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州事定,这边军队的整训工作紧张的进行,通府各州县的招兵工作也已经全面展开。
张军的万里长征,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有张良带着牙兵在都虞候的配合下全力进行训练,张军终于可以腾出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这会儿府治那边,这段时间刘承旨和李应右相互配合,已经按照张军的规划开始了府政民生工作,普查民户,丈量田地,统计赋税徭丁诸事。
凤翔天兴两城之间的道路已经开始修整,拓宽夯压,同时两边招纳了民工同步开始疏浚河道,开沟挖渠,连通周边水系河流。
天兴城西,规划好的土地上也在清理树木开挖,坊寨的建设开始了。
战乱导致大量的老百姓流离失所,失去了生存的依靠,正是需要工作活命的时候,所以应者如鲫,十分踊跃,周边大量的民众托家契口奔赴而来。
营中军士们的训练内容里也增加了一些从未有过的东西。
修整道路,建公厕,整洁诸坊,修缮屋舍。
领队扛着凤翔府子弟新军义务助民队的旗帜,在工匠的指导下,西大营官兵开始了边训练边义务劳动之旅。
天兴这边还好,都是军属人家,凤翔城那边的民众就经历了惧怕慌乱,围观热闹,喜悦亲善的完整心路历程,从开始的惊慌到后面的习惯,开始烧水煮茶用些但所能及的手段慰劳这些子弟新军。
人的相往总是需要一个过程,军民之间渐渐融洽亲近起来。这正是张军希望看到的。
而张军这会儿正在河边。
“待上游疏通,此处水流会增大,需要用大石加固堤岸,一定要结实。从这里到插旗处,须建一排翻车(水车),一定要坚固耐用,尽量做大一些。”
“郎君想用翻车带动石磨?”
“对。不只是石磨,水是恒久动力,可用处甚广,咱们一一弄出来。这次只管石磨捣杵就是。”
“郎君知晓所为何事就好,翻车大磨雕造非易,莫要徒劳民工。”
“放心吧,劳民伤财的事情某不屑为之。要快,从速,一定要坚固耐用些。留予某等时日无多,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啊丈人。”(岁不我与,时不我待的原句)
“谨诺。府尊心忧通府,老叟等必不辞辛苦,还请郎君安心。”
张军点了点头,指了指旁边的空地:“磨坊就建在这里,先行造磨,待磨成与翻车相接无虞后,再行加盖屋脊。要宽敞,蔽雨遮风为要。”
“诺。郎君言此物须避水怕潮湿,随风四溢,老叟却还记得。”
“捣杵须用铁制,须坚固。亦是与翻车相接后起屋,捣屋与磨屋以廊相接。地面可用夯土,只需平整即可。”
“此事简单。”
“磨后建窑,可在这里。经窑烧炼之后须加石膏,再行磨制乃成。”
“窑后可造大屋,配伍混拌后入磨,可行?”
“可以。这样算下来……两架捣杵,两盘大磨,一间搅拌,一间火窑。先行这样吧。蔽雨遮风乃是要点,屋与屋间以廊相接。
呃,切记磨坊拌池万不可与窑连接,火窑须与磨坊拌池间隔开来,至少五十步。且窑周通风要好,只需蔽雨即可。”
“原料磨坊如不与火窑相接,那郎君又说要蔽雨遮风……如何运送?火窑不与配伍搅拌之池相连亦是,当如何运送才是?”
“原料磨坊磨下之料为生,并不忌水,只是潮湿会使物料结团不易研磨而已。磨下料可以微水混之揉和成团送至窑内即可。
烧制后为熟料,熟料忌水,这个如何运送……此物极轻却又颇重,当真是运送不易。待某想想。”
“……郎君此话,颇为矛盾。何谓极轻却又颇重?老叟想不明白。”
“此物成后颇重,为米的两倍还多,但因研磨精细,又极易吹风成尘。与米同堆于地以风吹之,米未见变化,此物已渺无踪迹矣,散作遍地轻尘。”
老工匠捏着胡子想了想,看了张军一眼:“郎君所说之意,可是与面粉相似?”
张军老脸一红,恼怒的瞪了老工匠一眼,摔手前行。靠,这个脸特么丢大了。
老工匠哈哈笑着跟了上来:“小郎君勿恼,哈哈,郎君,老叟有一事想不通明,还请郎君解惑。”
张军扭头看着老工匠。
“灰石乃常见之物,以木煅烧即可得之,郎君却花费如此周折研磨混和,却不知是为了什么?”
