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对经济所知不多,往朝并无专门开设衙门向百姓采办的先例。
高皇帝留下祖训,不得与民争利。
朝廷跟百姓做买卖,又违背祖训了。
且他不能决断,此举对于天下的利弊。
刘健几人大抵脸色皆如此。
“严卿家,朝廷无此先例,此举会不会太突兀了些?”
柴升颔首点头:“陛下所言甚是,九边吃紧,裁减用度还来不及,你还要增设衙门。”
百官用力点头,不赞成严成锦设易市衙门。
严成锦道:“有先例,九边缴纳米面,换取银子就是先例。
百姓怕被剥削,不敢卖给士绅。
朝廷明码标出各番物价格,下旨各地御史衙门,是最快推行番物的办法。”
李东阳默不作声,眼下番物推行不下去,朝廷并无易市衙门的先例。
弘治皇帝不知后果会如何,怀着忐忑心情开口:“先在两京十五道的主府试行,以观后效。”
谢迁等人眸中错愕。
若增设易市衙门,科举取士就要比往年增多。
再加上新增海南布政使司,翰林苑的翰林都快不够任命了。
刘健问道:“陛下,易市衙门归附于何部?”
朝中有六部和五寺,掌管天下大小衙门机构。
柴升连忙道:“既是与边陲的茶马易市相同,当归于兵部。”
眼下,应当争夺易市衙门的管制,提升在六部中的地位。
朝中的机构极为微妙,犹如内阁,最初只能给陛下阅奏,并无实权。
如今,却凌驾于六部之上。
易市衙门是你谏言的又如何?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王琼忙躬身:“管制税赋,臣以为当设在户部。”
曾鉴和张升欲言又止,此事,与工部和礼部不沾边。
强行谏言,只会令陛下看穿争权的意图。
严成锦不置一言。
弘治皇帝面露迟疑,看向内阁:“内阁以为,该归属哪一部?”
“户部掌管税赋,且易市需定价钱,户部!”刘健不假思索道。
兵部不懂算账,一天要征多少税不知,加进入也是枉然。
地方已有御史衙门,再加易市衙门,权力太大了。
严成锦没打算归到都查院下:“刘公所言有理,但仍需都查院从旁监管。”
弘治皇帝也知道势必会有大量白银流动:“那便归于户部之下,都查院监察。”
柴升有些失望,不过,转念一想,也未必不是好事。
若易市衙门失利,就是王琼的过失。
王琼喜上眉梢,白白捡了大便宜。
从奉天殿出来,王琼主动迎上柴升,和颜悦色笑道:“都是为朝廷效力,公照兄不要生气。”
柴升冷哼一声,朝兵部值房走去。
王琼笑容不减,亦步亦趋,就好似爹哄儿子:“生气了?柴大人何至于此,下了值到愚弟府上喝一杯。”
严成锦见到这一幕,默默地把王琼的段位提到最高级。
王琼或许没有出色的才能,但待人接物,绝对是第一人。
毕竟,谢迁虽然能说,但还是要脸的。
回到内阁,严成锦看见刘健摊开凌锦,准备写圣旨。
刘健见了他道:“不如这圣旨,就由你来执笔?”
李东阳和谢迁也看过来。
此子入内阁也有段时间了,总不能不会写圣旨吧?
严成锦面色微动:“下官对圣旨的体裁,还不熟悉,恐怕不能秉笔。”
刘健面上的肉抖了抖,被气到了:“你过来,老夫教你写!”
李东阳低头继续阅奏,谢迁则满脸戏谑地走过来:“本官才不信你不会写,说,偷偷背了多少道圣旨?”
刘健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严成锦。
“才两百八十二道,才堪称入门。”严成锦道。
说话间,侍奉翰林跑进来:“刘公,宣府传回急奏!”
刘健打开疏奏,看到太子劫持高山卫王庸,劫掠了高山卫所,吓得双目瞪圆。
“太……太子真是闹翻天了!”
李东阳忙凑了过去,片刻后,同样面色大惊。
严成锦目瞪口呆,陛下会原地宾天吧?
“见陛下!快去见陛下!”
太子已在关外,若被鞑靼人生擒,要挟宁夏边军,这仗就没法打了。
三人火急火燎地来到奉天殿,严成锦跟在后头。
弘治皇帝看过疏奏后,先是不敢相信,随后狠狠地将疏奏砸在地上。
“这孽子,想气死朕!”
