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想。
赵妧终归还是离他远去了。
他看着那茫茫之处,再无熟悉的马车与身影。
而他握着车帘,仍看着那处,良久才合了眼,带着无尽的疲惫与冷清开了口,“走吧。”作者有话要说: 而后,赵妧去了哪里?又会遇到谁?
徐母
赵妧自汴京一路南下, 是经陈留、应天府至扬州、苏州等地……
他们在路上已有半年余的时间。
如今将将至太湖边界。
她着一身胭脂色的斗篷, 手中握着兔毛手兜, 于船头而立,负手看着那太湖景致。
赵妧的面容依旧好看,也依旧平静。而她眉眼中的气态, 也愈发让人折服了。
这半年……
她遮了那层身份,走了这世间一条普通路,来看这世事百态、万千变化——
方才觉着往先之事, 终归是算不了什么的。
如今,她仍会记着那元宵佳节,灯火下的青衣公子。
可其中情爱怨恨,却如那白驹过隙、过眼云烟, 随着那风一道消散了去。
从有到无, 不过是一个必经的历程罢了。
赵妧看着眼前的太湖,轻轻笑了笑,她的声很平,是问四惠,“太湖过后, 是哪里?”
四惠取过那羊皮纸上的路线,指尖划过一处,是怔了下。她抬头看着赵妧的身影, 良久才轻轻开了口,“是临安——”
“临安?”
赵妧的眼中仍含着笑,她从那兔毛手兜里伸出一只素手, 拂过眼前的碎发挽到而后,“倒是许久不曾去了。”
她的声很平,亦很淡,让人听不出有些什么。
四惠怕人又记起那些前尘往事,便忙又开了口,“往另一处便是江宁府,奴听说江宁织造尤为出名,不若往那处去……待开了春,也能为您再添几身好看衣裳。”
赵妧却摇了摇头,她仍看着前方景致,面色也依旧带着笑,“那年一别,而后只得书信来往,却不知她过得如何?”
她这话说完,便又一句,“与从斯说,仍往临安去罢。”
四惠看着她,颌首应是。
赵妧看着那处光景,手扶在船栏上,合了眼轻轻笑着……阳光正好,带着几许暖意,打在赵妧的面上。
———
马车缓缓驾进临安城,已是永安五年了。
赵妧坐在马车里,打了半边车帘往外望去,看着临安城的上空中,有几许烟花绽开。
她轻轻笑着,看着那璀璨烟花,绚烂绽放。
而后,赵妧轻轻开了口,“五年了啊……”
她的心中有几许相思之情,是在想念远在汴京的家人、好友……不知他们是否安好。
赵妧合上眼,她不信命数,亦不信天道。
可她却依旧是合上了眼,作合十礼,向上天祈愿,望她的家人与好友岁岁安康,平安幸福。
直到天明时分,外处传来从斯一声,“主子,临安城到了。”
赵妧伸手打了半边车帘,马车已驾入临安城内——
她想起那回。
她头回出远门,耐着性子坐了好几日马车,而后便觉着困累不已。她窝在人的怀里,与人撒着娇,把人的书收回来,让人把全方注意转到了她的时候,等他的手抚上她的腰肢,轻轻揉着的时候,才肯作罢不闹。
而今,她的身边早已无人了。
而她亦早已不觉着一路辛劳,让人不耐了。
赵妧的手握在帘子上,一路而去,并不热闹。许是昨日迎新岁的缘故,如今外头未有多少人……唯有零零散散几个人正在路上行走,而地上是昨日烟花繁华后的几许废墟。
再往前去,是到了民宅小巷,却是有几分热闹了。
老人小孩正在路上行走。
街道两旁也摆满了早点摊子,嘴里叫卖着新鲜又多肉的馄饨咯,还有那五文一只的包子与那十文一碗的豆花……若得人点上一份,便高高兴兴的亮着嗓子,“得嘞,您先好生坐一会,马上给您备去。”
热闹景象入了赵妧的眼,她的面上也添了几许笑。
她让从斯停于一处。
而后,是由四惠扶着下了马车。
街道热闹,她这一出现,却是静了半响。
赵妧外罩一身胭脂色斗篷,而围着一群狐狸毛的帽子遮了她半张脸,却遮不住她眉眼间的风华。
