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睡,让李莫云疲惫的身体与精神迅速得到了恢复。只是当他出门时,却发现自家公子却双眼布满了血丝地在院中来回踱步,显然是整夜都没有歇息,这让他心中一紧,赶紧上前询问:“公子,可是那家伙不肯交代吗?”
李凌这时才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这个自己最信任的人道:“不,他已经交代了,而且人也已经以死谢罪,被我下令送了回去。”
“那……”李莫云刚想问他为何还如此不安,旋即便想到了什么,“他到底是受何人指使?”
“太子!”李凌轻轻地道出两字,却把李莫云给彻底震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重复道:“太子……你是说是太子想要对付我们?”说这话时,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实在是此事太过惊恐了些。
李凌理解地看着对方,苦笑一声,然后点头。之前听到这个答案时,他受到的惊吓和冲击也不在李莫云之下啊,因为这实在太惊世骇俗了些。
太子,那可是国之储君,是将来的皇帝,尤其是当永王被夺去职权,降为郡王,几乎退出东宫争夺之后,太子的地位已彻底牢固,只等皇帝一死,他便是整个大越天下的主宰。所以这段日子里,在洛阳朝堂,可真有许多人在刻意巴结讨好他,太子的风光一时无两。
然后,就这么个代表了未来的君王,现在居然要借人之手除掉李凌,这事怎么看都透着古怪,透着恐怖啊。别说李凌现在依旧没什么根基,就算是如陆缜这样的朝中老臣,一旦被太子盯上,也够喝一壶的了。
此时李凌耳边又响起了当时方文弼的话:“我是受太子之意才一直在北疆辅佐董公望的,也就在数月前,又接到密令,让我找机会将你除掉,最好是能借董公望等军中将领之手来铲除你。”
这一句话包含的意思可是不少,其一就是方文弼的身份,他真正的身份并非什么军中参赞而是太子身边的亲信之人;其二,这确实是太子授意,而且是毫不掩饰的对李凌的敌意;其三则更关键,方文弼是受密令而行,那北疆这儿就只有他一个人要对付李凌吗?很显然,除他之外,还有其他人也收到了相似的密令,在等着李凌一头撞上去呢。
在李凌看来,来自这些可能存在的威胁要比太子的敌意更加可怕,因为那是未知的,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遇明枪暗箭了,身在北疆,不确定因素要比在中原时多太多了。
李莫云没能想这么多,但他依然为李凌感到不安:“公子,咱们怎么就被太子给记恨上了,还不惜一切地用上了这样的手段?还有,咱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李凌苦涩一笑,他所以没睡,近一个时辰就在院中踱步,就是在思考这两个问题啊,只是想到现在,依然没个明晰的答案。
“要说我与太子有仇怨,追究起来也该是数年前的事情了。你可还记得当初我在户部被人算计,差点成为太子和永王两党争斗的工具一事吗?”李凌现在正需要有人和自己一道参详其事,便把李莫云拉到一旁坐下,说起自己的一些看法来。
李莫云回忆了一下,这才点头:“是有那么回事,公子最终却是脱了身,还把御史台给拖下了水,让某位御史大人都声名大损,最后只能辞官呢。”
“嗯,他叫江和,表面看着严守中立,只忠于陛下,可实际上,却偏向太子,没在暗地里为太子做事。所以当此事被揭开后,陛下便不可能留他,只是碍于他老臣的身份,才没有直接问罪。但也正因如此,使太子实力大损,之后几年,就一直被永王一党所压制,直到去年,我回京述职,发生了宰白羊一案……
“其实说起来,当初永王也是受损的,再加上我本来看着都要倒向他一边了,自然在事后就认为只有永王会将我视作敌人,至于太子嘛,早被我忽略掉了,毕竟当时的他还在北疆,在京城都没什么存在感的。”
提到当初,李凌的心思又是一动,想到了更奇怪的一件事情:“你还记得那次之后,曾有人偷入家中想要对我不利吗?”