石灰是相当古老的材料,在唐代这会儿石灰的应用以及制造已经相当广泛了,用于建筑,医药,还有东西的防潮祛湿,是最古老的胶粘剂,除湿剂。
粘土和石膏也差不多,这会儿都是常见之物。
“云石捣碎,与粘土混和研磨烧制后,配以石膏再次研磨,可垒石砌砖,铺设道路。”
老工匠挑了挑眉毛。现在烧制的石灰也大多用于垒石砌砖,制法却是要简便了许多,只是铺路到是从未听说。
“垒石砌砖平常之事,这铺设道路却是闻所未闻,此物虽入水即稠,水去则硬,但赤手可断,酥脆如饼,常以糯米融汁以增其坚硬,但糜费极高。郎君此术……不知从何处得来?莫不是?”
你才被人哄骗,你全家都被人哄骗。
张军瞪了老工匠一眼:“此前可曾见闻研磨煅烧再行配伍之法?”
“这到是未曾。”老工匠摇了摇头。
“即是未曾见闻,丈人缘何判断?”
“呃……老叟冒昧,请郎君释疑。”
这会儿的工匠有点认死理儿,不解释明白他认为这事儿白白浪费时间人力财力,真敢撂挑子不干了。
现代人对古代的印像基本上都是来自清,那会儿的人命贱如猪狗,别说省i长,一般的小吏他都不敢这么说话。事实上阶级尊卑上下的理念都是宋代程朱理学以后的事情。
在这会儿老百姓别说见官,见到皇帝也不用下跪,人格上相对比较平等。匠作工人的社会地位很高。
“此物某谓之曰水泥。制成后与沙合用,以水和为糊状施用,干涸很快,干后硬若坚铁。
用此物垒砖石为墙,并以此物覆面,两尺可抵夯土四丈。
若单以此物混铁筋卵石为墙,一尺可抵十数丈夯土且可百年不朽,坚硬无比,可起百丈高楼而不倒,铺于路面且平且硬,任由车马簇之,可省却采石削凿之功。”
“硬若坚铁?”
“硬若坚铁。”
“百年不朽?”
“确是百年不朽。”
“郎君可是神仙中人?”
“某不是。丈人何出此言?”
“即非神仙中人,何出此神仙之物?”
你特么开玩笑呢,硬如坚铁百年不朽,你怎么不上天呢?我不信。
张军的万里长征,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有张良带着牙兵在都虞候的配合下全力进行训练,张军终于可以腾出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这会儿府治那边,这段时间刘承旨和李应右相互配合,已经按照张军的规划开始了府政民生工作,普查民户,丈量田地,统计赋税徭丁诸事。
凤翔天兴两城之间的道路已经开始修整,拓宽夯压,同时两边招纳了民工同步开始疏浚河道,开沟挖渠,连通周边水系河流。
天兴城西,规划好的土地上也在清理树木开挖,坊寨的建设开始了。
战乱导致大量的老百姓流离失所,失去了生存的依靠,正是需要工作活命的时候,所以应者如鲫,十分踊跃,周边大量的民众托家契口奔赴而来。
营中军士们的训练内容里也增加了一些从未有过的东西。
修整道路,建公厕,整洁诸坊,修缮屋舍。
领队扛着凤翔府子弟新军义务助民队的旗帜,在工匠的指导下,西大营官兵开始了边训练边义务劳动之旅。
天兴这边还好,都是军属人家,凤翔城那边的民众就经历了惧怕慌乱,围观热闹,喜悦亲善的完整心路历程,从开始的惊慌到后面的习惯,开始烧水煮茶用些但所能及的手段慰劳这些子弟新军。
人的相往总是需要一个过程,军民之间渐渐融洽亲近起来。这正是张军希望看到的。
而张军这会儿正在河边。
“待上游疏通,此处水流会增大,需要用大石加固堤岸,一定要结实。从这里到插旗处,须建一排翻车(水车),一定要坚固耐用,尽量做大一些。”
“郎君想用翻车带动石磨?”