她未置眼,仍往前走去,至那早点摊子,让四惠去每样点上三份……
永安五年的第一口吃的,却是这街头巷尾的寻常小吃。
日头已渐渐升起,而赵妧坐于这早点摊子,吃着这一口寻常,心中却是熨热的。
她的眉眼含着几许笑。
而后,她的眼滑向那写着“安庆”的一个旧巷子,眼中不知是如何情绪,只先搁了箸,迈了步子往前走去。
四惠与从斯对了个眼,也忙站起身随人一道往里走去。
身后依旧是热闹景象。
巷子中,唯有几个妇人在门前坐着,她们的手中握着一把瓜子,一面嗑着,一面轻声说着那街头巷尾的几桩八卦事。
有说那寡妇李氏昨日偷汉子,被抓了个现行。
还有说那汉子平日看着老实,家中娘子也是个贤惠的,却不曾想怎的就着了这道。
旁人便又添了几句,“我瞧那姓高的也不是个好人,别说长了个老实脸,心肠却黑着呢……我可瞧见了好几回,他那只手往那些年轻妇人摸去。可怜那些女人,都是新嫁的,怕婆家吃心,便硬憋着不说。”
这说话间,便瞧见赵妧走来,她的身影在这日头下被拉的老长。
赵妧抬着一张脸,目不斜视的往前走去。
而她的身后是一对年轻男女,衣着简单料子却是极好的,男的腰间还佩着一把剑。
待主仆三人走过,方才的几个妇人才回过神来,悄声说着,“不知是从哪里来的,那衣裳怕是要不少银子吧。”
一面是问着,“也不知这样打扮来这处,是要去寻哪户人家?”
这方说完,众人对了个眼,心中却各自有了答案。
这安庆巷,若还有能让贵人来的,怕也只有那街巷的徐家了。
那徐尹氏也算是苦尽甘来,儿子在京里做了大官。
早先几年还有人来传过几道消息,是说那徐李氏的儿媳妇还是昭元帝的女儿,当今圣上的妹妹——那是什么样的人物?
那可是让人提起,都觉着敬畏的人物啊。
众人这面想来,心中俱是唏嘘不已。
偏偏那徐尹氏是个不好客的,平日除了初一、十五去上个香便没出过门,旁人便是想与之攀个关系也攀不上。
如今这厢便有人提起,“你们说方才那人,是不是那位?”
旁人一听,也接了话,轻声回道,“怎么可能?那位是什么样的人物,便是那知府瞧见
赵妧终归还是离他远去了。
他看着那茫茫之处,再无熟悉的马车与身影。
而他握着车帘,仍看着那处,良久才合了眼,带着无尽的疲惫与冷清开了口,“走吧。”作者有话要说: 而后,赵妧去了哪里?又会遇到谁?
徐母
赵妧自汴京一路南下, 是经陈留、应天府至扬州、苏州等地……
他们在路上已有半年余的时间。
如今将将至太湖边界。
她着一身胭脂色的斗篷, 手中握着兔毛手兜, 于船头而立,负手看着那太湖景致。
赵妧的面容依旧好看,也依旧平静。而她眉眼中的气态, 也愈发让人折服了。
这半年……
她遮了那层身份,走了这世间一条普通路,来看这世事百态、万千变化——
方才觉着往先之事, 终归是算不了什么的。
如今,她仍会记着那元宵佳节,灯火下的青衣公子。
可其中情爱怨恨,却如那白驹过隙、过眼云烟, 随着那风一道消散了去。
从有到无, 不过是一个必经的历程罢了。
赵妧看着眼前的太湖,轻轻笑了笑,她的声很平,是问四惠,“太湖过后, 是哪里?”
四惠取过那羊皮纸上的路线,指尖划过一处,是怔了下。她抬头看着赵妧的身影, 良久才轻轻开了口,“是临安——”
“临安?”
赵妧的眼中仍含着笑,她从那兔毛手兜里伸出一只素手, 拂过眼前的碎发挽到而后,“倒是许久不曾去了。”
她的声很平,亦很淡,让人听不出有些什么。
四惠怕人又记起那些前尘往事,便忙又开了口,“往另一处便是江宁府,奴听说江宁织造尤为出名,不若往那处去……待开了春,也能为您再添几身好看衣裳。”
赵妧却摇了摇头,她仍看着前方景致,面色也依旧带着笑,“那年一别,而后只得书信来往,却不知她过得如何?”
