫的是,鲁国拥有了使用“天子礼乐”的巨大权力。在当时,天子礼乐的核心点,是直接以周文王为祖先,建立宗庙供奉,并定期举行祭祀的权力。按照周礼,即或是王族诸侯,也不能直接以周文王为祭祀祖先,此所谓“诸侯不得祖天子”。所以,鲁国在周公死后得到的这一天子礼乐权力,实在是当时天下诸侯中的惟一光环。可是,自实际的第一任君主伯禽死后,西周时期的鲁国便在巨大的光环下沉沦了。
第四任君主鲁幽公十四年,鲁国发生第一次政变,幽公弟弟弑君自立,破坏立嫡制度。
第六任君主鲁厉公三十七年死,鲁国再次破坏立嫡制度,贵族拥立鲁厉公弟弟即位。
第八任君主鲁真公三十年,鲁国贵族第三次破坏立嫡制度,拥立真公弟弟即位。
第九任君主鲁武公九年,当时的天子周宣王再次破坏宗法制的立嫡立长制度,以王命形式册立鲁武公最小的儿子“戏”为鲁国太子。这件事,遭到了周室大臣樊仲山父的强烈反对。他发出的警告是:“废长立少,不顺。……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
第十任君主鲁懿公即位九年,鲁国发生大动荡。事件的过程是:那位被周宣王册立的太子即位,是为鲁懿公。他即位九年,便被其兄长的儿子伯御发动政变杀死,伯御被鲁国贵族拥立为君主。周宣王发怒,发兵讨伐鲁国,诛杀了伯御,重新确立了鲁懿公的弟弟,这就是鲁孝公。史料的记载是:“自是后,诸侯多畔(叛)王命。”
第十二任君主鲁孝公二十五年,镐京事变爆发,西周宣告灭亡。
检索西周时期的鲁国大事记,可以看出:在整个西周时期,鲁国的作用与地位每况愈下,非但没有在西周王室多次讨伐戎夷的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也未见在王室政治事变中有任何重大作为。尤其是在镐京事变爆发后,鲁国的作为始终乏力——既未发兵勤王,又不能在护送周平王东迁中全力以赴。
与此相反的是,鲁国作为创建西周礼制的周公后裔,连篇累牍地破坏宗法制,侵蚀西周政治根基。最后,竟至于与周天子联手发昏,对诸侯体系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连锁破坏效应。凡此等等,都意味着一个事实:西周时期的鲁国,已经逐渐沦落为一个迂腐沉闷的超级诸侯,空有其名,未见其实。
(1)西周初期周公对鲁齐两国的政治预言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当年初封诸侯,各国君立即赴任。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代理就任。不到半年,齐国君主姜尚回镐京向周公述职。周公很是惊讶,以为东夷作乱了。太公却说:“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此后过去三年,鲁国君主伯禽才回镐京述职。周公问其为何如此迟缓。伯禽回答的大意是,儿臣入国,变其俗,革其礼,梳理政事。丧三年,然后除之,再施行大周新政,是故迟缓。周公不禁长叹:“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伯禽大为不解。周公回答的大意是,为政治国,贵在简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简政,平易近民,民必归之;礼治繁冗,民必远之也!这是周公关于政治简繁的一段著名的历史言论。
周公、伯禽之后的鲁国,已经丧失了承担大国责任的清醒意识,已经堕入了陈腐偏狭的内部争斗漩涡,沦为了一个随波逐流的地域诸侯国。其间根源,是多方面的。但是,上面的故事,至少也使我们觉察到了鲁国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伯禽当政,其开局作为很是隆重,也很是繁冗。
首先,伯禽就任伊始,立即着手制定了详尽的新礼法,对殷商时期的旧俗旧政进行了彻底翻新。其次,举行了一场为期三年的埋葬殷商旧政的政治丧礼,这便是“丧三年,然后除之”的真正意义。之后,才开始推行新政。再之后,才来进京述职。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伯禽将这三年调整期宣示为“丧礼”,实际是埋葬旧政的意思,而不是因为某人的丧礼使他这个国君服丧三年而延迟了政事节奏。
从后来的实际作为看,伯禽的确是一个很看重权力程式,很看重威仪宣示的国君。在起兵响应周公东征时,在鲁国都城郊野的肸地,伯禽举行了盛大的出师典礼,并仿照夏启、商汤、周武等圣王天子的格局,发表了阵前演说,被称为“肸誓”。在西周所有诸侯国的历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做派。此时,周公尚未死去,周天子还没有明确授予鲁国“天子礼乐”的大权。伯禽所以能如此,所以敢如此,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非常强势,又非常看重威仪的君主。伯禽的开局作为,奠基了鲁国的政治传统。