“对。不只是石磨,水是恒久动力,可用处甚广,咱们一一弄出来。这次只管石磨捣杵就是。”
“郎君知晓所为何事就好,翻车大磨雕造非易,莫要徒劳民工。”
“放心吧,劳民伤财的事情某不屑为之。要快,从速,一定要坚固耐用些。留予某等时日无多,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啊丈人。”(岁不我与,时不我待的原句)
“谨诺。府尊心忧通府,老叟等必不辞辛苦,还请郎君安心。”
张军点了点头,指了指旁边的空地:“磨坊就建在这里,先行造磨,待磨成与翻车相接无虞后,再行加盖屋脊。要宽敞,蔽雨遮风为要。”
“诺。郎君言此物须避水怕潮湿,随风四溢,老叟却还记得。”
“捣杵须用铁制,须坚固。亦是与翻车相接后起屋,捣屋与磨屋以廊相接。地面可用夯土,只需平整即可。”
“此事简单。”
“磨后建窑,可在这里。经窑烧炼之后须加石膏,再行磨制乃成。”
“窑后可造大屋,配伍混拌后入磨,可行?”
“可以。这样算下来……两架捣杵,两盘大磨,一间搅拌,一间火窑。先行这样吧。蔽雨遮风乃是要点,屋与屋间以廊相接。
呃,切记磨坊拌池万不可与窑连接,火窑须与磨坊拌池间隔开来,至少五十步。且窑周通风要好,只需蔽雨即可。”
“原料磨坊如不与火窑相接,那郎君又说要蔽雨遮风……如何运送?火窑不与配伍搅拌之池相连亦是,当如何运送才是?”
“原料磨坊磨下之料为生,并不忌水,只是潮湿会使物料结团不易研磨而已。磨下料可以微水混之揉和成团送至窑内即可。
烧制后为熟料,熟料忌水,这个如何运送……此物极轻却又颇重,当真是运送不易。待某想想。”
“……郎君此话,颇为矛盾。何谓极轻却又颇重?老叟想不明白。”
“此物成后颇重,为米的两倍还多,但因研磨精细,又极易吹风成尘。与米同堆于地以风吹之,米未见变化,此物已渺无踪迹矣,散作遍地轻尘。”
老工匠捏着胡子想了想,看了张军一眼:“郎君所说之意,可是与面粉相似?”
张军老脸一红,恼怒的瞪了老工匠一眼,摔手前行。靠,这个脸特么丢大了。
老工匠哈哈笑着跟了上来:“小郎君勿恼,哈哈,郎君,老叟有一事想不通明,还请郎君解惑。”
张军扭头看着老工匠。
“灰石乃常见之物,以木煅烧即可得之,郎君却花费如此周折研磨混和,却不知是为了什么?”
石灰是相当古老的材料,在唐代这会儿石灰的应用以及制造已经相当广泛了,用于建筑,医药,还有东西的防潮祛湿,是最古老的胶粘剂,除湿剂。
粘土和石膏也差不多,这会儿都是常见之物。
“云石捣碎,与粘土混和研磨烧制后,配以石膏再次研磨,可垒石砌砖,铺设道路。”
老工匠挑了挑眉毛。现在烧制的石灰也大多用于垒石砌砖,制法却是要简便了许多,只是铺路到是从未听说。
“垒石砌砖平常之事,这铺设道路却是闻所未闻,此物虽入水即稠,水去则硬,但赤手可断,酥脆如饼,常以糯米融汁以增其坚硬,但糜费极高。郎君此术……不知从何处得来?莫不是?”
你才被人哄骗,你全家都被人哄骗。
张军瞪了老工匠一眼:“此前可曾见闻研磨煅烧再行配伍之法?”
“这到是未曾。”老工匠摇了摇头。
“即是未曾见闻,丈人缘何判断?”
“呃……老叟冒昧,请郎君释疑。”
这会儿的工匠有点认死理儿,不解释明白他认为这事儿白白浪费时间人力财力,真敢撂挑子不干了。
现代人对古代的印像基本上都是来自清,那会儿的人命贱如猪狗,别说省i长,一般的小吏他都不敢这么说话。事实上阶级尊卑上下的理念都是宋代程朱理学以后的事情。
在这会儿老百姓别说见官,见到皇帝也不用下跪,人格上相对比较平等。匠作工人的社会地位很高。
“此物某谓之曰水泥。制成后与沙合用,以水和为糊状施用,干涸很快,干后硬若坚铁。
用此物垒砖石为墙,并以此物覆面,两尺可抵夯土四丈。
若单以此物混铁筋卵石为墙,一尺可抵十数丈夯土且可百年不朽,坚硬无比,可起百丈高楼而不倒,铺于路面且平且硬,任由车马簇之,可省却采石削凿之功。”
“硬若坚铁?”
“硬若坚铁。”
“百年不朽?”
“确是百年不朽。”
“郎君可是神仙中人?”
“某不是。丈人何出此言?”
“即非神仙中人,何出此神仙之物?”
你特么开玩笑呢,硬如坚铁百年不朽,你怎么不上天呢?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