李莫云点头,话说那几个刺客还是他出手拿下的呢:“他们不是最后查明乃是本该早早处死的江洋大盗吗?应该是当时执掌刑部的永王安排的。”
“之前我也这么想,可现在回想,真是这样吗?永王真就大意到把这么大一个把柄丢出来?宰白羊案子的结果你也看到了,他真敢冒如此风险,只为解恨杀我?还是说这分明就是有人在栽赃嫁祸?”
李凌这一连串的问题,还真把李莫云给问住了,沉思一阵后,也不得不点头:“公子所虑不无道理,说不定那几个刺客真是太子所派。所以他其实早就对你怀恨在心了?”
“嗯,还有一点也值得深究,那就是那几个刺客之死。他们可不是在刑部出事的,而是在御史台。因为陛下也知道御史台是永王插不进手的所在,犯人留在那儿才能有保障,只是没想到他们还是死了。然后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当时我以为这是陛下在维护永王,可现在再看,恐怕未必,应该是陛下已经猜到这是太子的人,然后又有刑部的一些问题存在,为了不引发更大的风波,才草草了事。”
几年前的事情,直到今日回望,才发现内里竟还有更深的隐情,这让李莫云听得更感心惊,原来太子早对公子有着极深的敌意,甚至恨不能将他除之后快了。
可随即,他又想到了一点不合理的地方:“公子,真要照你所说,那次之后他怎么又不再出手了呢?反倒是永王那边,并未就此罢休。”
“这或许是因为有陛下或陆相他们从旁出手了,又或者当时的太子也有顾虑吧,毕竟那时的永王在京城的势力更大,一个疏漏,说不定反而会被对手所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之前的一点摩擦也就被淡忘了。”
“那他为何现在却又旧事重提呢?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子总不能还对之前的恩怨耿耿于怀,甚至不惜调用北疆的人手。”李莫云依旧疑惑道。他虽然不怎么熟悉此间情况,却也知道把一个方文弼这样的参赞放到董公望身边意味着什么,作用又有多大。
可现在,居然为了一个李凌,太子竟把如此重要的一枚棋子都动用了,怎么算都不合适啊。
李凌也皱眉道:“这一点也是我感到奇怪的,若是之前的恩怨,早已时过境迁,太子不可能如此记仇;可除此之外,我实在没有得罪他的地方啊。除非是……”说到这儿,他突然神色一变,却是想到了什么。
“公子想到原因了?”
“你说会不会与我之前扳倒永王有关?”李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却让李莫云一脸的难以接受:“这就更不合理了,太子与永王虽是兄弟却早成水火,我们帮着扳倒永王,只会让太子得利,他应该谢我们才是,而不是想要谋害公子啊。”
“不,我的意思你没明白,我是指从此事上,让他对我有了极深的忌惮,甚至是恐惧。”李凌深吸了口气,面色凝重道,“你想,要是你是太子,在看到我的手段后,会不会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也会步永王后尘?毕竟太子和永王一样,别看表面风光正直,背地里却做下了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还有一点,就是我那时可是和他二人都结下仇怨的,当时我们不知,可他自己却是心知肚明,那时曾想派刺客杀我,这样的仇怨,我不会忘,他也不会忘。既然我有威胁,与其等我谋划出手,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呢。”
李莫云这下倒是能理解了,只是在抽了口冷气后,脸色也不好看:“公子所虑不无道理,可这么一来,事情也难办了。即便这一回我们躲过了方文弼的算计,那下一回呢?”
“是啊,天下就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何况这儿是北疆,一个不慎,我就得把命搭在这儿,必须想个自保的万全之策出来,至少得让其他那些收到密令之人在动手前得掂量一下后果才行。”李凌说着,眼中光芒闪烁,“杀方文弼只是第一步,我还得拉几个重要人物到这一边,不过对北疆我终究陌生,所以得靠人指点引路……”
如此梳理着说下来,李凌已经有了对策,神色也变得放松下来。而李莫云也随之明白了他接下来的打算:“公子是想求教闻大人?”