严成锦心中却暗想,没有人能左右,这才是朱厚照的本性呢。
史上,刘瑾与朱厚照关系极好,该凌迟的就不会砍头。
入朝为官以来,虽说有哄骗,却从未左右朱厚照的意愿。
不过,他能猜到朱厚照的意图,逃出宫去打仗,不被陛下抽死,也会被文官骂死。
若立了军功,可减轻罪责。
谢迁劝慰道:“陛下,虽然不算是好消息,可总算有太子的下落了。”
弘治皇帝气得紧紧握住拳头,双目通红,这孽子总是这般气朕。
大殿中,无人敢说话。
“传朕旨意,三月内,太子不回京,废太子之位!”
嘶!
刘健等人神色僵硬,处于惊骇之中。
陛下只有一个儿子,太子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仅是揍一顿,从不提及废除。
这一次,陛下真的怒了!
“陛下不可!”
“太子聪慧,尚可教导!”
刘健和李东阳等忙跪在地上。
严成锦不知跪还是不跪。
朱厚照逃出宫外,本就激怒了弘治皇帝,这厮还劫掠了高山营,与贼匪无异。
这次真要命人通知朱厚照。
不知朱厚照,现在何处?
弘治皇帝阴着脸:“他就是太聪慧了,知道朕不能拿他如何,如今有了皇孙,朕意已定,若他不回来,朕就立皇孙为太子!”
皇孙还不到一岁啊。
刘健微微抬头,木然地看向弘治皇帝。
只见,弘治皇帝气咻咻地离去。
他叹息一声,转过头看向严成锦:“这道圣旨,也由你来写吧。”
这道圣旨万万不能写!
就如同当初,那些要废弘治皇帝太子之位的老臣,弘治皇帝登基后,一个都没有好下场。
就像女子出轨,再仁慈的皇帝,也无法容忍。
严成锦虽与朱厚照胡闹,但原则问题,还是要分清楚。
“下官一道圣旨没写过,委实写不来。”严成锦躬身。
李东阳也不想严成锦写,若是太子日后登基,严成锦的仕途,将就此止步。
甚至,招来祸患。
“刘公,此举实在不妥,你知此疏奏的份量。”
“唉,这让谁写呢?”
三人面露难色,谁都不想写这封疏奏。
“陛下未说让谁写,下官倒是有个办法,不如交给下官吧。”严成锦道。
高皇帝留下祖训,不得与民争利。
朝廷跟百姓做买卖,又违背祖训了。
且他不能决断,此举对于天下的利弊。
刘健几人大抵脸色皆如此。
“严卿家,朝廷无此先例,此举会不会太突兀了些?”
柴升颔首点头:“陛下所言甚是,九边吃紧,裁减用度还来不及,你还要增设衙门。”
百官用力点头,不赞成严成锦设易市衙门。
严成锦道:“有先例,九边缴纳米面,换取银子就是先例。
百姓怕被剥削,不敢卖给士绅。
朝廷明码标出各番物价格,下旨各地御史衙门,是最快推行番物的办法。”
李东阳默不作声,眼下番物推行不下去,朝廷并无易市衙门的先例。
弘治皇帝不知后果会如何,怀着忐忑心情开口:“先在两京十五道的主府试行,以观后效。”
谢迁等人眸中错愕。
若增设易市衙门,科举取士就要比往年增多。
再加上新增海南布政使司,翰林苑的翰林都快不够任命了。
刘健问道:“陛下,易市衙门归附于何部?”
朝中有六部和五寺,掌管天下大小衙门机构。
柴升连忙道:“既是与边陲的茶马易市相同,当归于兵部。”
眼下,应当争夺易市衙门的管制,提升在六部中的地位。
朝中的机构极为微妙,犹如内阁,最初只能给陛下阅奏,并无实权。
如今,却凌驾于六部之上。
易市衙门是你谏言的又如何?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王琼忙躬身:“管制税赋,臣以为当设在户部。”
曾鉴和张升欲言又止,此事,与工部和礼部不沾边。
强行谏言,只会令陛下看穿争权的意图。
严成锦不置一言。
弘治皇帝面露迟疑,看向内阁:“内阁以为,该归属哪一部?”