她这话说完,便又一句,“与从斯说,仍往临安去罢。”
四惠看着她,颌首应是。
赵妧看着那处光景,手扶在船栏上,合了眼轻轻笑着……阳光正好,带着几许暖意,打在赵妧的面上。
———
马车缓缓驾进临安城,已是永安五年了。
赵妧坐在马车里,打了半边车帘往外望去,看着临安城的上空中,有几许烟花绽开。
她轻轻笑着,看着那璀璨烟花,绚烂绽放。
而后,赵妧轻轻开了口,“五年了啊……”
她的心中有几许相思之情,是在想念远在汴京的家人、好友……不知他们是否安好。
赵妧合上眼,她不信命数,亦不信天道。
可她却依旧是合上了眼,作合十礼,向上天祈愿,望她的家人与好友岁岁安康,平安幸福。
直到天明时分,外处传来从斯一声,“主子,临安城到了。”
赵妧伸手打了半边车帘,马车已驾入临安城内——
她想起那回。
她头回出远门,耐着性子坐了好几日马车,而后便觉着困累不已。她窝在人的怀里,与人撒着娇,把人的书收回来,让人把全方注意转到了她的时候,等他的手抚上她的腰肢,轻轻揉着的时候,才肯作罢不闹。
而今,她的身边早已无人了。
而她亦早已不觉着一路辛劳,让人不耐了。
赵妧的手握在帘子上,一路而去,并不热闹。许是昨日迎新岁的缘故,如今外头未有多少人……唯有零零散散几个人正在路上行走,而地上是昨日烟花繁华后的几许废墟。
再往前去,是到了民宅小巷,却是有几分热闹了。
老人小孩正在路上行走。
街道两旁也摆满了早点摊子,嘴里叫卖着新鲜又多肉的馄饨咯,还有那五文一只的包子与那十文一碗的豆花……若得人点上一份,便高高兴兴的亮着嗓子,“得嘞,您先好生坐一会,马上给您备去。”
热闹景象入了赵妧的眼,她的面上也添了几许笑。
她让从斯停于一处。
而后,是由四惠扶着下了马车。
街道热闹,她这一出现,却是静了半响。
赵妧外罩一身胭脂色斗篷,而围着一群狐狸毛的帽子遮了她半张脸,却遮不住她眉眼间的风华。
她未置眼,仍往前走去,至那早点摊子,让四惠去每样点上三份……
永安五年的第一口吃的,却是这街头巷尾的寻常小吃。
日头已渐渐升起,而赵妧坐于这早点摊子,吃着这一口寻常,心中却是熨热的。
她的眉眼含着几许笑。
而后,她的眼滑向那写着“安庆”的一个旧巷子,眼中不知是如何情绪,只先搁了箸,迈了步子往前走去。
四惠与从斯对了个眼,也忙站起身随人一道往里走去。
身后依旧是热闹景象。
巷子中,唯有几个妇人在门前坐着,她们的手中握着一把瓜子,一面嗑着,一面轻声说着那街头巷尾的几桩八卦事。
有说那寡妇李氏昨日偷汉子,被抓了个现行。
还有说那汉子平日看着老实,家中娘子也是个贤惠的,却不曾想怎的就着了这道。
旁人便又添了几句,“我瞧那姓高的也不是个好人,别说长了个老实脸,心肠却黑着呢……我可瞧见了好几回,他那只手往那些年轻妇人摸去。可怜那些女人,都是新嫁的,怕婆家吃心,便硬憋着不说。”
这说话间,便瞧见赵妧走来,她的身影在这日头下被拉的老长。
赵妧抬着一张脸,目不斜视的往前走去。
而她的身后是一对年轻男女,衣着简单料子却是极好的,男的腰间还佩着一把剑。
待主仆三人走过,方才的几个妇人才回过神来,悄声说着,“不知是从哪里来的,那衣裳怕是要不少银子吧。”
一面是问着,“也不知这样打扮来这处,是要去寻哪户人家?”
这方说完,众人对了个眼,心中却各自有了答案。
这安庆巷,若还有能让贵人来的,怕也只有那街巷的徐家了。
那徐尹氏也算是苦尽甘来,儿子在京里做了大官。
早先几年还有人来传过几道消息,是说那徐李氏的儿媳妇还是昭元帝的女儿,当今圣上的妹妹——那是什么样的人物?
那可是让人提起,都觉着敬畏的人物啊。
众人这面想来,心中俱是唏嘘不已。
偏偏那徐尹氏是个不好客的,平日除了初一、十五去上个香便没出过门,旁人便是想与之攀个关系也攀不上。
如今这厢便有人提起,“你们说方才那人,是不是那位?”
旁人一听,也接了话,轻声回道,“怎么可能?那位是什么样的人物,便是那知府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