“正是,这既是自救,也是为了他。这一回他可是不顾一切来救我,这份恩情自当报答。现在仇已报,接下来就该我上门,向他报恩了。”李凌说着,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时间也差不多了,这就随我去州衙见闻大人吧。”
李凌这时才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这个自己最信任的人道:“不,他已经交代了,而且人也已经以死谢罪,被我下令送了回去。”
“那……”李莫云刚想问他为何还如此不安,旋即便想到了什么,“他到底是受何人指使?”
“太子!”李凌轻轻地道出两字,却把李莫云给彻底震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重复道:“太子……你是说是太子想要对付我们?”说这话时,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实在是此事太过惊恐了些。
李凌理解地看着对方,苦笑一声,然后点头。之前听到这个答案时,他受到的惊吓和冲击也不在李莫云之下啊,因为这实在太惊世骇俗了些。
太子,那可是国之储君,是将来的皇帝,尤其是当永王被夺去职权,降为郡王,几乎退出东宫争夺之后,太子的地位已彻底牢固,只等皇帝一死,他便是整个大越天下的主宰。所以这段日子里,在洛阳朝堂,可真有许多人在刻意巴结讨好他,太子的风光一时无两。
然后,就这么个代表了未来的君王,现在居然要借人之手除掉李凌,这事怎么看都透着古怪,透着恐怖啊。别说李凌现在依旧没什么根基,就算是如陆缜这样的朝中老臣,一旦被太子盯上,也够喝一壶的了。
此时李凌耳边又响起了当时方文弼的话:“我是受太子之意才一直在北疆辅佐董公望的,也就在数月前,又接到密令,让我找机会将你除掉,最好是能借董公望等军中将领之手来铲除你。”
这一句话包含的意思可是不少,其一就是方文弼的身份,他真正的身份并非什么军中参赞而是太子身边的亲信之人;其二,这确实是太子授意,而且是毫不掩饰的对李凌的敌意;其三则更关键,方文弼是受密令而行,那北疆这儿就只有他一个人要对付李凌吗?很显然,除他之外,还有其他人也收到了相似的密令,在等着李凌一头撞上去呢。
在李凌看来,来自这些可能存在的威胁要比太子的敌意更加可怕,因为那是未知的,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遇明枪暗箭了,身在北疆,不确定因素要比在中原时多太多了。
李莫云没能想这么多,但他依然为李凌感到不安:“公子,咱们怎么就被太子给记恨上了,还不惜一切地用上了这样的手段?还有,咱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李凌苦涩一笑,他所以没睡,近一个时辰就在院中踱步,就是在思考这两个问题啊,只是想到现在,依然没个明晰的答案。
“要说我与太子有仇怨,追究起来也该是数年前的事情了。你可还记得当初我在户部被人算计,差点成为太子和永王两党争斗的工具一事吗?”李凌现在正需要有人和自己一道参详其事,便把李莫云拉到一旁坐下,说起自己的一些看法来。
李莫云回忆了一下,这才点头:“是有那么回事,公子最终却是脱了身,还把御史台给拖下了水,让某位御史大人都声名大损,最后只能辞官呢。”
“嗯,他叫江和,表面看着严守中立,只忠于陛下,可实际上,却偏向太子,没在暗地里为太子做事。所以当此事被揭开后,陛下便不可能留他,只是碍于他老臣的身份,才没有直接问罪。但也正因如此,使太子实力大损,之后几年,就一直被永王一党所压制,直到去年,我回京述职,发生了宰白羊一案……
“其实说起来,当初永王也是受损的,再加上我本来看着都要倒向他一边了,自然在事后就认为只有永王会将我视作敌人,至于太子嘛,早被我忽略掉了,毕竟当时的他还在北疆,在京城都没什么存在感的。”
提到当初,李凌的心思又是一动,想到了更奇怪的一件事情:“你还记得那次之后,曾有人偷入家中想要对我不利吗?”
李莫云点头,话说那几个刺客还是他出手拿下的呢:“他们不是最后查明乃是本该早早处死的江洋大盗吗?应该是当时执掌刑部的永王安排的。”
“之前我也这么想,可现在回想,真是这样吗?永王真就大意到把这么大一个把柄丢出来?宰白羊案子的结果你也看到了,他真敢冒如此风险,只为解恨杀我?还是说这分明就是有人在栽赃嫁祸?”