“户部掌管税赋,且易市需定价钱,户部!”刘健不假思索道。
兵部不懂算账,一天要征多少税不知,加进入也是枉然。
地方已有御史衙门,再加易市衙门,权力太大了。
严成锦没打算归到都查院下:“刘公所言有理,但仍需都查院从旁监管。”
弘治皇帝也知道势必会有大量白银流动:“那便归于户部之下,都查院监察。”
柴升有些失望,不过,转念一想,也未必不是好事。
若易市衙门失利,就是王琼的过失。
王琼喜上眉梢,白白捡了大便宜。
从奉天殿出来,王琼主动迎上柴升,和颜悦色笑道:“都是为朝廷效力,公照兄不要生气。”
柴升冷哼一声,朝兵部值房走去。
王琼笑容不减,亦步亦趋,就好似爹哄儿子:“生气了?柴大人何至于此,下了值到愚弟府上喝一杯。”
严成锦见到这一幕,默默地把王琼的段位提到最高级。
王琼或许没有出色的才能,但待人接物,绝对是第一人。
毕竟,谢迁虽然能说,但还是要脸的。
回到内阁,严成锦看见刘健摊开凌锦,准备写圣旨。
刘健见了他道:“不如这圣旨,就由你来执笔?”
李东阳和谢迁也看过来。
此子入内阁也有段时间了,总不能不会写圣旨吧?
严成锦面色微动:“下官对圣旨的体裁,还不熟悉,恐怕不能秉笔。”
刘健面上的肉抖了抖,被气到了:“你过来,老夫教你写!”
李东阳低头继续阅奏,谢迁则满脸戏谑地走过来:“本官才不信你不会写,说,偷偷背了多少道圣旨?”
刘健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严成锦。
“才两百八十二道,才堪称入门。”严成锦道。
说话间,侍奉翰林跑进来:“刘公,宣府传回急奏!”
刘健打开疏奏,看到太子劫持高山卫王庸,劫掠了高山卫所,吓得双目瞪圆。
“太……太子真是闹翻天了!”
李东阳忙凑了过去,片刻后,同样面色大惊。
严成锦目瞪口呆,陛下会原地宾天吧?
“见陛下!快去见陛下!”
太子已在关外,若被鞑靼人生擒,要挟宁夏边军,这仗就没法打了。
三人火急火燎地来到奉天殿,严成锦跟在后头。
弘治皇帝看过疏奏后,先是不敢相信,随后狠狠地将疏奏砸在地上。
“这孽子,想气死朕!”
严成锦心中却暗想,没有人能左右,这才是朱厚照的本性呢。
史上,刘瑾与朱厚照关系极好,该凌迟的就不会砍头。
入朝为官以来,虽说有哄骗,却从未左右朱厚照的意愿。
不过,他能猜到朱厚照的意图,逃出宫去打仗,不被陛下抽死,也会被文官骂死。
若立了军功,可减轻罪责。
谢迁劝慰道:“陛下,虽然不算是好消息,可总算有太子的下落了。”
弘治皇帝气得紧紧握住拳头,双目通红,这孽子总是这般气朕。
大殿中,无人敢说话。
“传朕旨意,三月内,太子不回京,废太子之位!”
嘶!
刘健等人神色僵硬,处于惊骇之中。
陛下只有一个儿子,太子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仅是揍一顿,从不提及废除。
这一次,陛下真的怒了!
“陛下不可!”
“太子聪慧,尚可教导!”
刘健和李东阳等忙跪在地上。
严成锦不知跪还是不跪。
朱厚照逃出宫外,本就激怒了弘治皇帝,这厮还劫掠了高山营,与贼匪无异。
这次真要命人通知朱厚照。
不知朱厚照,现在何处?
弘治皇帝阴着脸:“他就是太聪慧了,知道朕不能拿他如何,如今有了皇孙,朕意已定,若他不回来,朕就立皇孙为太子!”
皇孙还不到一岁啊。
刘健微微抬头,木然地看向弘治皇帝。
只见,弘治皇帝气咻咻地离去。
他叹息一声,转过头看向严成锦:“这道圣旨,也由你来写吧。”
这道圣旨万万不能写!
就如同当初,那些要废弘治皇帝太子之位的老臣,弘治皇帝登基后,一个都没有好下场。
就像女子出轨,再仁慈的皇帝,也无法容忍。
严成锦虽与朱厚照胡闹,但原则问题,还是要分清楚。
“下官一道圣旨没写过,委实写不来。”严成锦躬身。
李东阳也不想严成锦写,若是太子日后登基,严成锦的仕途,将就此止步。
甚至,招来祸患。
“刘公,此举实在不妥,你知此疏奏的份量。”
“唉,这让谁写呢?”
三人面露难色,谁都不想写这封疏奏。
“陛下未说让谁写,下官倒是有个办法,不如交给下官吧。”严成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