与姜太公在齐国的开局作为相比,两者显然奉行了不同的治国理念。姜尚是“简其礼,从其俗”。所谓“简其礼”,实际意义便是取缔与周人价值观相冲突的旧制度,只保留与周人价值观相一致的制度;所谓“从其俗”,便是不触动封地原住民的习俗,使民众依然生活在熟悉的社会氛围里。伯禽的做法,则是“变其俗,革其礼”。其实际意义,便是重新规定社会习俗,彻底废除旧时制度,重新在鲁国建立完全符合周人价值观的礼治文明。
从根本上说,这无疑是符合周公理念的。但是,周公却对伯禽表示了否定,对太公表示了肯定。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伯禽缺乏严酷的政治磨炼,虽然强势,却有相对迂腐的一面。具体说,伯禽不理解治理天下与治理地方之间的差别:统率天下诸侯并创建天下文明体系,必须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礼仪制度;但是,治理一方民众,却必须简便易行。以治理天下诸侯群之法去治理一方民众,事实上是不得要领的。据此进行预测,周公发出的鲁国未来不如齐国强盛的感叹,几乎是必然的。伯禽在鲁国播种的政治文明,不是实用精神,而是刻板的礼治秩序。这种趋于消极保守的守成传统,一直左右着鲁国的历史。
(2)春秋时代鲁国的阵痛与动荡
伯禽在鲁国开创的礼治,与整个礼治体系一样,很快就千疮百孔了。
进入春秋之世,除了鲁庄公时期短暂的小霸一时,在其余大部分时段,鲁国都陷在乱象之中不能自拔。令人深思的是,鲁国的社会震荡很激烈,其声势规模与频繁程度,甚至超过了齐国与晋国。但是,鲁国却始终没能滋生出齐国田氏、晋国六卿那样的新政集团,没能在变革潮流中获得新生。与同样是嫡系王族诸侯的燕国相比,鲁国在春秋时期的辐射力远远超过燕国。但是,从整体新生的意义上看,鲁国却未能进入战国序列,且越来越趋于弱小保守,远远不如战国时期的燕国。
让我们来看看鲁国在春秋时期的激烈动荡吧。
鲁国上层的分化,最早开始于春秋初期的鲁桓公末期与鲁庄公初期。公元前694年,鲁桓公死了,其子即位,是为鲁庄公。其时,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在鲁庄公在位的32年间,这三位公室人物的族群都成长为实力雄厚的公族集团了。因为这公室三族都是鲁桓公的子孙,故此,后来被称为“三桓”。这时,一个偶然的因素,引发了鲁国的政治动荡。
鲁庄公虽是一个强势君主,但其正妻却没有生下嫡系继承人。是故,鲁庄公将死之时,确立继承人就成了鲁国公室的核心难题。依鲁庄公个人之意,是想立一个爱妾的儿子“斑”继承国君,但却顾忌三个弟弟反对。于是,鲁庄公先行对各方势力进行了试探。结果是:叔牙主张立鲁庄公的大弟弟、自己的亲哥哥庆父继承国君;季友附和鲁庄公,坚定地主张立庄公爱妾的儿子斑;庆父始终沉默,没有表态。当此之时,鲁庄公选择的处置方法是:与季友合谋,逼杀了叔牙,将善后政事权交给了季友。此后,鲁庄公很快便死了。季友拥立了鲁庄公爱妾之子斑继承君位,但却使其在另外一个城邑即位,暂时没有回到都城。
这时,最有实力的庆父发动了政变,攻杀了新君斑,拥立了鲁庄公的另一个庶出公子姬开为国君,是为鲁湣公。这里的重要背景是:鲁湣公姬开是鲁庄公的美妾哀姜所生,而哀姜则与庆父有长期私通的秘密关系。庆父所以发动政变,拥立姬开,其与哀姜的关系是直接原因。自此,鲁国开始了著名的庆父之乱。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此之谓也。
其后大动乱的主要脉络是:鲁湣公第二年,庆父与已经成为太后的哀姜继续私通,且更为笃厚,终于结为政治同盟,图谋杀死鲁湣公,由庆父自己做君主。为实现其野心,庆父先行派人谋杀了鲁湣公的儿子,以示斩草除根。当时,逃亡于陈国的季友集团闻讯,立即联络鲁湣公势力,秘密发动鲁国公族捕拿庆父。庆父觉察到危险,与哀姜分头逃亡了。庆父逃亡到了齐国莒城,哀姜逃亡到邾国。季友集团闻讯,立即回到鲁国,拥立鲁庄公的另一个小儿子即位,是为鲁僖公。此后,季友集团又重礼收买齐国,押回了庆父,逼其自杀。当时的齐国是齐桓公在位,齐桓公利用霸主威力,从邾国解回了逃亡的哀姜,并立即将其杀死,并将哀姜尸体送回鲁国。鲁国公室举行了盛大仪式,割碎了哀姜的尸体,以表示惩戒。
这场大动乱结束后,鲁僖公为安定鲁国,对“三桓”势力作出了善后安置:封汶阳、费邑两地给季友集团,是为季孙氏;确定公孙敖为庆父之后,封于郕地,是为孟孙氏;确定叔牙的第三个儿子为叔牙继承人,封于郕地,是为叔孙氏。自此,“三桓”成为鲁国三股具有深厚根基的政治势力。三桓势力的壮大,是鲁国新兴势力滋生、成长与社会动荡的开端。
鲁国新政势力的滋生,应该从季孙氏的季文子当政开始。公元前591年,鲁宣公死了。当政的季文子集团,成功驱逐了掌握军权的政敌东门氏集团,独揽了军政大权。季文子当政初期,鲁国虽未明确宣布实行新政,但是其实际的政策方向,却向着有利于私田的方向发展。季文子不限制私田的扩张,也不保护由公室直辖的井田制公田。数年之间,由于公室的井田收获物不断减少,季文子便以鲁宣公名义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8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