李凌这一连串的问题,还真把李莫云给问住了,沉思一阵后,也不得不点头:“公子所虑不无道理,说不定那几个刺客真是太子所派。所以他其实早就对你怀恨在心了?”
“嗯,还有一点也值得深究,那就是那几个刺客之死。他们可不是在刑部出事的,而是在御史台。因为陛下也知道御史台是永王插不进手的所在,犯人留在那儿才能有保障,只是没想到他们还是死了。然后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当时我以为这是陛下在维护永王,可现在再看,恐怕未必,应该是陛下已经猜到这是太子的人,然后又有刑部的一些问题存在,为了不引发更大的风波,才草草了事。”
几年前的事情,直到今日回望,才发现内里竟还有更深的隐情,这让李莫云听得更感心惊,原来太子早对公子有着极深的敌意,甚至恨不能将他除之后快了。
可随即,他又想到了一点不合理的地方:“公子,真要照你所说,那次之后他怎么又不再出手了呢?反倒是永王那边,并未就此罢休。”
“这或许是因为有陛下或陆相他们从旁出手了,又或者当时的太子也有顾虑吧,毕竟那时的永王在京城的势力更大,一个疏漏,说不定反而会被对手所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之前的一点摩擦也就被淡忘了。”
“那他为何现在却又旧事重提呢?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子总不能还对之前的恩怨耿耿于怀,甚至不惜调用北疆的人手。”李莫云依旧疑惑道。他虽然不怎么熟悉此间情况,却也知道把一个方文弼这样的参赞放到董公望身边意味着什么,作用又有多大。
可现在,居然为了一个李凌,太子竟把如此重要的一枚棋子都动用了,怎么算都不合适啊。
李凌也皱眉道:“这一点也是我感到奇怪的,若是之前的恩怨,早已时过境迁,太子不可能如此记仇;可除此之外,我实在没有得罪他的地方啊。除非是……”说到这儿,他突然神色一变,却是想到了什么。
“公子想到原因了?”
“你说会不会与我之前扳倒永王有关?”李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却让李莫云一脸的难以接受:“这就更不合理了,太子与永王虽是兄弟却早成水火,我们帮着扳倒永王,只会让太子得利,他应该谢我们才是,而不是想要谋害公子啊。”
“不,我的意思你没明白,我是指从此事上,让他对我有了极深的忌惮,甚至是恐惧。”李凌深吸了口气,面色凝重道,“你想,要是你是太子,在看到我的手段后,会不会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也会步永王后尘?毕竟太子和永王一样,别看表面风光正直,背地里却做下了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还有一点,就是我那时可是和他二人都结下仇怨的,当时我们不知,可他自己却是心知肚明,那时曾想派刺客杀我,这样的仇怨,我不会忘,他也不会忘。既然我有威胁,与其等我谋划出手,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呢。”
李莫云这下倒是能理解了,只是在抽了口冷气后,脸色也不好看:“公子所虑不无道理,可这么一来,事情也难办了。即便这一回我们躲过了方文弼的算计,那下一回呢?”
“是啊,天下就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何况这儿是北疆,一个不慎,我就得把命搭在这儿,必须想个自保的万全之策出来,至少得让其他那些收到密令之人在动手前得掂量一下后果才行。”李凌说着,眼中光芒闪烁,“杀方文弼只是第一步,我还得拉几个重要人物到这一边,不过对北疆我终究陌生,所以得靠人指点引路……”
如此梳理着说下来,李凌已经有了对策,神色也变得放松下来。而李莫云也随之明白了他接下来的打算:“公子是想求教闻大人?”
“正是,这既是自救,也是为了他。这一回他可是不顾一切来救我,这份恩情自当报答。现在仇已报,接下来就该我上门,向他报恩了。”李凌说着,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时间也差不多了,这就随我去州衙见闻大人吧。”